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的公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二一、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平面。一二2.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2)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3)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填一填上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的节气名称。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一二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 想一想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天数是186天,冬半年(9月24日至次年3月20日)天数是179天,为什么二者相差7天呢?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靠近远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所需时间较长;而北半球冬半年,公转速
2、度较快,所需时间较短。一二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大小为2326。一二填一填图中数码分别表示的含义。黄道平面;赤道平面;黄赤交角,目前度数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为6634。(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移动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一二思考讨论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相同吗?提示:不同。前者是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后者是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一二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概念(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2)正午太阳高度:
3、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2.变化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二3.变化规律(1)纬度分布: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 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认识黄赤交角问题导引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其本质是一个面面角。结合材料探究:(1)在图中标出黄赤交角(用表示)、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用表示)。提示:在a与b之间;在a与c之间。(2)回归线、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有什么关系?提示:回归线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为2326;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黄赤交角的特征、移动规律及产生的影
4、响 探究一探究二1.基本特征 探究一探究二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以回归年为周期的往返运动,其具体的移动范围和移动过程如下表所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3.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2326N,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是23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点在2326S2326N作周年往返移动,从而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 下图是黄赤交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A.B.C.D.(2)假如黄赤交角变大,那么()A.热带范围变大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小D.五带范围不变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黄赤交角指的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的度数是2326。第(2)题,如果黄赤交角变大,那么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也扩大,回归线向较高纬度移动,寒带和热带范围将会扩大,温带范围将变小。2.思路展示:(1)明确黄赤交角的概念和特征,看清图中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位置,进而理解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目前度数是2326。(2)明确黄赤交角的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3)明确黄
6、赤交角的大小与温度带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引起温度带的范围发生相应变化。3.技巧归纳: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高纬度数=热带所跨纬度范围的1/2=南寒带或北寒带的范围值。答案:(1)A(2)A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问题导引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投在乙楼中央挡住乙楼13层中部(如图所示),该地纬度为31.836 6N、经度为117.217 9E。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12月22日,该地理小组再次观测,发现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明显增加,高于原来的13
7、层。(2)12月22日之后,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将会怎样变化?提示:甲楼阴影投在乙楼的层数将逐渐变小,甲楼影长变短,甚至挡不住乙楼。(3)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经线时的太阳高度,此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其变化规律如下。探究一探究二(1)空间分布规律(随纬度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太阳直射哪一条纬线,哪一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然后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探究一探究二(2)时间变化规律(随季节而变化)。 探究一探究二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8、(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2)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探究一探究二(4)楼房间距问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hcot H。探究一探究二(5)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来调整角度,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图所示,+H=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
9、点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2】 导学号11690006(2015天津文综)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中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图中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B.乙C.丙D.丁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根据图中晨昏线经过北极点,可以判断该日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
10、递减,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图中四地中甲地纬度最低,故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项正确。第(2)题,观测者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说明太阳在其西南方向,可判断日食发生时为当地下午,结合图中晨昏线可以判断甲、乙、丙三地观测日食时间都在上午,只有丁地靠近昏线,观测时间为下午,故D项正确。2.技巧归纳: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答案:(1)A(2)D1-2 3-4 5 6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
11、完成第12题。1-2 3-4 5 61.黄赤交角为24.2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约4万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最低纬度为22.1A.B.C.D.1-2 3-4 5 6解析:第1题,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围缩小,故B项正确;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故A项错;极圈与极点之间(寒带地区)范围扩大,故C项错;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故D项错。第2题,黄赤交角是产生
12、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年移动规律,正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错;太阳直射点最低的纬度应是赤道,即0,错。答案:1.B2.C1-2 3-4 5 6导学号11690007(2015湖北长阳高一检测)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完成第34题。1-2 3-4 5 63.2016年2月8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4.自2016年2月8日至3月
13、8日,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了 ()A.8B.4C.12D.16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P位置位于近日点附近,时间为1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判断,乙点距离2月8日最近。第4题,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共3个月时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动到北回归线,共移动了2326,因此,自2016年2月8日至3月8日,太阳直射点约移动8。答案:3.B4.A1-2 3-4 5 65.某地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太阳入射角度如下图所示,该地纬度是()A.赤道附近B.南北回归线C.南北纬45D.极点解析:该地冬至日正午时太阳在南方,夏至日正午时太阳在北方,且冬、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大致相等,表明该地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差大致相等。答案:A1-2 3-4 5 66.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2 3-4 5 6(1)在图甲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标出夜半球。(2)图甲是(日期)前后的地球光照图,北半球的节气是,对应在图乙中的位置应该是中的。(3)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为。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在图乙中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快;在图乙中点附近时,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慢。(5)在点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间的夹角为,黄赤交角为。1-2 3-4 5 6解析:第(1)题,晨昏圈与C、D两点相切并且过A点,迎着太阳光线的一侧为昼半球,则另一侧为夜半球。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电站施工劳务合同范本
- 交换借款合同范本
- 一楼门面房买卖合同范本
- 农业牧草销售合同范本
- 买房盖房租房合同范本
- 企业下单合同范本模板
- 修路简易合同范本
- 一嗨租赁合同范本
- 农村两层房产买卖合同范本
- 农资农业服务合同范本
- 天津2025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辅导员岗位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六单元 数量间的加减关系 第2课时 求比1个数多(少)几的数
- 2025年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北京市朝阳区2025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149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肩袖损伤课件
- DB3207-T 1047-2023 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 钢筋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