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_第1页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_第2页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_第3页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_第4页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历史)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皂市镇中心学校 金友群【学习目标】1.了解经互会的建立,苏联模式对东欧的影响2.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3.知道八一九事件,分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重点】苏联的发展与改革【难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1917年11月7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俄国,史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俄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力量逐渐壮大社会主义阵营东欧八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

2、亚洲六国:拉美一国:中国、老挝、越南、朝鲜、蒙古、柬埔寨古巴二战前后,世界各地纷纷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1.经互会成立: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1949年2.中苏建交: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1949年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跨了。斯大林逝世1、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18941971)斯大林模式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政治上:经济上: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农业: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改行收

3、购制;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1、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2.内容3.评价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且存在严重偏差。 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西伯利亚西部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1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阿尔泰地区增加了3倍。 195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达到2800万公顷。但是苏联在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区的玉米一无所获。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

4、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犯了瞎指挥的失误,忽视了客观规律。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农业方面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搞个人崇拜,搞个人集权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尼克松2.勃列日涅夫改革结果: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重工业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和航天技术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和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内容

5、:推行新经济,要求加速科技进步、玩产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战略核武器军备上赶上美国常规武装力量但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3.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结果失败。政治改革表现: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影响:使人们的思想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失控,各加盟共和国分离趋势加强。 4.“八一九事件”1991年,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结果失败。戈尔巴乔

6、夫辞去总统,叶利钦控制了全局,加速了苏联解体。“八一九事件”使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 5.苏联解体:1991年影响: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两极格局结束。内部原因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直接导致解体加速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挫折体制更加僵化冲击苏联模式 因为中国的改革做到了以下几点: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7、生活水平。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3、正确处理民族关系。4、对西方的“和平演变”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中国、苏联的改革却导致了怎样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改革,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苏联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改革是一把双刃剑苏联解体后的地图苏联解体仅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1.原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出现严重问题;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尖锐;西方国

8、家推行和平演变;东欧各国实行政治多元化,政局动荡。三、东欧剧变东欧剧变中的主要国家: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推倒柏林墙德国签订统一条约2.影响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三、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直接导致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

9、挫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949年,经互会成立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东欧剧变没有取得成效C1.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先提出改革的苏共领导人是( )A列宁 B普京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D2.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B3.“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

10、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的这个国家的最终结局是( )A经济日益强大 B国家走向解体C社会政局安定 D各种矛盾缓和C4.“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 ) A冷战开始 B苏联解体 C东欧剧变 D经济危机5.苏联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某些相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或回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也可)。大跃进运动 。(2)20世纪50年代,揭开苏联体制改革序幕的苏联领导人是谁?答: 赫鲁晓夫 。(3)揭开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