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课件_第1页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课件_第2页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课件_第3页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课件_第4页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学习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及教育要点;掌握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掌握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名人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 蒙台梭利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模块一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块二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块三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贴、撕、剪、折、塑等方法,对各种形态(点、线、面、块)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各种具体的形象的一种美术教育活动。它对学前儿童手部肌肉的发展,实际操作能力、审美创造力的发展及

2、耐心细致、勇于实践、协调合作等个性品质的培养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内容的选定及设计与组织依赖于学前儿童的认识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手工活动是学前儿童非常喜爱的活动,它依赖于手部肌肉发育的程度、手眼协调及心理等方面的发展,与学前儿童绘画活动有着大致相同的发展历程。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目的活动期、基本形状期和样式化期。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 无目的活动期(1.53岁) 一、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尽情享受油泥的触感和油泥形态的变化,没有什么制作目的。随后学前儿童会做一些近似球形的物体,代表人、动物、房子或食物。在剪纸活

3、动中,学前儿童开始不知道剪刀的用途,在成人的指导下逐渐会拿剪刀,但仍不会使用, 纸和剪刀常常配合不好,纸张经常会从剪刀缝里滑出。撕纸是这一阶段学前儿童非常乐于参加的活动。他们可以用手将大纸撕成块状、条状,甚至更小(见图13-1)。在搭积木活动中,学前儿童也只是把积木任意堆放、叠高,而不能组合成形。总之,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在手工活动中享受着自主活动的快乐,体验手工材料的特性。 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图13-1 撕纸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成人应该给学前儿童提供丰富适宜的手工操作材料和适宜的操作场所,满足他们探索材料特性和发展触觉、运动觉的需要。如果成人能成

4、为儿童的玩伴将会给予儿童极大的鼓励,但要注意尊重学前儿童的活动方式,慎重地提供操作榜样。教师要注意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如泥工活动用的油泥, 柔软度要够,另外面团、黄泥、沙子都能满足触觉揉搓的需要。再如纸张,成人可提供白纸、报纸、手纸等容易剪的纸张给学前儿童。提供材料时要注意安全性。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 基本形状期(35岁) 二、35岁年龄段的学前儿童开始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和绘画活动的象征期一样,他们常常先宣称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才开始着手制作,但构思仍不够稳定。学前儿童在泥塑活动中出现了与绘画活动中的直线相对应的棒状形式,其技能也从拍打过渡到了团圆、搓长阶段。他们常

5、常用棒状的泥条代替绘出的线条,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宛如一件“浮雕作品”。到了后期,棒状出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现了粗细、长短的变化,有了部分与部分的连接,但整体感不强,不能表现事物的细节(见图13-2)。在撕纸和粘贴活动中,学前儿童逐步得心应手,但剪纸的技能仍掌握得不灵活,只限于裁剪直线,偶尔会沿轮廓剪,边剪边命名。由于手的动作发展不够成熟,这一时期,他们制作出的东西只具有物体的基本形状。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图13-2 泥工作品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在这一阶段,成人要多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地尝试表达自己的意图,培养其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同时,要教给儿童基本的制作

6、方法,帮助儿童实现自己的意图。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 样式化期(57岁) 三、随着学前儿童生理机能的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性逐步增强,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表现欲望很强烈。在泥塑活动中,他们能塑造出各种形态的事物,并乐于将其组合成复杂的形象,如尝试用凹凸或插接的方法使制作的物体成为一个整体(见图13-3)。另外,学前儿童还会借用一些辅助物和工具来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如用纽扣或米粒做动物的眼睛,用毛线做头发。在剪纸活动中,他们能剪出自己希望的各种线条和形状,剪刀与纸的运动流畅、协调,有能力的儿童还能剪出较为复杂的窗花。在利用废旧物造型活动中,学前儿童态度积极主动,不仅能通过剪、粘、

7、挖、接等技法来进行构建,还能对作品进行细节的修饰,力求完美。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图13-3 泥娃娃 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模 块 一对于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成人应注意为儿童提供多种工具和材料,并引导他们探索学习这些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鼓励和肯定他们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表现。学前儿童在制作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如启发、暗示等。另外,教师对学前儿童的作品应重视、尊重、赞美,引导儿童相互欣赏,使手工活动成为儿童获得多方面有益经验的载体。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幼儿园手工活动是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造型操作游戏。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内容,主

8、要包括泥工、纸工、拼贴、染纸、印制、编制,以及利用综合材料进行的综合性手工活动。因为手工活动的游戏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作品既好看又好玩,既可以装饰环境又可以作为幼儿的玩具,所以深受幼儿喜爱;同时,在手工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操作协调能力、耐心细致和有序的工作习惯都会得到锻炼和培养。在具体的手工活动中,教师对材料、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与水平,又能体现出美的形式。在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要使幼儿能通过反复的操作熟练它们的性能,正确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泥工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主要有黏泥、创意泥、橡皮泥、面团、泥工板、竹刀,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学前儿童学习泥塑的

9、第一步是要了解泥塑材料的性质。泥质地柔软,可以任意变形,还可以互相粘贴。 泥工的内容与选择 一、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了解了泥的性质以后,教师应结合创作指导儿童学习泥工的基本技法。泥工的基本技法有搓条、团圆、拍压、捏、分泥、抻拉、嵌接等,运用这些技法可以塑造出球体、卵圆体、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中空体和组合体等几何形体。教师在指导时,可以先用语言启发儿童自己动手尝试练习,仔细体会什么样的动作能塑造出什么样的形体。在此基础上,再让儿童观察教师是如何用这些基本技法塑造这些基本形体的,以使他们更准确地掌握泥工的基本技法。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为了使泥塑更加生动、有趣

10、、逼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儿童尝试使用泥工的辅助材料。例如,豆类可以做动物的眼睛,羽毛可以做公鸡的尾巴,牙签可以将物体的两部分连接起来等。另外,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泥塑,教师应了解以下几点: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黏泥的选用1.(1) 土黏泥。土黏泥经济方便,但使用前需要进行加工,方法是首先将收集来的泥土放入桶中,兑水化开,使之成黏稠的汤状;待泥土中的植物根须等杂物漂浮起来,用工具捞出或漂出;再将泥沉淀几小时,当泥土澄出清水时,把水舀出,留下黏泥;取出桶中上层的细泥留用,将桶底的泥渣倒掉;再对泥做一些加工,在泥中加少量的盐和油,揉均匀;最后,将和好的泥封存在塑料袋中备用。学前儿

11、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2) 橡皮泥。橡皮泥干净、使用方便,在市场中很容易买到,是学前儿童泥工的常用材料,但橡皮泥冬季发硬、夏季发黏,因而适宜在春秋两季使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3)面泥。面泥制作简便、干净,配方是3杯面粉、1/3杯食盐、2杯水、2大汤匙油,以及需要的食用色素。把这些原料放在容器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加热时用木勺不断搅拌,直至材料黏和成一团,面泥就做好了。将泥放入冷盘中冷却,用湿毛巾覆盖其上,防止干裂。待面泥冷却后,稍加揉匀,即可使用。若要制作彩泥,可将颜料加到面泥中,揉匀即可。面泥的缺点是夏季易发酵,可将制好的面泥冷却后用塑料薄膜包裹严实放入冰

12、柜保存备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对泥塑进行着色描绘2.在幼儿园大班,为使泥工作品更加美观逼真,教师可指导儿童对泥塑进行着色描绘。其方法是在作品干透后,用水粉上色,先涂白色作底色,干后再用其他颜色描绘。用于描绘的颜色,可以用形象的固有色,也可以只考虑美观而用装饰色。着色时不宜反复涂抹,这样颜色会混浊不清。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注意妥善处理泥塑作品3.泥塑完成后,需要晾干才能牢固,成为永久作品(见图13-4和图13-5)。晾干时,要注意将作品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以防作品干裂或发霉。展示和保存泥塑作品要比展示和保存绘画作品难一些,需要一些空间和容器,尤其是作品数量较

13、大时,教师会觉得很难办。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让儿童带一些作品回家。另外,有些泥工材料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若重新使用泥料,就需要毁掉原来的作品,这时,教师应与儿童商量或在他们不在场的情况下处理。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先给作品拍照,然后再处理,以免伤害幼儿的感情。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图13-4 泥塑(一)图13-5 泥塑(一)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纸工的内容与选择 二、剪纸1.剪纸的主要工具是剪刀,学前儿童所用剪刀以儿童专用剪刀为好,这种剪刀的剪刀头是圆的,使用时较为安全且不易导致肌肉疲劳。教师给儿童准备的纸张应以不薄不厚为宜。教师指导学前儿童学习剪纸的第一步就是引导

14、他们学习怎样使用剪刀,方法是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伸进剪刀的两个柄环里,通过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的张合来控制剪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前儿童学习以下几种剪纸方法: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1) 目测剪。目测剪,即在没有画痕的纸上依靠目测剪出形象。学前儿童靠目测剪出的大多是线条、几何形和一些轮廓线较简单的形象。由于目测剪的方法没有严格限制,比较自由,因而在儿童开始学习用剪刀时可以采用这种剪法;在学前儿童年龄稍长,有了一些剪纸经验后,教师可要求他们先考虑好自己要剪的形象,然后再剪。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2) 沿线剪。沿线剪是指按照纸上画好的轮廓线剪出所有需要的图形。轮

15、廓线可由教师画出,也可由儿童自己画出。通常,儿童年龄越大,自己画得越多。无论是教师画,还是儿童自己画,都需要注意所画的形象应大些,轮廓线要简练些,不能有太多的凹凸。教师可在美术角中陈放一些废旧画册或挂历,提供学前儿童在游戏时间里练习沿轮廓剪,剪下的形象可供粘贴用。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折纸2.折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手工活动之一。其特点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平面的纸折叠成立体的形象。折纸不仅可以锻炼学前儿童动作的灵活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目测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对图形变换的思维能力。折纸取材容易,报纸、挂历纸等薄而有韧性的纸均可以用来折叠。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在幼儿

16、园中,教师教学前儿童学习折纸,应在折叠各种形象的过程中教他们学习折叠的基本技法、术语和规则要求。为了让学前儿童在学习折纸时能够较容易听懂教师的讲解,看清教师的动作,教师应先有目的地选择几种简单形象教他们折叠,以学习并掌握那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基本折法和术语,如边、角、中心线、中心点、对边折、对角折等。同时,要求他们按照规则折叠,即对齐、对准、抹平、压实,让他们知道如果对不齐、抹不平,折出来的物体形象就容易歪扭、松垮,既不美观,又不结实。学前儿童可以学习的折纸技法还有集中一角折、集中一边折、双正方形、双三角形、四角向中心折和组合折等。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由于折纸的特点,折完一步以后

17、,前面折的部分即被掩盖,因而很不容易从已折出的样子看出折叠的步骤来,有些跟不上教师折叠步骤的儿童在学习中就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师可引导儿童学习根据折纸符号来折叠。在绘画折纸符号时,线条要清晰、简明(见图13-6和图13-7)。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图13-7 折纸兔子图13-6 折纸葫芦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纸造型3.纸造型是指运用图画纸、卡纸一类略硬的纸,通过剪、折、粘贴等技法制作出立体形象。通过制作可使学前儿童认识纸的立体变化,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纸造型有一定的难度,最好在幼儿园大班进行。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教师在指导

18、学前儿童制作时,先要指导他们制作基本形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这是纸造型的基础。在学习基本形体的基础上,教师指导他们根据“因材施艺”的原则,用所学过的技法进行联想造型,可以用“减法”对基本形体做剪、挖、切等加工(见图13-8),也可以用“加法”在基本形体上面进行粘贴、镶嵌、插接、盘绕、组合等加工。例如,在圆柱体上面贴上弯曲的纸条就成了小桶;在圆柱体旁边贴上弯曲的纸条就成了茶杯;将直立的圆柱体上方剪开成条,卷弯成树枝状,再用彩色纸剪成树叶贴在上面,就成了各种花树或果树;而用长短不同的圆柱体则可制成动物的头和身体,再用小棒插入做脖子,贴上尾巴、耳朵、眼睛、鼻子、胡须等,这样就制作出

19、了各种动物。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图13-8 纸造型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拼贴活动的内容与选择 三、拼贴属于平面手工,学前儿童的拼贴活动主要有粘贴、剪贴和撕贴等形式。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粘贴1.粘贴活动是指用现成的点状、线状、面状材料,粘出或贴出具有浮雕感或平面感的画面。其目的主要是让儿童在学习粘贴的手工技法的过程中,知道并能运用点状、线状和面状材料,制作成浮雕状或平面状的各种画面。粘,大多是用点状材料来进行的;贴,大多是用天然的或经过加工的线状或面状材料来进行的。下面结合典型的具体制作活动来说明教师应如何进行指导。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

20、择模 块 二1)粘沙粘沙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粘沙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小塑料片、毛笔、胶水、细沙和各色底纸。在粘沙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1) 教师应引导儿童认识和了解这些工具和材料各自的性质及用途,并学习其使用方法。例如,对于如何用毛笔均匀地涂胶水,教师可事先在胶水中加入少许与细沙类似的较淡的颜色,以便儿童在涂抹时能看清楚什么位置涂过胶水了。对于选择何种颜色的底纸,教师要引导儿童注意画面上形象的颜色与底色的搭配。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2) 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创作所要粘沙的画面形象,应注意将画面形象的轮廓

21、线画得简单一些,这样才便于操作。(3) 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将沙粘牢的方法。涂完胶水后要立即撒上细沙,若是粘多种颜色的细沙,则要有规律地、有秩序地涂抹胶水后再撒上一种颜色的细沙,完成后,再进行另一种颜色的粘沙;然后将一张旧报纸覆盖在作品上,用手有顺序地、由上向下地轻轻压实。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4) 教师引导儿童学习将多余的沙料抖去。用双手捏住底纸的两边,将纸略卷,让没有粘在胶水上的细沙集中在纸中间,倒入装细沙的容器里。(5) 教师引导儿童装饰作品。用小塑料片刮去轮廓线外多余的沙,涂胶水补粘未粘住细沙的地方,这样就完成了一幅有浮雕感的手工作品了。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22、块 二2)树叶拼贴贴树叶是典型的用面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贴树叶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剪刀、双面胶(若用胶水和糨糊贴,则晾干后容易脱落)、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压平的树叶和各色底纸。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发动儿童和家长一起收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树叶,并欣赏树叶变化多端的形状、天然的叶脉肌理及其丰富的色彩。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活动开始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儿童根据“因意选材”或“因材施艺”的原则选择树叶。若是“因意选材”,则先要构思自己所要制作的大致内容,设计画面的布局,然后根据这一设计选择适当形状和颜色的树叶来拼贴;若是“因材施艺”,则要引导儿童将树叶正反、上下看,仔细观察各种树

23、叶的形状、色彩等,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看一看,想一想:它们像什么?可以制作成什么形象?例如,卵圆形叶像动物的身体,圆形叶像猫、虎、熊猫、人的头或猫、熊猫的耳朵,掌状的枫叶像金鱼的尾巴;瘦长的枣核状树叶可以做小船、蜻蜓的翅膀、兔子的耳朵等。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选择好树叶后,教师要引导儿童用这些树叶在底纸上进行摆放、布置,并对所选树叶进行少量的修剪。接下来,就是贴树叶,即在每片树叶的反正面贴上双面胶,然后放回原位,用一张干净的纸盖住,抹平压实。在树叶拼贴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1) 若是“因意选材”,则所要粘贴的画面形象,应视儿童

24、的年龄来决定是由教师画还是由儿童自己创作。因为就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进度而言,早期儿童还处于单维阶段,多维要求对他们来说是不合适的。所以,应随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步地增加他们自己创作的分量。(2) 在一次粘贴活动中,不宜有太多类型的材料;否则,儿童易将注意力转移到材料的翻找上,从而影响完成作品的进程。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3) 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发育不成熟,动作的灵活性及手眼的协调能力较差,因而教师在为儿童设计画面形象或引导儿童自己设计画面形象时,都要注意其轮廓线要简单,不宜有太多的细小凹凸,并且形象的数量要少些,以方便儿童手的操作。(4) 从作品的美观考虑,教师要引导儿童注意画面形

25、象的颜色与底纸的颜色之间的搭配。通常来说,材料的颜色与底纸的颜色应成对比,这样才能起到突出画面形象的作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5) 如果采用树叶类自然材料进行粘贴,教师要引导儿童注意尽量利用自然物本身的形状、颜色及其他特性,少做修剪与改变,以保持自然物的自然之美。例如,用铅笔的刨花做裙子、用西瓜籽的壳做老鹰的羽毛等。(6) 在底纸上摆放形象时,教师要引导儿童注意画面的布局:先定主要的、大的形象,再定次要的、小的形象;将主要的形象摆放在画面的突出的、显著的位置上,再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次要的形象的位置。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7) 若粘贴剂是胶水一类的,则教师在

26、引导儿童涂抹时应注意将画面分成小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否则,若将画面全部涂抹上粘贴剂后再来粘贴,则粘贴剂易干而不好粘贴。同时,要注意涂抹均匀,这样粘贴的作品才会牢固而不易脱落。(8) 粘贴剂不能到处乱抹,要注意保持卫生。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剪贴是指用剪刀将材料修剪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拼贴出形象。普通的剪贴材料是各种拼贴出的形象,其中一部分技能属于绘画,其余技能是拼和粘。一般来讲,学前儿童是在边剪边拼摆的过程中完成构思的(见图13-9)。在粘贴之前,教师应让他们充分地修剪和拼摆材料;待拼摆满意时,再将材料一一粘上。粘贴之前和粘贴时要注意提醒他们糨糊不要蘸得太多,适量即可;

27、糨糊应涂抹在材料的背面,涂抹要均匀。除技能上的指导外,在粘贴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操作习惯,如不乱抹糨糊,保持手、衣服、用具和作品干净,剪剩的材料放入容器中,等等。剪贴2.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图13-9 公交车上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撕贴3.撕贴也是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撕贴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其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把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来撕出所需要的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用手撕出来的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独特美感,这是其他造型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撕贴活

28、动的重点在于“撕”。一般来说,撕贴的材料是较薄的软纸,其韧性不能太强。撕贴的形式有自由撕、沿轮廓撕和折叠撕等。儿童开始学习撕纸时,可进行自由撕。逐渐地,教师可引导儿童学习沿轮廓撕和折叠撕。在撕贴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1) 教师首先要引导儿童学习撕纸的基本方法:用两手靠近分别捏住要撕开部分的两侧,大拇指在纸的上面,其余四指在纸的下面;撕时,两手向相反方向用力,每次撕口不要太长,以便能控制好要撕的形象。撕纸的贴法可参考粘贴部分。(2) 每次提供给儿童的纸不宜太大,以免儿童由于手的控制能力差而越撕越小,结果是一张大纸被撕成了一个很小的形象,造成浪费

29、。(3) 不能要求儿童很准确地撕出一个完美的形象,若与所构思的形象有较大的出入,教师则可以让儿童仔细观察手中的纸形,想象它像什么,撕好后,再装饰、添画成为一幅有意义的画面。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染纸活动的内容与选择 四、染纸是指用吸水的纸和水性颜料通过渍染和点染的方法染出色彩美丽的纹样的活动。染纸的目的在于让儿童在学习染的技法的过程中,了解、感受色彩位置排列所造成的变化。染纸的材料和工具主要有吸水性强的纸(生宣纸、餐巾纸、毛边纸等)、毛笔、水性颜料等。为了增强渗透的能力,可在颜料里滴进少许白酒。在染纸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应注意以下几点: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1

30、) 教师要给儿童提供充分的接触和尝试材料的机会,让他们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特点。例如,让儿童分别用生宣纸、卡纸等不同性质的纸,以及粉性材料和水性颜料来染,通过尝试逐渐懂得染纸须用吸水性强的生宣纸和渗水性强的水性颜料作为工具。(2) 教师要指导儿童将纸进行折叠。染纸常见的折叠方法有米字折、田字折、放射折和自由折等(见图13-10),折叠要整齐、压实,不宜太厚。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图13-10 常见的染纸折叠方法 (a)田字折 (b) 米字折(c)放射折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3) 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染色的方法。染色一般分为渍染和点染两类。渍染是指将折好的纸插到颜料

31、里,颜料自动地吸到纸里去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渍染时,应注意把握染色时间的长短,即由于颜料的渗透性和纸的吸水性,如果想将纸的一边1/3的长度染上色,那么就必须在水色还没有渗到1/3处时及时把纸提出染料的水面,这样才不至于使染色的面积超过预先设想的面积。点染是指在渍染无法进行的部分用毛笔沾染染料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儿童进行点染时,应注意帮助儿童解决如何才能把纸染透的问题,若未染透,则应在同一部分的反面甚至里面进行点染。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4) 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习如何揭开染纸。可以先等染纸阴干或接近阴干时揭开,也可以把干净的吸水纸放在染纸上压吸后揭开。(5) 在准备工具时要注

32、意多备几支毛笔,要专笔专用,以保证颜色的纯正。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印制活动的内容与选择 五、印制活动充满了悬念,常常令人惊讶,在印章盖到纸上之前,谁都说不准印出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印章制作原料很容易获得,小器件、马铃薯块、玩具等表面有纹理的物品都可以用作印章。把印章表面蘸上印油或颜料,按在纸上,就印出印记来了。印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能够轻松地印出有韵律的连续图案。它完成作品的过程很吸引人,是学前儿童喜欢的美术活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完成一幅印制品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一个浮雕印章,可以找一块马铃薯在上面刻出图案,也可

33、以用橡皮或塑料泡沫板来做;第二步是把做好的浮雕印章在印台上蘸一点印油或颜料,也可以用刷子涂;第三步是把它按在纸上,然后拿起,印记就留在了画纸上。学前儿童初学时,可先不雕刻印章,选一些小物件,利用其现成的形印出色块,组成各种图形或形象。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编织活动的内容与选择 六、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 综合制作的内容与选择 七、幼儿园的手工活动除上述活动外,还包括许多利用综合材料进行的手工活动,经常是为了完成某一主题,需要同时使用很多种材料和技法进行综合表现。综合制作活动涉及的材料多种多样,如自然材料、生活废旧物品等,只要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适合儿童操作,都

34、可以纳入儿童的手工活动的材料范围(见图13-11)。市场上的手工活动教材,内容丰富、技巧多样,教师可酌情选用,帮助幼儿提高创造与制作的能力,丰富他们表达的手段,提升其美感经验。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在综合制作中,材料的收集和选择十分重要,教师应组织学前儿童广泛而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及时将材料分类保存,在需要时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制作。综合制作的另一项技能是对材料进行修剪,使之适合造型的需要。例如,在纸盒造型中,将一个纸盒切割制作成动物的躯体的样子。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在综合制作中,教师除教给学前儿童必要的造型技法外,应把指导的重点放在引导学前儿童想象上,启发他们

35、发现、思考材料的特质,即材料的形状、质地、颜色的特点;考虑利用材料的这些特点可制作什么或者按照自己的设想选哪些材料更合适,让他们在这样的探索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内容与选择模 块 二图13-11 综合制作画猫头鹰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指导学前儿童手工活动时,教师应注意遵循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结合手工本身的规律,充分发挥手工教育活动的价值。幼儿园手工教育活动一般可分为活动准备、制作与指导、作品展示、活动延伸和活动评价等基本步骤。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目标 一、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总目标为: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手工制作的基本规律,并

36、学习大胆地运用这些基本规律创造性地塑造和制作多种平面的和立体的手工作品;引导儿童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由于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不同,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特将不同年龄段的教学活动的总目标总结如下: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一) 小班手工教学活动总目标小班幼儿手的发育不成熟,也没有明确的制作意图,其手工制作纯粹是一种玩耍;到了小班后期,儿童渐渐地借助教师的指导产生制作的意图。因此,小班幼儿制作的目的多是在与材料的接触中产生的,教师要多为他们提供与制作材料接触的机会。例

37、如,让儿童在团、搓、拉、挖、压等活动中,了解材料的可塑性;让儿童在撕、折、剪、卷等活动中了解材料的软硬程度、是否容易变化等特性。教师要引导儿童在与材料的接触过程中,了解材料的性能,在玩耍的过程中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根据小班儿童的情况,现将小班手工教学活动总目标总结如下:(1) 引导儿童参加各种手工活动,使他们愿意尝试多种材料和工具,培养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2) 引导儿童学习用胶水、糨糊等粘贴一些简单的点状材料和面状材料。(3) 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撕纸的方法和使用剪刀的方法。(4) 引导儿童学习使用面状材料,按照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简单的物象。(5)

38、引导儿童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初步学习用搓、团、压、黏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物象。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教学案例小班手工活动:小熊过生日活动来源:庆祝生日是幼儿最喜欢的事。小班幼儿处于手工的无目的活动期,手指小肌肉群的发育不成熟,认识理解能力也有限。本次活动设计成撕纸活动,简单易懂,既锻炼了幼儿手的运动觉,又丰富了其对日常生活的了解。活动目标:(1) 探索撕纸和粘贴的方法,体验与别人分享的快乐。(2) 尝试材料的不同搭配和命名,获得成功体验。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活动准备: (1) 长毛绒小熊一只,糨糊,制作成蔬菜模型的彩纸,纸盘若干。(2) 父母引导孩子参与做菜过

39、程,让孩子知道几个菜名。活动过程: (一)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活动兴趣小熊今天过生日,请来了许多小动物,可是没有人给它们炒菜。谁愿意当厨师?讨论:你想做一些什么菜给小动物吃?绿色的蔬菜有哪些?红色的蔬菜有哪些?还有什么颜色的蔬菜?你知道菜可以切成什么样子吗?(片、条、丝、泥)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二) 配菜、炒菜(1) 撕纸。幼儿把各种纸质蔬菜模型撕成片、条、丝、小碎块,配出各种“菜”。教师观察幼儿“配菜”过程,并与之交谈。(2) 幼儿把“菜”粘在盘子里,一边粘贴一边想想是什么菜名。(3)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启发他们用多种颜色的原料炒出一盘“菜”,并注意颜色搭配,说出菜的名称

40、。对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启发他们用两种颜色的原料炒出一盘“菜”,并能说出菜名。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启发他们炒出一种颜色的“菜”,并能说出菜名。 (4) 教师督促幼儿把手擦干净。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三) 品尝分享幼儿互相品尝,说说“菜”的味道、颜色、名字,大家围成一圈为小熊唱生日歌,说一句祝福的话。活动延伸: 教师把有关材料放到美工区,满足幼儿继续探索的愿望。活动评析: 教师的设计意图明确,活动过程环环相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情境,把各种颜色的纸联想成各种菜,启发引导幼儿学会把纸撕成一丝丝、一条条、一块块来“配菜”“炒菜”,用不同搭配、组合为小动物们做出一盘盘“菜”

41、。在活动中,教师注重了幼儿个体差异、语言表达、分享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使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二) 中班手工教学活动总目标中班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常常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换制作的形象。例如,在剪纸活动中, 随着纸张的变长,儿童会想到剪“面条”“筷子”等;纸张变圆,会想到剪“太阳”“苹果”等。根据儿童“借形造物”的特点,教师应有步骤地引导、帮助儿童借助已有的形状来表现形象。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根据中班幼儿的情况,现将中班手工教学活动总目标总结如下:(1) 引导幼儿喜爱各种手工活动,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2) 引导幼

42、儿学习粘贴比小班复杂的点状材料及自己剪成的面状材料。(3) 引导幼儿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教学案例中班手工活动:小树叶活动目标:(1) 尝试用各种颜色的树叶搭配来创作不同的形象。(2) 体会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 画图纸、颜料、剪刀、糨糊、抹布。(2) 教师与幼儿一起到户外收集各种树叶,回来后请幼儿将树叶用水洗干净,擦干、压平。在幼儿洗树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边缘等异同之处。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活动过程: (一) 讨论(

43、1) 秋天树叶都会落吗?(2) 为什么有的树叶会落,有的树叶不会落?幼儿互相交流欣赏收集的资料、图片,通过教师的介绍或查找资料了解有关落叶树和常绿树的知识。(二) 引导教师引导幼儿联想、思考、讨论:每种树叶与什么东西相似。例如,柳树叶像兔子的耳朵,杨树叶像金鱼的头,枫树叶像金鱼的尾巴,通过充分讨论使幼儿产生联想。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三) 欣赏请幼儿欣赏几种树叶作品,如树叶贴画、树叶印画、树叶项链等(见图13-12),启发幼儿想一想树叶还能做什么。图13-12 树叶作品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四) 操作为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小组动手操作

44、。(五) 作品展示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做的是什么。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要深入了解树叶的生长变化。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既生动又有趣,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想法在纸上先用树叶拼摆各种造型,确定主题。教师在设计中,要求幼儿动手贴、印、串、剪;同时提醒幼儿注意树叶画要将树叶蘸上颜色,颜色不要蘸得太多,轻轻印在纸上,然后用手压一下;树叶粘贴要将少许糨糊涂在树叶背后,将拼摆好的图画粘贴好 ,用手轻轻压一下,并添画细节和周围景物。教师讲解很细致。此外,串树叶项链让幼儿了解了树叶的其他用途,使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了手工的乐趣。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三) 大

45、班手工教学活动总目标大班幼儿已有了制作的意图,也能根据意图进行创作。但是,有的儿童在手工制作时,即便有了明确的制作意图,也不一定能实现。为了避免使儿童产生挫败感或对手工制作失去信心,教师应及时帮助、指导,让儿童实现自己的制作意图,体验成功的喜悦。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4)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折法折出物体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5) 引导儿童学习用多种泥工技法,塑造不同形象的立体物象。(6) 引导儿童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布置环境,制作教具、玩具、礼品、演出服饰、道具等,并注意装饰美丽。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教学

46、案例大班手工活动:纸飞机活动来源: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孩子们的玩具种类越来越多,渐渐地,传统的自制玩具被逐渐淡忘了。本次手工设计活动“纸飞机”,一方面可以加强幼儿对飞机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飞机玩具,可以加强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喜爱,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及设计能力。 活动目标:探索纸飞机的折叠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活动准备: (1) 折好的飞机范例和收集的各种飞机图片。(2) 白纸、粉笔、彩色胶条。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1.谈话教师出示各种飞机的图片,引起幼儿对飞机的兴趣。问题:你喜欢飞机吗?你见过什么样的飞机?飞机像什么动物?并请幼儿做一做

47、飞机飞行的动作。2.讲解教师讲解飞机的结构特征,以及机舱、机翼等每部分的作用。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二) 基本部分1.折飞机教师出示折好的纸飞机,请幼儿试飞;引导幼儿尝试动手折一折。能力较差的幼儿,根据折纸图来完成折飞机;教师启发大多数幼儿将范例拆开,研究折叠方法;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探究折飞机的多种方法,教师在幼儿需要帮助时给予方法上的指点。2.试飞(1) 幼儿四人一组,进行纸飞机的试飞比赛。两人做试飞员,两人做裁判员,可用彩色胶条粘出起飞线,在飞机落地时用粉笔做出记录,轮流玩后记录优胜者。规则和玩法由幼儿商量确定。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 感知和学习线的长短

48、运用。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蜘蛛网上的线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观察并说出主架(从中间往外发射的线)是长直线,绕在外面一圈一圈的线是短直线;主架是确定整个网的大小的,所以要用长长的直线才能把网织得大一些,主架线之间的距离短一些,所以就用短直线来连接。 感知和学习线的疏密运用。教师:我们再来看看蜘蛛网的中央和外边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观察发现网中央的线密一些,网外面的线疏一些)网的中央是小蜘蛛经常活动的地方,所以织得密一些,这样才牢固一些,不容易弄破,越往外面,小蜘蛛去的时间越少,就织得疏一些。那我们要怎样才能画出疏的和密的线条呢?(幼儿自己想象并说出画的方法)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2) 选出每组的优胜者参加试飞的决赛,教师可引导幼儿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纸飞机飞得远?有的纸飞机飞得近?教师鼓励幼儿探索使飞机飞得更远的折法。(三) 结束部分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汇总探索各种折飞机的方法,幼儿互相学习、共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延伸: 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飞机玩具。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模 块 三活动评价: 这是一次非常有趣且非常有意义的手工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仅了解了飞机的功能,也能根据飞机的结构特征探索出纸飞机的折叠方法,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应更好地注意安全性,要把幼儿带到宽敞的环境中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