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传播学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作者:徐阳时间:2011/6/30 15:12: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 HYPERLINK /product.fr%e8%ae%ba%e6%96%87%e5%85%b3%e9%94%ae%e8%af%8d%ef%bc%bd%e4%bc%a0%e6%92%ad%e6%95%88%e6%9e%9c /product.fr论文关键词传播效果 传 播技巧有效传播论文摘要教育本身是一种传播过程。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树立教师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 才能使传播取得更好
2、的成效。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由于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传 递过程,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是传播对象,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传播学理论开展教育 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应用传播学理论呢?这首先涉及到一个传播效果问 题。在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效果这个概念有双重含义:第一,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 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 者的意图或目的;第二,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 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根据传播学理论, 为了求得更好
3、的传播效果,教师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树立自身的“品牌”,同时遵循传播 规律,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一、树立威信,形成“品牌”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居于最优越的地位,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即便是同一内容 的信息,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 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第一是传播者 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 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两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 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4、。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 传播效果的前提。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首先应树立的就是自己的威信。“人无信而不立”,能获得学生的信 任,是一个教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信任自己,最重要的是应该从人 品上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树立信誉。“身正为范”、“行为世范”,说的都是教师要具备高尚 的人格,树立个人信誉,成为学生做人的“模范”。这包括诚实守信、客观公正。教师应该诚实 守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行动果断。另外,教师要做到客观公正,对学生一视同 仁,奖惩分明。正确的就表扬,错误的就批评,绝不心存偏袒,在班里树立正风正气。这样,教师 的信誉树立了,
5、学生也才会按照教师的各项要求去做。另外,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传播者,教师一定要在专业上多学习、多思考,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塑造一个专业权威者的形象。学生只有在知识上信任教师的权威,才能尊重教师,认真学习。 而一个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则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失误,或者有时甚至无法应对 学生提出的突发性问题,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对教师信任,从而有损教师的自身形象,影响 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塑造好自己的专业权威者形象。二、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传播技 巧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和诉求法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运用一定的传播技巧以取得
6、良 好的传播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因人而异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 对象提示自己一方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 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 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般来说,“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做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 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方面“两 面提示”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 但由于同时提示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
7、度增加。两种方法的有效性依传播对象的属性不同而有明显区别,“一面提示”对文化水平低者 说服效果较佳,而“两面提示”对文化水平较高者效果较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 同文化水平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传播方法。“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一方面,“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让对象易于把握传播者的立场,但同时也使显得过于 强硬;另一方面,不示以明确结论,寓结论于判断材料之中的“启发引导”式做法则给人以“结 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说服者的影响,但容易使主旨变得隐晦,有时 不易贯彻传播者的意图。关于是否明确提示结论,可以肯定的是: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 合,明示结论
8、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 结论;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 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因为在这种场合,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画蛇添足之嫌,容易引起 对象的烦躁或反感而对说服对象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教育过程中应将“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 程中要“明示结论”,讲清道理,但不是强加,而应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过 去那种教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的“听话机器” 了,教师要想让学生接受教育,就必须以理服人, 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真正让学生心服口服。大声地“布道”或呵斥
9、,只会招来学生的逆反。 教师可以平心静气地先提出一个问题,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听听学生的心声,然后用共同讨论 的方式进行隐性引导,最终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也可提供一篇引导 性的判断材料,“寓观点于材料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 的目的;另一种是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 的效果。教育应该将“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相结合,有时用理性去分析
10、、说服,有时则用感 情去感染学生。因为,两种方法的有效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有些问题只能靠“诉诸理性” 的方法来解决,有些问题采取靠“诉诸感性”方法更有效,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采用“警钟效果”“敲警钟,具有双重功效: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化地唤起说服对象的注意,促 进他们对有关信息的接触;同时,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行动。教育中可以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 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比如,教师可以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他们学业的重要性,从而 最大限度地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注意,并促使他们迅速
11、采取对应的学习行动。当然,因为“敲警 钟”基本上是通过刺激学生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所以教 师应注意把握好分寸,避免产生负面影响。三、注意学生的个性作为传播对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或劝说有 的学生则固执己见,我行我素。这种“容易”或“难以”接受他人劝说的个性倾向,称为个人 的“可说服性”,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与特定主题相关的可说服性一一说服的主题是多种 多样的,一个学生在某些话题上可能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而在另一些话题上则可能容易产生 拒绝或排斥态度;(2)与特定议论或诉求形式相关的可说服性一一如有的学生容易接受道理说 服
12、,而有的学生则容易接受场面或氛围的感染,有的学生对“强加式”说服表现出自发反感, 而对“诱导式”说服则很容易接受等等;(3)一般可说服性一一与主题或说服形式无直接关系, 受个人性格和个性所规定的、对他人意见容易接受或排斥的倾向。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 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另外,与可说服性相关的因素还有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信息行为指 的是个人寻求、接触和处理信息的各种行为。由于每个学生个人的自信心、求知欲、性格、习惯、家庭等的不同,他们的信息行为也 各具特点,这些特点也对教育的传播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因此,教师就应当深入了解 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期产生最佳传播效果。总之,在教育这种传播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传播者,要想更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教育 学生,就应该结合教育实际,自觉运用传播学理论,遵循一定的传播规律。参考文献: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 HYPERLINK http:/www.lunwentianxia.eom/product.free.10045981.2/ ht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网络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 2025年度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派遣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度农家乐经营权及设施转让合同范本
- 体育赛事代理居间合同
- 2025年度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供用气合同详细版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合同解除及员工安置服务合同
- 2024年儿童体育培训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保健食品冷链配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商用租房租赁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同
- 低血糖急救护理课件
- 学做小小按摩师(课件)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阴道镜检查临床医学知识及操作方法讲解培训PPT
- AI09人工智能-多智能体
- 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咨询费收费计算表
- 行为矫正技术-课件
-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 脑血管造影术后病人的护理查房
- 5.0Mt-a炼焦煤选煤厂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 美术高考色彩备考教学策略
- 2023智联招聘行测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