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考题汇总第_章第二章1、分别简述大洋地貌、大陆边缘地貌的地貌单元大洋地貌:大洋中脊:大洋中脊,中央裂谷,断裂带;大洋盆地:深海平原,深海丘陵,海山与平顶海山,岛链,环礁。 大路边缘:稳定型: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活动型:大陆架,岛弧,海沟,边缘海盆。2、稳定性大陆边缘和活动性大陆边缘区别大路边缘:稳定型: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活动型:大陆架,岛弧,海沟,边缘海盆。3、简述东中国海的沟-弧-盆体系第三章1、试述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和要点,并对该学说加以评价。证据:a、大路边缘的形态;b、造山带与地层学;c、古冰川及气候的证据;d、古生物的证据;e、地磁学的证据。基本论点:大陆是主动,水
2、平活动的运动块体前缘收缩后缘拉张。主要论点:1石炭纪以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和一个大洋,前者称为泛大陆、 后者称为泛大洋;2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 的粘性的硅镁层之上;3从中生代开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陆逐渐破裂、分离,造成 现在的海陆分布;4大西洋、印度洋是在大陆分裂漂移的过程 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 残余。5大陆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的过程中,前缘 受到挤压褶皱形成山脉,后缘 由于硅镁层的粘结、拖曳而脱落 形成岛弧、岛屿缺点:大陆产生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动力问题没有得到满意地解决。大陆漂移说最大的缺陷是漂移机制问题:(1)在力学上,将刚性的洋底硅 镁层看作是塑性和可
3、流动的,显然与事实不 符;地球物理计算表明,潮汐 摩擦力和离心力实在太小,既不可能驱动陆块漂移,也不可能在大陆前缘挤 压形成高大的山 脉;(2)二维表面几何特征不精确,例如北大西洋两岸的 纽芬兰与欧洲就难以拼接;(3)构造布局,既然大陆经历了远距离漂移,大 陆的构造布局应已打乱,为何大西洋两岸构造仍然吻合?(4)历史演化, 地球有几十亿年历史,大陆的分裂为何始自中生代? (5)变形层次,既然 洋底和地幔是塑性的,为什么在大陆漂移运动中发生褶皱形成山脉的却主要 在大陆表层呢?2、试述海底扩张说的证据和要点。证据:联合古陆的重建、拟合和越来越多的大陆漂移的证据;在大洋中存在有一贯穿全球的大洋中脊体
4、系;太平洋边缘的沟一弧体系及其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大洋中脊轴部强烈的火山活动和自中脊向两侧沉积物依次变厚的事实;年轻的大洋地壳,且自大洋中脊向两侧年龄逐渐增大;海底扩张学说的进一步的论证:(1)海底磁异常条带研究;(2)深海钻探验证;(3)转换断层的发现;要点:大洋中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称增生带。地幔物质由洋中脊涌出, 冷凝成为最新洋壳;新洋壳将先形成的洋壳从洋中脊依次向两侧推开,洋 壳年龄随着与洋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当洋壳到达海沟时俯冲下沉熔融,重返软流圈,所以海沟俯冲带又称为消 减带。洋底在不断的形成、运动、潜没和更新,运动速度为数cm/年,周期 不超过200Ma。洋中脊是对流体上升带或发
5、散带,海沟是对流体下降带或汇聚带。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之上运动,其驱动力是地幔对流。3、解释海底磁异常条带和贝尼奥夫地震带的特点和成因。海底磁异常条带:成因:a、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磁场南、北极的极性 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发生着周期性的反转。b、有的时期地磁南、北极方向与现在一致,有的时期则 正好相反。c、岩浆冷却时记录当时的地磁场,新岩浆将老岩浆推向 两侧,若地磁倒转,被记录下来。贝尼奥夫地震带:成因:海沟附近是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地震震源深度变化是很有规律的:在海沟附近都是浅源地震,离海沟较远出 现中源地震,在更远的大陆内部则出现深源地震。海沟附近的这种震源排列形式是50年代美国学者
6、贝尼奥夫发现的,故称为 贝尼奥夫地震带。4、何谓转换断层?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主要区别?转换断层:洋脊被一系列横向断层切割,断层长度可达数千公里,错距可达 数百至千余公里。这种断裂带是海底扩张所引起的特殊断层,称之为转换 断层。区别:1)运动方向:转换断层扩张脊两边运动方向相反,断层外两盘运动 方向一致;而平移断层,不活动脊两边无相对运动,断层两盘的运动方向始 终相反。2)断距(断层两盘相对移动开的距离):平移断层标志物之间的断距应随时 间的增加而增加,而转换断层之间的洋中脊之间的距离一般是稳定的。3)地震活动:转换断层部分有浅源地震活动,而沿整个平移断裂均有地震 活动发生,可以是浅、中、深源
7、地震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成因区别:平移断层是构造运动的结果,是构造应力释放的形式!转换断层 是海底扩张作用在时间、强弱、快慢和扩张方向上的变化所引起的构造形 式,其作用是调整海底扩张运动的均衡 或统一。5、板块构造的基本含义以及在地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基本含义:1.垂向上:固体地球上层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一一上部刚性 岩石圈和下垫的软流圈。侧向上:岩石圈在可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内部稳定,边界为最 具活动性的构造带。板块是运动的,其边界性质可分为三大类:分离扩张型,俯冲汇聚型,平 移剪切型。岩石圈板块横跨地球表面作大规模水平运动。板块的旋回性:板块沿分离 型边界的扩张增生,沿会
8、聚型边界的压缩消亡。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有可能的是地幔物质对流。意义:1、板块构造归纳了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从全球 的统一角度,阐明了地球活动和演化的许多重 大问题。2、板块构造理论起源于大陆漂移学说,得益于一系列最新科学探测手段在 全球范围内获得的丰富资料以及海洋地质-地震地质-古地磁等学科研究成 果,特别是地幔对流说和海底扩张说等理论的支持。3、板块构造作为固体地球的一个统一理论深刻解释了许多全球性地质现象 和作用,阐明了全球性中脊系和裂谷系、岛弧-海沟系以及环太平洋和地中 海构造带,解释了大陆和洋盆、陆壳和洋壳的形 成和演化,解释了地震和 火山活动、地磁
9、和地热 现象、岩浆和变质作用、生物演化和矿产分布,为 一系列地质现象和作用提供了全球统一的、有 规律可循的、协调而精致的 解释图象。用板块俯冲观点解释全球火山与地震的分布规律。沿汇聚(挤压)型板块边界边界,两个相邻板块相向挤压运动,以致老洋壳 在这里俯冲和消减!密度相对大的板块俯冲潜没在密度相对小的板块之下。 遭受强烈挤压运动,可引发 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构 造变形和相关 的 变质作用。何谓威尔逊旋回?加拿大的威尔逊将大洋盆地的演化过程归纳为萌芽、幼年、成熟、收缩、结 束及大陆碰撞造山等六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显示大洋的开张和生成, 后三个阶段代表大洋的收缩和关闭。威尔逊旋回:1、胚胎期:
10、东非大裂谷2、幼年期:红海、亚丁湾3、成年期:大西洋4、衰退期:太平洋5、终了期:地中海6、遗痕期:印度河(地缝合线)比较两种大陆边缘的特征。稳定型:特点:大陆架十分平坦而宽阔,最宽可达1000多千米,而且没有 岛弧与海沟等高差悬殊的地形存在,在大陆坡的基部是沉积物堆积很厚 的大陆隆。它既不受到挤压,也不受到拉张,因此这里十分稳定,没有 强烈的火山和地震活动。活动型:特点:其大陆架和大陆坡都比较狭窄,缺乏大陆隆,但有海沟存在。 海沟经常与岛弧(西太平洋)或海岸山脉(东太平洋)伴生。此类大陆边 缘具有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构造变 形和变质作用等现象,是地球上强 烈的活动地带。由于海沟与岛弧(山弧
11、)紧密相随,称之为沟弧-盆体系(海沟-岛弧-弧后盆地系统)。它们构成了特征性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贝尼奥夫带第四章1、试述海洋沉积物的来源。陆源、内源、生物源、火山物质和深部热液、宇宙源2、简述海洋沉积环境要素有哪些。1、沉积动力环境(波浪、潮汐、海流、河流);2、海洋生物环境(珊瑚礁、生物构造等);3、海洋水文化学环境(盐度,ph值)3、海岸带的概念及类型海岸带:特大高潮线到正常浪基面之间,深度一般在20m以内。类型:后滨、前滨、内滨和外滨。4、潮坪定义及沉积特征潮坪:以潮汐作用为主要动力,坡度极缓,通常由细碎屑物质组成的宽阔而 平坦的滨海坪地。沉积特征:潮上带:泥质沉积;干旱气候带的潮坪可形
12、成盐沼盐坪,从而发 育石膏等蒸发盐类沉积。潮间带:由海到陆由纯净的砂过渡为泥质沉积,从而形成砂坪、砂泥混合坪 和泥坪。朝下带:能量高,沉积物以砂为主,形成水下砂坝、砂滩,并富含生物介壳 和泥砾。5、沙坝一潟湖概念沙坝:泛指近海与海岸线延伸方向平行分布的一系列沙坝和沙岛。潟湖:被沙坝从毗邻海域中隔离出的沿岸咸水或半咸水区,与海洋通过潮道 连通或半连通。1、河口的定义及其分段?河口: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者汇入河流的下游地带,与所注入的水体发生作用,形成河口。河口分段:潮流界:上溯的潮流流速恰好与河水流速抵消处。潮区界:潮流界以上的河段河水受潮流顶托出现水位波动的最远点,也就是 震动幅度为零的地方。
13、口门:河流入海口,一般指拦门沙坝、浅滩的外缘。由此向海方向,海洋动 力逐渐占优势。2、从盐度结构上对河口进行分类?-近口段:全潮区界和潮流界之间的河段-河口段:从潮流界到口门-口外海滨段:口门以外到滨海浅滩的前缘坡折处。3、河口区的动力特点?1、双向水流-是潮汐河口水动力的主要特征。2、淡咸水混合3、波浪作用4、三角洲定义?三角洲:指的是河口区形成的巨大的堆积体系。三角洲是指入海河流所携带的陆源沉积物在入海河口附近堆积所形成的三角 形沉积体。5、三角洲形成过程和主要类型?6、沉积相的概念,以及理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相:一定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能够反映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 和古生物特征
14、的总和。沉积特征:平面特征: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平面上由陆地向海方向为三角洲平 原(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分支河流和沼泽为主)一三角洲前缘(三角洲的水下部 分,河口沙坝和远沙坝为主)一前三角洲(厚层泥质沉积)。它们在平面上大致 呈环带状分布。垂向特征:从下至上由细变粗再变细。旋回性1、简述控制陆架沉积的因素1)海平面变化2)沉积物的补给3)气候4)陆架水动力环境5)生物作用6)化学作用2、简述陆架碎屑沉积的分类(1)现代沉积(2)残留沉积(3)准残留沉积3、简述东海陆架沉积模式4、简述大洋沉积物分布特征5、解释“碳酸盐补偿深度CCD”碳酸盐补偿深度是指海洋中碳酸钙(生物钙质壳的主要组分)输入海底的补
15、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它是海洋中的一个 重要物理化学界面。海水表层碳酸钙是饱和的。随着水深增大,由于温度降 低,CO2含量增加,碳酸钙溶解度增大,至某一临界深度,溶解量与补给量相 抵平衡,这一临界深度就是碳酸钙补偿深度。第五章1、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和概况分类: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空间资源。海底资源:分布在海洋底部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总称2、海洋远景资源及其基本概况海洋远景矿产资源:多金属结核、富钻结壳、海底热液矿床、天然气水合物。3、极端环境生态系统的特征与意义极端环境生物资源:热泉生物群、冷泉生物群、深部生物圈地质学意义:a、深海“烟囱生物系
16、统”是地质过程的产物,同板块运动、 海底扩张、水幔交换、海底热液系统、海底块状硫化物成矿作用均有密切 的关系;b、嗜高温细菌在硫化物金属成矿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金属 矿床成矿理论中,生物的作用 并没有放到应有的地位c、热泉和冷泉生物群的发现,说明地球上存在能以其他方式实现生命物质 的化学合成,而不一定依赖于 太阳的光合作用,为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的思 考方向4、海洋矿产开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第六章1、古海洋学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指导思想:1.将今论古、比较转化的思想方法。全球变化思想方法。强调动态古地理时空研究的思路。强调事件地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古海洋学建立在大洋地层学的基
17、础上,地层的分辨率决定着研究 的精度。大洋地层存在许多优点:大洋沉积速率低,但是连续,可以以较短的岩芯提供较长时 期的连续沉积记录;大洋相互沟通,侧向相变不大,岩芯横向代表性好;洋底地层保存较好,便于用同位素等方法进行高分辨率研究。2、影响海平面变化的因素与海侵海退事件海平面升降的实质是海侵与海退,地质时期的海平面一直处于升降变化之中,就目前所知,海面升降的最 大幅度达300m以上.引起海面升降的因素有:1、海洋水量变化;2、构造使洋盆容积变形引起海面变化;3 .沉积物填于洋盆,使洋面上升;冰川、水和沉积物的均衡作用;水温和盐度的变化引起海面升降3、古海洋学对白垩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研究方法、证
18、据及解释4、解释地中海盐度危机事件5、古气候旋回及其理论第七章1、海洋灾害地质与海洋地质灾害的区别与联系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即在 内动力、外动力和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 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等变化,从而破坏人类生命财产或人类赖以生存与发 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灾害地质研究的是对人类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问题和防治方法。灾害地质研究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前提条件。2、请简要说明3种海洋灾害地质成因及危害。活动性断层形成原因:由于地壳活动和沉积作用引起地层的错动.危险性分析:断层引起的 地面错动及其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损害跨断层修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企业布袋管理办法
- 数智时代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之道
- 厨房配料使用管理办法
- 河南循环包装管理办法
- 1850年以来吴语文献的词汇演变与语法特征研究
- 民航包机乘客管理办法
- 高压变电站主接线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 对话自我与外界:探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 培训机构抽成管理办法
- 办公利益制度管理办法
- 会议活动复盘报告
- 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山东省2024年艺术类本科批美术与设计类第1次志愿投档情况表(公布)
- 2025-2030胶原酶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总结
- 2025年当兵的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管道工(四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处理长径≤2cm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 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应急预案
- 净水设备维保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