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2章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态本章主要内容12.1 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12.2 中国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12.3 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12.4 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就业12.5 中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6 中国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12.1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产业结构12.1.1 产业结构的理论界定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主要反映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长度和方式。产业间的生产联系产业间的技术联系产业间的经济联系 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各类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情况
2、,如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国民经济总产出在各产业的分布情况,主要指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值、总产量和利税额在各产业间的分布状态。12.1.2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在一系列自然、社会、技术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并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影响产业结构资源因素需求因素技术因素12.1.3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新中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旧过高,第三产业增长乏力。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 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高,而第
3、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二产业效益低下。产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产业全面落后的状况依然没有显著改观。个地方资源优势未发挥作用,特色产业不明确。方法促进第三产业调整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延长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链,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注重产业的地区布局规划,引导发展产业集群。途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宏观调控实施产业政策12.1.4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途径注:中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见书P245 12.2 中国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12.2.1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收入分配 一般来说,收入分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收入分配既包括生产成果的分配,也
4、包括生产条件的分配;狭义的收入分配只是指生产成果的分配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我们主要使用的是狭义的收入分配的概念。市场经济运行中收入分配的形式 按劳分配的收入按经营分配的收入按需要分配的收入按资分配的收入12.2.2 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收入分配的现状 根据世界银行估计,1980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总体上差距不大,城市及农村内部也相当均匀。20世纪90年代,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国2000年基尼系数已经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9年的基尼系数估计已经超出0.47。 市场化过程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工业化过程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市场化改革不充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国民收入再分配
5、调节不足收入差距扩大12.2.3 完善中国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高速重视收入分配法制化建设,严格整顿国有部门混乱的分配秩序。完善个人收入税征收体系。12.3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中国市场秩序的运行现状市场进出混乱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市场管理秩序混乱市场经济运行失序治理正式制度的供给创新市场运行秩序,优化市场运行环境完善市场法律规则非正式制度的供给加强信用道德教育加强信用教育,正确认识信用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加强传统的信用文化教育12.4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就业12.4.1就业与失业的基本概念 就业与失业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通常用失业状况来反映一国的就业状况。失业者是指在一定
6、时期和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衡量一个经济体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全体劳动力的比率。12.4.2失业的影响 适度失业的存在,甚至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积极意义。失业的威胁使劳动者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从而使其努力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这有利于整个社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能够推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严重的失业会给一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肯能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主要表现在:国民产出减少。个人生活困难和心理压力。影响社会稳定。12.4.3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就业 近年来,中国的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
7、一,劳动力的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第二,历史遗留问题还需消化解决。第三,新的就业矛盾逐步凸显。第四,劳动力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状况需要改变。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中国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劳动力供求矛盾造成的失业 技术变革导致结构性失业 体制转轨导致的失业 农业人口的流动 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 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扩大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注:培养制造业解决就业见书P255)12.5中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2.5.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经典型的界定:“可持续
8、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海的发展。”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中国学者将可持续发展重新定义为:以政府为主体,建立人类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机制,通过对当代人行为的激励与约束,降低生态环境成本,在经济发展中把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相结合,实现经济发展成本的最小化,既满足当代,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过大的危害,既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构成过于严重的威胁。 12.5.2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些生态敏感区的生态恶化之势尚未彻底根治。大气污染与水污染仍在加重。资源短缺之势将日益突出。
9、注: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见书P258 总体来看,中国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是制度因素。具体表现在: 粗放式经济增长 制度缺位或执行不力 政策不合理或失效 缺乏制度实施的文化环境注:低碳经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见书P259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制度供给正式的制度供给正式的制度供给主要是指有关正式制度安排方面的制度供给,具体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的行为起到激励与约束作用的制度供给。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开看,正式的制度供给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制度缺位和提高制度的实施效果。非正式的制度供给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10、更新发展观念和生活观念树立自然资本的观念12.6中国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市场经济的协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但对于中国市场经济而言,最重要的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区域之间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研究中国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核心是研究中国区域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12.6.1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 展 非协调性的表现区域经济结构的非协调性区域收入水平的非协调性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协调性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非协调性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发展的非协调性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创新区域合作方式,加强区域经济的联合与协作努力推进产业转移与整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培育新的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区域之间的利益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实施多层次、多极的空间战略12.6.2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迅速增长,城乡差距一度缩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村,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 具体来时,当前中国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居民收入差距、公共服务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 城乡社会一体化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