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课件:心律失常_第1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心律失常_第2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心律失常_第3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心律失常_第4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心律失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 律 失 常 Cardiac arrhythmia2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Defination3 心律失常的分类1.冲动形成异常 (1)窦性异常: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2)异位心律:1)主动: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2)被动:逸搏;逸搏心律2.冲动传导异常 各部位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4正常窦性心律 正常频率60100次/分。 心电图特点:、aVF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20.20s。5一、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 (一)窦

2、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7(一)窦性心动过速 1. 临床意义 : 生理性: 饮茶、饮酒、体力活动、情绪激动 病理性: 继发性多见(如发热、甲亢、贫血、心衰等)。 2.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可用-受体阻制剂.8(二)窦性心动过缓 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率小于60次/分,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2.可见于健康人,运动员等。 病理性:颅内疾患、甲减、药物、窦房结病变等 3.治疗: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有症状者可用阿托品,麻黄素 及异丙肾上腺素,必要时起搏治疗。 910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ECG特

3、点: 1. 持续而显著的窦缓(50次/分); 2. 窦性停搏与窦房阻滞; 3. 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 4. 慢快综合征。 11二、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1213注: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 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1.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 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2.甲状腺机能亢进、贫血、低血钾、发热等非心 脏疾病的病人,也会发生早搏。14房性期前收缩 治疗:偶发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明显症状者-受体阻制剂、普罗帕酮。15 三、心房扑动(AF) (一)病因: 各种心脏病、肺栓塞、甲亢等。(二)临床表现 如心率不快无症状。

4、心率过快心绞痛与心衰可被诱发 AF可恢复窦性心律或变为房颤。161718治 疗 1、原发病治疗。 2、终止心房扑动: (1)同步直流电复律 (2)射频消融。 (3)控制心室率:维拉帕米、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 (4)药物复律:胺碘酮、普罗帕酮 3、抗凝治疗:华法林19三、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1、交界性期前收缩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3、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2021221.临床表现:突发突止,心悸、晕眩、心绞痛等,与心室率快慢及持续时间有关。2.ECG诊断: (1)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正常; (3)P波逆行(、AVF导联; (4)开始突然,

5、常由房早触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3(四)治疗要点 刺激迷走神经 诱导恶心 Valsalva动作 按摩颈动脉窦:单侧5-10秒 首选腺苷6-12mg+10%Gluose 5ml 20秒内快静注,无效换维拉帕米5mg. 伴有心力衰竭者可选洋地黄类,如毛花甙丙静注。射频消融术。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2425四、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2、心动过速 3、扑动与颤动 26一、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病因 生理性:正常人,饮茶、饮酒、过劳、激动等 病理性:各种心脏病患者、缺氧、手术、药物电解 质紊乱等。27 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P波;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宽大

6、畸形,时限通常大于0.12s。 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期前收缩后可见一完全性代偿间歇。2829(四)治疗要点 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有明显症状者 美西律(慢心律)、普罗帕酮(心律平)、乙吗噻嗪、胺碘酮等。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伴发室性期前收缩:利多卡因3031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 非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短于30s)的病人通常无症状。 持续性室速(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s)则常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心、脑、肾等脏器血液供应骤然减少,临床上可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少尿、低血压、晕厥、休克甚至猝死。 听诊心率多在140-220次分,心律轻度不规则。32(三)治疗要点 原则是: 无器质性

7、心脏病者发生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及晕厥发作,无需进行治疗; 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亦应考虑治疗。终止室速的发作。33 室速病人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首选药物为利多卡因静注,首次剂量为 50-100mg,必要时5-10min后重复。发作控制后应继续用利多卡因静滴维持24-48h以防复发,维持量1-4mgmin; 其他药物可选用:慢心律、胺碘酮、心得安等; 同步直流电复律术;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 34心室扑动与颤动 心室扑动与颤动常为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病人临终前发生的心律失常,临床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8、心肌病、严重低血钾、洋地黄中毒以及胺碘酮、奎尼丁中毒等。35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心脏失去射血功能,病人意识消失,呼吸停止,心音消失,心电图无心室激动的QRS波群。仅可见纤细的心肌电活动。是各种心脏疾病(冠心病多见)或心脏以外疾病者死亡前后心电图。36(三)心电图特点 心室扑动 心电图为匀齐、连续大幅度的正弦波图形,其频率为150-300次分,难以区分QRS-T波群。37心室颤动 形态、频率及振幅完全不规则的波动,其频率为150-500次分,QRS-T波群完全消失。38心室扑动与颤动治疗: 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尽快恢复有效心脏收缩,首选电复律(非同步),应用利多卡因等药物静脉注射,同时进行人工心肺

9、复苏。39五、房室传导阻滞(AVB) 又称房室阻滞,是指冲动从心房传人心室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阻滞可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双束支等部位。 依据阻滞的严重程度又可分为三度,第一度、第二度又称为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则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此时全部冲动均不能被传导。40(一)病因 正常人可发生IAVB及III型AVB,与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任何疾病累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枝均可引起AVB。 器质性心脏病等;其他病因如药物中毒(洋地黄)、电解质紊乱、心脏手术、甲状腺功能低下等。41(二)临床表现、ECG、治疗第一度AVB第二度AVB第三度AVB II型: 文式阻滞II型:莫氏现象

10、42ECG特点:PR间期超过0.20s,无QRS波群脱落临床:病人除可有原发病症状外,通常无其他症状;听 诊第一心音强度减弱。治疗:若心室率不太慢,无需特殊治疗。43I型AVB: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期逐渐缩短, QRS波脱落。脱落前后的RR间期小于正常 窦性PP的二倍。临床:病人可有心悸与心搏脱漏感,听诊第一心音强度 逐渐减弱并有心搏脱漏。44型AVB:PR间期可正常或延长。QRS等比例或不等比例脱落。病变位于房室结者QRS正常,位于希氏束及以下者QRS宽。临床:病人可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症状,有间歇性心搏脱漏,但第一心音强度恒定,易发展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5ECG特点: PP间

11、隔相等,RR间隔相等,P波与QRS波群间无关; 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 QRS波群形态取决于阻滞部位。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李悦玮46临床: 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如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即阿-斯综合征,严重者可猝死。 另外亦可因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出现疲乏、晕厥、心绞痛、心衰等症状。 听诊第一心音强度不等,可闻及心房音,血压偏低。47治 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一度AVB,二度I型AVB; 心室率不太慢且无临床症状者,心律失常本身无需进行治疗。48(二度II型AVB, 三度AVB) 阿托品:每次0.5-2mg,静注,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病人; 异丙肾上腺素:

12、1-4gmin静滴,可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要慎用,因可能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对心室率低于40次分,症状严重者,特别是曾有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首选临时或埋藏式心脏起搏治疗。49七、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一)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2潜在并发症 猝死。50 用药护理 1) 奎尼丁 对心脏的毒性反应较严重,可致心力衰竭、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 2) 利多卡因 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和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3) 普罗帕酮 可有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反应,亦可加重心力衰竭、支气管痉挛。 4) 普萘洛尔(心得安) 可有低血压、

13、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可加重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尿病病人可能引起低血糖、乏力。51 5) 胺碘酮 肺纤维化是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还可发生转氨酶升高、光过敏、角膜色素沉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胃肠道反应;排便习惯改变,心脏方面反应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或因QT间期过度延长而致尖端扭转型室速。 6) 维拉帕米(异搏定) 偶有肝毒性,增加地高辛血浓度,有负性肌力作用与延缓房室传导作用,可致低血压。52 合理休息 心电监护 发现频发(每分钟在5次以上)、多源性、成对的或呈RonT现象的室性期前收缩、第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53 做好抢救准备 病情监测与处理 监测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状况,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脉率及心率、呼吸、血压、皮肤粘膜状况等。 一旦发生猝死的表现如意识突然丧失、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立即进行抢救。54 (二)其他护理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