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_第1页
初中语文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_第2页
初中语文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_第3页
初中语文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_第4页
初中语文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寓言四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授课人: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 郭芯宇学习目标一、了解本课四则寓言的寓意;二、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三、掌握寓言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 )揠苗助长狐狸和乌鸦掩耳盗铃狮子和老鼠 寓言寓言的概念与特点: 寓言概念: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寓言特点:寓言都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 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学习方法一、分析故事情节;二、体会故事寓意;三、续写或自编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

2、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伊索寓言 学习任务一 速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回答下列问题:1.两则寓言分别是通过什么情节来展现寓意的?2.找出这两则寓言的异同点。 赫耳墨斯 雕像者赫耳墨斯 问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和雕像者 问赫拉雕像 还要贵一点 问自己雕像 算添头 白送爱慕虚荣适得其反1.通过什么情节展现寓意蚊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骄兵必败1.通过什么情节展现寓意 学习任务一 速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回答下列问题:1.两则寓言分别是通过什么情节来展现寓意的?2.找出这两则寓言的异同点

3、。 2.两则寓言的异同点 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1自然段讲故事,第2自然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不同点:1.情节不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子和狮子写了两件事。 2.两则寓言的异同点 不同点:2.寓意不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子和狮子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3.表现方法不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子和狮子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学习任务二 拓展思维:请你续写或改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 学生续写示例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战胜了狮子,如今却要死在蜘蛛的手上,真是懊悔极

4、了,它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时候的到来。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兼儒墨、合名法”,集体编纂而成的一部书。全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共一百六十篇,摄取儒、道、名、法、墨、兵、阴阳等诸家之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同时涉及天文、历法、地理、乐律、术数等,先秦杂

5、家的代表著作。 穿井得一人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借助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句意1.溉汲:打水浇田。2.及:待,等到。3.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4.道:讲述。5.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6.对:应对,回答7.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古今异义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 )古义:挖掘,开凿 今

6、义:破,透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一词多义闻之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于君( )得一人之使( )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 )听到使听到助词,的代词,指“穿井得一人”定语后置标志于闻之于宋君( )非得一人于井中( )介词,被介词,在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学习活动二:再读课文,概述这则寓言故事并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穿井得一人故事概述:宋国的丁家打了一口井后,节省了一个劳力,结果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寓意: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调查研究,去伪存真。 穿井得一人学习活动三:结合文章情节,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这个谣言会传播到国君耳中呢?宋君丁氏闻而传之者吾穿井得一人丁氏穿井得一人令人问之于丁氏得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