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合肥市新站区新店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设计Hefei new station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201406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校园鸟瞰图教学楼透视图 项目背景 区位分析 基地分析1、大合肥建设,城市扩容。合肥构建“1331”新格局2、新站区北扩,带动新店安置区建设,新站地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提升与扩容要求。3、新店安置小区建成,急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背景区位分析依据新站区教育布点规划,选点新店安置小区西侧。规划设计要点布局36班初级中学。七十六中 168中学 新店中学 项目位于新站区中部,新店安
2、置小区西侧。新店中学 小学及幼儿园基地分析 基地内现状主要为农田, 东侧为在建新店安置小区,北侧为配套幼儿园与小学。156米280米 本项目为新店花园中学设计,新店花园项目用地东至新蚌埠路,北至淮海大道。新店中学位于新店花园西南侧,北面和南面为新店花园小区内规划道路,南面和西面为绿化用地。基地分析6班幼儿园绿化用地住宅用地新店中学现状照片 本着集约土地的原则 本项目征地为42643.47平方米,规划设计建筑面积2.2万平方。新店花园效果图项目功能策划新店中学新校区建设规模: (1) 新校区用地面积: 4.26 公顷(63.9亩),生均23.6平方米,(2)总建筑规模:2-2.5万平米,生均建筑
3、面积:1113.8平米人。 (3)总班级数:36班,总学生数:1800人,每年级12个班。 (4)体育馆底部为食堂,二层设内部有标准篮球场和训练馆,兼作大型活动多功能厅。(5)考虑体育区对社会开放,分区管理。 依据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中表3.5.6 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规定36班标准初级中学用地规模约 3600045000,建筑面积约1800023400 上一轮中学规划方案,功能分区和校园秩序规划不科学,分布不合理,且建筑单体进深小,不能很好组织教学空间,建筑密度低,造成用地浪费。 本着集约土地的原则 本项目征地为42643.47平方米,规划设计建筑面积2.0万平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4、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新站区总体规划(草案) 新站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009)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教育部、发改委、建设部) 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实施方案(修订)与评估细则(修订)(2008)设计依据设计原则满足新站片区对初中配套要求;借鉴国内优秀中学建设经验,并结合地方实际,考虑前瞻性、协调性、地域文化延续性以及现实可行性。校园建设要充分体现“现代化、园林化、地域化、信息化、人性化”,营造一流的校园环境;以人为本, 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和建筑布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
5、建设规模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设计策略(1) 结合该区域现状周边交通条件,合理设置学校出入口。(2) 教学、活动和生活配套三大分区合理,各功能分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联系方便。(3) 合理安排各项建筑功能,满足学校教学要求,并按照安徽省教育现代化达标学校标准设计。(4) 设计理念先进、实用,学校整体风格简洁、大方,既现代又具有地域文化特征。(5) 每幢教学楼配备教师办公室和集体备课室等,楼道、盥洗室、卫生间等综合考虑、合理安排。(6) 强化学校景观设计,合理组织校园绿化、小品、雕塑等,精心设计重要景观节点,塑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7) 人车分行,综合考虑校内车行与人行的道路交通组织,合理安
6、排汽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项目数值单位备注总用地面积46250净用地面积42643总建筑面积20741其中教学楼6847综合实验楼4750行政图书楼5200风雨操场3100看台844建筑基底面积6805.49容积率0.49 建筑密度16% 绿地率35%机动车停车位73辆1.2辆/班非机动车停车位900辆50个非机动车位/100名师生疏密有间,张弛有度(1)化整为零:有机地融入到景观环境之中(2)院落组合: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神韵(3)园林穿插: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4)轴线突出:构建秩序井然、统一且富变化的空间氛围(5)功能合理:创造现代化的校园设施与环境总平面图总平面规划图规划结构“
7、景观溶解,轴线生长“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图底关系功能布局“资源共享、网状联系“教学核心区图书办公区科技实验区体育教学区入口广场区风雨操场400米跑道行政艺术楼主教学楼科技楼球类运动场主入口景观轴线生物园地功能布局私密开敞,交相呼应 私密营造校园组团院落景观的独享性 开敞内外景观环境的渗透带状步行开敞空间建筑内部私密空间场地开敞空间院落开敞空间空间组织1) 空间组织景观因借,脉络延续 空间组织着重考虑与周边景观的衔接,规划不仅营造校园组团院落景观的独享性,还通过借景手法,使校园景观成为城市街景一部分,使校园内外开放景观系统融为一体。2) 内部空间组织轴线突出,空间有序 本案构
8、筑校园内部“一核、二轴、三片区、多院落“的空间关系,对功能进行层层推进,对空间进行串联组织。空间组织开放空间 除了校园的体育运动区外,校园的开放空间包含了三个层级。其一,是校园中心广场、生活配套区广场,为主要的活动与聚会的一级开放空间;其二,各区域建筑组织围合形成的外部二级开放空间,其三,为建筑自身围合的内部院落空间,为三级开放空间。交通组织“人车分流、主动交通”小区道路校园机动车道校园步行道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位校园入口 教师通道主入口人流强度分析“流线直接,人流分散”通过对夏季中午高峰人流行进方式的研究分析,校核本案在人流组织,功能布局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流畅的功能衔接,为快速疏散人流密
9、集区的人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分析“自然人文,交相辉映”景观结构分析图植物景观广场入口礼仪广场疏散广场教学楼一层平面图教学楼二层平面图教学楼三层平面图教学楼四层平面图教学楼五层平面图教学楼屋顶平面图 三色面砖三色面砖三色面砖米黄色大理石立面图米黄色大理石行政艺术楼一层平面图行政艺术楼二层平面图行政艺术楼三层平面图行政艺术楼四层平面图五层平面图行政艺术楼屋顶平面图 米黄色大理石三色面砖深咖色真石漆行政艺术楼立面图米黄色大理石三色面砖实验楼一层平面图实验楼二层平面图实验楼三层平面图实验楼四层平面图实验楼五层平面图实验楼屋顶平面图 三色面砖三色面砖立面图实验楼米黄色大理石米黄色大理石风雨操场一层
10、平面图风雨操场二层平面图风雨操场夹层平面图 三色面砖米黄色大理石三色面砖米黄色大理石风雨操场立面图建筑一览表新店中学建筑情况一览表建筑名称建筑性质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主要功能配置备注房间性质 数量使用面积1#-2#教学楼教学楼68474.17教学班级3665.8/班级教改实验教室2132.98/班级合班教室2355.81/间300人/间教室休息室1024/间卫生间1052.15/间综合实验楼实验室47503.31物理实验室3107.19/班级物理准备室331.2/间化学实验室2107.19/班级化学准备室231.2/间生物实验室2107.19/班级生物准备室231.2/间音乐教室210
11、7.19/班级美术教室1107.19/班级书法教室1107.19/班级地理教室2107.19/班级语言教室2107.19/班级计算机教室2107.19/班级劳动技术教室2107.19/班级教具室1231.2/间教师休息室1039.43/间卫生间561.41/间行政图书楼办公、图书室5200报告厅1527.43/间报刊阅览室364.08/间图书室298.35/间办公室3244.65/间维修管理139.86/间设备用房158.32/间卫生保健室347.97/间社团广播160.48/间会议室460.48/间卫生间540.32/间风雨操场体育馆、食堂3100餐厅11308.9/间厨房1330/间售卖大
12、厅1233.48/间乒乓球馆1840/间篮球馆1961/间淋浴间222.39/间更衣室226.92/间卫生间249.31/间看台健身房、器材室844合计20741新店花园现场照片合肥市新站区新店中学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篇 设计条件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新店花园中学设计,新店花园项目用地东至新蚌埠路,北至淮海大道。新店中学位于新店花园西南侧,北面和南面为新店花园小区内规划道路,南面和西面为绿化用地。本项目征地为42643.47平方米,规划设计建筑面积2.0万平方。并配套区内道路、自行车停车位、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13、境保护法(1989.12.26)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新站区总体规划(草案)6、新站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009)7、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8、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二版)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2002教育部、发改委、建设部)10、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实施方案(修订)与评估细则(修订)(2008)11、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第二篇 规划设计一、设计原则1、设计满足新站片区对初中配套要求;2、借鉴国内优秀中学建设经验,并结合地方实际,考虑前瞻性、协调性、地域文化延续性以及现实可行性;3、校园建设要充分体现“现
14、代化、园林化、地域化、信息化、人性化”,营造一流的校园环境;4、以人为本, 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和建筑布局。5、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模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二、设计策略1、结合该区域现状周边交通条件,合理设置学校出入口。2、教学、活动和生活配套三大分区合理,各功能分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且联系方便。3、合理安排各项建筑功能,满足学校教学要求,并按照安徽省教育现代化达标学校标准设计。4、设计理念先进、实用,学校整体风格简洁、大方,既现代又具有地域文化特征。5、每幢教学楼配备教师办公室和集体备课室等,楼道、盥洗室、卫生间等综合考虑、合理安排。6、强化学校景观设计,合理组织校园绿化、小品、
15、雕塑等,精心设计重要景观节点,塑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7、人车分行,综合考虑校内车行与人行的道路交通组织,合理安排汽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场。三、规划设计疏密有间,张弛有度1、化整为零:有机地融入到景观环境之中2、院落组合: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神韵3、园林穿插: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4、轴线突出:构建秩序井然、统一且富变化的空间氛围5、功能合理:创造现代化的校园设施与环境1、总体布局 本次规划设计立足于用地现状,在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本着满足各项规划指标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的基础上,创造生动的校园空间,成为富有特色的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晰、人车交通便捷、造型新颖、美
16、观、校园环境优美的中学校园格局。校园规划在总体上注重校园公共空间的塑造,尽量利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地作为交流场所,这些交流场地或围合或开敞,或多硬质铺地或多花草树木,每一个空间都赋予了不同的性格。 采用“景观溶解,轴线生长”规划结构,顺应地形,将景观与建筑充分结合,采用两轴一心三节点的布局方式,建筑与景观直接轴线串联,方便师生课外活动,使景观相互嵌套,加强了景深效果。在规划中既考虑了校园布局即严谨,又达到在多重空间中赋予变化的景观序列,并使该中学的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怡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心身健康和生活特点,促进求知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高。2、功能布局 本次规划共分为4个功能分
17、区:教学核心区 、行政艺术楼 、科技实验区、 体育教学区 、入口广场区。各功能分区根据其功能特点即独立分开,直接又有相互联系,做到私密开敞,交相呼应。 教学区:位于基地中心区域,东面与入口大门相呼应,北面为行政艺术楼,南面为科技实验区,相互之间不干扰,交通便捷,即有利于学习,又有利学生课外活动、休息,除了便于通风、采光外,重要的是将教室嵌入优美的环境中,使景观绿化延伸到院内空间,即能调节空气,又能缓解长期用眼的疲劳,给学生一个清新的学习环境。本次规划规模为38个班,根据“国家教育建筑规范”及“城市中小学建筑标准”对相应的教育等各专用房进行配置设计 行政办公区:位于教学楼北面,方便了师生之间的交
18、流,且临近北面出入口,方便了教师上下班的出行。 科技试验区:位于教学楼南面,且根据规范设计了生物园地,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体育教学区:基地北面设置了一个风雨操场,东面为体育操场和篮球场,根据中学教育规范以及城市中学的标准要求,设计中考虑,规划一个风雨操场,一个4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十几个球类运动场等,周边适当配置耐践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学生们活动后短暂休息。3、空间组织1) 空间组织 景观因借,脉络延续 。空间组织着重考虑与周边景观的衔接,规划不仅营造校园组团院落景观的独享性,还通过借景手法,使校园景观成为城市街景一部分,使校园内外开放景观系统融为一体。 2) 内部空间
19、组织 轴线突出,空间有序。本案构筑校园内部“一核、二轴、三片区、多院落“的空间关系,对功能进行层层推进,对空间进行串联组织。3)开发空间 除了校园的体育运动区外,校园的开放空间包含了三个层级。其一,是校园中心广场、生活配套区广场,为主要的活动与聚会的一级开放空间;其二,各区域建筑组织围合形成的外部二级开放空间,其三,为建筑自身围合的内部院落空间,为三级开放空间。4、交通组织 根据基地内、外交通现状和自然地形,本着“合理、流畅、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路网形式和布局。1、道路系统规划“流线直接,人流分散” 学校内道路及广场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以丰富景观:小区主干道采用沥青路面;人行道、步
20、行道采用块石、鹅卵石或木栈道等多种材料相结合;地面停车场采用植草砖。2、静态交通规划 考虑到规划方案特点,机动车停车需提供的车位较少,主要解决老师和外来人员的停车问题,均采用地面停车; 非机动机车需提供的车位较多,主要解决师生上下学的停车问题,部分采用地面停车,部分设置在科学实验楼一层。3、景观分析 本规划在各建筑之间精心布置了花草树木、雕塑小品等园林景观,并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不同的铺装植被赋予了各空间不同的视觉景观感受,增强了识别性。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
21、态环境景观场所,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生活及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在布局上增设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景观树为主基调,适当点缀常绿树和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 低 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及静化,从而形成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局。第三篇 建筑单体设计 本方建筑风格以英伦风格,体现了教学场所的文化特质,以砖红色墙面为主, 保留古典欧式风格的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 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设计手法简洁明快,建筑风格与园林式校园相互统一。 1、合乎人性的建
22、筑尺寸 在灵性空间组合中,建筑以人体工效学原理为设计基础,注重建筑与环境点、线、面、体及色彩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组成赏心悦目的建筑单体和建筑空间,满足师生对办公、学习。生活。健身、阅览等要求。2、独具魅力的建筑色彩 校园的建筑色彩主要以砖红色为主,运用全新的设计手法,强调建筑色彩的细部差异,满足学生对各校化生活的追求,整体色彩明快,给人以清新而不失稳重的感觉,强调建筑的归属感和生活气息。3、触手可及的建筑质感 不仅拥有满足人们视觉美感的建筑色彩,更赋予人们触手可及的建筑质感。建筑材料选择充分考虑建筑的耐久性、环保性与美观性,从底部活泼的构架道中部亲切宜人的白色墙面,再到底部厚重的基座构成,这一
23、系列材料均被赋予妥帖的设计与完美的内资品质,体现建筑文化的韵味。4、品质源于细节 从屋顶的轮廓线、装饰构件、顶部檐口的造型,窗户大小与分割到整体色彩的搭配,用材的组合、尺度的关系等建筑细节的设计处理均体现园区的专属性,寓典雅精致于建筑之中。 5、新店中学建筑情况一览表新店中学建筑情况一览表建筑名称建筑性质建筑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主要功能配置备注房间性质 数量使用面积1#-2#教学楼教学楼68474.17教学班级3665.8/班级教改实验教室2132.98/班级合班教室2355.81/间300人/间教室休息室1024/间卫生间1052.15/间综合实验楼实验室47503.31物理实验室310
24、7.19/班级物理准备室331.2/间化学实验室2107.19/班级化学准备室231.2/间生物实验室2107.19/班级生物准备室231.2/间音乐教室2107.19/班级美术教室1107.19/班级书法教室1107.19/班级地理教室2107.19/班级语言教室2107.19/班级计算机教室2107.19/班级劳动技术教室2107.19/班级教具室1231.2/间教师休息室1039.43/间卫生间561.41/间行政图书楼办公、图书室5200报告厅1527.43/间报刊阅览室364.08/间图书室298.35/间办公室3244.65/间维修管理139.86/间设备用房158.32/间卫生保
25、健室347.97/间社团广播160.48/间会议室460.48/间卫生间540.32/间风雨操场体育馆、食堂3100餐厅11308.9/间厨房1330/间售卖大厅1233.48/间乒乓球馆1840/间篮球馆1961/间淋浴间222.39/间更衣室226.92/间卫生间249.31/间看台健身房、器材室844合计20741第四篇 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
26、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二、自然条件基本风压:WO=0.35KN/m2(n=50)WO=0.4KN/m2(n=100)基本雪压:SO=0.60KN/m2(n=50)SO=0.70KN/m2(n=100) 基本地震设防烈度为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三、结构设计要求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类别为3(50年),结构设计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除个别特殊构件外),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重点设防类)。荷载取值(可变荷载标准值)教室、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 2.0KN/m2 食堂、餐厅、一般资料档案室 2.5
27、KN/m2电梯机房 7.0 KN/m2卫生间 2.5KN/m2 商场 3.5 KN/m2过道、楼梯 3.5KN/m2 上人屋面 2.0KN/m2不上人屋面 0.5KN/m2设备用房按实取用,恒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0009-2012)取值。四、结构设计基础设计:方案阶段尚无地质资料。上部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材料:混 凝 土:C25C35。 钢 材:HPB300、HRB335、HRB400。 墙体材料:采用煤矸石空心砖。五、结构计算软件 主体结构采用SATWE和TAT建筑结构三维分析软件,平面计算采用PMCAD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地基基础结构分析采用JCCAD软件。
28、第五篇给排水工程设计一、设计依据1.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7.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二、给水系统1水源采用市政管网提供的生活用水,水质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从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两根DN150给水管,并在校区周围形成一个DN1
29、50闭合环状管网。并在规范要求下设置室外消火栓。2. 给水系统供水方式:本工程单体建筑均由市政直供。3. 给水管材 市政给水引入管,室外给水管选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橡胶圈连接。给水立管,衬塑镀锌钢管,丝接。给水支管,三型聚丙烯PP-R管,热熔连接。三、排水系统1室内污水系统: 室内卫生间采用设伸顶通气管立管排水系统或采用排水主立管,配专用通气立管的排水方式。且底层单独排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至城市污水管网;化粪池采用砖砌矩形化粪池。2.雨水系统: 室外雨水经雨水口、雨水检查井、雨水管道收集后由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系统。3.管材及接口方式: 室内排水管立管采用UPVC中空壁消音管材,丝扣挤压胶圈
30、密封接口。支管和通气管采用普通UPVC排水管,管道连接采用粘接;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U)双壁波纹排水管,管道连接采用柔性橡胶圈连接。四、消防系统:1.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在最高单体顶的屋面设置一个24吨消防用水水箱供初期火灾使用。消火栓均采用单出口SN65型,布置于楼梯出入口,走道前室等明显位置,消火栓箱嵌墙暗装,保证室内任何位置有两股水柱到达。各单体室内消火栓管网布置呈环状,在室外均设地上式消防泵接合器各1-2组。2.消火栓管道均采用给水热镀锌钢管,丝接。3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在消火栓箱处及其它位置明显处设置手提式磷酸胺盐灭火器。五、 雨水排放1本工程雨水排放采用有
31、组织收集,根据建筑专业屋面雨水斗设置布置雨水。根据建筑专业屋面雨水斗设置布置雨水管,沿柱、墙排至地下负一层顶,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最终排至市政雨水管网。2雨水系统管材:外排部分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承插粘接;悬吊部分及之后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室外检查井间雨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橡胶圈连接。第五篇 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0)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
32、9-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 本院建筑、暖通、给排水等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二、设计范围 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风雨操场的供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有线广播、扩声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等。三、计算负荷及供电电源1.负荷类别 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2.负荷容量设计: 按负荷密度估算:教学楼30w/m2, 实验楼60w/m2,行政图书楼60w/m2,风雨操场80w/m23.供电电源 根据工程负荷情况,在学校建10kv变电所一座,由电力部门提供一路10KV电源,变电所内配置
33、2x630KVA干式变压器。4.计量: 本工程采用高供高计,另外在各建筑单体总进线处、各楼层等处,按区域设置计量,便于节能和物业管理。四、低压配电系统1. 本工程除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及消防负荷外均为三级负荷。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照明灯具均采用安装镉镍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消防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EPS作为备用电源。2. 本工程各建筑单体低均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进线方式。采用TN-C-S接地形式,电源由小区内区域变电所经室外电缆直埋引入各建筑物。3.各单体内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底层设配电小间。照明及动力干线采用ZR-YJV-0.6/1KV阻燃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34、,至消防类设备控制箱及应急照明配电箱处电缆选用ZRNH-YJV-0.6/1KV阻燃耐火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照明及动力支线采用Z-BV阻燃铜芯塑料导线。五、照明系统1.正常照明:1)各场所的照明照度值按国家规范要求,主要场所的照度值如下:电负荷统计表设备名称面积 m2单位指标w/ m2设备容量(KW)教学楼680030204综合实验楼537060322行政图书楼520060312风雨操场400080320看台8003024其他20设备总容量1202计算容量(需用系数0.7)841场所教室办公室实验室阅览室美术教室教室黑板篮球馆照度标准值300lX300lx300lx300lx500lx500lx300lx功率密度值9 W/9W/9W/9W/15W/9W/2)光源:本工程教室、办公室等选用发光效率高、节能型荧光灯具,体育馆选用金属卤化物灯,光源显色指数Ra80,色温在3300K5300K。2.应急照明: 在消防设备机房、变电所、电话机房等发生火灾时需要坚持工作的场所设应急照明,照度保持正常照明照度。在楼梯间、大堂及疏散走道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最小平均照度大于5Lx。应急照明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类购买合同范本
- 铺面整幢出售合同范本
- SBI-008770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河南新投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相框销售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 科技推动教育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私人装饰合同范本
- 社交电商的税收政策与合规性探讨
- 社交媒体时代的管理沟通挑战与机遇
- 川教版六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1课《我们的闲暇时光》课件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及措施客运站
- 新编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课件 Unit 1-A Chinese Character
- 方案偏离处理措施
- 颅脑损伤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纯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
- 德力西质量奖自评报告领导样本
- IT总监年终述职报告
- 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 经颅磁刺激技术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