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毕设项目参考_冥想空间设计毕设论文_第1页
室内毕设项目参考_冥想空间设计毕设论文_第2页
室内毕设项目参考_冥想空间设计毕设论文_第3页
室内毕设项目参考_冥想空间设计毕设论文_第4页
室内毕设项目参考_冥想空间设计毕设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设计说明)灵魂的栖居地冥想空间设计Dwelling of the soulMeditation space design学 院(系): 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 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评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2016年6月10日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PAGE II - PAGE I -摘 要 冥想是一种用来放松身心,提高自我意识的精神训练。而冥想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创造适宜的条件,尤其是空间。随

2、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加关注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同时人们也无时无刻不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本设计的目的旨在为冥想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室内空间,从而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帮助人们锻炼自己的意识,更加坦然而自信地面对生活。同时对于设计本身来说,本课题将着重讨论人的心理对设计的导向作用,将精神与空间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室内空间的环境塑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课题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作为设计的主要理论来源,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作为五大主题赋予每个空间,从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两方面进行分析与借鉴,塑造出适宜人们进行冥想活动的室内场所,

3、从而深刻地讨论人类需求对空间设计的导向作用。 最终,本案将形成一套较为完成的室内设计方案,从而展示讨论与设计成果,并以论文的形式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关键词:冥想空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空间精神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PAGE IV -Dwelling of the soulMeditation space designAbstract Meditation is a mental exercise to relax and improve self consciousnes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meditate is to creat

4、e the right conditions, especially in spac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spiritual level,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are constantly facing pressure from all aspect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provide a perfect in

5、door space for medit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spiritual life, to help people to exercise their consciousness, more calm and confident in the face of life.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design itself, this topic will focus on the peoples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n the design, the spiri

6、t and space closely together, so that the indoor space environment to create a new height. This topic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a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theoretical sources, the physiological needs, security needs, emotional needs, demand respect , self realization and self transcendence as

7、 the five major themes give every space, from two aspects of form and spirit connotatio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reference, create a suitable for people to indoor place for meditation, thus discussing guiding function of human demand on space design profoundly. Finally, this case will form a com

8、plete set of interior design plan, which will display the results of discussion and design, and summarize and reflect the design process in the form of paper.Key Words:Meditation space;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space spirit目 录摘 要 Abstract 引 言 11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 2 1.1.1 社会背景 2 1.1.2 文化背景 2 1.

9、1.3 历史背景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现状 2 1.2.2 国内现状 4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5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62 冥想与空间形态的阐述 7 2.1 什么是冥想 7 2.1.1 冥想的概念 7 2.1.2 冥想的类型 7 2.1.3 冥想的动机 7 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空间的导向作用 83 冥想空间在表达上的探索 9 3.1 空间形式 9 3.1.1 功能与造型 9 3.1.2 空间与精神 9 3.2 自然元素 12 3.2.1 选址 12 3.2.2 光影设计 12 3.2.3 水的韵律 12 3.3 人文元素 13 3.3.1 色彩 13

10、 3.3.2 材质 13 3.3.3 陈设 13结 论 14参 考 文 献 15致 谢 16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PAGE 2 PAGE 16引 言冥想空间作为一个旨在为冥想活动提供适宜环境的场所,其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心理、精神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应对二者进行一个双向的设计将人的需求,行为作为功能流线及室内形态的依据,同时又要考虑不同的室内构造会对人的行为和情感产生怎样的影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别分为五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及社会需求、自尊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在冥想空间中应重点讨论后三者对空间的导向

11、作用,而将生理与安全需求作为次要考虑的要素。从设计方法上来看,在设计的前期,应对课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思考,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调研等方式分析其它类似作品的优秀经验,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从整个设计来看,光是一个重点设计内容,它不仅可以为空间营造良好的视觉分为,更是塑造空间精神的重要手段。光是建筑空间的灵魂,通过对光的来源,亮度,形状,阴影等要素的分析,提出适合冥想活动空间的合理方案,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塑造空间的意境。 1 绪论 心理学导论中这样定义冥想:冥想是一种用来放松身心,提高自我意识的精神训练。它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许多积极的作用,如缓解压力,使头脑冷静清晰,有助于注意力集中,促进心智成熟

12、,提高自我意识等等。本章节将通过对冥想活动的简要介绍,分析和总结冥想空间的实际意义与价值。1.1 研究背景1.1.1 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人们愈发关注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从另一方面来说,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每时每刻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寻求有效的减压方式成为了人们迫切的需求。而冥想活动可以很好地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提供一种新的选择。1.1.2 文化背景 冥想活动在世界各国文化中都是一项被认可和推崇的精神锻炼活动在教育界,哈佛商学院在领导力的课程中加入了正念冥想的内容;在西点军校,冥想也被设立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在欧洲的一些小学,学生们每天两次坐在

13、一起冥想。这些实例证明了,无论在怎样的文化中,冥想都或多或少地被人们所接纳。1.1.3 历史背景 冥想活动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印度教与佛教中的精神训练。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至今仍保留了许多印度教与佛教的一些影子。而随着人们的继承与发展,冥想活动也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现状 国外的冥想空间文化发展状况较为良好,尤其在欧美及日本地区,冥想空间的设计与使用得到了足够的关注度。国外的冥想空间从形式上可分为两个模式,分别是独立式的冥想空间及渗透式的冥想空间。 独立式的冥想空间针对性较强,即指专门为冥想活动提供场所的空间。该类型的代表案例是安藤忠雄的Gen

14、ius Loci(场所精神)。该项目位于韩国的济州岛,是一个收费性的建筑空间。在材质上,安藤忠雄同它的其他作品一样,也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去塑造空间,配合不规则的石块铸成的墙壁,形成了一种“规则自然”的对比。另一方面,他对于材质的运用也保持了整个空间的统一性无论是露天的走廊还是室内的各个功能空间,都穿插着混凝土与碎石块,从而使整个空间更加协调。 在Genius Loci中,安藤忠雄设计了三个冥想室,而每个冥想室都有着各自的主题日记本、昨日的天空以及今日的涉地可支。而每个空间的塑造和陈设也紧密地与主题相关联:例如在昨日的天空中,设计师讲建筑物顶部开出一个“天井”,冥想者可以通过圆形的空洞观察到一小

15、片天空,既富有意境又可以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自然光是安藤忠雄很喜欢的一个素材。他在该空间中设计了许多镂空的部分,从而使自然光可以轻易地照射进来。随着日月的交替,光线在不同的时刻也会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变化莫测的光影更为室内空间增添了一丝趣味。图1.1 Genius Loci内部走廊空间 渗透式的冥想空间,相较于独立式的冥想空间针对性较弱。它是和其它功能空间,如图书馆、办公室等,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多元化的冥想空间。其主要空间仍然以冥想为主,但也增添了许多其它功能,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该类型的代表案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冥想中心。该项目位于斯坦福大学整个校园的中心地带。虽地处中心位置,但场地却

16、被一片橡树林围合成一个相对幽静的自然空间。场地内有一片小池塘,与茂密的橡树互相掩映,宜人的环境鼓励着师生来到这里思考和冥想。 冥想中心希望让师生更多地去感受自然,因为自然往往可以引发很多深入的思考。因此空间整体较为通透,以格栅作为围合空间的外立面。人的视线很容易穿过这些间隔不一的“栅栏”观察到对面的景象;同时场地内设有一个露天的庭院,同样增加了师生接触自然的机会。 作为一个渗透式的冥想空间,该空间将展示空间与冥想功能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在空间内的墙壁上展示着四幅画,它们是Nathan Oliveira的一个系列,分别表现了四种飞翔着的鹰。静观这些画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又是对艺术的一次

17、思考。图1.2 斯坦福冥想中心1.2.2 国内现状 从规模上来说,国内以冥想功能为主且已建造完工的冥想空间,与国外相比数量较少;从形式上来说,国内的冥想空间多以渗透式为主,即在一些其他功能的空间中开辟出一个单元以供放松及冥想使用。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设计师也对冥想空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名为喜怒哀乐的这一冥想空间,很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冥想活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设计师运用了四个主题喜、怒、哀、乐,来诠释了不同风格形式的冥想空间。如“哀”,设计师想传达的是一种自怜这不仅仅是对现实的感慨,更是对时间流逝的咏叹。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也常常对时间进行思考与慨叹,如在楚辞中,以“朝夕”的句式多件,动态性

18、很强,紧迫如鼓点。在这个空间的设计上,设计师选用一个空旷的建筑,将玻璃砖在墙上做出一个面积来,一是赋予空间的通透性,二是利用玻璃透明的属性,来把日月交替的变化直观地反映到室内空间中;在室内布置中,水景是重要的一个条件。一个空灵的房间配上静止的水面,在心里色彩上就给人一种岁月流逝,冷冷清清的感觉。图1.3 喜怒哀乐冥想空间概念设计哀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迈克尔弗里曼在他的著作冥想空间中指出:冥想最重要的方法是创造适宜的条件,尤其是空间。这说明对于想要进行冥想的人们来说,一个设计完善的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该选题着眼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旨在通过为冥想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室内空间环境,强调冥想活动的

19、积极作用,从而倡导一种健康时尚的精神生活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下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都是以一个紧张的心态,不停地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很难有一个机会去静下来和自己对话。有时接踵的压力无法得到排解,甚至会酿成惨剧。因此,该选题从另一个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去释放自己,减轻压力,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从专业方面来看,本课题着重讨论了人的心理与设计的关系,将室内空间设计上升到了一个精神高度。这种对设计的讨论和理解也是一次突破与探索。 从应用方面来看,本课题为冥想活动提供了一种适宜的环境,倡导了一种新的精神放松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更好地认识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和满足,从而促进

20、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方法 本课题以室内设计范畴为主要内容,同时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内容对室内环境的塑造与影响。因而方案以冥想活动这一具体话题为例,探讨为精神活动提供场所的室内设计方式。在研究方法上,本案前期采用了资料收集分析与实地调研的方式,从客观的角度来学习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中期又以马斯洛,安藤忠雄等大师的著名理论进行方案的设计与探索,最终将以图纸与文字的形式,形成整套方案设计。2 冥想与空间形态的阐述2.1 什么是冥想2.1.1 冥想的概念 冥,有着泯灭、消失的意思;同时,作为形容词,它也有着深远,潜心的含义,因此,从字面上来理解,冥想就是将自己的思虑,念头去掉,通过

21、获得深入宁静的状态而找到感知。然而,不同的学者们,也根据自己所研究的不同领域范畴,对冥想这一概念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如在心理学导论中,作者把冥想定义为一种用来放松身心,提高自我意识的精神训练;而在冥想的艺术中,冥想,则通常被理解为对任何对象的深度专注。在某种意义上,人人都冥想。但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冥想都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关注精神的一种行为方式。2.1.2 冥想的类型 冥想有许多种类型:如从冥想的内容上来区分,则可分为正念冥想与专注冥想。正念冥想指的是通过扩大注意力的范围来体察周围发生的一切,而与之相反,专注冥想则是专注于一个物体或想法的精神训练;从冥想的方式上来区分,则则又可分为静坐冥想,瑜伽

22、冥想,步行冥想等等。冥想的方式有许多,每个人都可以有属于自己的一种习惯,因为冥想是一件十分自由的事情。2.1.3 冥想的动机 人们选择冥想,会出于很多的动机。这些动机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也是最普遍的一类,就是放松精神,减轻压力,从日常生活的喧嚣中解脱出来。可以说,冥想也是一种放松减压的休闲活动;第二类则是为了有意地去训练精神,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艺术家亦或是其他十分需要创新能力的人们,在工作之余常常会进行冥想,从中来审视自己的言行作为,寻求新的突破;第三类则是为了参禅悟道,达到一种较高的人生境界。如在各类宗教中,佛教会鼓励人们去打坐,从而拉进与神灵的距离;基督教等会有礼拜,而

23、这也是冥想的一种形式。与大众相比,有些人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这也是他们会选择冥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自己对话。 冥想是一种高度私人化的活动,这也决定了对于冥想来说,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去集中注意力进行冥想。这样的空间更加纯净简单,没有过多的修饰,有的只是完全服务于精神活动的经过雕琢的形态。同时,由于其私人化的特质,导致了在每个人的心中,对于冥想环境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冥想空间的研究与探索,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空间的导向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

24、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每种需求都是层层递进的,当较低一级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激发更高一级的需求,但这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本案也将以一个“金字塔”的模型,去阐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个人努力对毕生发展的作用。 本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状态变化做了深入的探索,同时也通过对室内环境的塑造,帮助人们完成与自我对话这一过程。总地来说,一个人想要完成这样的过程,需要两个阶段的努力第一个阶段为“脱离”阶段,即褪去自己的社会属性,开始投入到对自我内心的关注上来;第二个阶段为“探寻”阶段,及通过不断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当人们进

25、入场地时,走过漫长的水上栈道,会进入室内空间的入口。在这里,人们受到接待后,会进行沐浴,在洗去污秽的同时,也褪去了些许对于外界世界的杂念,这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净化,同时也让人们在心理上也变得有所不同。随后,通过幽暗的水下隧道,边走边感受着黑暗所给人带来的思考,通道尽头便是位于水下的“生理需求”功能区。在这里,生理上的需求不断被照顾与满足,人们便会开始求索思想上的蜕变, 从而进入到第一个冥想空间空室。到达这个空间后,豁然开朗。透过墙壁上的缝隙,可以看到来时的路。而此时此刻的人们,通过一系列的“净化”,竟觉得那个世界“恍如隔世”。这里亦是一个转折点,它代表着一个人从社会属性到自我属性的变化。随后,

26、随着人们的需求不同,会有各色的冥想区域有供单人思考的独立冥想间,也有多人一同冥想的“教室”。人们不断地在这里行走,停留,思考,直至达到一个最终的目标自我超越。第三章节将会详细阐述每一部分空间的形态与精神的关系。3 冥想空间在表达上的探索 从设计手段上来看,冥想空间具体的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为技术性设计,旨在解决人们的生理需求,包括通过增加丰富的功能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以及引入一些设备或设施为人们提供一些新鲜的体验感;第二方面为艺术性设计,旨在解决人们的心理需求,包括空间形态的塑造,光影设计,空间与自然的融合,以及其它方面的探索。在接下来的章节,将着重阐释本案中的重点设计内容。

27、3.1 空间形式3.1.1 功能与造型 空间形态的塑造为本选题要重点设计的内容。多数冥想空间以简洁的风格为主,而如何避免将简洁的空间设计得简单将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因此,本选题通过对各冥想类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的冥想特点,根据不同特点设计出适宜的空间环境。 正念冥想通过扩大注意力范围来体察周围发生的一切 为帮助扩大注意力的范围,可在设计中更多地设计一些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设施,如露天的庭院,半封闭的外立面等。大自然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这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世界;同时,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也可融入对感官的考虑。艾伯特索丝曼在他的十二感官中提到,感官系统包含十二个方面,它们分别是:触觉、生命觉

28、、运动觉、平衡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温度觉、语言觉、思想觉、自我觉。因此,融入对感官的考虑,也可以从这十二个方面进行考虑。用更具体的例子来说,可以增加不同触感的材质,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亦可利用对自然光的设计,丰富人们的视觉及温度觉体验。如下图所示的“山中小屋”冥想空间,正是运用了与自然相结合从而扩大注意力范围的手段。 专注冥想专注于一个物体或想法的精神训练 进行专注冥想,基本方法是安静地做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外在物品或持续不断的内部刺激上。因此对于专注冥想的空间环境,应以简洁的装饰和陈设为主,同时配合一些能够帮助集中注意力的小品或陈设。有创意的陈设亦可以增加冥想空间的意境。下图为位于

29、爱尔兰都柏林的一处冥想空间。室内朴素的墙壁可以帮助人们放空自己;从低矮的窗户中照射进来的光线,也可以成为人们集中注意力的话题。3.1.2 空间与精神 在本案中,每个空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主题。而这些主题均来源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人类的五大需求。将物质空间与精神相结合,是本案的一个重点设计内容。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包括对食物,水,睡眠,生理平衡等多方面的需求。如果这些基本的条件无法满足,人们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生命也会受到威胁。因此,跳过这些生理需求,人们很难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在本案中,代表生理需求的功能划分主要有:餐厅、客房、浴室、卫生间等。以水面为界限,这些设施都被安排

30、在水面以下,从而保证了各个空间功能上的整体性,同时也体现了生理需求空间的基础性。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人身安全、健康安全等,还有许多其它的层面:如资源,财产的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及道德保障等等。当人们能够吃饱穿暖后,便开始寻求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多数还是来源于物质,因此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通常也都被划分为基本需求。在本案中,代表安全需求的是一个名为“空室”的冥想空间。该空间内部开敞宽阔,斜面的墙壁内设置着许多仅能容纳一人的独立冥想室。当下社会,人们每天都暴露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下,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尽收眼中,很难有一个能够完全独处的机会。而这种时刻紧绷的状态,也是不安全感的来源。

31、因此这些独立的冥想室,给予了每个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释放自我,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图3.1 冥想间效果图 除此之外,本案还设立了阅读室,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了解一些关于冥想的知识,更可以通过阅读,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人的很大一部分不安感都来源于无知。因为对事物不了解,所以当然也不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发生的问题。惶恐与不安随之而来。因而,不断学习,不停思考,也是追求安全感的一个可靠路径。 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其他情感,属于较高层次需求的范畴。这种范畴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之上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注与照顾,因此,当人们已经获得了

32、充分的安全感之后,变会渴求与他人、与世界交流,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在本案中,代表这一需求的是一个多人冥想室。这里可以容纳十五至二十人左右。人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有关冥想的集中训练,也可以随意地来这里静坐片刻。及时在冥想时,人们并没有语言上的交流,但即便只是和他人坐在一起,也会感到自己与他人,与这个世界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冥想结束后,也可以到茶室交流感悟,这也是人与人建立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 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包括外部尊重与内部尊重外部尊重指的是一个人希望获得地位,成功与别人的认可;而内部尊重则是自己去尊重自己,充满自信,不妄自菲薄。而无论是外部尊重,还是内部尊重,其根本在于对自我的塑造。只有自己做出

33、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与层次,才能够获取内心的释然与他人的尊重。图3.2 “空室”效果图 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在本案中,代表着自我实现的空间位于场地的最远端。到达那里首先需要经过一段悠长的栈道。这段路的开始是一段“迷路”,随着人们的行进,道路逐渐变得简单而笔直。这也象征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刚出生的时候我们就如同一张白纸,什么也不了解。于是我们开始学习,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这个世界。而等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会突然变得释然,变得简单,因为在我们不断体验生活的时候,已经渐渐的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也清楚的明白了我们到底

34、想要怎样的生活。这段路的尽头便是代表着“自我超越”的空间,到达顶端必须要走过一圈一圈盘旋上升的甬道。这代表了一个人的奋斗过程,要想完成理想,实现抱负,过程一定是艰难的,需要不断努力向上攀登的。最终终于到达了空间的顶端,而这些走过的路,正是所谓的“自我实现”。 关于自我超越,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一个模棱两可的观点。大部分学者都将它归纳在了自我实现当中。一部分学者认为,自我超越应是以一种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自我实现”的顶端便是“自我超越”。在这里人们可以透过玻璃幕墙观察到自然的美景,日月的交替,从而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油然而生出

35、对自然的敬畏之心。3.2 自然元素 自然元素主要包括场地的选址、光影设计以及水的考量。3.2.1 选址 由于冥想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活动,因此在选址上,应讲求两个原则首先是要选取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样便于使整个空间的氛围更加清幽,从而增添一丝意境;二是将建筑隐于闹市之中,形成围合的空间。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目的也是要营造一片幽静的环境,因为这样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使内心平静下来,感知周围的事物。3.2.2 光影设计 光影设计,在增添室内空间生命力的同时,也体现着光的一种精神属性。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通过混凝土的墙壁围合出来的缝隙,规划了光线照射进室内的路径和图案,使整个空间更

36、加空灵,充满禅意。在本案中,采光主要以自然照明为主,通过改变光所通过的遮挡物的外形、材质、透光度来营造不同的光影效果。3.2.3 水的韵律 水是设计师们常用的元素,不仅仅是在冥想空间中,各种类型的空间有了水元素的融合,都有着独特的美感。静水可以让人平静,动水又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恰当地在冥想空间中运用水元素,可以增添整个空间的禅境。在本案中,当水作为一种小品,用于观赏及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时,都是以动水的形态出现,增添空间禅意;而当其作为背景元素,只在衬托气氛时,又常以静水的形态出现,帮助人们净化心灵,清心静气。3.3 人文元素 人文元素包括色彩、材质与陈设设计等。3.3.1 色彩 不

37、同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红色给人以热烈,执着之感,蓝色则给人冷静,沉稳之感。空间的色彩运用,应分为三个层次背景色彩、主体色彩及强调色彩。背景色彩面积最大,奠定了整个空间的基调,因而色彩应以柔和为主;主体色彩则体现了空间的主题;强调色彩的可变性较高,可以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3.3.2 材质 材质能够增加人们视觉、触觉等感官系统的感知力。不同的冥想室类型,应配合不同的材质主题。这些材质互相呼应,使整个空间统一起来。3.3.3 陈设 恰到好处的室内陈设不仅可以增加空间的意境,也能够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陈设的选择应掌握好尺度。太普通的陈设会让人们觉得索然无味,而过于深奥,难以解读的陈设又会让人们避而远之。因此掌握好陈设的尺度是十分必要的。结 论冥想空间能够为冥想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室内空间,它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在设计当中,关注人们的心理及精神层面的需求是设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