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溷凝土受弯构件(修)课件_第1页
钢筋溷凝土受弯构件(修)课件_第2页
钢筋溷凝土受弯构件(修)课件_第3页
钢筋溷凝土受弯构件(修)课件_第4页
钢筋溷凝土受弯构件(修)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弯构件:截面上承受弯矩和剪力的构件;破坏的可能性:正截面破坏、斜截面破坏正 截 面:与构件轴线垂直且仅有正应力的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目的:确定纵向钢筋;实际工程中的受弯构件:梁、板、雨蓬及楼梯。第1页,共38页。第2页,共38页。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规定第二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的试验研究第三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四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第五节 受弯构件剪弯段的受力特点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第六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第七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及有关构造要求第3页,共38页。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规

2、定一、板的构造规定(一)截面尺寸(1)最小截面高度;(2)最小高跨比(二)板的配筋 (1)受力钢筋;(2)分布钢筋;(3)保护层厚度二、梁的构造规定(一)截面尺寸(1)符合模数;(2)高跨比。(二)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净距(三)纵向钢筋(1)受力钢筋;(2)架立钢筋(四)箍筋和弯起钢筋第4页,共38页。第二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梁受力的三个阶段(一)三阶段的划分原则:第阶段:弯矩从零到受拉区边缘即 将开裂,结束时称为a阶段,其标志为受拉区 边缘混凝土达到其抗拉强度(或其极限拉伸应变 ) ;第阶段:弯矩从开裂弯矩到受拉钢筋即将屈服,结束时称为a阶段,其标志为纵向受拉钢筋应力达到 屈服

3、强度;第阶段:弯矩从屈服弯矩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即将压碎,结束时称为a阶段,其标志为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其非均匀受压时的极限压应变。(二)三个阶段的应力状态ppM图第5页,共38页。第6页,共38页。阶段第7页,共38页。 二、梁的正截面破坏特征(一)配筋率 :=As /(bh0)(二)适筋破坏: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混 凝土后压碎;破坏前有预兆, 属延性破坏。(三)少筋破坏:受拉区混凝土一开裂,受拉钢筋即屈服; 破坏前无预兆,属脆性破坏。(四)超筋破坏: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时,受拉钢筋未屈服;破坏前无预兆,属脆性破坏。 (五)界限破坏: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是适筋与超筋的界限。h0

4、h第8页,共38页。第9页,共38页。第三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一、计算基本假定(一)平截面假定:平均应变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二)忽略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三)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关系为曲线,混凝土 非均匀 受压时的极限压应变为0.0033;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为 完全弹塑性。见下图: 钢筋应力-应变关系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第10页,共38页。第11页,共38页。二、基本计算公式根据力平衡 X0 和力矩平衡 M0 得到两个基本公式cu第12页,共38页。第13页,共38页。xbyh0三、公式的适用条件(一)防止超筋破坏: b(二)防止少筋破坏:As minbh第14页,共3

5、8页。第四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计算单筋矩形截面:仅在截面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钢筋或计算时仅认为截面受拉区的纵向钢筋参与受力。 一、单筋矩形截面(一)设计公式和适用条件(二)截面设计基本步骤:计算并校核适用条件;求钢筋面积并校核配筋率;选择钢筋并画截面图。(三)截面校核基本步骤:校核配筋率;根据公式计算,若 b则直接带入公式计算Mu;若 b则取 b带入公式计算Mu。第15页,共38页。二、双筋矩形截面(一)配置双筋矩形截面的原因1、梁截面尺寸受到限制同时混凝土等级不能提高;2、在多种荷载组合下,梁承受异号弯矩。(二)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根据水平力的平衡和力矩平衡得到公式510a和5

6、10b b 保证受拉钢筋屈服 2as/h0 保证受压钢筋屈服受压钢筋受拉钢筋第16页,共38页。(三)截面设计1、情形1 已知bh、fc、fy、fy、M,求As和As基本步骤(1)令 b ;(钢筋总用量最少且减少一个未知数)(2)由公式(511a)求受压钢筋截面面积;(3)由公式(511b)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第17页,共38页。2、情形2 已知bh、fc、fy、fy、M和As,求As基本步骤 (1)由公式(510b)求解 ;(2)若 2as/h0 b ,则由公式(511a)求 解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3)若 2as/h0 ,则由公式(512)求解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4)若 b ,则表

7、明所给的受压钢筋截面面积太少, 应重新求,此时按情况1求解。第18页,共38页。(四)截面复核已知bh,fc、fy、fy、As和As ,求M求解步骤:(1)由公式(510a)求解相对受压区高度 ;(2)若 2as/h0 b ,则由公式(510b)求 解M;(3)若 2as/h0 ,则由公式(512)求解M;(4)若 b ,则将 b代入公式(510b)求解M 。 第19页,共38页。三、T形截面(一)概述(T形截面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二)基本计算公式1、两类T形截面的判别(1)进行截面设计时,按公式(513)判别(2)进行截面复核时,按公式(514)判别2、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1)第一类

8、T形截面(受压区高度在翼缘)根据水平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得到公式(515)(2)第二类T形截面(受压区高度在腹板)根据水平力平衡和力矩平衡得到公式(516a)和(516b)第20页,共38页。(三)截面设计已知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弯矩设计值,求受拉钢筋面积基本计算步骤:(1)根据公式(5-13)判断T形截面类型(2)根据公式(5-15)或(5-16)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3)根据相应公式计算求受拉钢筋面积(四)截面复核已知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受拉钢筋面积,求极限弯矩值。基本计算步骤:(1)根据公式(5-14)判断T形截面类型(2)根据公式(5-15)或(5-16)先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再根据相应

9、公式计算M,若出现 b ,则将 b代入相应公式求解M 。第21页,共38页。第五节 受弯构件剪弯段的受力特点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FFaM图V图第22页,共38页。一、受弯构件弯剪段的受力分析31524123452341、斜裂缝出现前第23页,共38页。第24页,共38页。2、斜裂缝出现后第25页,共38页。第26页,共38页。二、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一)剪压破坏配置腹筋适量或13且配置腹筋很少时,斜裂缝一旦出现迅速发展成临界斜裂缝,并向剪压区延伸,梁沿临界斜裂缝劈裂成两半。破坏属于脆性。通过控制最小配箍率来防止发生该破坏。aa/h0第27页,共38页。(三)斜压破坏配置腹筋过量, 1,或腹板宽

10、度很小的T形梁和工字形梁中,裂缝一般首先在梁腹部出现,然后向上下延伸,这些平行裂缝将梁分割成斜向“短柱”,最后混凝土“短柱”被压碎而破坏。破坏属于脆性。通过控制最小截面尺寸防止发生该破坏。三、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箍筋配筋率(配箍率)、纵向钢筋配筋率。第28页,共38页。第六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一、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一)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当仅配置箍筋时:VVcs= 0.7ftbh0+1.25fyv(Asv/s)h0(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独立梁,当仅配置箍筋时: V Vcs=(1.75/(+1)ftbh0+fyv(Asv/s)h0(三

11、)配置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1、弯起钢筋的作用:见下图2、受剪承载力:V Vcs +Vsb = 0.7ftbh0 +1.25fyv(Asv/s)h0 +Vsb Vsb= 0.8fyAsbsins第29页,共38页。第30页,共38页。(四)公式适用条件1、上限最小截面尺寸:防止斜压破坏,公式523、524。2、下限最小配箍率和箍筋最大间距:防止斜拉破坏,公式5-25。二、计算位置:见下图 1、支座边缘处; 2、起弯点处; 3、箍筋变化处; 4、梁腹宽度改变处。三、截面设计1、截面尺寸验算。2、箍筋配置:构造配箍情况;最小配箍率,公式525。第31页,共38页。第32页,共38页。第七节 受弯构件

12、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及有关构造要求一、正截面受弯构件承载力图(材料抵抗弯矩图)1、定义:按实际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绘制的梁上各正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的图形。2、绘制方法 (1)无钢筋截断和弯起时(见图1)先计算总钢筋的受弯承载力,然后计算每根钢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为:(2)有钢筋截断时,弯矩抵抗图作相应的变化,见图2(3)有钢筋弯起时,弯矩抵抗图作相应的变化,见图2第33页,共38页。abcd32132133图1图2第34页,共38页。二、纵向钢筋的弯起1. 弯起的作用:抵抗剪力2. 弯起的位置(1) 弯起点到充分利用截面的距离应满足s0.5h0要求,如图3所示;(2) 弯终点到支座边或到前一排弯起钢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都不应大于箍筋的最大间距,以确保每条可能的斜裂缝处均有弯起钢筋通过,如图4 所示.三、纵向钢筋的截断1. 截断的原则(1)允许抵抗支座负弯矩的纵筋延长一段距离后截断;(2)一般不截断抵抗跨中正弯矩的纵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