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化工发展的必要性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70年代后,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的兴起,煤化工退居其次,发展 缓慢。近年来,由于石油供应紧张,油价不断增高,石油化工受到挑 战,煤化工产业重新受到国家关注和成为投资者热点,并在我国兴起 煤化工产业规划的高潮,一些大型煤炭液化、煤焦化、煤气化项目正 在规划建设当中。2005年我国焦炭、电石和煤制化肥和甲醇产量居 世界首位,成为煤化工产品生产大国。(一)焦化行业焦化产业主要分布在炼油焦煤产地和钢铁大省,其中焦炭产能超 过1000万吨的省份有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辽宁;焦炭产量超 过100万吨的企业多达50多家。我国焦炭产品80%用于钢铁产业, 焦炭产能富裕1/
2、4左右。经过近3年的清理规范,到2007年底,全国焦化生产企业约有 1100家左右,但平均规模仍不到30万吨,全国机焦产量比重从2001 年的70%提高到94%,土焦比重从30%下降到6%左。从近几年新 建及拟建新焦炉的趋势看,既非钢铁企业配套,又无依托煤矿资源的 独立焦炉建设明显减少。(二)电石行业电石产业主要分布在煤炭、电力、焦炭价格较低的地区,其中内 蒙古、宁夏、山西3省的产量超过100万吨,近几年电石工业结构调 整取得进展,生产能力大于10万吨的企业增至20多家。我国电石产品主要用于聚氯乙烯生产,能力闲置1/2左右。(三)化肥行业煤制化肥主要分布在煤炭产地和农业大省,其中产能超过200
3、万 吨(折纯,下同)的省份有山西、江苏、河南、山东等省。近年产业 集中度提高,有20家企业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年产20万吨合成氨)。 目前我国煤制化肥主要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煤制化肥占化肥(氮肥) 总产能的65%左右。(四)煤制甲醇煤制甲醇主要分布河北、山西、安徽、山东、河南等地。近两年 煤制甲醇发展很快,2006年止有20家企业产能超过10万吨,煤制 甲醇产能占甲醇总产能的70%以上。目前一批几十万吨、几百万吨的 甲醇装置陆续投入建设,成为煤炭产业投资热点之一。到2006年,国内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67家,产能合计1344.4万 吨/年,产量874.7万吨,其中煤制甲醇产能约占70%。2006年甲
4、醇 表观消费量968.4万吨,净进口量94万吨,消费同比增长45%。“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42个(不包括二甲 醚、甲醇制烯烃生产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其中,“ 一 五”期间预计投产项目35个,产能合计1198万吨/年;其余7个项 日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目前尚未开工建设,其产能共计670万吨/ 年。预计到2010年,我国甲醇生产企业的有200家左右,产能将达 到 2500-3200 万吨。(五)二甲醚二甲醚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煤化工产品,2005年我国二甲 醚产能约30万吨,建成投产了 2套10万吨级生产装置,最大规模已 达30万吨,居世界领先地位。一批几十万吨级、百万
5、吨级装置也正 在投资建设当中。目前,我国有二甲醚生产企业20余家,产能合计93万吨/年, 产量约20万吨。其中,产能在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只有3家,四 川泸天化、山东久泰、湖北天茂各建成10万吨/年装置;其余均为1 万吨/年及以下。二甲醚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既可替代液化石油气作 民用燃料,还可以作为柴油替代品,其发展空间很大。“ 一五”期间,在建的二甲醚项目14个,产量合计419万吨/ 年;规划建设产能近3000万吨。如山东久泰在内蒙鄂尔多斯市建设 的1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已于2004年破土动工;2007年5月,国 家发改委已批复中煤集团、中石化等3家联合在鄂尔多斯市建设300 万吨/年二甲
6、醚项目。预计到2010年,我国二甲醚实际生产能力将达 到500万吨以上。(六)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在国际上仅有美国UOP公司开发的MTO技术,德国鲁 奇公司开发的MTP技术宣称可对外转让,但至今还没有商业化的大型 甲醇制烯烃生产装置运转。我国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自主开发的DMTO技术已经完成了 年处理甲醇1.67万吨的工业化试验;清华大学完成了流化床甲醇制 丙烯(FMTP)小试技术的开发,小试规模为每小时处理甲醇量2公斤, 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化学工程公司、淮南化肥厂等单位合作建设的年处 理甲醇3万吨的FMTP工业性试验装置已于2007年10月举行了开工 典礼。目前国内共有6个甲醇制烯烃在建和拟建
7、项目,烯烃产能合计 325万吨/年。其中,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已核准内蒙古包头神华煤 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烯烃(DMTO)项目,拟启动陕西榆 林2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烯烃(DMTO)工业性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煤制烯烃项目有内蒙古大唐国际锡林郭勒 盟煤化工项目,该项目采用引进鲁奇公司的MTP技术建设煤制丙烯 项目,也是国内第一套大型MTP项目。年产中间产品甲醇168万吨, 最终产品聚丙烯46万吨及其他副产品。煤制油煤制油品在我国刚刚兴起,目前在建的示范项目主要有神华集团 的内蒙古一期100万吨/年直接液化项目和采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技 术建设的山西潞安和内蒙伊泰各年产1
8、6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工程项 日,预计分别于2008年底投产。二、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煤化工产业布局综合考虑水资源、产品市场、环境容量等要素,以及矿产资源和 土地规划要求,鼓励煤炭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合理 规划煤炭调出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慎重决策煤炭调入区煤化工产业 的发展,鼓励大中型钢铁企业配套建设焦炉,促进煤炭产销区域平衡。稳步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2010年以后,针对石油价格与 煤炭价格变动情况,在示范工程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适时启动煤制石 油替代产品的发展,重点发展涉及国家能源安全的石油替代产品,争 取到2020年形成与资源、环境、市场相适应的产业布局。(二)引导和规范煤化工
9、产业发展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继续发展煤 制氮肥产品,不断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规范发展电石、焦炭等产品, 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稳步发展煤制石油替代产品,努力缓 解石油供求矛盾。与此同时,大力调整传统煤化工产业结构,按照市场竞争力强、 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标准,培育 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改造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淘汰 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装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其中:焦化行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河北、山西等炼焦煤和钢铁 产地,采用大型环保焦炉改造或新建一批大型焦化骨干企业,实现等 量替代;电石行业彻底关闭和淘汰1万吨
10、/年以下(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 安)电石炉及敞开式电石炉;2010年以前,淘汰单台炉容量5000千 伏安以上至12500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内 蒙古、宁夏等主要电石产区和水资源丰富的云南、贵州等地扶持一批 优势企业,发展电石及深加工产业。煤制氮肥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向煤炭产地转移。在山西、黑龙江 等能源产地和具有能源优势的粮棉产地建设氮肥生产基地,实现区域 平衡。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的信纸化产业格局。甲醇行业要优化结构和布局,重点在资源地建设大型炼制甲醇生 产基地及其输配体系,淘汰落后装置,原则上不支持天然气制甲醇项 日。在山西、内蒙古等焦炭产地发展焦炉
11、气制甲醇,实现资源合理利 用。推动甲醇企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三)加快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国家重点支持的煤化工示范工程有:1、煤制二甲醚项目新奥集团内蒙古年产40万吨二甲醚工程;新疆广汇百万吨级二 甲醚项目;中煤集团鄂尔多斯年产300万吨二甲醚及其配套工程项 日;四川化工控股公司内蒙古年产100万吨二甲醚项目;2、煤制稀烃陕西新兴煤制稀烃公司20万吨级煤经甲醇制稀烃示范工程;国 家开发投资公司与河南蓝天化工集团联合建设的年产20万吨级煤经 甲醇制稀烃示范工程;神华集团内蒙古年产50万吨级煤经甲醇制稀 烃示范工程;中煤集团黑龙江年产50万吨级煤经甲醇制稀烃示范工 程3、煤制油神
12、华集团鄂尔多斯年产100万吨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兖矿集团采 用自主研发技术建设的年产100万吨间接液化示范工程;采用中科院 山西煤化所技术建设的山西潞安和内蒙古伊泰各年产16万吨间接液 化工业化放大试验工程;神华集团与南非沙索公司合作的年产320万吨间接液化工程。此外,重点要切实加强煤化工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煤化工配 套工程建设,大力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从资源使用、行业准 入、投资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产业政策 建议。三、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型,但我国发展煤化 工产业资源要素分配匹配较差。煤化工产业发展需要自然资源、技术 装备、产
13、品市场和资金投入作支撑,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水 资源缺乏、生态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远离产品消费市场。 因此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管理力度,科学引导和规 范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并对煤化工产业发展提出了要与资源、生态环 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要求,对具体项目提出了必须达到废弃物减量 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硬性标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 发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还对煤炭企业节能 减排提出了严格和具体的目标。针对我国一些省市不顾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对煤化工产业 盲目规划、盲目上马的现状,国家发改委于2006年就统筹规划、合 理布局、科学引导和规范煤化工产
14、业的发展下发了关于加强煤化工 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我国发展煤化工项 日应注重规模化、集聚化、高新技术化,应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 推广,以规避投资风险。同时以煤制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煤化工产业 竞争力与国际油价和人民币汇率密切相关。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而引 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等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目前石油市场急剧下挫、 价格波动较大,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煤化工产业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此,国家一直没有出台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的煤化工 产业中长期规划也迟迟不能出台。(一)焦炭行业发展政策我国焦炭和电石产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针对我国焦炭行业集中 度低的现状,2004年底以来,
15、国家先后制订了焦化行业准入条件,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指 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电石行业结构调整有关意见的通知,严 格控制新增焦炭和电石产能,淘汰1万吨以下或排放不达标的电石炉 及开放式电石炉、土法炼焦和改良焦炉等。焦炭行业今后几年的发展 主要是大型企业的产能扩建、优势企业的兼收并购,培育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是大势所趋。(二)化肥行业发展政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自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对 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现有出口税率基础上,加征100%的特别 出口关税,从2008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将氮肥及合成氨 的特别出口关税
16、上调至150%,对磷肥产品继续征收100%特别关税, 出口关税的征收限制了国内化肥的大量出口,国内化肥产能无法通过 出口消化,只能供应国内市场,导致竞争激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连续下跌,煤炭价格持续滑落,使得化肥主要原材料价 格大幅下跌,化肥的价格也出现回落。(三)石油替代品发展相关政策2006年7月,发改委就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引导和规范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 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1350号),要求各级投资主管 部门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 同时指出,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 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四)煤制油发展相关政策为应对日益突出的石油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重 点发展石油替代战略,包括加大对煤化工等项目开发的投入力度。为 进一步规范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 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除已开工建 设的神华集团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外,其余企业一律停止实施煤制油 项目。长远看来,我国一次性化石能源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