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郭庆光笔记_第1页
传播学 郭庆光笔记_第2页
传播学 郭庆光笔记_第3页
传播学 郭庆光笔记_第4页
传播学 郭庆光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播学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1信息的定义(1)广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2)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具有物质属性。1.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基本特点:a.一种信息共享活动b.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c.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d.传受双

2、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d.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1.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系统本身,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1.4社会传播的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见的信息传递。群体传播: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间的信息传递。组织传播:结构和分工明确的组织对内对外的信息交流大众传播:5大特点: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对象是分散而广泛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有反馈机制,但一般滞后,受众对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1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3、A开放性b整体性(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C双重偶然性(双方不确定性)【德】普曼: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额可能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持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d自我创造、自我完善两者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其存在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为的混乱,引发系列问题。(例如苏联解体)(1)传播障碍:包括结果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与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2)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见的隔阂,个

4、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17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1)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A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B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C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能动性和独立性。A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B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C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方法论:不能忽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作

5、用,也不能无视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特殊规律。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2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常见信号: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局限性:A取决于体内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无后天学习;B基于条件反射的过程2.2人类传播进程口语传播时代。开口说话一一手写字,加速人类社会进化的发展进程,只适用于小规模近距离社会群体内传播文字传播时代。文字(图形)的出现,时间和空间的变革,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进程。印刷传播时代。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批量生产信息并复制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形成人类体外化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推动计算机诞生,开创人类传媒大融合时代。2.3信息

6、社会信息与物质和能源成为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特点:A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依靠信用D贸易不再局限在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都将成主流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美】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贝尔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成“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三个阶段。第三次浪潮【美】托夫勒三次分别是原始的渔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7、工业社会向信息革命的转变。2.4传播媒介的分类【美】传播学家哈特示现的媒介系统。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无任何载体再现的媒介系统。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接收者不需。单方载体。机器的媒介系统。双方都需要载体。2.5媒介即讯息【加】传播学家麦克卢汉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生产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2.6二战后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初级信息化进程20实际50年代一80年代中期,大众传播媒介以及个人使用媒介的增长“高度信息化”进程20世纪

8、80年代至今A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B微型电脑普及C新传播的发展,媒介融合趋势2.7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该过程不断壮大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另一角度看,媒介是人体延伸出去的过程,也就是媒介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主性的过程。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3.1符号的定义和功能定义:是信息和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分为信号和象征符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能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就无法传播和保存。C思考。引发思维活动,思考对象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3.2

9、信号与象征符与表示对象有自然的因果性信号与表示事物间一対一的关联性符号人工符号。创造出的象征符通过传统学习来继承不仅能表达具体事物,还传达观点、思想等抽象事物可自由创造的,与指代物之间有随意性,可表达多种事物,某事物也可用多象征符表示。3.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如西红柿的分类语言符号(暧昧性)多义性,判断不准语言符号伴生符(声音文体等)非语言符号体态符号(体态语言)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更具独立性和能动性。(生活方式、服装饮食等)3.4意义意义是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本身是抽象、无形的,但可

10、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因此符号是意义的载体和表现形态。3.5符号意义的分类指示性与暗示性意义(例如双关词语)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外:概念符号所指事物的集合;内:事物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指示性意义与区别性意义3.6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所要表达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符号的意义随时代发展变化,受传者根据自身经历理解符号意义,受众可能有不同理解。情境意义: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文本自身不具有的意义,对符号文本的意义产生制约。3.7传播情境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

11、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文化等较大的环境。3.8象征行为的定义指的是用某种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号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3.9象征性互动理论创始人:【美】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发展:【美】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内容: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性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布鲁默: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3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是“社会互动”过程中

12、产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3.10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1)定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与符号互动、意义互动一回事儿)(2)前提: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A文字、语言等符号共通的理解B大致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3.11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米德认为,意义交换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人的“自我”意识就是件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me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

13、到,“主我”与“客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4.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信源,传播行为引发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2)受传者。信宿,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可通过反馈影响传播者。(3)讯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前两者的互动介质。(4)媒介。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者工具。讯息的搬运者。(5)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者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4.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缺陷:(1)易把受传者的关系作用固定化,不能转换。(2)

14、缺乏反馈,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A拉斯韦尔5W模式(或拉斯韦尔模式)(1)拉斯韦尔【美】1948年传播在社会主义的结构与功能(2)内容who(谁)saysw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何种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4)意义:A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述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五个环节构成;B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以5W模式思考形成。(5)不足:单向直线模式,考虑了受传者反应(效果)却未提供反馈渠道,未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字模式(描述电子通信过

15、程)(1)内容(2)意义: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3)缺点:单向直线过程,缺乏反馈环节,作为电子通信无不妥,但不完全适用于人类社会传播。4.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A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1)内容:1954年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基于奥斯古德的观点。(2)特点: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信息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重点不在渠道各环节,而在于双方角色的功能,每方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并相互交替。(3)缺点: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关系中,与社会传播现实不符。能体现面

16、对面传播的特点,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内容特点: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规模的特点。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美】基于香农-韦弗模式内容优点:克服了直线传播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噪音概念,对任何一个要素和环节都有影响缺点:除了噪音未考虑到其他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4.4传播过程的特点有动态性。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通,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意义或者精神内容的双向性,即作用与反作用。有序列性。各要素换届有先后次序。有结构性。传播过

17、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4.5系统模式下的传播系统模式A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美】1959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内容(3)特点:告知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从事传播的双方都可被看作是一个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任内传播。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结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分属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1)【德】1963大众传播心理学(2)

18、内容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结合点,包括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B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社会环境、所处组织、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3)结论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4.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1)日本学者: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从此观点

19、出发,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故被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4.7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1970年)(1)内容: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与人的体能相关的“能量交往”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2)意义: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从此模式出发,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进程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现代大众传播与资本主义制度是密切

20、结合在一起的,传播媒介在从事营利活动的同时,与权力相融合,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2)信息传播与精神生产密切相关,要考察信息传播就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3)一个社会中的精神生产的实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状态(4)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第五章人类传播与人际传播5.1人内传播的定义

21、、性质和特点(1)定义: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2)性质特点:A虽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过程,但过程不是孤立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是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应;D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5.2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1)定义(3.11):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客我”me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主我”与“客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

22、我。人的自我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又是互动关系的体现。(2)性质: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是“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5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1)布鲁默【美】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I960年象征互动论(2)内容:A人能够与自身进行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B自我互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但不是与他人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有着自己的特点。(3)意义

23、:告知人不仅与社会与他人进行传播,还与自身进行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可以在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5.4米德的内省式思考(1)定义性质: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只有在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文体状况时,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2)内容特点:A过程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他人的解决态度和方式,考虑自己该怎么做。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也是一个社会性过程。B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

24、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调动自身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对其意义重新进行解释、选择、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的意义和行为。(3)意义:A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充分说明人内传播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的活动,而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活动,本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与实践的反映。B反过来会对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影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5.5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1)内容:基模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认知引导结构。即人们在处理新信息或新事物是,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会引导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作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作出态度

25、或行为反应。(2)特点:A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B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不是以某个具体事例为对象,而是某种程度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性质。C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功能: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对新信息的性质和处理方法进行判断,并预测其结果。分类:人物基模(个体人物)、事件基模(事件程式)、角色基模(社会角色)。56信息处理过程模式【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1973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内容:A接触到一个新的事件或信息时,头脑中的相关基模就会被激活,参与到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当中;B信息的各项可证与我们认知基模相吻合时,倾向于按照原有的

26、解释和态度来对它。C新信息与认知基模有不吻合之处时,会对新旧信息的各特征进行比较,不足新的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D处理结果与原有基模相吻合,会起到强化原有基模的作用,有矛盾之处则会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E每次信息处理的结果都会作为分析、推理或判断的依据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中。5.7人际传播的定义、动机、特点和社会功能定义:个人与个人之见的信息传递。动机:A获得信息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个人要与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D满足给予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特点:A传递和收集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信息的意义更为复杂和丰富;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D与大众传播相

27、比,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社会功能:A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B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C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D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5.8库利的“镜中我”概念【美】社会学家1902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定义: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应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包括3方面: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评价或认识的情感。“镜中我”也是“社会我”,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以“镜中我”为核心的

28、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镜中我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6.1群体传播6.1.1群体的概念、类型、社会功能意义概念: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类型: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团体和一般群体、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社会功能和意义: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对社会:A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并保证其联系性;B通过分工与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起来,推动社会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个人:A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B是个人洗洗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C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

29、的场所和手段。6.1.2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A共同的目的和关心事项,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B成员之间的创作意愿,即个人参加群体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C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6.1.3群体意识的定义和内容定义:是参加群体的成员共有的意识。内容: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B群体感情(包括成员的密切接触和协作而产生的成员间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我们的感情)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所产生的认同感。)形成: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受信息的流量与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6.1.4群体规范在群

30、体传播中的作用定义: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排除偏见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通过奖惩机制来保证。对群体内:A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B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C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D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对群体外:A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B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一致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

31、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6.1.5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1)定义: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的态度。(2)原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雨少数人,对多数人意见会持比较信任的态度B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受到群体制裁的心里,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也是出于这种担忧。6.2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6.2.1集合行为(1)定义: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

32、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2)基本条件:A结构性压力。自然灾害等各种危机状况下,社会普遍存在不安、不满、焦虑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C正常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6.2.2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与人类正常的、有理性的传播行为相比,具有非理性的特点。(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群体暗示:集合性行为通常是大量人群聚集于狭小的物理空间,人们保持高密度的接触,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容易使他对周围信息失去理性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者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

33、中蔓延开来的过程。(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群体模仿:面临突然或灾难性事件时,常规方法很难应付,无意识的、条件性的,最简单省力的模仿是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于是出现相互模仿。“匿名性”原理: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6.2.3流言行为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1)流言A定义: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B特点:a总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b传播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c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

34、者敏感的话题d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在流行期间缺少证据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A奥尔波特: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重要性(importance)与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ambiguity)的乘积成正比。R=IXAB目前的公式R=IXAXU(流言流通量二与问题关联度involvementX社会成员的不安感anxietyX环境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关联度:社会成员与流言信息所涉及问题的关联程度;不安感:流言发生和传播的心理条件,包含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解释或恐惧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稳定状态,指由于权威信息渠道不畅通或公信力缺失所导致的信息紊乱。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A集合行为中的流言u紧急事态下的流言

35、B【美】社会学家H布鲁默: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即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映,而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的循环往复过程。C集合行为中“信息流”的特异点:a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b流言信息的变异和奇异回流现象c流言中伴随大量的谣言。(谣言指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6.3组织传播6.3.1组织与组织传播组织的定义:广义上指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狭义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写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组织结构特点:A专业化的部门分工B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C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组织不是个人的简单几何,也不

36、是有着一定随意性的松散群体,而是一个有着统一意志的严密整体。组织传播的定义: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题的传播活动。组织传播的功能:通过信息传递组织的各部分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即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A内部协调B指挥管理C决策应变D达成共识6.3.2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和机制(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成员作为组织人的特点)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及其隶属或平行关系)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分类:A横向传播: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协

37、调和配合。双向性强,互动渠道通畅。B纵向传播a下行传播: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阵政策的基本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b上行传播: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成员作为社会人的特点)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主要包括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特点:A交流的信息广泛B交流的双向平等性C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及互联网6.3.3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1)信息输入活动。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

38、的信息的活动。Pos销售系统:提供准确地实际数据,提供最新数据和实时信息(2)信息输出活动。即组织的宣传活动。包括公关宣传(PR)、广告宣传、企业标志系统宣传(CIS)。第七章大众传播7.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1)定义【澳】苏利文:大众传播级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时间活动。(2)特点:A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C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D信息即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E

39、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F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由以上五条决定。(3)社会功能【拉斯韦尔“三功能说”】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点:A环境监测功能B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的“四功能说”】美C.R赖特1959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继承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的基础上提出“四功能说”A环境监视B解释与规定C社会化功能D提供娱乐【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1982年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A政治功能:环境监视、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B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C经济功能

40、: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重要贡献)【拉杂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948年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C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7.2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19世纪30年代以前)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19世纪30年代以后)电视媒介和当代大众传播(20世纪20年代)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20世纪末)7.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7.3.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提供的不仅仅是“服务”,还作为一种改造的力量,对现代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7.3.2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1)“基于乐观主义

41、期待”的肯定态度【美】政治学家J.布莱士1889美利坚民主国探讨大众传播与政治民主进程的关系。观点: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舆论的发展和形成可以分为历史和现实两个过程。舆论形成四阶段:A基于情绪和期待的印象形成阶段B单纯地交换或获取信息的校级传播阶段C通过讨论和争论而使舆论得到组织化的积极传播阶段D形成最终合意和付诸行动的阶段【法】塔尔德1901舆论与群集观点: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一一公众。【美】社会学家库利1909社会组织观点: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之际才能够成为现实。(2)“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背景: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

42、倾向加剧代表观点:A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默顿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满足于肤浅的表层信息,具有醉申请的副作用;B【日】清水几太郎大众媒介一方面作为营利企业,一方面作为宣传机构,将受众淹没在表层信息洪水中,丧失了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C【美】精神医学家E.D格林电视煽情性和刺激性使许多美国人退化(3)网络媒体中“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一切问题的倾向。7.3.3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阶段一:传统社会中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把握还建立在“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之上。客观环境一一环境认知一一人的行为阶段二:大众传播时代,通过大型媒介去把握环境客观环境信息环境一一环境认知一一人的行为7.

43、3.4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1)信息环境: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2)特点:A构成信息环境的要素是具有特定意义的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符号;B一系列信息符号按一定的结构相互组合构成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的不仅仅是知识或消息,而且包含着特定的观念和价值;C当某类信息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潮流。(3)大众传播形成信息环境的优势:A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B大众传遍的信息的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7.3.5拟态环境(

44、1)定义: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者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李普曼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3)【日】滕竹晓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指出有许许多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点价值行为方式等,不一定有代表性,但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使得现实环境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难以区分。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8.1传播媒介的含义两大含义:A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B指从事信息的

45、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8.2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三种不同技术道德观梅赛尼1970技术与社会A技术“善”论代表人物:欧洲思想史上的合理主义和功利主义培根圣西门等内容:认为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能够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能够保证把人类带向一个理想的社会;合理的技术和方法是决定社会形态和人的命运的根本因素。B技术“恶”论代表人物:18世纪持“回归自然”世界观的法国学者卢梭;现代的艺术家人文学者、大众社会的批判家及环保主义者。内容:从本质上否认技术,

46、人物技术是万恶之源,夺走人的职业、饭碗、隐私、政治民主权力,导致官僚制国家;助长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最终夺走人的尊严;最终污染到自然资源,将人类和地球引向毁灭。C技术“中性”论代表人物:梅赛尼内容:技术本身并无善恶,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技术为人类的选择和行动提供新的可能性,也使得这种可能性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取决于人用技术做什么。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A技术决定论内容:技术的后果内在于技术而不取决于人的意志。技术在塑造人类发展的同时,人和社会处处受到技术的限制。B社会决定论内容:技术起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人的特定的价值的需求,不仅仅是手段,也是伦理、政治文化

47、的体现,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等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C技术与社会互动论内容:科学与技术和社会政治是相互区分又紧密相连的的交互作用关系。科技作为生产力对社会政治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而社会需要是技术的源泉与动力,政治和经济反过来也制约和决定技术。8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三个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1)媒介即讯息A内容: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并开创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人类由“部落社会”到“脱部落社会”再到“地球村”,无不归功于媒介及其技术的发展。B图示C评价:把媒介作为社

48、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看待。媒介:人的延伸A内容: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室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人的感觉、听觉、触觉的综合延伸。B评价: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但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热媒介”与“冷媒介额A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时候不必进行“热身运动”。B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C: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

49、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A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B局限性和片面性:看不到从事着能动作用的社会实践的人,看不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a把媒介技术市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b理论中看不到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媒介技术或工具主宰的对象c全部依据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8.4媒介工具盒技术的显示社会影响电视人和容器人电视人:【日】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

50、件社会的转变指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就是“跟着感觉走”容器人:【日】野收1980现代人的信息行为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内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不希望对方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媒介依存症特点:A过度沉湎于媒体接触而不能自拔;B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C满足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D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51、(2)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日】佐藤毅1986人的自律电视接收机作为一种商品,本身就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媒介,也是唤起人们新的欲望的媒介,把充满诱惑的商品世界展现在观众前,刺激了他们对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3)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视听成瘾。原因:网络技术提供的信息空间和媒介解除条件是前提;人类对网络的认识不到位,控制机制还未形成;有个人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8.5当代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1)主要领域数字技术一一传播资源丰富化电子信号的传输方式上,用数字压缩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把大量分散的

52、信息源和用户统一到一个系统中,超链接功能使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保证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且实现了多向性。多媒体技术一一传播手段的融合把丰富多彩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中。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2)意义P125(3)电子乌托邦”思想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上,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8.6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1)传播者与大众传媒传播者: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他人的人,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控制作用。也称为大众传播着或大众传媒。特点

53、:地位稳固;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优势:是专业的媒介组织,能力和效率高;有公开可靠的信源,可信性和可确认性高;形成了一整套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1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经济来源:广告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实现方式: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公共性与公益性内容: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经文化道德的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大众传媒某些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

54、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87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美】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1947群体生活的渠道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模式】1950年怀特提出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怀特的缺陷:1没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认为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

55、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并且指强调了编辑的把关人作用。没有说明哪些新闻会入选或者遭到舍弃。(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标准A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问题(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新闻信息的及时性和新意)B受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新闻价值: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做的价值判断。新闻要素:构成这种价值判断的各种因素。2新闻筛选的前提A附加性前提:时间报刊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B补偿性前提:一个时间在某一些要素上是平淡的,但可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得到补充C排除性前提:如果一个时间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那就有可能被排除在新闻之外。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业务标准: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

56、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晰性以及组合性等。市场标准: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把关过程的实质除了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还要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第九章传媒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9.1控制研究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2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产生、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9.2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内容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