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课件_第1页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课件_第2页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课件_第3页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课件_第4页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要素市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要素市场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第二节 劳动供给与工资 第三节 资本供给与利息 第四节 自然资源与租金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需求 特性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 生产要素需求具有相互依存关系 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取决于多因素 生产要素需求受多因素影响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 (一)引致需求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导致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故称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为派生需求,或称引致需求。(二)相互依存关系在生产要素需求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既有互补关系,又有替代关系。(三)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产品需求变化 ;其它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 ;技术的进步。 (四)生产要素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 1、最终产品的

2、需求价格弹性 。如果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大,则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也大;反之,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就小。2、生产成本中要素的份额 。如果该项生产要素在产品中所占的比率大,它的需求弹性就大;它所占的比率越小,其需求弹性就小。 3、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 。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大,它的需求弹性就大;反之,它的需求弹性就小。4、其它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弹性 。其它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本要素的需求弹性就大;反之,本要素的需求弹性就小。二、生产要素需求量的确定(一)生产要素需求量的确定原则假定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是给定,厂商要通过调整要素投入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设投入要素为L、K ,R(L

3、,K)和C(L,K)分别为投入要素的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R(L,K)- C(L,K) 当 dR/dL=dC/dL dR/dK=dC/dK 利润最大化。 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要素的边际成本 来确定生产要素需求量确定原则(二)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1、要素的边际收益 (1)概念 又称之为边际收益产品(MRP)就是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出增量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增量。 (2) MRP的决定因素 它取决于要素的边际产量 (MPL 或MPK )和产品的边际收益(MR )。 即有:MRPL=MPL*MR ;MRPK=MPK*MR (3) MRP曲线 由于MP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减

4、少,MR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所以,MRP随着要素的增加而下降。 MRP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竞争市场中边际收益产品的表达式 若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则它从多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中获得的边际收入就是市场价格(P),则上式又可表示为: MRPL=MPL*MR= MPL*P MRPK=MPK*MR= MPK*P 又将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市场价格的乘积记为边际产品价值(VMP),所以有: VMPL= MPL*P VMPK= MPK*P (5)不同市场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相对位置 VMP要素投入量MRPMP00MP,VMP,MRP要素投入量 MRP,VMPMPMP,

5、VMP,MRP(A) 竞争市场(B) 非竞争市场 竞争市场中,MRP曲线和VMP曲线重合,与MP方向一致,向右下方倾斜;在非竞争市场中,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低于市场价格,所以,MRP与VMP曲线不再重合,而是位于VMP曲线左下方。 结论2、要素的边际成本 (1)概念 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的增量,又称边际要素成本(MFC),MFCL和MFCK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边际要素成本。 (2)边际要素成本与要素的价格 在竞争市场中,边际要素成本就是要素的价格。 在非竞争市场中,要素价格是要素数量的函数,每增加单位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增量不是一个固定数,而是变动的。 问题思考?为什么每增加单位要素所引起

6、的成本增量是变动的 ? (3) 不同市场条件下边际要素成本曲线W,MFC要素投入量0MFCW,MFC要素投入量0MFCS(A) 竞争市场(B) 非竞争市场结论 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对不变的市场价格,故边际要素成本MFC是一条水平线;在非竞争市场中,MF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随着要素投入量增加,最后增加的单位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是增加的。 (三)竞争厂商短期要素需求 1、要素需求的确定 在短期内假设只有一种可变投入要素,厂商投入的其它要素固定不变。根据要素投入需求的最优条件:MRP=MFC 来确定竞争厂商短期的要素需求。 厂商雇用最后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增量必须等于厂商从该要素投

7、入中得到的收益增量。如果厂商雇用最后一单位可变要素得到的收益不足以补偿增加的成本,厂商就会减少该要素的雇用量;当厂商雇用最后一单位可变要素得到的收益高于增加的成本时,厂商就会继续增该要素的雇用量。 2、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在竞争市场中, 由于有: VMPL=MRPL=MFCL=w 或 VMPK=MRPK=MFCK=r 假定一开始时,厂商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数量,即上述两式成立。现在让要素价格上升(W1至W2),于是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低于要素价格。为了恢复均衡,厂商必须调整要素使用量,使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上升。由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这一性质,只有减少要素投入量才能达到这一目

8、的。 工资W1W2劳动时数L1L2MRPL,D结论 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厂商对要素的需求下降。因此,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其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且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重合。 (四)竞争厂商长期要素需求 在短期,假定厂商投入的要素只有一个可变,其它固定不变。但在长期,假定厂商可通过调整多个要素的投入组合而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当厂商投入两个可变要素(劳动和资本),实现其最优投入组合的条件是:MPL/W=MPK/r 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最优产量决定于下述条件:P=MR=MC 所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要素需求就是竞争厂商长期要素需求 。 (1)增加单位产品增加的劳动成本=增加

9、单位产品增加的资本成本(即: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等产量线的斜率 ); (2)边际成本等于产品价格。 三、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对要素的需求量的影响 (一)一种要素的情况:劳动价格变化 要素价格下降,厂商会需求更多的要素。以劳动要素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劳动时数0W2W1工资L2L1MRPL工资下降时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原因1、从边际上说,同雇用追加劳动力所花费的成本相比,劳动力还能增加更多的收入。 2、劳动力的递减边际生产力假设,表明劳动力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更多的劳动力被雇佣。 (二)两种要素的情况: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作用 1替代效应 K3资本价格PCL2BAK2K1劳动时数L3L1Q1Q2Q2MC1

10、MC2产量(a)等产量图(b)产量决策Q1劳动力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一种要素替代另一种要素而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形。 如果Q固定在Q1保持不变,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将趋于替代资本。由于生产Q1的最小化成本的条件是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w/r,W下降使得投入组合A必须转向投入组合B。由于等产量线表明了递减的MRTS,从此图中很清楚地看到,由于W下降,这种替代效应一定引起劳动投入增加。 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厂商的边际成本发生变化,导致厂商产量改变,规模调整,从而改变要素的投入量。 由于W下降,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向下移至MC2。利润最

11、大化产量从Ql提高至Q2。至此,利润最大化条件(P=MC)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上得到满足。3、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使组合B点从厂商的等产量曲线 Q1移至 Q2上的C点。由于W下降,这两种效应使L增加至L3。4、企业增加劳动力雇佣的原因 (1)用比较便宜的劳动来替代其它相对较贵的要素,这就是替代效应;(2)工资下降将减少企业的边际成本,从而使其增加产量,引起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所有要素雇佣的增加,这就是规模效应。5、长期劳动需求曲线 的推导 假定厂商处于初始点A,在该点厂商恰好处于利润最大化点,此时的工资率为W1,劳动数量为L1,资本数量为K1。现在假定资本价格和产出价格不变,工资率从W1

12、下降到W2。依前分析,替代效应使劳动数量从L1增加到L2,规模效应使劳动数量从L2增加到L3,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劳动数量从L1增加到L3。将A、C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长期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时数WLW1W2L1L3CAK3资本CL2BAK2K1L3L1Q2Q1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四、买方垄断要素市场(一)买方垄断者的投入决策 1、买方垄断厂商 指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因此,它面临的供给曲线就是整个市场供给曲线,即随着雇用量的增加要素价格将上升。 2、边际要素成本随雇用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并且高于雇用最后单位要素价格的原因 增加雇用要素,不仅涉及到对雇佣的最后一个要素支付较高的价

13、格,而且还可能增加已经雇佣的那些要素的价格。 3、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MFC)W,MFC要素投入量0MFCS垄断厂商的供线曲线与边际要素成本曲线 边际要素成本要素的市场价格,MFC线在S线上方。 注意:4、垄断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对于任何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买方垄断者雇佣任何生产要素的数量直至多雇佣一个单位要素的额外收入和额外成本相等的那一点为止。 即:MFC=MRP ;如以劳动为例,则有:MFCL =MRPL 现在进行分析: 买方垄断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因此,其MRP曲线也是其需求曲线D。根据利润最大化决定原则,买方垄断厂商的要素投入量为MRP曲线与MF

14、C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投入量,即L0。 在投入量为L0时,市场中的工资率由W0给定。这是因为,垄断买方有控制市场的能力,他可以根据要素所有者的供给意愿(即供给曲线所反映的规律)支付最低报酬,即W0。可见,买方垄断者的“需求曲线”是由一个点(W0,L0)所构成的。 相对于竞争市场而言,买方垄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在竞争市场中,厂商对要素的需求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市场需求数量为L1。可见,厂商凭借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限制了要素需求。 不仅如此,买方垄断者还对要素进行“剥削”,即要素实际得到的报酬低于其边际收益产品(MRP0)和厂商理论上愿意支付的报酬W1。 在垄断者优先选择的劳动力

15、投入L1处,市场上流行的工资是W1。但就要素需求的这个水平来说,厂商愿意支付数量等于MRP0的工资W1:这是雇佣最后一个工人可能给企业提供的额外收入量。在L1处,买方垄断者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于他们对于企业之所“值”。在缺乏有效竞争的情况下,买方垄断者可能会一直这样做。 W0MRP0,W1L1L0SMRP,D买方垄断要素需求和市场定价W,MFC要素投入量0MFC(二)买方垄断的形成原因 原因地理位置 专业化就业 买方垄断卡特尔 五、卖方垄断要素市场 1、卖方垄断 要素市场只有一家卖主,即形成卖方垄断,其面临的要素需求曲线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也可通过控制要素产量决定价格。W1 L1L2

16、W W2SDMR要素数量卖方垄断要素需求和市场定价2、垄断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D表示没有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要素供给曲线S表明没有垄断力量时的供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雇佣数量为L2,要素价格为W2。 出现卖方垄断时,卖方垄断的边际收益曲线MR将位于需求曲线D的下方,需求曲线D是厂商随要素价格变化做出的购买计划,边际收益曲线MR反映了卖方垄断厂商,随着要素卖出数量的增加而得到的额外收益。 按照MRMC的原则,卖方垄断将把要素雇佣量限制在L1。 卖方垄断下,供给量L1低于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下应有的L2,价格为W1,又高于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应有的价格W2。 第二节 劳动供给与工资 一、时间

17、分配 (一)劳动和闲暇 每个劳动者每天只有24小时,其中有一部分时间必须用于睡眠、吃饭,不能挪作他用。为方便 ,假设每天睡眠、吃饭时间为8小时,则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资源每天为固定的16小时。 所以,劳动者每天可能的劳动时间只能来自16小时之中。其最大的劳动供给时间为16小时。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每天都花16小时去劳动。一般地,这16小时又分为闲暇时间(H)和劳动供给时间(16-H) 。 劳动供给时间闲暇时间 闲暇能直接增加劳动者的效用;劳动供给能带来收入,同时通过收入购买商品用于消费也能增加劳动者的效用。所以,劳动者必须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二

18、)效用最大化抉择 劳动供给实际上是分配问题,而时间分配问题又可转化为在一定预算(时间)约束条件下选择两种“消费品”(闲暇享受和其它商品消费)的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 1、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偏好不同,同样的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所获得的效用也不同。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劳动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各种不同的货币收入(间接表示劳动时间的多少)和闲暇时间组合的点连成的曲线。 U0U1U2016HY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表明几点1、效用水平保持一致,要增加劳动收入,必须减少闲暇。 2、曲线越陡,说明个人越重视闲暇。3、在闲暇少时,闲暇价值高,人们更重视闲暇;收入少时,收入

19、价值高,人们更重视收入。4、重视闲暇的人,无差异曲线陡直,重视收入的人,无差异曲线平缓。 2、工资、收入和预算约束线(1)预算约束线是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价值量。用公式表示为: Y=M+LW TBAM016HY劳动时间预算约束线 M为非劳动收入,A为最初的资源禀赋点。BAT为一条预算约束线,BA段斜率的绝对值为工资率。 (2)非劳动收入和工资率的变化导致预算约束线的位移或变化 当非劳动收入变化,导致预算约束线上下平移;当工资率变化,导致预算约束线以A点为轴心上下转动。 3、均衡的工作时数 现分析劳动者的劳动决策。 FMBLHTAEU2U1U0016HY均衡工作的时数 劳动者的目标:效用最大化。

20、 如图:位于预算约束线右边的U2,在其上的任何一点,劳动者预算约束达不到。在U1上的F点虽在预算约束线上,但它表示的收入和闲暇组合没有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但F通过沿预算约束线向下移动,可达到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0上的E点。在E点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E点就是收入和闲暇的效用最大化组合点,在该点实现均衡,均衡的工作时间为L,闲暇时间为H。此时该劳动者以闲暇替代其它商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他所能挣得的工资率。 二、劳动的供给曲线(一)工资率变动与劳动供给 现分析工资率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分析前提:不考虑非劳动收入,T为劳动者可支配时间的最大时间点。 分析目的:推导劳动的供给曲线。 1

21、、价格效应 假设初始状态工资率为 W1元/小时,预算线为TB0,均衡工作时数为(T-H0)。 当工资率从W1元/小时上升至W2元/小时,预算线的斜率变大,所以TB0以 T点为轴心向外旋转到TB1 ,达到新的均衡。此时新的均衡工作时数为(T-H1),闲暇时间为H1,效用水平提高,这就是价格效应。价格效应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B1B0B1B0HHU0U1U1U0H1H000 H0H1YYTT新预算线原预算线(a)工资率上升引起工作时间增加新预算线原预算线(b)工资率上升引起工作时间减少工资率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替代效应 W的上升意味着闲暇的机会成本即闲暇的价格也在上升,于是劳动者就会降低

22、对闲暇的需求而增加工作时数,这就是替代效应。3、收入效应 W的上升意味着劳动者如果工作相同时间,则每天总收入将更高一些。而收入上升又刺激劳动者对闲暇的需求而减少工作时数,这就是收入效应。 值得注意(a)图,W上升引起新的均衡工作时数增加的原因:替代效应收入效应(b)图,W上升引起新的均衡工作时数减少的原因: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的个人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意味着实际工资率越高,个人愿意工作的时间越长。如图(a),但实际工资率WW*。实际中,短期的劳动供给曲线多具有正斜率。 2、当替代效应W*。实际中,长期的劳动供给曲线多是向后弯曲的。 工资率工资率S工作时间工作时间S(a)右上倾斜的供给曲线表

23、(b)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劳动个人供给曲线的两种形状W* W*(三)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可由个人供给曲线横向“加总”而得。 尽管许多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图却不一定如此。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工人也许提供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一般还是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下图中的S曲线即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三、劳动市场的均衡与工资的决定 劳动市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两条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工资水平和均衡的劳动数量。图中劳动需求曲线D和

24、劳动供给曲线S的交点是劳动市场的均衡点。该点决定了均衡的工资为W0,均衡的劳动数量为L0。 当工资高于W0时,劳动供给会超过劳动需求,市场上存在多余的劳动力;当工资低于W0时,市场存在劳动短缺。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中,当存在上述两种情况时,工资均会作出相应的调整,直到劳动供求平衡为止。 失业W1W0L0D0LWS市场均衡工资的决定 四、工资决定的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教育与工资差别(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 工会与工资差异(工会组织对工资率的影响与工会追求的目标紧密相关) 第三节 资本供给与利息 一、资本与资本价格 (一)资本的定义 资本是指为了未来的更大收益而在目前进行的投资或

25、暂时放弃的消费。根据这一定义,可以说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存在资本积累。 资本存量和资本服务流量是研究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必要指标。1、资本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整个国民经济或企业的现有资本总量。 2、资本服务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整个国民经济或企业所使用的资本服务量。一般情况下,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流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较为固定的比例,因此这两个概念往往可以交替使用。 (二)资本的价格 1、资本的价格的表现形式 资本(或资产)本身的出售(或购买)价格(简称购买价格);资本服务的价格(简称租赁价格)。资本的购买价格是一个人为了无限期地拥有资本要素而支付的价格。租赁价格是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

26、的服务价格。 2、与资本的价格有密切联系的指标 (1)银行利息率和资本收益率 通常用市场利率(即银行利息率)为作为资本购买单价标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然要将筹资的成本市场利率(即银行利息率)与资本收益率进行比较。如果收益率高于市场利率,企业才可能投资;反之,如果市场利率高于收益率,企业便不会投资。 (2)资本租金率 对于一个主要以某种机器作为资本要素的企业来说,它可通过两种方式获得资本要素:一是租用;二是投资购买。这里讨论机器的租金率问题。对于出租该种机器的企业而言,这样它便面临两种成本:机器的折旧费用和它将资金滞留在机器上而不能转作他用的机会成本。设该机器出售的市场售价

27、为p,每年的折旧费用占机器市场价格的固定比例为d,其他投资的市场收益率为r,则一台机器的年总成本为: dP十rP=P(r十d) 资本(机器)的供给方成本情况如此。资本(机器)的需求方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按这样的的原则作出资本租用决策,即调整机器租用的数量,直到租用机器的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机器的市场租金率r为止。这样,在机器租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最终的年租金率v将正好等于机器所有者的长期成本,即: v=P(r+d) 二、资本供给(一)储蓄决策1、资本总量 是某个特定时点上的资本数量。是一个存量概念,企业所能得到并使用的资本总量取决于家庭能够提供的资本总量。即资本的供给是由家庭的储蓄决

28、策决定的。2、储蓄 消费者的储蓄是其收入中去掉消费后的剩余部分,即为提供给厂商的资本 。是一个流量 概念,它代表资本的增量。 3、影响家庭储蓄决策的主要因素 (1)当前收入和预期将来收入 当一个家庭的当前收入预期将来收入,其会倾向于大量储蓄。如年长的工作家庭 ,积极储蓄和积累资产,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 (2)利息率 利息率是当前消费相对于将来消费的机会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率越高,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成本越高,且储蓄增值可能性越高,则家庭储蓄的意愿就越强,资本供给就越多;相反,利息率越低,意味当前消费的成本越低,且家庭储蓄增值的可能性越低,家庭储蓄的意愿就越弱,资本供给就越少。 4、资

29、本的市场供给曲线 SLSS0资本利息率短期和长期资本供给曲线 整个市场的资本供给量是所有单个家庭资本供给的总和。 在短期内,资本供给是缺乏弹性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弹性的,是一条垂直的曲线。 在长期内,资本供给是富于弹性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问题思考为什么资本供给在短期内是缺乏弹性的?在长期内是富于弹性的?(二)跨期选择模型 1、含义 消费者不仅可以在不同的商品组合中做出选择,而且可以在不同时期的消费中进行安排。 2、一个最简单的跨期选择模型 (1)设消费者的消费分两个时期,分别为第一年和第二年, 两时期的收入分别为Y1和Y2,市场利率为r。 (2)如图,消费者跨期的预算约束线为MN,

30、A(Y1,Y2) 点为禀赋点,在此点消费者既不借钱也无储蓄。 (3)如图,M点是一极端点,表示消费者把所有收入都放到第2年消费,总共支出Y1(1+r)+Y2;N点是另一极端点,表示消费者把第2年收入全部预支到第1年,总共可以消费Y1+Y2/(1+r)。MN线上其他点就代表了第1年消费和第2年消费的所有可能组合 。MEA(Y1,Y2)NQTPS第二年消费第一年消费0跨期的消费者选择 (4)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该斜率也就是即期消费相对于未来消费的“价格”。(5)消费均衡点 把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放到图中,得到均衡点E,此时消费者心目中未来消费对当前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正好等于1+r,达到效用极大。在E点,

31、消费者第一年消费额为0T,第二年消费额为0S。消费者在第1年有净储蓄,储蓄额为TQ。 3、跨期选择中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1)替代效应 如图,初始利率为r,相应的预算约束线为MN。当利率上升到r ,消费者增加第二年消费,减少第一年消费,MN绕A点顺时针旋转至MN ,均衡点从E变为E,第1年储蓄由QT增加至QT,同时效应水平从U1上升到U2。消费者用相对便宜的未来消费替代相对昂贵的现时消费,这就是替代效应。此时第1年的替代效应为负(消费减少),第2年的替代效应为正(消费增加)。(2)收入效应 如果消费者消费的是一种正常商品,当利率上升到r ,意味着实际收入水平提高,实际收入提高后,能同

32、时增加第1年和第2年的消费,并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如图中U3,均衡点E),这就是收入效应。此时第1年、第2年的收入效应均为正(消费增加)。(3)价格效应 价格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第1年,当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即替代效应使消费减少大于收入效应使消费增加,如图中E点,此时的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但为负;当替代效应的作用小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即替代效应使消费减少小于收入效应使消费增加,如图中E点,此时的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但为正。 对第2年,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是同方向的, 所以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如图中E或E点,均为正。 TT” TM

33、” N”NN Q SEMME A S第二年消费第一年消费0U3U2U1EE跨期选择的价格效应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价格效应第1年消费正负负/正第2年消费正正正利率上升时的价格效应分解 (三)个人储蓄曲线 个人储蓄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线。它意味着:在低利率时,储蓄增加的财富较少,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随着利率的上升,当前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在高利率时,储蓄增加的财富较多,有可能使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这样,随着利率的上升,当前消费反而增加,储蓄则相应的减少。 储蓄利率E” E E0 s s” s r r” r向后弯曲的储蓄曲线 (四)资本市场的供给曲线 把所有消费者的资本供给曲线(即

34、储蓄曲线)水平相加,可得到资本市场的供给曲线。如图,资本市场供给曲线反映了资本供给量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强弱程度。对个别消费者来说,替代效应可能强于(或弱于)收入效应,但就整个经济来说,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所以,随着利息率的增加,储蓄额也在增加,故资本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0资本总量利率S资本市场的供给曲线 三、资本市场均衡(一)资本的需求 如图,D为资本的需求曲线,它反映市场利率与资本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资本需求同劳动需求一样,也是一种“引致需求”,是由资本的边际收益产品所决定的,当资本比较稀缺时,其边际收益产品就高,因为这时存在着收益率较高的投资机

35、会。但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大,其他条件不变时,资本的边际收益产品就会减少,即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所以,资本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二)资本的供给 在短期内,资本存量是固定不变的。在图中表现为垂直的资本供给曲线S0。相应地,短期的均衡利率为r0。在长期中,较高的利率会引导人们增加储蓄,从而增大资本存量。如图中向上倾斜的资本供给曲线S1 。与其相应的长期均衡利率的r1。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长期中,如果考虑到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长期均衡利率不一定必然低于短期均衡利率。 S0S1DE1E0r1r0利率资本数量K1K0资本市场的均衡K0K1E1(三)资本市场均衡的决定 如果利率超过r1,对资本的

36、需求就会小于资本的供给,于是资本市场上就存在多余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贷款者之间的竞争将促使利率下降。这将增加人们借钱消费的愿望和企业投资的愿望,最终使市场上所有可贷资本都得到利用,利率也将达到r1;反之,当利率低于r1时,市场上可贷资本的数量就不足以满足所有对资本的需求,借款者之间的竞争将导致利率上升,这一过程直到利率水平达到r1时为止。 第四节 自然资源与租金 一、土地的供求与地租的决定 (一)土地供求的特征 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对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由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所以对土地的需求曲线也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土地存量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土地的

37、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也就是说,土地的供给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决策而改变。 昂贵的土地较之便宜的土地使用得更为密集,这是与资本相联系的。但增加单位土地上所投入的资本并不会增加土地的供给,的确会提高土地的边际产出。 值得注意(二)土地市场均衡 在图中,土地的供给曲线S是一条垂直的曲线,土地供给的数量固定不变;而需求曲线D向下倾斜,表示随着土地使用量的增加,其边际生产力递减。两条曲线的交点E决定了社会的均衡地租。 地租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和现有的土地数量。如果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或者现有土地的数量有限,就会造成地租的上升。 在很多大城市的中心地段,地租极其昂贵,形成了级差现象。级差地租产生的

38、原因:是市中心地段土地的边际生产力较高;是和其他地段相比中心地段的土地数量极其有限。 0RQS地租土地数量D地租的决定 问题讨论 资料: 上海的南京路被称为中华第一商业街,南京路西藏路口更是商业街的繁华地段,可谓寸土寸金。路口的一幢式样别致的楼房为黄浦区少年宫。20世纪80年代末,精明的商家欲让少年宫搬迁,利用原址改选为商厦。由此引起了当时的激烈争论。许多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以各种方式向有关部门及传媒表示反对意见,认为不能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侵害少年的利益,不能让拜金主义毒害小孩的幼小心灵。而商家和其它社会人士则认为,在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寸土寸金之地,放着一个诺大的少年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少年

39、宫搬迁到别处,丝毫不影响少年宫的正常运转,而且新的少年宫可以更大、更好。 在激烈的争论中,少年宫还是搬迁了,离开了喧嚣嘈杂的商业中心。利用少年宫原址开张的“上海精品商厦”生意十分红火,其广告语“叩开名流之门,共度锦绣人生”一度成为上海淮最流行的广告语之一。该房地产的所有者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租金收入。 试对该现象进行分析? 值得注意 虽然每一类土地的供给是固定和无弹性的,但就竞争性土地市场中的单个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土地供给却是有弹性的。如一个城市的中心地段的地皮面积是固定的,但一个服装批发商却可以租用任何一家商店的楼面做生意。也就是说,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在现行的租金水平下取得它所需的土地。如果

40、土地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那么企业就和在其它要素市场中一样,是价格的接受者。(三)李嘉图的地租论 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越肥沃的土地所获得的租金越高。 李嘉图理论是:耕作的土地将不断的增加,直到最后一亩劣质土地没有一点租金为止;而较肥沃的土地将获得较高的租金,并代表着土地优质的报酬。 二、经济租金 (一)经济租金概念 经济租金是指对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支付额超过该生产要素维持目前用途需支付的最低报酬。 关于经济租金的说明: 供给曲线记录的是生产要素在每一种价格下可能被供给的数量,那么雇佣F数量的生产要素所必须的货币额就等于AOFE的面积。但是,在竞争的市场下,某种生产要素不管被雇佣多

41、少,都是以相同的价格支付的,而且这个价格(W)是由企业雇佣最后一个单位要素所必须支付的价格决定的。由于所有其它单位都获得报酬W,因而这些“边际内的”要素供给者获得一种经济租金。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报酬总额是WOFE,经济租金总额是WAE阴影面积。 A0 要素报酬SD要素劳务数量F* W租金 E租金经济租金 (二)经济租金和机会成本 在考察经济租金时,必须搞清经济租金和机会成本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具有多种用途的生产要素对任何一种雇用来说都有一条弹性很高的供给曲线。由于这种生产要素在别处也能获得几乎同样高的价格,那么,如果雇用者哪怕是稍微降低一点它的出价,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数量就会大大降低。在这

42、种情况下,经济租金(大概)可能很小,因为该生产要素仅仅获得比在别处可能获得的报酬稍高一点。所以其得到的实际收入与其机会成本相同。 有些生产要素仅仅适合于一种就业,在其它地方其价值相当低。在这种情况下,对这种就业来说,它们的供给曲线是无弹性的,这说明价格的下降将不会明显地引起供给减少。这种生产要素大部分收入可称为经济租金,即该生产要素的当期收入与其次佳就业的收入之间的差额。,其机会成本很小。 体育明星、歌星、政治家的收入中经济租金成分很高。(三)准租金 准租金是指在短期内固定供给的生产要素的收益。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从短期来看,除土地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的供给是固定的,固定资本在短期内的收益也是经济租金的一种形式。由于这些租金是暂时的,马歇尔把它称为准租金。 图中的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假定在价格是OP0的情况下,企业将生产OQ0单位,其总变动成本是OGBQ0(因为OG等于其平均变动成本)。OGBQ0的面积表示企业为获得和保持产量OQ0所需的变动要素量而必须支付的金额。于是,固定要素得到残余价值,这等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