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方法论试题_第1页
法学方法论试题_第2页
法学方法论试题_第3页
法学方法论试题_第4页
法学方法论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5题,记30分)1、合同法第125条第1款所规定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的所使用的词句进行解释,那么按照合同的所使用的词包进行解释的方法属于: TOC o 1-5 h z ()A、文义解释B、体系解释。、目的解释D、习惯解释2、这些豆子是从这个口袋里拿出的,所有从这个口袋里拿出的豆子都是白色的,因此这些豆子应当是白色的。以上推理过程称为:()A、演绎B、归纳 C、设证D、类比3、辩证推理的法理根据在于:()A、不同的情况应做不同的对待B、同类的情况应做相同的处理C、规律的普遍性D、 联系的普遍性4、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

2、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种内涵和外延不确定、具有开放性的指导性 规定,在法律方法论中属于:()A、不确定概念B、法律原则 C、法律规则D、一般条款5、在法律解释的位序中,居于首位的应是:()A、合宪性解释B、文义解释 C、体系解释 D、历史解释6、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 公民的肖像。但在实践中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侵犯肖像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民法通则第 100条已经不能满足公民肖像权保护需要。这时出现了()A、法律规范冲突B、法律漏洞 C、法外空间D、法律模糊7、在大陆法系国家,法源最常见的形式

3、是()A、制定法B、判例法 C、习惯法。、惯例8、广东省四会市莫兆军案件表明,作为司法三段论中的小前提中的案件事实应当是:()A、生活事实B、证明事实C、法律事实D、客观事实9、欲知个别得先了解总体,而欲知总体又先要了解个别;欲知局部需要先知整体,欲知整 TOC o 1-5 h z 体又先要知局部,这种在个别与总体、局部与整体之间相互对照,从而使认识不断提高的过 程叫做:()A、推论 日、推理 C、诠释 D、证明10、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包容(完全或者部分的)关系的刑法规范,这种现象称为:()A、规范冲突 B、法条竞合 C、法律漏洞D、法律拟制11、在法律方法论上

4、,不确定法律概念和一般条款的具体化通常被称为:()A、法律解释B、法律推理C、漏洞补充D、价值补充12、下列选项中,属于立法解释的选项是:()A、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解释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D、 司法部的解释13、唐律疏义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_;.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11”.。这说的是()A.类比方法B.当然解释方法C.体系解释方法D.目的解释方法14、在麦克弗森诉别克汽车(Macpherson v. Birk Motor Corp.一案中,卡多佐法官在一 系列先例中得出了应适用此案的法律规则具有急迫危险性的产品概念应扩大到一对人身有

5、危 险性的一切物品,危险品的制.造者负有仔细加以制造的义务和责任,这种寻找法律规范的方 法属于(A、演绎推理B、辩证推理C、归纳推理D、实质推理15、禁止逃向一般条款”的含义是指:()A、有具体法律规定时,应适应一般条款,无论适用一般条款与适用具体规定得出的结论是 否一致。B、有具体法律规定时,应适应一般条款,如果适用一般条款与适用具体规定得出的结论不 一致。C、有具体法律规定时,不应适应一般条款,如果适用一般条款与适用具体规定得出的结论 一致。D、有具体法律规定时,不应适应一般条款,无论适用一般条款与适用具体规定得出的结论 是否一致第二题判断分析题(对问题中的命题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并进行

6、分析。每题4分, 共5题,计20分)1、法律思维的特征要求:实质优先于形式。2、刑法一律禁止类比。3、如果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内容不一致且制定时间不同,则新的下位法优于旧的上位法。4、体系解释优先是基于法的安定性的要求。5、法律不应规定和不宜规定的事项是法律漏洞。第三题案例分析题(要求准确回答问题,并运用法律方法展开分析,要点清楚,层次清晰, 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第一题:事实:某居民小区输电变压器遭雷击,致使该小区几十户居民家中电器全部被毁。小区居民向法院 起诉供电公司,依据民法通则第123条,要求承担赔偿责任。被告以民法通则第 107条规定的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抗辩,认为第107条适用

7、所有的民事责任,而原告认 为107条一般免责条款不可抗力仅适用于一般民事侵权责任,不适用于特殊民事侵权 责任。争议焦点:不可抗力免责条款是否不适用于特殊民事侵权责任。相关法条:1、民法通则第123条: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 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 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2、侵权责任法第73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 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 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

8、责任。3、民法通则第107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 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4、侵权责任法第29条: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5、侵权责任法第69条: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6、民法通则第153条: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 的客观情况。要求回答:请对争议问题提出你的观点,说明你所运用的法律方法,并写出你的论证理由。第二题:事实:张某购买江景房一套,耗资200万元。入住后发现根本看不到江景,遂以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第49条起诉房产商:以不实宣传欺诈消费者,要求退房,并支

9、付双倍赔偿金。争议焦点:张某购房的行为是否是消费行为?是否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相关法条: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按照商品或 服务价款双倍赔偿损失。要求回答:请对争议问题提出你的观点,说明你所运用的法律方法,并写出你的论证理由。第四题区别题(要求先回答所区别的事项的概念,并按照区别点逐项进行区别,不可以用 表格形式,共15分)1、请区别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7分)2、请区别文义解释和客观目的探究(8分)第五题案例分析题,写出规范的案例分析过程,本题目15分)题目: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级学生刘海洋,于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黑熊和棕熊景区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 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