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转嫁与归宿精品课件_第1页
税负转嫁与归宿精品课件_第2页
税负转嫁与归宿精品课件_第3页
税负转嫁与归宿精品课件_第4页
税负转嫁与归宿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一章 税负转嫁与归宿第1页,共32页。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的概念,了解影响税收负担最终归宿的主要因素,理解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以及不同的税收方式对税负归宿的影响,能够应用局部均衡模型来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中税负归宿的一般规律。重点与难点: 1、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中的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 2、供求弹性和不同税收方式对税负归宿的影响第2页,共32页。 一、税收负担及其分类第一节 基本概念定义: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经济负担,即纳税人应交纳的税款。分类:按照负担人不同直接负担间接负担按照衡量方式不同货币负担真实负担第3页,共32页。 二、税负转嫁与归

2、宿假设:税法规定对销售酒类征税,卖者每出售一斤酒要纳1元钱的税,在不征税时每斤酒的售价是4元,征税后这1元钱的税款由谁来负担?(1)卖者以5元/斤卖出,这时l元钱的税款全部由买者负担。(2)卖者以4.5元/斤卖出,这时买卖双方都负担了一部分税款,即双方各负担0.5元。(3)卖者仍以4元/斤卖出,这时l元钱的税款全部由卖者负担。税负是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且价格变动的幅度决定了买卖双方的税负。 第4页,共32页。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通过变动价格的方式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部分或全部转由他人负担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是指税款最终由谁负担。 概念第5页,

3、共32页。 三、税负转嫁的方式: 生产企业 批发商 零售商 消费者 1、前转嫁(顺转嫁) 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指卖方纳税人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的行为。第6页,共32页。原材料生产者 原材料供应商 生产企业 2、 后转嫁(逆转嫁) 后转嫁又称逆转嫁,是指买方通过降低购买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卖方的行为。第7页,共32页。 3、税收资本化 税收资本化是指在具有长期收益的资产(如土地、房屋)交易中,买主将购入的资产在以后年度所必须支付的税款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在购入资产的价格中预先一次性扣除,从而降低资产的交易价格。资产交易后,名义上由买主按期纳

4、税,而实际上税款已通过税收资本化由卖主负担了。是一种特殊的后转嫁。 4、混合转嫁 混合转嫁又称为散转嫁,同一税额一部分前转,一部分后转。第8页,共32页。(1)计算资产的税前现值: 式中,R1,Rn 为资产在n期中的各期收益,r为折现率(2)计算对资产收益征税后,资产的现值: 式中,T1,Tn 为资产在n期中各期应交纳的税款(3)计算税收资本化,即买主后转给卖主的税负: 税收资本化(税负)的计算第9页,共32页。 税负转嫁的前提条件是价格变动,价格变动的幅度决定了税负转嫁的程度。 (1)完全转嫁 : 若课税后价格增加的幅度等于税额,则税负全部由买方承担,即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全部转嫁给他人负

5、担 。 (2)部分转嫁 : 若课税后价格增加的幅度少于税额,则税负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 (3)超额转嫁 :若课税后价格增加的幅度多于税额,则卖方不但全部转嫁税负,而且可获得额外利润。 (4)自己负担 : 若课税后未导致价格提高,则税负由卖方自己负担,即税负全部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税负转嫁的程度第10页,共32页。 供给弹性指供给曲线的斜率,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呈反向运动,即供给曲线越平坦,供给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买方负担,反之则反是。1、供求弹性 (1)供给弹性MUMCT供给弹性大供给弹性小MUMCT 四、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因素商品的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6、供给弹性大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第11页,共32页。 (2)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指需求曲线的斜率,需求弹性与税负转嫁也呈反向运动,即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是趋向由卖方负担,反之则反是。MUMCTMUMCT需求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商品需求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二是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程度。第12页,共32页。MUMCQPMRMUMCPQ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由边际效用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决定,征税引起的价格变动幅度由二者的斜率决定。垄断市场垄断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边际成本等于垄断者边际收益条件下决定产量,再根据这一产量上消费者的边

7、际效用决定价格。2、价格决定模式(1)市场价格模式这两种市场所形成的均衡价格是不同的,征税对价格的影响不一样,税负的转嫁程度也不同。第13页,共32页。 (2)计划价格模式: 计划价格也反映商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但计划价格更多的是体现国家的价格政策,不受市场各种变量的影响。因此在计划价格下,税收难以通过变动商品的价格而发生税负转嫁。 第14页,共32页。3、税收要素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生产者承担。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的课税对象,税负主要由消费者承担。MUMCTMUMCT(2)课税对象(1)税种直接税不易转嫁间接税容易转嫁第15页,共32页。 (3)征税范围 在同类商品

8、中只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课税对象,税负不易转嫁。若对同类商品普遍征税,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4)计税单位(计征标准) 在竞争市场中,取得同等税收收入的从量税和从价税在税负转嫁和归宿上并没有区别。在垄断市场中,从量税与从价税对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影响是不同的。第16页,共32页。 税前,生产者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决策必定由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定。 税后,生产者为了使税后的利润最大化,其价格和产量会由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决定。SESD价格数量OE纳税人是生产者EDSD价格数量OE纳税人是消费者第二节 竞争市场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第17页,共32页。 一、竞争条件下税

9、收对价格的影响 政府征收T元的定额税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为S+TP1是消费者税后的支付价格 P2是生产者税后获得的价格消费者承担的单位税负 P= P1 P0生产者者承担的单位税负 P0P2 或者 TP消费者的税负取决于税后支付价格的增量P政府征税额发生变化是否影响消费者与生产者税负比例的变化?Q1P2P1ES+TQ0P0OSDE价格数量第二节 竞争市场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第18页,共32页。Q0Q1P2P0P1OEE价格数量S+T(P=aQ+b)(P=cQ+d)SD消费者与生产者所承担的税负比例,为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之比。 二、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税前的产量和价格:税后的产量和价格:税收

10、使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增量:税收使生产者每单位产品减少的收入:消费者与生产者各自承担的税负比例:第19页,共32页。根据:,(1)当供求弹性(斜率)相等,生产者和消费者各负担一半税负。 a = c P =(T -P)=T/2 (2)当供给完全无弹性,生产者承担全部税负。 c= P = 0 ;(T -P)=T(3)当供给具有完全弹性,消费者承担全部税负。 c=0 P = T ;(T -P)=0(4)当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消费者承担全部税负。 a= P = T ;(T -P)=0(5)当需求曲线具有完全弹性,生产者承担全部税负。 a=0 P = 0 ;(T -P)=T(6)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消费者

11、负担多、生产者负担少。(7)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负担多、消费者负担少。推论:第20页,共32页。三、税收方式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向生产者征收与向消费者征收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税负归宿情况相同SDS 向生产者征收的供给曲线P2P1P0SD 向消费者征收的需求曲线DP1P0P2第21页,共32页。 从价税情况下的需求曲线 假设比例税率为 r :已知m及h点的价格分别为Pm和Ph则n点的价格为 Pm(1r)k点的价格为 Ph(1r)需求曲线内移为 DD(2) 从量税与从价税对税收归宿的影响PmPhQmQhmDnhk价格产量第22页,共32页。从量税与从价税对税收归宿的影响 DS 征从量税

12、后的供给曲线S-税负归宿情况相同DSD 征从价税后的需求曲线P2P1P2P1P0P0第23页,共32页。 E0Q0P0MCMRD政府的税收收入 Q1T消费者比税前每单位产品多支付的价格为P ,多支付的金额为面积 P1E1CP0 ,是消费者承担的税负。政府的税收收入减去消费者的税负即为生产者承担的税负。在垄断情况下,消费者和生产者所承担的税负比例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边际成本为常数TP政府的税收消费者的税负P1MCQ1E1C一、垄断条件下税收对价格的影响第三节 垄断市场的税负转嫁与归宿第24页,共32页。 二、供求弹性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Q0P0MCMUMR边际成本递增已知:某垄断市场,需求曲

13、线 P = aQ+b , 边际成本曲线P= cQ+d追加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MR)为:税前的产出量,由MC和MR的交点决定:得知生产者的总收入与产量的关系为:第25页,共32页。税前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为: 征收定额税T,税后的边际成本曲线为:税后的均衡产量和价格价格为:税收使得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增量为: MCP2P1Q1P0MUMRQ0MC第26页,共32页。根据:PaT/(2ac)推论: 在垄断条件下,若边际成本为常数,即c0,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征收定额税所引起的价格增量 PT2,为单位产品税额的l/2,即买卖双方各承担50的税负;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税负全部由买方承担。 在垄断条件下,

14、若供给曲线斜率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即ca,征收定额税所引起的价格增量 PT3,即消费者承担税负的13,生产者承担税负的23;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与生产者各承担50的税负。第27页,共32页。 分析表明: 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税负的转嫁与归宿受到供求弹性的影响。在供求弹性相同的情况下,垄断市场的生产者比竞争市场的生产者较难以转嫁税负。 第28页,共32页。 三、税收方式对税负归宿的影响 1、税收方式对边际效用曲线与边际收入曲线的影响(1)从量税(固定税额为T)BFDECAT税前、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税前、税后的边际收入曲线O 税前的边际效用曲线为AB,征收从量税之后,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

15、为CD。 从AB可以推导出税前的边际收入曲线AE;从CD可以推导出税后的边际收入曲线CF。第29页,共32页。(2)从价税(比例税率为AC/AO)BDCA税前、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税前、税后的边际收入曲线O 税前的边际效用曲线为AB,征收从价税之后,税后的边际效用曲线为CB。 从AB可以推导出税前的边际收入曲线AD;从CB可以推导出税后的边际收入曲线CD。第30页,共32页。2、税收方式对税负的影响CE2FDP1MCBAE1OQ1GP2Q2从量税从价税BAE1GMCOP1Q1Q2E2CP2结论:上述条件下, 从价税获得的税收收入多。在取得同样税收收入的条件下,从价税比从量税的价格升幅小,即垄断者承担的税负重。所以,为了抑制垄断者,政府运用从价税比运用从量税更为有效。两种课税方式使得税后价格、产出变动一致的情况下,哪种课税方式能获得较多的税收收入及谁承担的税负重。第31页,共32页。1影响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因素有哪些?2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何描述税负的转嫁规律?3. 垄断者是否具有更强的转嫁税负的能力为什么?4用代数方法证明在取得同等收入的条件下,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