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_第1页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_第2页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_第3页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_第4页
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树林的价值及对其的保护措施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的木本植物群落, 是海岸潮间带的 唯一森林。它是抵御风暴潮的第一道屏障,对保护沿海居民生命财产 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固碳能力最高的 四大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同时也具备强大的净化海水能力,生态服务 功能远高于陆地森林。作为海上森林,红树林被国际公认为是世界上 最富科普教育和旅游功能的自然景观,它几乎具备了生态旅游和科普 的所有要素。在我国,红树林是最受公众关注的保护生物之一,其公 众关注度仅次于大熊猫、雪豹和华南虎。红树林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然而, 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由于人为的破坏,上世

2、纪5 0年代以来 我国红树林面积减少了 6 0 %。而广西红树林面积也减少了 4 3 %。 资源减少的速度是惊人的。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红树林的生态价 值及作用,并从中寻找保护红树林的措施。红树林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用价值红树林为人们带来大量日常保健自然产品,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 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它的根能够榨汁,是生产亚洲女人经常 使用的贵重香料。在印度,木榄和海莲类的叶常用于控制血压。斐济 的岛民利用海漆类的红树林树叶放入牙齿的齿洞中以减轻牙疼。红树林的果汁擦在身体上可以减轻风湿病的疼痛。二.生态效应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

3、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 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 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 由于红树林区内邂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 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 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 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 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 促淤保滩、固岸护堤、 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 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

4、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 有效抵御风浪袭击。三.景观美学价值景观美学功能则侧重于红树林湿地的旅游功能的开发。红树林 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素有 海上森林”之称,为热带海岸独有的地理景 观,与其他海岸风光比较具有截然不同的别致风情。另外,红树林湿 地生物多样,景观亦多样,潮涨潮落,红树林湿地展示不同的色彩美 与动态美,鸟类在其间飞翔与栖息。其旅游功能主要体现在新、奇、 旷、野等特点上。红树林的旅游功能有助于把红树林湿地内从事水产 养殖业、加工业、林业等人员转化安置为保护和管理湿地的工作人员, 减轻人类对红树林湿地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的压力。四.红树林中的生物价值红树林里的动物主要是

5、海生的贝类,常见的有筛目贝、碎噱、栉孔扇贝、糙鸟蛤和马蹄螺、凤螺、粒核果螺和几种寄居蟹。在红树林 水域有多种浮游生物,常见的硅藻有根管藻、角毛藻、半管藻、辐杆 藻、三角藻、圆筛藻等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则有新哲水蚤、波水蚤、 真哲水蚤、丽哲水蚤、隆哲水蚤、真刺水蚤、胸刺水蚤、平头水蚤等。 红树林内枝叶等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各种浮游生物的滋长,随之而至的是浅海鱼群在红树林带的涧游和出没。红树林里还有各种岛类,多半属水鸟和海鸥一类,也有一部分陆 栖鸟类出没于红树林带。在发育良好的红树林还偶有野猪、 狸类及鼠 类等小型哺乳类出没其间。红树林里也招致了某些蜂类、蝇类和蚂蚁 等栖息。它们对红树植物的传粉和受精

6、起着一定的作用。红树植物是群落中的主要生产者。其花、叶、枝条散落泥水中被 微生物分解,又为底栖动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因而红树林和其他树林 一样,碎屑食物链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红树林有防浪护坡、净化水 污染等作用。因而保护和发展红树林是开发热带及亚热带沿海资源中 必须重视的问题。红树林存在的危机: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和人口的急剧增长,红树林及其周边生 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树相争,保护区面积不断 缩小;生境景观发生巨大变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红树林遭 受严重破坏;鸟类数量减少,生境恶化;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政府采取的措施:红树林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已引起

7、社会各界的关注,深圳的开发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红树林湿 地的生态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 环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引种造林,创造多样生境,扩大生态空 间;对水污染进行控制;科学规划,依法管理。规划是保护工作 的基础和依据,保护区规划必须解决好自然保护与城市开发的关系, 解决好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关系。新的保护区规划划定了保护区的 核心区(占总面积46.0%)、缓冲区(占13.8%)、实验区(占38.7%) 和行政管理区(占1.5%)范围;在生态环境设计中,对各种生境进 行了合理分布,体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统一。另外,有关部门对该保护区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充分搞好协调 合作,制定专门法律和规章,依法管理;或对保护区实行封闭或半封 闭的管理, 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红树林整个生态环境及其中生物 的干扰,以实现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的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确保保护区规划的执行和实现。举报破坏红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