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得分点2:立意高妙不同凡响-备战2020年中考作文核心得分点_第1页
核心得分点2:立意高妙不同凡响-备战2020年中考作文核心得分点_第2页
核心得分点2:立意高妙不同凡响-备战2020年中考作文核心得分点_第3页
核心得分点2:立意高妙不同凡响-备战2020年中考作文核心得分点_第4页
核心得分点2:立意高妙不同凡响-备战2020年中考作文核心得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心得分点2:立意高妙 不同凡响技法解读在考场作文中,立意撞车的现象十分普遍。作文要想获高分,首先立意上要独辟蹊径。所谓独辟蹊径,就是指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势,打破思维的模式化, 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或者是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立意,提出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做到浅中求深,旧中求新,正中求反。一、超越小我,放大眼光。作文要有新意,就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超越自我局限,尽量用大眼光去看文题, 用世界的、长远的、人生的目光去审视生活、 生命和人生,将从大处对生活的认识和文题巧妙地 结合起来,努力展现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思想。这样文章才能有高度,有高度也就做到了脱俗求新

2、。请看2019年中考南京卷作文题:端午节,奶奶像往年一样,送来了端午食品一一绿豆糕,你却不领情,对奶奶说:“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事后,这引起了呢的联想和深思你以你的和我的”为 题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大多数考生从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进行立意,有一位考生从“我”和奶奶对待传统节日 的不同情感态度入手,提出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问题。作者写道:端午节,绿豆茶,这是你喜欢的,不是我喜欢的。那么,我喜欢什么呢?我喜欢圣诞节,喜欢三明治。你喜欢中国节日,中国食品,我喜欢外国节日,外国食品,这看是个人喜好问题,但在背后却藏着一个民族感情问题。君不见,许多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对西

3、方节日如痴如狂, 甚至有人将七夕改成为情人节。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要用西方人的标准改造我们的传统节日呢?是不是也要把春节改成圣诞节,中秋节改成感恩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新春佳节,合家团圆;清明之节,抚慰亡灵;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洒遍人间,亲人故友共婵娟;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七夕之时,仰望夜空,乞巧求福,盼幸运之降临,寄希望于未来。佳节既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联系血脉之情的纽带。 我们和爷爷奶奶都是龙的传人, 继承和捍卫 民族传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前人的信奉也是我的守望,你的也是我的,我的必须是你的几 处和发扬光大,而分什么你的我的,过分强调我们

4、这一代人的独立,难免有数典忘祖之嫌。简析: 文章超越了对祖孙二人喜好的评说, 而从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展开议论,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大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样的文章,高屋建瓴,不落俗套,自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二、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所谓反弹琵琶, 也称逆向思维, 它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 对人们普通认可的道理或结论进行反向思考,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例如,“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其讽刺意味是很明显的。但华罗庚却主张“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不但新颖,而且意义更为深刻。2019 年中考山东临沂卷作文(一)要求以“不一样的世界”为题作文,某考生

5、以将马谡的故事为例进行说理。请看其中的两段:马谡 是 怎 样 的 人? 在 许多 人 的 眼里 ,马 谡 的 世界里 被“ 骄傲 自 大 ”“ 刚 愎 自 用 ”“ 拘 泥 兵 书 ”“ 脱 离 实 际 ”等 不 光 彩 的 头 衔 塞 得 满 满 ,可 我 眼 里 马 谡 的 世 界 完 全是另 一个样 子 。大 敌 当 前 ,临 危 不惧 ,主 动请 命 ,立 下军令 状 ,这 是 何 等壮 举 !到 了 战 场 ,不 顾 敌 我 悬 殊 ,左 冲 右 突 ,奋 力 拼 杀 ,宁 死 不 降 ,尽 心 尽 职 ,可 谓 大 将 风 度 。即 使 战 败 下 来 ,也 毫 不 推 卸 责 任

6、 ,更 未 叛 逃 投 敌 ,而 是“ 自 缚 跪 于 帐前”,负荆请刑,以年轻生命履行了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当丞相问道: “谁愿去守街亭时” 时, 马谡 完全 可以装聋作哑, 既不 点头, 也 不 摇 头 。即 使 点 到 名 下 ,也 可 以 自 谦 一 番 :“ 末 将 不 才 ,恐 难 当 此 重 任 ,请 丞 相 领 座 明 虑 。”或 者 佯 称 :“ 近 日 末 将 偶 敢 风 寒 ,身 体 不 适 ,上 阵 恐 有 失 ,贻 误 汉室大业”简析:在三国演义 里“失街亭”的故事里,马谡是一个自大、刚愎自用的反面人物,对于他的评价, 大多都是不好的看法。这位考生大胆运用反弹琵琶法, 对

7、马谡做出了肯 定行的评价,倒也言之有理,令人信服。三、就事论理,哲理提升。记叙文不仅要描写生动, 而且要立意深刻。 如果说生动是为了让人想读, 那么深刻则是为让人耐读。所谓深刻,其实就是文章要有点深度的思想。因为立足于“清楚”之上的“生动”,若缺少较有深度的思想性,只会让人觉得有意思,而不会是有意义,或者是没有多大的意义。要文章有意义, 就不能就事写事,而必须通过卒章显志等手段就事论理, 对文章进行哲理性提升。2019 年中考江苏盐城卷要求以“真的有意思”为题作文,请看其中一篇的最后两段:些许时日后,恰逢假期,便前去看望住院的爷爷及独自照顾爷爷的奶奶。轻轻推开病房的门,不禁为映入眼帘的那一幕所

8、感动:奶奶小心翼翼地坐于床头,用手扶着爷爷的后背, 将其缓缓托起,而后端起那素净的白瓷碗,将清粥一勺一勺喂到爷爷的嘴中。“这么老了, 还出去玩什么?”奶奶嗔怪道。爷爷则是乐呵呵地笑着:“不是你叫我多出去走走嘛!我静静地伫立在门边不想进入,我不愿破坏他们其乐融融的二人世界。真的有意思,表面上是冤家对头,骨子里却如此恩爱。西谚有语,不要见树皮而下结论,先看结的果实,再看它是什么树,诚哉斯言!简析:文章先写爷爷奶奶的差异和争吵,极力渲染他们的矛盾, 而后写他们骨子里体现出来的关心和恩爱, 欲扬先抑,前后形成巨大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留下深 刻的印象。特别值得一说的是结尾,文章引谚语作结,

9、不但揭示了事件的“意思”所在,同 时又升华主题,使文章具有了一定的哲理意味。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 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这就告诉我们,面对一个写作素材,马上想到 的主题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主题,最好也不要马上写; 应该定下心来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进行思考,追问原因,探究共性,揭示本质。这样,你就能力避老生常谈和人云亦云, 写出发人深省的文章。范例剖析妈妈请学会放手长沙一考生曾记儿时,你和我共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有那么一句话至今仍任令我记忆犹新:“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我

10、想往自主 追求独立,你也应该学会放手。(开篇借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请求:“我”向往自主,追求独立,请妈妈学会放手。点题,也揭示主题。)自呱呱坠地至牙牙学语, 自懵懂无知至逐渐成熟, 你和爸爸为我抵御流年的磨砺和岁月的侵蚀,给了我一个如童话般轻松美好的童年。小学时您没让我在家做过家务,您总是将我的课本、文具整整齐齐地收好,您为我做好一切琐碎的小事。曾经,每当听到同学们对内务叫苦不迭,我总是暗自庆幸。只到我也开始了寄宿生活,那段时间,我过得十分痛苦,由于 不够熟练,我总是白白浪费了许多学习时间来理内务。由于不会照顾自己,我总是生命,没有心力努力学习,这一切,都因为我在过去的生活中没有体

11、验过劳动的艰辛,如今才自食恶果。现在我逐渐成长,懂得了自理的重要性。突破要领之一: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发现大问题, 强调自立的重要性, 言辞诚恳。让人动容。其实我明白, 你为了让我的人生更精彩, 倾尽了你的爱与心血。 即使是这次学校让我们上传材料, 你希望爸爸来做, 也是因为你爱我爱到了极致, 希望我的人生之路能够多些坦途。但你忽略了一点, 你不可能为我走好、 走稳每一步, 相反的, 你应该大胆放心地让我向行走。就如霍乱时期的爱情所说的,趁着年轻感受各种“痛苦”吧,不然到老了,没有什么可怀念的。独立自主地闯荡,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我也能从中找到真正的自己。突破要领之二:正反对比

12、,通过换位思考, 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同时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母亲,如果不放手,没有年轻时痛苦的经历,必将造成人生的缺憾, 这样主题更加突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希望您能让我独自完成这次的学习任务, 是因为我不想只依靠父母, 我希望能依靠自己有所成长, 我想勇敢地为自己承担一次, 我自主地承担人生的责任。 (巧妙过渡,由独立引向责任,使立意更加深远。)人生不易, 烦恼杂念总是与我们相伴,成长中最黑最暗的路, 总得靠我们自己走完,我们总得经历这些挑战,健全自己的人格。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积累一次又一次挑战的经验,才能不断充实自己, 来努力变得优秀, 才能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我们人

13、生的责任也不过如此, 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更好地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 为国家负责。 只有学会了独立自主,才能更好地丰满羽翼,提升自己,将来回馈社会,做出贡献。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冀和重担正寄托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突破要领之三:善于联想,化实为虚。考生从现实生活引向对未来生活的纵深思考,联想到自己将来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请母亲放手,让自己迎接各种挑战,立意深远。 我相信清风明朗, 万物可爱; 人间值得, 未来可期。 我不怕黑, 不怕冷, 不怕路远马亡、星辰暗淡,只怕辜负韶光,虚度了年华。妈妈恳请你能放手,让我能够独立自主的抉择,为自己的人生交上满意的答卷。 (照应开头,结构严谨;卒章显

14、志,深化主题。)【学习要点】这篇文章反映社会热点孩子成长中教育问题的佳作, 因立意深远而出彩, 因主题突出而受到评卷老师青睐。.立意高远,主题突出。立意是否深远,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本文开门见山,摆问题,名主旨。通过一些生活小事,追本溯源,以小见大,从而突出了主题,立意也显得高远了。.层层推进,不断升华。本文在立意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没有固定在某一 点上,而是如流水般从一点向深层次推进,不断挖掘,层层深入,使主题显得深刻。另一方 面考生由己及人,由个人推及社会、国家,横向拓展,越拓越宽,使主题显得宏大,因此整 个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不断升华。【突破要点】.着眼热点,志存高远。十年树木,百年

15、树人,教育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敏 感问题,热点问题,特别是这个“巨婴”盛行的时代,家庭教育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考生放 眼长远,胸怀大志,立意深刻,针对性强。.以事说理,以情动人。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性极强的文章,但考生没有以生硬的 说教,而是以独白的形式,巧妙地借用日常生活小事,与母亲面对面交流,并推己及人,以 事说理,以诚动人,自然亲切,不急不缓,既揭示了问题的实质,又让人动容动情,心服口 服。美文推荐人人脚下都有吉祥的云一考生两个大学生毕业生,一个因为有家庭背景而很快在理想的单位上班了,一个却因为缺乏社会关系而迟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后者叹息道:“都说路在脚下,那不过是安慰人的口号

16、 而已,平民子弟脚下哪有路!”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这倒并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的心灵鸡汤,而是无数强者的人生总结。走路要用双腿,假如一个人没有了健康的双腿,他的脚下还有路吗?史铁生,在他19岁那年,无情的上帝却夺去了他健美的双腿。不能奔跑在绿野旷地上,他放飞梦想与希望, 让智慧驰骋于文学的蓝天,用手“走”出了绚丽人生。史铁生用他的实践告诉我们, 论是谁,无论处在怎样的困境中,脚下总是有路的,与其叹息,不如用心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脚下自有千条路,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有没有自我调整的智慧。茶馆里的松二爷,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在辛亥革命断了旗人的 “铁杆庄稼”以后,不自食其力, 最终饿死了

17、。而另一位旗人常四爷,在同样没了 “铁杆庄稼”以后,卖青菜,卖花生米,凭 力气挣饭吃,活得堂堂正正。无视变化了的现实, 脑子里只有一根筋,只认识习惯的一条道, 自然会四顾茫然,深感脚下无路,发出松二爷一样的哀嚎。时代先锋黄大年说:“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人只能是滚滚洪流中的一朵浪花,随时代奔腾向前,而不能是回流中的枯枝败叶,有意无意地阻挡历史的前进!这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国有大梦,人有小梦,大梦牵小梦,小梦促大梦,将个人梦和民族梦结合起来,每个人都会演绎出壮丽的人生。路是人走出来的,有怎样的人便有

18、怎样的路,一个心灵世界充实健康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有路可走,反之即便有了一条宽广的路也不会走多远。“官二代” “富二代”应该是脚下之路宽且广的,但是许多“官二代” “富二代”成了 “坑爹族”。那些落马的大小贪官,也曾有过宽广的人生之路,结果却没有能够走进辉煌的境界。路本身不是人生辉煌与否的决定因素,有怎样的精神境界,如何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走好自己的路,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总有人认为自己被命运女神抛弃了,心有怨气。其实,每个人脚下踩的都是吉祥的云,那是命运女神的垂青,只要你抓住信念,有不灭的希望,勇于实践,脚踏实地,你就能够走 出公主、王子的路。【名师点评】.有的放矢

19、,为时而文。有人羡慕“官二代” “富二代”,感叹平民子弟脚下没有路,这一现象较为普遍,作者特此撰文针对这一社会现实进行分析,指出人人脚下都有吉祥的云,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标题新颖,诗意浓郁。文章以“人人脚下都有吉祥的云”为题,喻指人人脚下都有路 可走,标题诗意浓郁,生动形象。文中亦多诗意语言,如“让智慧驰骋于文学的蓝天”、“被 命运女神抛弃” “ 走出公主、王子的路”等,含意隽永,耐人寻味。.纲举目张,层次分明。文章主体部分以“天无绝人之路是无数强者的人生总结”“要有正视现实的勇气和自我调整的智慧”“要有充实健康的心灵世界”为分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心论点,纲举目张,层次

20、分明。考题链接(深圳中考作文)孩子, 当你坐在考场解答这份试卷的时候,你的父母在守望,你的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着小鸟,大海守望着风帆,大地守望着小草 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操劳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上新添的白发, 守望更是你孜孜以求的梦想。守望亲情,守望责任,守望未来守望是信念,是坚守,是期盼。有些东西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光去守望的。 也许,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 不是每一个守望都能圆满;但是有了守望,生活就变得深刻,心灵就变得充实,在守望中,我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试题解析】对守望这个词语同学们也许感到有

21、些陌生,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 守望是看守望的意思。词典解说得非常简单, 但这个词语的内涵却是非常广泛, 考试话题里的内容便是最好的说明。是啊! 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选择, 有太多的事需要坚守,有太多的蓝图需要描绘。在写作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一、用积极的主题展现人格魅力。考生可以写对公平、公正的渴望,对亲情、友情的追求,对动物、环境的关爱,总之,守望的应该是一种正确的人格、品质、情感或者事物,这种守望要能展示当代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进取的内心世界。 如果随心所欲, 自作主张,去叙写自己与父母、老师或同学的无理作对和消极抵抗,便进入了写作的误区。二、用精巧的立

22、意构造独特情节。一般同学可能会从正面入笔,我们不妨从反面切题,如一位家庭特别贫困的同学,冒着被妈妈骂一顿的危险, 在妈妈生日那天, 自作主张, 悄悄地用零花钱给她买了一个蛋糕,这样的情节就很有感染力。三、 用新颖的形式尽显创新风采。 如果把文章比作人的话, 那么在文体和形式上的这种创新, 就是给它编织的一件迷人的外衣。 凡是时空跨度较大、 地点变化频繁的内容可以用日记写作; 以透露生活苦楚, 抒写内心期望为内容的文章, 可以采用书信写作; 情节波澜曲折、内容生动幽默的文章则可以用小故事引出。【佳作示例】陆游日记一考生公元 1179 年月 5 日艳阳天我心怀敬仰,重访孔明府。这里有山松绿草,这里

23、有红花古钟。轻踏苔痕上阶绿,逼人山色入眼帘,触摸案犊之轻尘,思绪激越;倾听幽幽之钟鸣,心境空灵。此刻,颇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之感。远处百灵吟唱着孔明的战绩,似万鼓齐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脚下青草舞动着今日之回忆, 忆三顾茅庐,羽扇纶巾。 遥想北方边疆的战事,心中不由咏叹出师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公元 1200 年 11 月 4 日雷雨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今,身已垂老,心却依旧在北方的天空,久久不愿收回。眼见北方告急,而我却不能上阵杀敌。惟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用诗滋养生命和思念,每当思念故乡时,只能抓一把诗解谗,我只能用诗歌守望心中的夙愿,只能让诗歌随金戈铁马驰骋于

24、硝烟弥漫的搏杀间,用豪迈填补内心的空白。公元1210年12月1日暴风雪此刻,我已是气息奄奄,儿子急为我请郎中,我坦然拒绝。山外青山楼外楼,如今的南宋还是歌舞升平,丝竹乱耳。人们沉醉在醺醺的酒意之中,整个城池被泡得酥软软的,早已经不起风雨之敲打,这种漫溢的腥味无异于在我孱弱多病的身躯上又砍上几刀。国人早已不读诗,不问国事,他们麻木得想与世隔绝。惟有我,依然要用犀利的诗歌化作锋锐的长戟,用讽刺的语调化作飞驰的利箭,用警戒的话语化作坚硬的盾牌,一齐抛向北方的天空! 我要用满腔热血,化一道彩虹,坚守国疆故土。我深知我气数将尽,但希望吾儿切记: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名师点评】作者敞开心扉,思接千载,用三篇日记巧妙地浓缩了诗人不同时期的同一种心境,展现了诗人坚守爱国信念、期盼国家统一的高尚情怀。文章笔墨含情,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处处闪烁着诱人的文采。读完文章,相信大家都会拍手称赞。是啊!无上乘功底,何以替先人代 笔?不了然于心,何以抒壮志激情?写给昨天的“我”的一封信一考生昨天的我:你好!看到你迟缓的身影,看到你紧锁的愁眉,看到你默默的泪水,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