(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精讲(知识系统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命题透析)15-1近_第1页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精讲(知识系统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命题透析)15-1近_第2页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精讲(知识系统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命题透析)15-1近_第3页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精讲(知识系统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命题透析)15-1近_第4页
(智慧测评)201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精讲(知识系统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命题透析)15-1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潮流和理论成果单元主题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学造器物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并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表现仿行制度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

2、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时期成果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单元主题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本质上是吸收、融合工业文明的发展史,体现出由浅入深,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点考点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最新考纲课程标准维新思想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3、的传播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知识系统整合 近代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时间代表主张实践意义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_”林则徐编译各国律例和_ _等;魏源的_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19世纪609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_”开展以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兴办海军等为主的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基础,促进西学传播。但没能使中国富强技以制师夷长夷四洲志海国图志强师夷长技以自 近代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思想1早期维新派(时间:19世纪60年代以后)(1)背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民族资

4、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王韬、_等。(3)主张:革新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工商业、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4)局限:尚未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郑观应2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政治上: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2)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著_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新学伪经考梁启超:发表_,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_、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人民。(3)实践: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结果失败

5、。(4)影响: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变法通议设议院思想启蒙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8年前1918年后背景(1)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_要求实行民主制度(2)民主、_、平等、博爱等思想的传播(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1)十月革命的影响(2)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探索(3) _的促进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_ _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资产阶级自由五四运动青年杂志胜利庶民的主流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内容(1)提倡_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_,反对旧文学(1)肯定俄国十月革命(2)

6、宣传马克思主义(3)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特点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的文化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为_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1)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2)推动了_ _的诞生民主新文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内容链接点政治西方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西方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需要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通过侵略战争,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逐步学习西方的技术、制度和思想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

7、本、民族资本先后产生,中国工业化艰难发展文化从“开眼看世界”到“中体西用”,再到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西方思想文化逐步传播要点史实探究要点维新思想【史料】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它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来源和特点。【解读】解读项目解读结论史料来源信

8、息美国当代学者的观点问题限定信息根据材料考查主题信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来源和特点史料有效信息来源(1)从“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可知思想来源之一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学说”(2)从“把它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可知思想来源之二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特点从“这个体系不但把它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可以概括出“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点【结论】 来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学说;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特点: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深化拓展】 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新

9、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宣传维新思想的阻力(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3)与康有为等人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1)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3)与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有关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的障碍不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化的倾向实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高考命题透析 维新思想例1 (2013

10、年安徽文综,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梁启超强调“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强调先启民智,发展民众,从下而上的推动改革的发展。因此A项正确。B项本身说法错误,戊戌变法借鉴了日本的明治维新;C项理解错误,梁启超强调的是不能光依靠朝廷,而不是不能依靠朝廷;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11、,故D项错误。答案为A。项目内容考查频率3年15考,考查频率很高考查角度(1)借助于材料考查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考查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遭遇(3)与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联系,综合考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其影响(4)与西方启蒙思想联系,考查西方思想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2014雅礼中学模拟)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促成戊戌变

12、法的开展激励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ABC D答案:C 新文化运动例2(2013年江苏历史,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还使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说明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意思不符。答案为D。项目内容考查频率3年8考,考查频率较高考查角度(1)以新背景、新材料入手,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作用。(2)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视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