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现代文阅读 I(9 分)2021 年阳江市江城区岗列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格桑梅朵张玉兰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 雪ft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父亲在这条线上修了一辈子路,最后不得不带着一身的高原病回到家乡。临走时,也不忘将我作为他 的接班人。那时,我刚卫校毕业,本有大好的前途。可军人出生的父亲,却板着一张脸,无比严肃认真地 告诉我,你必须得去,那儿需要你这样懂医的人。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
2、有掉一滴泪,把对父亲的怨 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ft脚下的道班。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荒凉,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 蓬蓬勃勃一路开到雪ft之巅;连绵不断的进藏汽车排起长龙,在蜿蜒而上的盘ft公路上蠕动;骑行爱好者 们一路欢歌,摇着清脆的铃铛,从我们面前疾驰而过;还有那些藏族老乡赶着自家的牛羊,从从容容地跨 过公路,辗转到别的草场公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也是我们这些养路工人最繁忙的时候。这段28 公里长的川藏线是属于我们道班管辖的,为了能保证这条路畅通,李大姐他们天不见亮就得起来去清理路面,然后再回来吃早饭。通常这个时候,我都还在睡懒觉,他们知道我憋屈,也
3、不叫我出工,由着我的性子来。我一直以为自 己是不属于这里的,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这里,因此我也放任着自己,我要让我的父亲知道,是他毁了我 的一生。直到有一天,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接着是李大姐的呼喊:“幺妹儿,快起来,要出人 命了。”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只见几个藏族老乡抬进来一个老阿妈,呼吸急促,脸色乌青。我被这慌乱 的场面吓住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老阿妈的呻吟瞬间战胜了我的犹豫,我从床下拿出急救箱,给老阿 妈吸上氧,打针,拿药,倒水,喂药,一连串的动作再自然不过了。不一会儿,老阿妈终于缓过气来,她忽然跪在我的面前,不停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吓得我直往李大 姐的身后躲。一个月后的一
4、天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看远处盛开的格桑花,一个部队的车队从道班 门口浩浩荡荡驶过。这时,一辆军车靠边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一个年轻的士兵,对正在修路的李大姐他 们比划着什么。忽然,李大姐抬起头,朝我大喊,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从房顶上跳下来问:“喊我干啥子?”那个士兵递给我一个栽有格桑花的罐头盒说:“谢谢你救了我阿妈,这是生长在五千米雪ft上的格桑梅 朵,送给你。”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跑掉了。我只知道这花叫格桑花,却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格桑梅朵,好有诗意的名字。我把那盆格桑花放 在窗台上,问李大姐:“格桑梅朵是什么意思?”李大姐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
5、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以后的日子,那个藏族士兵每次进藏都要为我带回一个栽有格桑梅朵的罐头盒。渐渐的,娇艳的格桑 花开满了我的窗台,在花香里,所有的烦恼抑郁全都逃遁了。终有一天,为我送格桑梅朵的不再是那个满脸高原红的藏族小兵,而是他的战友。我问他的战友,那 个小兵哪儿去了?战友先是支支吾吾,最后才说,他牺牲了。战友红了双眼,哽咽道:“就是这次进藏,突遇暴风雪,道路塌方,嘎旺他们的车就翻下了悬崖” 我不知道那个战友是何时离开的,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李大姐安慰我说:“别伤心,在这几千里的川藏线上这样的事已是家常便饭。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 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
6、万万的家庭幸福美满。”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在暖暖阳光下,绽放着。似乎在告诉我,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 人是在用生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文中藏族士兵嘎旺是一个淳朴羞涩、有感恩之心的人;他多次送给“我”五千米雪ft上的格桑梅朵,来表 达对“我”的感谢和祝福。“我”在川藏道班上由着性子放任自己,直到救了老阿妈才有所触动;嘎旺的牺牲和李大姐安慰我的话更让 我领悟到守路人的责任。春夏时节蓬勃开放的格桑花为故事设置了背景;川藏公路的格外热闹表现了养路工人的繁忙,也暗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全文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视角,使情节显
7、得真实可信,同时,文章的主题也正是通过“我”这个援藏青年的 心路渐进历程表现出来的。本文在描写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本文标题“格桑梅朵”在情节结构和主题表达上有何作用?(二)现代文阅读 II(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趣味(节选) 朱光潜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从事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 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趣味。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种种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味。到了识 酒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学文艺也是如此,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 某一派别
8、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 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 领略到滋味的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 看出偏的弊病。文学本来一国有一国的特殊趣味,一时有一时的特殊风尚。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的诗有为日耳曼 民族所不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能欣赏的境界。寝馈于古典派作品既久者对 于浪漫派作品往往格格不入;寝馈于象征派既久者亦觉得其他作品都索然无味。中国诗的风尚也是随时代 变迁。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别,
9、各有各的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 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很严。但是门户之见可以范围初学者而不足以羁縻大雅。读诗较广泛者,常觉得自己的趣味时时在变迁中, 久而久之,有如江湖游客,寻幽览胜,风雨晦明,川原海岳,各有妙境,吾人正不必以此所长,量彼所短, 各派都有长短,取长弃短,才无偏蔽。古今的优劣实在不易下定评,古有古的趣味,今也有今的趣味,我 们不必强其同。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人指摘, 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 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
10、不可磨灭处。个人的趣味演进亦往往如此。涉猎愈广博,偏见愈减少,趣 味亦愈纯正。从浪漫派脱胎者到能见出古典派的妙处时,专在唐宋做功夫者到能欣赏六朝人作品时,笃爱 苏辛词者能领略温李的情韵时,才算打通了诗的一关。好浪漫派而止于浪漫者,或是好苏辛而止于苏辛者, 终不免坐井观天,诬天渺小。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学文艺者初学时的偏狭可以理解,但是最终应跳出门户之见。拉丁民族诗和日耳曼民族的诗都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彻底欣赏。无论是汉魏六朝、唐宋诗还是西昆体,各时代的初学者都必须接受门户之见的限制。浪漫主义取代古典主义恰好证明了文艺具有的时尚特点。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1、()首段以喝酒的生活体验来论证学文艺的人由原初的偏到要发展到后来的不偏。第二段以古今中外的文艺欣赏的不同风尚,来论述文艺人往往有严格的门户之见。作者总结到,对于古今中外任何一派的文艺作品,只要是涉猎越广泛,不止步于一门一派,就会渐渐消 除坐井观天的狭隘。联系不同时代的文艺风尚,作者认为,任何人学习文艺,都会经历最初的偏狭与门户之见,到后来偏见 自会减少。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从事文艺的人入手时出现偏于门户的现象是正常的,产生偏狭的趣味也无可厚非。读诗较广泛的人,常会觉得自己的趣味时时处在变迁中,其实正在消除偏蔽。在英国浪漫主义盛行时,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歌已失去了艺术价值。
12、喜欢各种派别的诗歌且能真正领会各有其长的妙处时才算得上欣赏诗歌上的贯通。(三)现代文阅读 II(I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材料一:2019 年12 月20 日,云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将中考体育的分值上调到 100 分。这意味着从 2020 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在中考成绩上,体育将和语数外一样举足轻重。几乎同一时间,天津市教委出台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实施 方案,明确了自“2019 年秋季新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开始,中考体育成绩从 30 提高到 40 分。至于近年来中小学体育教育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重视,则不得不提
13、到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令人发愁的塑料 体格。如果在 1995 年那一年,你正处于 7-18 岁之间,那么恭喜你,你很可能曾是近30 年来,身体素质最硬的一届中国少年。2019 年 9 月,一篇发表在柳叶刀儿童和青少年卫生(ACCDADCA)的研究论文向我们揭示了这一事实。科研人员利用1985 年至 2014 年间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将 7-18 岁儿童青少年的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肌肉力量、50 米短跑和长跑成绩计算成体质健康指数(PFI)。数据显示,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各项指标下降明显,长跑成绩更是一落千丈,2014 年女子 800 米耐力跑成绩要比 1985 年慢 25.8 秒
14、,2014 年男子 1000 米耐力跑成绩要比 1985 年慢 28.3 秒。这与学生所进行的体育锻炼密切相关。据“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要确保不少于小时。(摘编自新京报文章孩子们的体育课,都被谁占用了?)材料二:图 儿童各类校外生活时间利用状况(摘编自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图 中国 7-18 岁青少年营养状况(1985-2014)(摘编自 2018 年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材料三:11 月 5 日,教育部召开“教育奋进看落实”第五场新闻通气会,通报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一增一减一保障”,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
15、用个字道出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发力的重点。“增 是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减是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保障是从师资、场馆设施 条件、制度等方面,保障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王登峰说,通过增加编制新招体育教师以及招聘兼职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师人数已由2015 年的 56.6 万人,增加到 2018 年的 65.3 万人。与此同时,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近年来快速增长。中小学校体育馆面积从2.15 年的3178 万平方米,增加到2018 年的万平方米;中小学校体育运动场(馆) 面积达标学校比率从 2015 年的 68.6增长到 2018 年的 89.6。王登峰表示,要进一
16、步激发调动政府、学校的积极性,要把体质健康监测的结果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行 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绩效考核中。王登峰说,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还要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内容,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 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复核,实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塑造健全人格等综合效益提升。“2016 到 2018 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抽测复核的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已经出现了初步上升的势头。”王登峰说,2018 年全国学生体质达标测试合格率为 91.91, 优良率为 30.57。20162018 年,不
17、及格率由 12.0下降至 8.09,下降了 3.91 个百分点;良好率由 21.9上升至 24.37,上升了 2.47 个百分点;优秀率由 4.6上升至 6.2,上升了 1.6 个百分点。(摘编自“一增一减一保障”力促中小学生健康,中国教育报2019 年 11 月 6 日)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从 1995 年开始,参与调查的儿童青少年营养过剩(超重和肥胖)的比重开始上升,体重正常的比重则在不断下降。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等自控力问题固然导致广大儿童青少年体质下降,而户外锻炼时间的不足,也是其 重要因素。中国儿童上学日平均每天和周末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分别为23.51 和 34
18、.72 分钟,远未达到国家相关文件标准。在 1985-2014 这三十年间,1995 年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最好的时候,也是体重正常学生占比最高的时候。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多地出台将体育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的方案,不仅是出于对国家相关精神的呼应,还切实考虑到 儿童和青少年令人堪忧的体格。只有科学定位体育教育目标,精心安排体育教学项目,准确评估体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改变当前的现 状,真正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自主招生考试规定不得无故缺席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能测试, 体现了这些院校对体育的重视。真正发挥把体能测试纳入考试评价范围的“
19、指挥棒”作用,再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时间,学生的身体素 质就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二、古代诗文阅读 (34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 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当 务之急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 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
20、者, 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文段中孔子对“达”如何理解?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 (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戏题王宰画ft水图歌杜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ft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注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ft。亚:通“压”,俯偃低垂。并州:地名。唐开元中为太原府,州治在 今ft西太原市,以产剪刀著称,有所谓“并州剪”。相传晋代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
21、,不禁赞叹:“恨 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淞江半幅练纹归去。”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的前四句诗人先不谈画,而是极力赞扬王宰不愿受时间的催迫而仓促作画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 态度。“赤岸水与银河通”写赤岸水仿佛与天上银河相通,形容水势壮美,与上面描绘ft势的雄奇相呼应,和 “黄河远上白云间”有异曲同工之妙。“舟人”两句诗人着意描写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急急驾舟驶向岸边躲避,极力渲染风猛、浪高、水急,使 整个画面神韵飞动。“尤工”二句,诗人高度评价王宰运用了古人莫比的技法,在一尺见方的画作上绘出了万里江ft景象,凸显 了我国ft水画的美学特色。请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焉得并州快剪刀,
22、剪取吴淞半江水”。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l)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论述到,一个国家,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人们感慨秦朝灭亡的同时更应引以为戒,避免重蹈秦人覆辙的句子是: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9 分)劳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请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个劳动场面,150 字左右。(二)语言文字运用 (11 分)下面是某公司报销业务流程图,请把该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5
23、个字四、写作 (6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你笑起来真好看。你读书的姿态很优雅。你做志愿者的样子太美了。假如这里的“你”就是你,面对他人的赞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 一篇文章。参考答案要求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 600 字。不得透露考生姓名及所在学校校名等信息。【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 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B 项,“直到救了老阿妈才有所触动”错误,救了藏族老阿妈对“我
24、”没什么触动,“我”“仍然”“百无聊赖地坐在道班的屋顶上”。故选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变化及运用手法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掌握小说情节变 化,然后仔细揣摩文中对人物语言、肖像、心理等的刻画,从而把握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表现情 感常见的手法有渲染、烘托、心理、语言、动作、细节刻画等。作答本题,首先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把握好“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由最初的“我”对父亲的怨恨和消极反 抗,到后来的理解了父亲,懂得了父亲的崇高境界。把握好情感之后,再分析表现这种情感变化所运用的 手法。“我知道有这样的父亲,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在母亲的哭哭啼啼中,我没有掉一滴
25、泪,把对父亲 的怨恨装进行囊,毅然走进了这个雪ft脚下的道班”,这里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 用“装”和“毅然走进”等动词表现“我”的怨恨。运用环境烘托“我”对父亲强迫“我”来道班接班的怨恨,小说 开篇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连绵的雪ft矗立在眼前,一眼望去, 是意料之中的一片纯白”,作者描写风的凛冽烘托“我”心情的沮丧无助。运用语言描写,李大姐安慰“我” 说“你爸爸曾说过,我们守路的人一定要守好这条路,才能让行路的人更加安全,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幸福美 满”,这些话侧面描写出父亲的崇高境界,也点醒“我”认识到工作的重要和人生的意义,从而理解了父
26、亲。【3 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题目的作用。小说标题对情节结构的作用一般是展开情节,前后呼应,贯穿全文,起线索作 用,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等;小说标题对于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一般是用来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 题,寄托作者情感等。(1)情节上:“格桑梅朵”是小说的媒介线索,文章先写“我”带着怨气和消极对抗的情绪来到川藏道班上, 在这里“我”由着性子放任自己,然后写“我”救了老阿妈,老阿妈的儿子一个藏族士兵多次送给“我”五千米雪 ft上的格桑梅朵,来表达对“我”的感谢和祝福,老阿妈的儿子牺牲后,他的战友替他给“我”送来格桑梅朵, 面对着“整整齐齐摆在窗台上的格桑梅朵”,“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27、。可见,小说的一系列情节是由 “格桑梅朵”推动的,它使小说浑然一体,结构严谨。(2)主题表达上:“格桑梅朵”是西藏地域的一种花, 可以生长在五千米雪ft上,“每年春夏时节,被大雪封了一冬的公路就格外的热闹,纤细娇艳的格桑花蓬蓬 勃勃一路开到雪ft之巅”,由此可见格桑梅朵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也正如李大姐所说“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 朵是花的意思,你那盆花在藏族人眼里就是吉祥幸福的花”,格桑梅朵象征着吉祥幸福,是藏族士兵对我的 感谢和祝福。“格桑梅朵”升华了小说主题。“我”由最初的对父亲怨恨和进行消极反抗,到后来的理解了 父亲,懂得了父亲的崇高境界,与格桑梅朵有关;小说结尾处写到,“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
28、路工人是在用生 命浇灌着更多人的格桑梅朵”,这句话点明了小说的主题,要像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养路工人一样勇担责任、 无私奉献,用顽强的生命力让更多人获得幸福,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点睛】小说阅读需要注意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 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 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 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 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通过
29、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 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都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彻底欣赏”错误,由文章第二段“就西方诗说,拉丁民族的诗有为日耳曼民族所不 能欣赏的境界,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族所能欣赏的境界”可知,日耳曼民族的诗也有为非拉丁民 族所能欣赏的境界,并不是“都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彻底欣赏。“各时代的初学者都必须接受门户之见的限制”错误,说法绝对,由文章第二段“汉魏六朝唐宋各有各的派 别,各有各的信徒。明人尊唐,清人尊宋,好高古者祖汉魏,喜艳妍者推重六朝和西昆。门户之见也往往 很严”可知,是“往往”,
30、而不是“必须”接受门户之见的限制。“恰好证明了文艺具有的时尚特点”错误,由文章第四段“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诗人亦 自有独到境界;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可知,“浪漫 主义取代古典主义”证明的是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故选 A。【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都会经历最初的偏狭与门户之见,到后来偏见自会减少”错误,说法绝对,由原文“但是我相信学文艺者 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领到滋味的
31、地步。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虽不能不 偏,后来却要能不偏,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可知,原文说的是“应该能”,而不是“都会”。 故选 D。【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能力。C.“十七、十八两个世纪的诗歌已失去了艺术价值”错误,由原文“文艺上一时的风尚向来是靠不住的。在法 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十六世纪的诗被人指摘,体无完肤;到浪漫主义时代,大家又觉得七星派 诗人亦自有独到境界;现在浪漫的潮流平息了,大家又觉得从前被人鄙视的作品,亦自有不可磨灭处”可知, 诗歌并没有失去艺术价值,都是一时的风尚。故选 C。【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
32、答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 度,然后根据题干定位到原文,结合上下文深入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 细地推敲和琢磨。D 项,“1995 年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最好的时候,也是体重正常学生占比最高的时候”错误,原文表述为“如果在 1995 年那一年,你正处于 7-18 岁之间”“很可能是近 30 年来,身体素质最硬的一届中国少年”, 这并不说明 1995 年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最好的时候和体重正常学生占比最高的时候。故选 D。【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
33、,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D 项,“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错误,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除了把体育测试纳入考试评价体系,增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还需要减少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保障实施 健康促进行动等。故选 D。【9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 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题 干要求“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你认为当务之急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解决问
34、题”并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由此在文中找到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相关文句,然后从不同层面加以概括。根据材料内容,“中 国儿童和青少年令人发愁的塑料体格”“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发力”以及材料二表格所显示的中国义务教育质 量监测报告结果说明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锻炼,体质不佳,缺少运动技能,缺乏体 育知识,以此可以从不同方面采取解决问题的策。第一方面: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要提高体育健康的意 识,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保证体育课堂出勤率,根据“各项指标下降明显与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学生校 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要确保不少于小时”,所以学生需要保证锻炼时间;第二方面:从学校管理角度思考, “增是增加
35、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减是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 开展科学体系的体育课程,保障师资力量,“深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 技能等级”,加强对学生的考核;第三方面:从政府管理角度,“保障是从师资、场馆设施条件、制度等方 面,保障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政府要落实政策,确保体育教育取得实效;第四方面:社会观念方面 来看,由“增加体育课、课外锻炼和健康教育”“减轻中小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 向”等语句可概括出平等对待语数外和体育学科,涵养体育意识,避免体育教育功利化,真正实现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技能、塑造健全人格等综
36、合效益提升。在答题时,宜分点进行论述,同时结合具体材料内容进行 分析概括。【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 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 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 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
37、答”要照应好。【10 题详解】品质正直,遵从礼义;能够察言观色;谦恭待人。【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孔子对“达”的理解可以从孔子的言论中概括,提取语句“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这是孔子对“达”的理解。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 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据此分点概括即可。译文: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 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这样的人,就可以 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
38、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 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虚名。”【11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D 项,“在一尺见方的画作上绘出了万里江ft景象”是错误的。“咫尺”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尺见方”,这幅昆仑方壶图也不一定就是“一尺见方”的画作。故选 D。【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句运用了索靖观赏顾恺之画作,倾倒欲绝的典故,诗人以索靖自比,写出自己观赏王宰画作时的感受, 本句话的意思是怎么能得到并州锋利的剪刀,把吴淞半江水
39、也剪下带走!从而写出了自己观看王宰画作时 的感受,将王宰和顾恺之的画作相提并论,从而赞扬了昆仑方壶图的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作者想把吴 淞半江水也剪下带走也写出了王宰画得逼真传神。【13 题详解】【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 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 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 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 的特性来区
40、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 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拂、鉴、“亦使后人而复哀后 人也”中的虚词“亦”“而”“也”、 仲。【14 题详解】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都将各自的优势发挥着淋漓尽致。瞧,卫生委员“蹭蹭蹭”就爬到高处, 利索有序地檫着窗玻璃,活脱脱一只刚出ft的小猴子;高个子团支书则拿着大扫帚起劲地破坏可恶的蜘蛛 网,头上还戴着个极有“创意”的纸帽子,可以与正义的“蜘蛛侠”媲美。最头疼的要数给墙壁“洗脸”,“粉刺”、 “痘痘”、“黑头”还真是一应俱全,我们便做起了“美容小护士”看着“重返青春
41、”的教室,我们感觉劳动真快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本题要求描绘劳动场景,所以首先要选取一个具体的场面,比如在家里一家人打扫卫生的场面,在学校操 场上同学们拔草的场面,在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场面,在教室大扫除的场面等等。同时描写场面还需要有人 物,刻画人物可以使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最后还有凸显主题,通过劳动,要表现出 劳动的快乐的主题。【15 题详解】【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读图表内容,同时,分析图示演示的内容,结 合信息方面加以分析即可,注意按照相关提示词语加以组织答案,本题注意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得出答案。 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42、、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图表论述题已连续多年成 为高考试题的压轴题,这种题直观形象,阅读量小,信息量大,材料精炼,内涵丰富,答案具有开放性, 很好地体现了考纲对考生的四种能力的考查。如何解决好这类题,成为解答这类题观察要细致,思考要深 入答题的时候要注意题目要求(含字数)。解答本题是首先要看好箭头指向,并确定文字信息间的逻辑关系。 从左边第一个区域说起相关话题是“报销人员”,事件是“整理原始凭证”,根据箭头指向下一步为“填写报销 单”,然后找该 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到这里箭头出现多向性,注意理清思路,接下来分为两个方向,其一为“此时若部门负责人发现报销单错误,报销人员将重新
43、填写”,其二为“审批签字通过后,交给会计人员 审核票据,审核通过,报销人员可到出纳除提取现金”。【点睛】解答此类试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没有审清试题要求。如本题中的字数要求。2观察不细致,构图要点回答不全面,遗漏信息。如本题中不能充分地将图表流程中所给的要点体现在所 写语段中。 3表述内容没有顺序。不能将题目提供的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述。【16 题详解】正确面对赞美小时候,父母带我们出门,亲戚朋友们看到孩子,都会向其父母夸奖说,你家孩子真聪明、真懂事 你在一边听的喜滋滋,可是父母的回答往往让你感觉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哪有啊,你不知道他在家多调皮 这个时候的你,是不是恨不得找
44、个地缝钻进去?长大些以后,亲戚朋友们看到我们,给予夸奖,我们开心的准备回答感谢时,父母也总会提醒说,要 谦虚,不要骄傲,谦虚使人进步。然后我们就会虚心的说:啊,哪有哪有。我做的不好是的,我们最 终也把得到的赞美变得“谦虚”“世故”。我们为什么不能坦然接受赞扬呢?很多时候,明明听到赞扬开心到飞起,可是理智告诉我们,不能骄傲,不能得意忘形,要谦虚。于是, 甜甜的“谢谢你”变成了谦虚。为什么不能坦然接受呢?接受赞扬就不谦虚了吗?接受赞扬,就骄傲了吗?这 种谦虚好吗?谦虚是好事,可是我觉得在成长阶段的我们,更应该表达感谢后,坦然的接受表扬。并且找 到对方值得赞赏的点,也对对方表示赞扬,那么一场愉快的交
45、流就可以开启了。坦然的接受赞扬吧。接受后,你会不会觉得,嗯,他说的对,我就是这么优秀。你得到一次赞扬,会 不会想继续保持自己优秀的人设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了让自己更加优秀,我们会更加努力,打造更多的 卓越。这不正是我们走向未来成功的光明大道吗?所以,当我们面对别人的赞美,请坦然接受吧。让我们坦然应对,多一点真诚,少一点世故。当别人 称赞和表扬自己时,自己也要仔细思考他人的优点,将赞美也给予他人,这不是奉承,而是对他人的一种 肯定和尊重。赞美不正是一把奇妙的金钥匙吗?赞美储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你肯给予,只要你不吝啬,赞美的 力量将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 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进行立意。本作文题目要结合提 示语“面对他人的赞美,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自已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乐山市2026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姜堰区张甸、港口初级中学2026届中考五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宜昌市重点中学2026届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巴中南江县联考2026届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 医药企业2025年研发外包(CRO)专利布局与侵权风险控制报告
- 2024年汽车尾气净化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零售背景下便利店食品安全管理2025年报告
- 2025年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报告
- 2025护肤品采购协议
- 中国电脑影碟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Moser迭代法在椭圆型方程梯度估计上的应用
- 工程合同标前谈判协议
- 数据中心机电安装施工方案
- 挖掘机的安全管理
- 循环农业科技教育
- 地理教学方法与技巧全攻略:精美课件呈现
- 202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设计表现》课件
- 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2025年滨州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LS/T 1235-2024粮食仓房分类分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