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1页
2021届高三地理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2页
2021届高三地理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3页
2021届高三地理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4页
2021届高三地理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届高三地理专项练习:地表形态的塑造、选择题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指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N斷层E34W石民曰玄就皆曰页岩口酣砂罟中最先形成的是()B.C.D.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面积约225平方千米,最高峰海拔1156米。某游客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前往该公园进行徒步、自驾相结合的深度体验游。下图为该游客在公园内拍摄的一处景点照片,该景点位于海岸悬崖旁,由一形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而成,

2、被称为分裂苹果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组成分裂苹果岩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球表面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上部该游客对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地壳抬升T剥蚀出露T球状风化T岩体断裂地壳抬升T剥蚀出露T岩体断裂T球状风化地壳下沉T剥蚀出露T水平挤压T岩体断裂地壳下沉T剥蚀出露T水平拉张T岩体断裂考虑当地的环境特征,该游客前往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体验游之前无需准备()A.防风帐篷B.防晒物品C.氧气瓶D.防寒衣物波浪岩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城市珀斯以东340千米处的沙漠中,完全由花岗岩构成,它的形状像一排即将破碎的巨大且冻结了的波浪(图甲),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

3、7-8题。7.形成波浪岩奇特形状的主要原因是()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岩浆活动D.流水溶蚀8.构成波浪岩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A.B.C.D.读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处物质主要来自地核处岩石类型不同于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处形成大陆岛10.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处可能形成沉积岩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若修南北向的隧道,处构造好于处11.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O即ifriH卡固图中()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D.丙处的溶洞景观

4、由岩浆活动造成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岩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完成12-13题。12.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A.B.C.D.13.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A.B.C.D.精灵烟囱”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数亿年前火山喷吐而出的火山灰和熔岩堆积分别形成凝灰岩和玄武岩层,后经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头带玄武岩“帽子”的圆锥形尖塔,被当地人称为“精灵烟囱”。当地人在岩面上开凿窑洞作为客栈。读“精灵烟囱”景观图及

5、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形成“精灵烟囱”的地质作用有()A.B.C.D.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成客栈的有利条件是()A.玄武岩面多气孔,利于通风透气B.凝灰岩质地松软,易于开凿塔形外表坡度大,利于排水D.岩体层理清晰,结构稳定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6-17题。TOC o 1-5 h z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

6、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雅丹地貌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经风化、风蚀等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垄脊)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下图示意我国甘肃敦煌(40N,93E)某地雅丹地貌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8-20小题。18.下列与雅丹地貌发育关系不大的是()A.流水堆积B.地表裂隙发育C.风力强劲D.岩层弯曲形变19.该地雅丹地貌的发展将导致的结果中,最确切的是表述是()A.相对高度先增大后减小B.沟槽不断加宽加深C.垄脊面积先减小后增大D.海拔先减小后增大若图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景观照片,则镜头的朝向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正东

7、南半球B.正西南半球C.正南北半球D.正北北半球马耳他是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国,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位于马耳他戈佐岛(岛上多石灰岩低丘)西北角,但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图1为马耳他简图,图2为其著名景点“蓝窗”景观图。读图回答21-22题。图逐法爲*海海下列关于“蓝窗”形成过程中所受的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海水侵蚀C.海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拾升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作用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

8、坦面T、丁2、t,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ttt。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据此完成23-24题。023.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二、非选择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和田玉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变质而成,其矿床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5000m之间的昆仑山上。和田玉分为水产和山产两种,水产的称为籽玉,指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山产的称为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籽玉一般质量较好,质地细腻、温润、韧度极大、颜色纯正。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

9、区曾盛产籽玉(如图),大多沉积在深厚的古河床中。推测昆仑山和田玉矿的形成过程。和田山玉大规模开发的难度较大,简述其原因。分析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盛产籽玉的原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学者研究表明,里海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板块运动,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曾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为里海所在区域图。优2AJ地屮海厄尔布尔士山昧4QCN(1)说出图示区域所属的板块名称及边界类型。(2)分析板块运动对里海沿岸地貌、气候特征的影响。(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

10、析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推测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趋势及原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参考答案及解析答案:1.D2.C解析:1.读图可知,断层将

11、灰岩断开,故灰岩先形成,断层后形成;断层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所以中最先形成的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错误,C正确,故选C。答案:3.D4.A5.C解析:3.分裂苹果岩为巨型球状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分裂苹果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侵入到地壳内部,形成侵入岩花岗岩;这时花岗岩还在地壳深处,后来地壳抬升;花岗岩

12、周围的围岩被外力剥蚀,围岩被剥蚀完毕后,花岗岩岩体出露;花岗岩岩体出露后,岩体发生球状风化,岩体形成圆球状,进而岩体断裂,如苹果的巨型球状花岗岩从中间分裂为两瓣,形成分裂苹果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新西兰南岛处于西风带,四周为海洋,风力较大,需准备防风帐篷;户外活动时间长,需准备防晒物品;“五一”劳动节期间新西兰即将进入冬季,需准备防寒衣物,ABD错误。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最高峰海拔1156米,整体海拔不高,无需准备氧气瓶,C正确。故选C。答案:7.B;8.B解析:7根据材料,波浪岩位于沙漠之中,奇特的形状主要是风力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8根据材料,构成波浪岩的岩石是花岗岩,应属岩浆岩。

13、读图乙,处有一个箭头指出,应是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是岩浆岩。碎屑物指向沉积岩,是沉积岩。是变质岩。故B项正确。答案:9.C;10.D解析:9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地质构造。图中显示,处岩石可能为沉积岩,因此处岩层可能含有化石,A不符合题意。根据形态判断,处物质应为侵入岩,则处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处岩石位于侵入岩周边,可能经历了高温高压,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因此处岩石类型不同于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处发生了火山喷发,因此该岛是火山岛,不是大陆岛,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地质构造。图中显示,处岩层向下弯曲

14、,为向斜构造,而天然气密度较小,向上运动,多储藏于背斜构造之中,A错误。根据图中处岩石的形态判断,该处应该为岩浆岩,不是沉积岩,B错误。该处应该先形成岩石,才可能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岩浆侵入作用使得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因此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C错误。若修南北向的隧道,处岩层为拱形构造,比较稳固,地下水向两侧分流,不易出现透水,而处地下水向中间汇集,容易出现透水,因此修隧道处构造好于处,D正确。11.答案:C解析:根据图例,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形成,岩浆物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软流层属于地幔,A错误;据图可知,花岗岩侵入发生在上层石灰岩岩层形成之后,故远晚于断层发生的时间,B错误;高温

15、的岩浆有可能导致附近的岩层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与岩浆活动无关,故排除D。故选Co答案:12.D;13.B解析:12.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地质构造”。该地层中的黄土层、砂砾石层、砂页岩层等均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越往下沉积越早,岩层越老。故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是。褶皱构造形成与砂页岩中,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砂页岩,即介于和之间。故D正确,ABC错误。13.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A.黄土层是风力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和黄河无关,故A错误;B.该段黄河为中游,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因此易形

16、成砾石堆积,而砂砾石层是砾石堆积所形成的,其形成和黄河有关,故B正确;C.组成砂页岩的堆积物颗粒细小,不可能是黄河堆积的结果,故C错误;D.褶皱是内力作用导致岩层发生弯曲的现象,和黄河无关,故D错误。答案:14.A;15.B解析:1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岩石圈物质循环以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右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戊经由变成沉积物,则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沉积物经由变为甲,则为沉积作用、甲为沉积岩,丙隆起后经过变为沉积物,则丙为在岩层内部冷凝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丙由丁变成,则丁为岩浆,戊为喷出型岩浆岩,乙为变质岩,代表变质作用,代表喷出冷凝,代表熔融作用。由文字材料矩“精灵烟

17、囱”的形成先后经历了岩浆喷发冷凝、火山灰堆积、风化侵蚀,故选择A正确,BCD错误。1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岩石圈物质循环以及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将“精灵烟囱”开凿窑洞建设客栈,主要是因为凝灰岩质地疏松,有利于窑洞的开凿,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16.B;17.C解析:16.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源头位于大兴安岭,流经山前平原。山麓地带地势平缓,水流速度诚慢,泥沙沉积,形成山前平原,故山前平原为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B项正确。17.洼地增多增大的时间处于河流断流期间,该地山前平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气候干旱,加之人类活动影响,河流出现多年断流。在风力作用下,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

18、被吹蚀、搬运,逐渐形成风蚀洼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项正确;地面沉降通常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洼地是地表向地下不断侵蚀而成,A项错误;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侵蚀用、冻融作用微弱,B、D项错误。答案:18.D;19.A;20.D解析:18.雅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湖相沉积物;地表裂隙发育,有利于风化剥蚀作用,使侵蚀速度加快,裂隙处不断加深和扩大;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风力搬运,使地表起伏不平,所以风力强劲是动力条件:岩层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图中沉积物为水平堆积状,无弯曲变形状,与雅丹地貌成因关系不大。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风力侵蚀使

19、垄脊从无到有,面积增大,沟槽不断扩大。随风蚀加剧,垄脊逐渐形成孤立的小丘,其下部的沙层因风蚀被掏空,垄脊面积逐渐减小,高度也不断下降,并最终消失。所以相对高度是先增大后减小;沟槽加宽加深后逐渐消失;垄脊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区域海拔的高低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照片为北京时间20点拍摄的,则甘肃敦煌(40N,93E)地方时为18点12分,此时太阳位于西方天空且昼长夜短,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甘肃敦煌为我国西北地区,盛行西北风,照片中垄脊和沟槽走向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可以判断日影大致朝东,因此判读出拍摄镜头朝正北方向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o答案

20、:21.A;22.D。解析:21.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蓝窗”所在的戈佐岛上多石灰岩低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景点“蓝窗”基岩石灰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沉积作用,“低丘”说明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蓝窗”位于戈佐岛的西北角,由图2可知,其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故“蓝窗”形成过程中最先受到的地质作用为沉积作用,再经地壳抬升出露海平面,后受到海水侵蚀。选择A项。22结合材料和上题分析,“蓝窗”坍塌最可能受到的外力作用是海水侵蚀。“蓝窗”是位于地中海中部的景点,该地区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海浪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雨量多,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

21、因此冬季破坏最强。故选D项。答案:23.A;24.D解析:23.本题主要考查流水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根据图示,T1至T3平坦面为河流阶地,它们是流水作用与地壳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T1至T3早已出露在河面,已不受流水作用的影响,因此面积不会再扩大。T0靠近河流,为河漫滩,洪水期被河水淹没,受流水堆积作用影响,其面积仍会不断扩大,A正确。本题主要考查河流阶地的形成与地壳运动的关系。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在每一级河流阶地的形成时期,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从图中看,该河谷有多级河流阶地,说明地壳发生过多次上升运动,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正确。答案:(

22、1)(成矿带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历史时期岩浆活动活跃,镁质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变质形成和田玉矿,地壳,抬升至3500m以上形成。和田玉矿床海拨高,多冰川及冻土分布;地形状况复杂,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宜支撑大型机械工作,开采效率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冬季时间长,开采时间短;环境条件差,物资补给困难。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地处喀拉喀什河以及玉龙喀什河的山前冲积扇,两河流经和田玉成矿带;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能够挟带大量山玉(河流流程长,山玉经过冰川以及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质地较好的籽玉);流出山口时流速减缓,在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籽玉大量堆积。解析:(1)昆仑山和田玉矿的形成

23、过程从板块构造理论进行分析。昆仑山和田玉矿的形成过程是成矿带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历史时期,岩浆活动活跃,镁质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变质形成和田玉矿,后地壳抬升至3500米以上形成。和田“山玉”大规模开发的难度较大,其原因从冰川、地势、地质、交通、冬季时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田“山玉”大规模开发的难度较大,其原因是和田玉矿床海拔高,多冰川分布;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不稳定,无法支撑大型机械工作,开采效率低;交通不便;冬季长,开采时间短。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盛产“籽玉”的原因从地形、河流、流速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盛产“籽玉”的原因是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地处喀拉喀什河以及玉龙喀什河

24、的山前冲积扇,两河流经和田玉成矿带;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能够携带大量山玉;河流流程长,山玉经过冰川以及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质地较好的籽玉;流出山口时流速减缓在和田县及附近绿洲地区籽玉大量堆积。答案:(1)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消亡边界。板块运动导致山脉隆起;山脉阻挡湿润气流,导致气候干旱。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4)黑海、地中海未来可能逐渐缩小;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解析:(1)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