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_第1页
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_第2页
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_第3页
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_第4页
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关系,了解我国公民的一些基本义务以及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的必要性,在对本单元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认识到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发展学生全面客观分析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以及维护法律秩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守法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具有自觉遵守法律,按照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但与此同时,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国家法律保障每一个公民都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同时也要求每一个公民能够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因此教材在前面介绍了关于公民权利以及应当如何对待公民权利的内容以后,在第八课集中讲述关于做守法的公民的内容,主要是要使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及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公民应当承担的基本义务,从而自觉做到认真履行公民义务。在此基础上,第二站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教育学生应当学法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能够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3、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从教学目标上来看,第八课主要是要实现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法公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因此,本课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与前面的内容相互呼应,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重点难点:重点:1、教育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履行所承担义务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守法精神,使之认识到应当把法律的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从而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难点:1、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如何培养

4、学生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而不仅仅是使学生知道应当自觉履行义务的道理。3、教育学生应当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站:认真履行义务教学目标: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能够做到在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想驿站:想一想:有些同学认为:我们是未成年人,有权利享有国家的保护,还没有能力尽义务。所以,就不必为社会尽义务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理由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国家保障我们充分享有

5、和行使权利,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义务,我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我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们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2、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 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

6、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X|k |b| 1 . c|o |m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这也是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我们不仅应当认真对待我们的权利,而且应当认真履行我们相应承担的

7、义务。3、我们应认真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是我们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应尽的责任。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只想享有权利不愿履行义务,或者想多享受权利而少尽义务,都是不对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 人一诗。全诗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力微二句

8、:能力薄弱而责任过重,很早以来就感到精神上难于应付了,再竭力干下去,我这衰老的身体和平庸的才能一定不能胜任了。这实际上是被清王朝革职后的自嘲。 苟利二句:大意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趋:迎受。苟利二句是林则徐最喜爱,经常吟咏的诗句。 谪居二句:大意是只遭遣戍,是皇上的恩泽,自己缺乏才具,正好当一名戍卒以养拙。养拙:又叫守拙,意即守本分。刚:正好。 戏与二句:作者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