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分析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声音一;老师,在学习中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作为故事片,由于它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有设计的,所以在分析视听语言的时候,比较容易切入。比如光线的运用,服装道具的设计,甚至主体在画面的位置及调度等等。而纪录片的一大特性就是它的不可控性,机位,光的运用,空间等等要素有着极大的偶然性。显然对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的分析是不能够与剧情片一样的。既然如此,如何去切入,去分析它的视听语言呢?甚至有更加极端的说法是,纪录片到底有没有视听语言,如果有,与故事片是一致的,还是有区别。声音二,没有视听语言,既不会有故事片,也不会有纪录片。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虽然有事态发展的不可知性,但是可以由作者的功力
2、(即驾驭视听语言的能力)和敏锐力来捕捉和控制。)还可以从摹声音三。应该这么来考虑,没有视听语言如何用电影来讲一件事。电影所使用的形象本来不是一种语言,语言一般都是人造的。电影却不同。电影只不过用来纪录生活中的活动影像。可是人们发现纪录生活中的影像,也可以从视觉的角度来纪录一个事件,这也就是说,可以把它当一种语言来使用。人们更进一步发现(记住,纪录片在先,故事片在后,别搞颠倒了。似人的视听感知经验来讲故事(当然是通过有意识地安排这种感知经验)。所以我们说,电影的视听语言是一种准语言,实际上它只是摹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在纪录片中,从整个事件来说是不能预料的,你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摆弄生活,但是不是有抡
3、镜头一说吗?这就是在纪录片中使用视听语言的一个要求,要求纪录片的制作者观察力敏锐,动作敏捷,反应快,于是别人没有抓到,你却抓到了。当然纪录电影美学里有一个偶然性。你随便在钢琴上敲一个音符跟一位钢琴家随便在琴键上敲一个音符是不一样的。这涉及到是不是训练有素的问题。机位,角度,曝光,运动,景别在纪录中还是可以控制的。昨天在昆明一个什么电台采访我,他把摄影机都推到我的鼻子尖了。我非常反感。有人喜欢在纪录片中用一个很近的近景,我总在想,那个被拍的人喜欢你这样做吗?我作为一个被采访者,会感到极不舒服。这都是语言范畴内的问题。不要从文字语言的角度去理解视听语言。用光是视听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拍纪录片的
4、时候,你被迫站的位置可能不允许你用光,可是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是否有意识地利用现存光呢?你是蹲下来拍,还是站着拍呢?你是带环境,还是排除环境呢?人在画外,你是不是就让他在画外,还是必定摇过去,把他纳入镜头呢?这都涉及到语言。不能因为有偶然性的存在,不能因为纪录片有时做不到更好的要求,因此就放弃了电影的视听语言,把摄影机当成留声机那样来用,一种纯粹的纪录。纪录片的结构只能出现在后期剪辑的时候,那时候只能根据你所获得的素材来决定你的结构。当然最主要的是,你表达清楚了没有,你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吗?不要找一个做不到这两点的所谓结构。那种凭空分析出来的结构是没有用的。而且纪录片没
5、有什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什么结构形式。纪录片的结构取决于你的题材及收集到的素材。声音四。我在拍一些纪录的过程中常常发现,往往是拍这个场景时,突然想起上个场景如果多拍某个物体做转场用,那这个场景就很容易接过来,或是这种声音可以去上场某个声音接得起来,结果没拍到,就又是遗憾。有时候会很用心地找一些可接的事物,但又常不如意,因为一边要跟着被拍的人,一边又要琢磨转场或是别的一些可用镜头,有点顾不过来。这可能就是基本功还不扎实的原因吧,一到某个环境,不能马上很敏感地找到最适合视觉或听觉表现的元素。这同时也说明,在拍纪录片的过程中,也还需要制作者不停的思考“视听”的问题,不然后期就太盲目了。周老师说的“那
6、种凭空分析出来的结构是没有用的”,给我很大启示。因为看了一些分析类文章,谈到影片结构的时候,大多数是以逻辑或是辨证关系来说影片的结构(这往往会谈得比较深入而且也“表颇有道理),但还很少从观众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结构方式对他们的观片影响这可能涉及到一个心理层面的问题。而有时制作者前期思考好的角度与结构,可能在后期并不管用,因为这两点达清楚了没有,你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吗”确实要大于作者主观的对影片结构的判断,毕竟电影是一种媒介,传播制作者意图的媒介,做出来的东西都是让观众看的,哪怕是小部分观众。声音五。周老师说的有道理。我们往往在说“视听语言“的时候,只是想到了景别,调度等等,却是
7、忘记了“视听语言“这种语言的来由,忘记了,这实际上是人们视听感知经验的模拟。忘记了人们之所以能够不需要学习就理解视听语言的原因。当然,这并不表明不需要学习就会同样使用视听语言。所以,这样看来,纪录片要让人理解,同样摆脱不了这个规律。并且还要有意去运用这个规律,甚至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下意识。可以这么说,由于纪录片本身的特点(不能对现实进行设计)反倒更加要求了纪录片导演必须具备更加扎实的视听基本功。声音六。昨天一个学生交作业来,我把它否了,因为他的作业的第一个镜头就跑题了,我不知道他想告诉我们什么。我只给他三分钟的时间,可是他几乎等到一分钟以后才出现我要他表现的东西。而且有好几个镜头虽然其中有我要求他表现的东西,可是镜头那么长,前前后后把那主要的东西都冲淡了,有两个镜头都是这样。如果把前后都去掉,这两个镜头接在一起,观众马上就会意识到我们是要告诉他什么事。三分钟不是二十分钟,二十分钟你可以让观众慢慢去悟,如果有观众有那耐心看下去的话。可是我只给三分钟,什么事都必须在这三分钟内说清楚。这里就存在着你会不会在纪录片中使用视听语言的问题了。很多初学的人就是含混不清,你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这就是中央台为首的所有电视台的节目的毛病。电视台大小领导的语录:你不要以为你不用旁白不用解说不用字幕,只用赤裸裸的镜头把发生的事情拍下来就叫镜头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部计划项目县工作汇报
- 2025年度寺庙道观清洁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合同参考文本
- 2025高考作文预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急诊科病人流量预测计划
- 职业目标的S制定技巧计划
- 学期教学工作分工方案计划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 含解析
- 2025年特异性植物源农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合成橡胶型胶粘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供电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标)
- 2023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一模)文综试题 附答案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广西公务员考试及答案(笔试、申论A、B类、行测)4套 真题
- DBJ∕T 13-478-2024 福建省瓶装液化石油气信息管理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
- 二零二五版服装厂服装产品质量追溯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后附表格版)
- 《化工流程教案》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读书分享-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