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四诊》课件厥阴病辨证-师大庆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课件厥阴病辨证-师大庆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课件厥阴病辨证-师大庆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课件厥阴病辨证-师大庆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课件厥阴病辨证-师大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厥阴病辨证主讲:师大庆学习要求熟悉厥阴的生理与病理,掌握乌梅丸证的辨治及厥证的病因、临床表现。(一)厥阴的意义:“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又称“一阴”。厥阴为三阴的最后一经。为阴之尽头。“一阴至绝作晦朔”。一、 厥阴的生理晦,指每月最后一天。朔,是阴历每月的初一,第一天。阴阳转化,物极必反晦朔阴尽阳生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所以病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证。三阴之中,以太阴为阴气最多,少阴次之,至厥阴则为阴尽阳生。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讲,阳到了极点,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上升,阴到了极点,阴气开始下降,阳气开始上升,周而复始。体现了疾病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情由轻重,又阴尽阳生,转危为安的过程。(二)

2、经络与脏腑厥阴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厥阴少阳厥阴生理功能心包:心包者,为心之外围,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卫心脏的作用。灵枢经邪客篇云:“包络者,心之宫城也”。 肝主疏泄主藏血寄相火二、厥阴的病理(一)病因直中传经(二)病机与病性:寒热错杂证(三)证候类型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手足厥逆证(四)治疗原则温法清法温清并用(五)预后:痊愈厥阴阳复太过,变成热证若阳亡阴竭,则预后不良 三、厥阴病提纲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相火被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上热下寒不欲食食则吐蛔脾不健运脾胃虚寒,强食不纳,蛔得食味而上窜【病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治法】清上温下乌梅丸乌梅丸乌梅:安蛔止痛黄连、黄柏:苦寒,清上热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温以祛下寒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米饭、蜂蜜:和胃缓急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临床运用:1、蛔厥2、久利四、手足厥逆辨证337条:凡厥者,阴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