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 温病的治疗 主讲 邱丽瑛7/25/20221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目的要求 1、明确温病治疗的立法依据; 2、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运用; 3、熟悉温病常见兼夹证的治疗; 4、了解温病的瘥后调理。7/25/20222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一、概述; 何谓温病的治疗? 温病的治疗,是在温病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温病的证侯表现,明确其病因病理,然后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法,选用恰当的方药,以驱除病邪,调整气机,辅助正气,从而促使患者恢复健康。7/25/20223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二、温病治法的确立依据 确立温病治法的依据有:审病因、辨病机,察邪正、明体质、别兼夹等五方面。 (一)审病因 即辨温邪之
2、性质,据此“审因论治”。 临床表现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发病季节 7/25/20224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举例来说: 表证: 风热在表疏风泄热透表 暑热在表透表清暑泄热 湿热在表宣表化湿理气 燥热在表辛凉疏表润燥7/25/20225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二)辨病机 温病全过程中总的病机变化为: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掌握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就可以明确温病的病变部位、病邪性质,从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7/25/20226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叶天士温热论-8:“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根据卫气营血病理变化确立温病的治疗方法
3、,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违背此原则,否则即如叶氏所云:“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7/25/20227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卫分证“在卫汗之可也”:运用辛凉轻清透达之品,宣透卫分,透解邪热。邪透则微汗而解,邪随微汗而透出,此即华岫云:“辛凉开肺便是汗剂”,但必须注意,此证叶氏虽云“汗”,但切忌辛温发汗,亦禁过用寒凉之品。 气分证“到气才可清气”:“才可”二字,提出了用清气法的严格性,必须确定邪入气分之后,方可用清气法,不可早用、滥用,以防凉遏冰伏,病深不解。7/25/20228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气分证病变部位甚 广,凡邪不在卫分又未入营动血者,皆属气分证,故“清气”只示人以“法”
4、,应用范围较广,具体包括:辛寒清气、轻清宣气、清热泻火、和解通下等诸法。 营分证“入营犹可透热转气”:邪热入营,法当清营,但仍应立足透邪外达,使营分之邪转出气分而解。即于清营方药中,伍以透泄气分邪热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7/25/20229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叶氏所列举药物:犀角、玄参、羚羊角等均属清营凉血之品,若要达透热转气目的,尚必须加入银花、连翘、竹叶等轻清宣透之品。 血分证“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耗血动血”是血分证的主要病理变化,“耗血”即耗伤营阴和血液,治当滋养阴血;“动血”即血热逼血妄行而产生出血、瘀血,治当凉血散血。7/25/202210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5、故此血分证治法应为:清热凉血解毒,消散血络瘀滞,滋养营阴血液。如犀角地黄汤作为治疗血分证的代表方剂,其中: 犀角、生地清热凉血解毒 丹皮、赤芍凉血散血消瘀(活血以 散血) 生地滋养营阴血液,同时滋阴以散 血.7/25/202211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吴鞠通温病条辨-卷四-治病法论:“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是根据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所确立的治疗原则,同时指出:“治上不犯中”“治中不犯下”,说明三焦治则有严格的区别。 (三)察邪正 根据邪正消长,使用祛邪与扶正二法,一般遵循以下原则:7/25/202212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1、温病初期、极期:邪势较盛,正气未虚,治以祛邪为
6、 主; 2、温病后期:邪势已衰,正气已虚(尤以阴伤为著),治以扶正养阴为主。 祛邪与扶正比例,应据邪正消长变化不断调整。7/25/202213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四)明体质 举例来说:肾水素虚之人患温病,为防其邪乘虚而入,必要时可酌用益肾药,叶氏称(5条):“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素体阳虚之人患温病,使用清法,叶氏谓(9):“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而素体阴虚之人患温病,使用清法,纵然热退身凉,叶氏谓(9):仍须防其:“炉烟虽熄,灰中有火”。7/25/202214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明体质辨治温病,与辨治其它疾病一样,可提高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重大指导
7、意义。 例:阳虚之人患痢疾:白头翁汤不应,用连理汤效佳。 7/25/202215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五)别兼夹 兼夹证指:夹痰、夹食滞、夹气郁、夹瘀血等。 如:赵绍琴认为,治疗营分证,使用透热 转气法,其从营气的转出障碍有痰、瘀、食、气郁等邪所在,治必加用相应之法,邪方可从营顺利转出气分而解。 患温之人,兼有痰、食、气、血,只用治温之法疗效不佳,若相应加入化痰、消食、理气、活血等法,则疗效显著. 举例:发热兼气郁7/25/202216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三、温病治疗原则 温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确立相应治法必须在以下原则指导下施用: (一)祛邪务早、务快、务尽: 吴又可温热论:“大凡
8、客邪贵乎早逐,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制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7/25/202217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二)祛邪重视“透”与“泄” (三)辨新感与伏邪 (四)知常达变,灵活运用诸法 例:温病用温法、回阳救逆法等 。7/25/202218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四、温病主要治法 (一)解表法 1、意义与作用 又称辛凉泄卫法,泄卫透表法。用于驱除表邪,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疏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作用,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2、适应证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之表证。因温病表证,其邪性质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不同,所以解
9、表法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7/25/202219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3、分类 (1)疏风泄热法 作用:又称辛凉解表、辛凉解肌。用辛散 凉泄之剂以疏散卫表之风热。 主治:风温初起,风热病邪袭于肺卫证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口 微渴,或伴有咳嗽,咽痛,苔薄白 舌连尖红,脉浮数)。 代表方剂:桑菊饮、银翘散。7/25/202220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2)透表清暑法(外散风寒,内清暑湿 法) 作用:用辛温之品配合涤暑化湿之剂去外 散风寒,内清暑湿。 主治:夏月感受暑湿,复受寒侵,邪郁肌 表者(恶寒头 痛,身形拘急,发热 无汗,口渴心烦等)。 代表方剂:新加香薷饮。7/25/202221第六章
10、温病的治疗 (3)宣表化湿法 作用:用芳香宣透之品,以疏化肌表湿 邪。 主治:湿温初起,湿热病邪侵于卫气分 证(恶寒头重, 身体困重,四肢 酸重,微热少汗,胸闷脘痞,舌 苔白腻,脉濡缓等)。 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7/25/202222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4)疏表润燥 作用:用辛凉清润之品,以疏解肺卫之燥 热。 主治:秋燥初起,燥热病邪伤于肺卫证 (头痛身热,咳嗽少痰,咽干喉痛, 鼻干唇燥,苔薄白欠润,舌边尖 红等)。 代表方剂:桑杏汤7/25/202223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4、加减法 (1)阴虚外感滋阴解表; (2)气虚外感益气解表; (3)夹痰、食、气、瘀者解表兼化 痰、消食、理气行瘀。
11、 5、注意事项 (1)温病表证,忌用辛温发汗法,即使是“客寒包火”证,亦只宜暂用微辛轻解法,以免助热化火; (2)使用解表法,应中病即止,避免过汗伤津。7/25/202224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6、现代研究 (1)促进汗腺分泌功能及血管舒张反应,加快人体散热,促使体温下降; (2)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祛除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 (3)改善全身和病变局部的循环功能,有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和人体功能的恢复等。7/25/202225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二)清气法 1、意义与作用 2、适应证 3、分类 (1)轻清宣气 (2)辛寒清气 (3)清热泻火 4、加减法 5、注意事项 7/25/202226第
12、六章 温病的治疗 比较:辛寒清气与清热泻火法 相同:气分证 相异: 辛寒清气:阳明气分热炽,病势向外,属 无形邪热,以 “五大一黄”为主 证; 清热泻火:气分邪热化火,病势向里,属 有形邪热,以身热心烦,口苦 口渴,尿黄为主证。7/25/202227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6、现代研究 (1)抗炎、抗毒、抗 菌作用; (2)调整免疫功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 (3)解热、镇静、升压、强心、止血和修复机体组织器官等作用。7/25/202228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三)和解法 1、意义与作用 广义的“和法”是凡具有和解阴阳、表里、气血、寒热等作用的治法皆谓之和。狭义的“和法”是具有和解、疏泄
13、、分消,解除在半表半里之病邪的一类治疗方法,和解法即属于此类,属于“八法”中的“和法”。 本法具有透解邪热,宣通气机,以达外解里和之目的作用。7/25/202229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2、适应证 3、分类 (1)清泄少阳 (2)分消走泄 (3)开达膜原 (4)和解截疟 4、加减法7/25/202230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5、注意事项 (1)清泄少阳与分消走泄异同比较 相同点:均适用于邪阻半表半里证 相异点: 病位 病邪 病机 清泄少阳 少阳、胃 湿 热 邪郁少阳, 胃失和降 分消走泄 三焦气分 痰 热 邪留三焦, 痰热阻遏 7/25/202231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2)分消走泄与伤寒论邪郁少
14、阳比较 相同点:均属半表半里证 相异点: 病位 病邪 病机 温病 少阳三焦气分 痰 热 邪留三焦, 痰热阻遏 伤寒 少阳胆 寒邪郁而化热 邪郁少 阳,枢机不利7/25/202232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3)“分消走泄”含义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治法名。分消即分消上下,温病夹痰湿内停,阻遏三焦气机,治宜用杏、朴、苓类分消上下,给邪以出路;痰湿较重,阻遏三焦,治宜用温胆汤类走泄之品,以泄化痰热,“分消”与“走泄”常合并运用,故称“分消走泄”。7/25/202233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4)分消走泄与开达募原二法,清热力较弱,其作用重在疏化湿浊,若湿已化热,热象较著且伤津者慎用二法。 6、现代研究 (
15、1)疏肝利胆,调整胃肠功能作用; (2)抗菌消炎,调整人体免疫功能作 用; (3)解热、镇痛作用; 7/25/202234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四)祛湿法(见各论“湿温”章) (五)通下法 1、意义与作用 2、适应证 3、分类 (1)通腑泻热 (2)异滞通便 (3)增液通下 (4)通瘀破结7/25/202235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4、加减法 5、注意事项 6、现代研究 (1)抗菌、消炎,排除肠道及全身的毒 素,促进新陈代谢; (2)增强胃肠蠕动,改善肠管的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3)通过对肠道的局部剌激作用,引起全身性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 (4)利胆、利尿(大便通,小便亦通),抗
16、血栓形成等作用。7/25/202236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六)清营凉血法 1、意义与作用 2、适应证 3、分类 (1)清营泄热 (2)凉血散血 (3)气营(血)两清 4、加减法 5、注意事项7/25/202237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6、现代研究 (1)抗炎、抗菌、抗 毒作用; (2)改善微循环,增强外周血流量作用; (3)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作 用; (4)强心作用,镇静作用; (5)止血作用。7/25/202238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七)开窍法 1、意义与作用 2、适应证 3、分类 (1)清心开窍 (2)豁痰开窍 4、加减法 5、注意事项7/25/202239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6、
17、现代研究 (1)解热作用; (2)强心作用; (3)纠正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作用; (4)抗炎、抗毒作用。 (八)息风法 1、意义与作用 2、适应证 3、分类 (1)凉肝息风 (2)滋阴息风7/25/202240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4、加减法 5、注意事项 6、现代研究 (1)镇静、强心作用; (2)解热作用; (3)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 (4)抗炎、抗 毒、抗 休克作用。7/25/202241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九)滋阴法 1、意义与作用 2、适应证 3、分类 (1)滋养肺胃 (2)增液润肠 (3)填补真阴7/25/202242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4、加减法 5、注意事项 6、现代研
18、究 (1)直接补充电解质及多种营养素; (2)抑制病原微生物,中和毒素; (3)调节机体的反应能力及免疫功能,促进损伤修复; (4)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微循环及凝血功能,防治血管内弥漫性凝血; (5)促进胃肠蠕动,调整神经系统功能; (6)强心、调整血压。7/25/202243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十)固脱法 1、意义与作用 2、适应证 3、分类 (1)益气敛 阴 (2)回阳固脱 4、加减法 5、注意事项 6、现代研究 (1)强心作用; (2)抗休克作用。7/25/202244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附 外治法 1、意义与作用机理 2、适应证及价值 3、运用分类 (1)洗浴法 (2)灌肠法
19、 (3)敷药法 (4)搐鼻法 (5)其它方法:熏蒸、发泡、点眼、吹耳、雾化吸入等 4、注意事项7/25/202245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五、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一)兼痰饮 1、形成原因 (1)素有停痰宿饮,复感温邪; (2)温邪留连气分,三焦气化失司,以致津失输布而成痰浊; (3)温病邪热内炽,煎炼津液成痰,以致痰热互结。7/25/202246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2、治疗方法 (1)行气化痰 作用与主治:用化痰燥湿行之品治疗温病之兼夹痰湿中 阻者。症见胸脘痞闷,泛恶欲吐,渴喜热 饮,胃脘拒按,舌苔粘腻。 治疗方药:杏、朴、苓或温胆汤类。 7/25/202247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2)清化痰热
20、 作用与主治:用清热化痰之品治疗温病之兼夹 痰热者。 症随痰热所在部位各异,如: 痰热壅肺:发热咳喘,咯吐黄稠脓痰,胸 闷胸痛,苔黄粘腻等; 痰热阻肝(经):灼热,肢体抽搐,甚则 角弓反张, 喉间痰声漉漉,苔黄 粘腻等。 痰热结胸:发热,胸下按之痛,苔黄滑 腻,脉洪滑. 治疗方药:小陷胸汤、雪羹汤。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灵活运用。 7/25/202248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二)兼食滞 1、形成原因 (1)发病之前所食之物未化,致宿食停滞; (2)发病之后免强进食,难以运化,以致食滞内停。 2、治疗方法 (1)消食和胃 作用与主治:用消化食滞以和胃之品治疗食滞 于胃者。症见:胸脘痞闷胀满, 吞酸
21、嗳腐,恶闻食臭,苔厚垢 腻,脉滑实。 治疗方药:保和丸。7/25/202249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2)导滞化食 作用与主治:用消化食滞,通导肠腑之 品治疗食滞于肠而腑气不通 者,症见:腹胀肠鸣,矢气 频转,其气臭秽或大便稀溏 腐臭,苔浊腻, 脉沉涩或 滑。 治疗方药:枳实导滞丸。7/25/202250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三)兼气郁 1、形成原因 患温前后情志失调,气失疏畅,致肝脾失却调和。 2、治疗方法 症状:胸胁满闷或胀痛,时时叹息或嗳气,泛恶不思饮食,脉沉伏或细弦。 治疗: 主治方 中加入理气解郁,疏肝理脾之品,代表方剂如四逆散,或枳壳、青皮、香附、佛手、 郁金、苏梗、绿萼梅等,禁用辛香理气之品。7/25/202251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 (四)兼瘀血 1、形成原因 (1)素有瘀伤宿血,复感温邪; (2)妇女患温,经水适来,热陷血室 而致瘀热互结; (3)热深入血,损伤血络,血溢脉外成瘀; (4)邪热煎熬阴血,阴血耗伤后脉络瘀涩不畅; (5)脏器虚衰,血行无力成瘀。7/25/20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山西省煤矿建设六个标准目录3篇
- 高三综评自我陈述报告
- 期货入门知识
- 地板砖买卖协议2024年
- 2024商业借款保障协议规范
- 新人教版数学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全章教学设计
- 2024年制定商品销售返购协议样例
- 2024年度房产项目融资安排协议
- 2024年化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协议
- T-SZHW 001-2024 深圳市城市管家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 益母草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口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中阮谱大全(24首)
- 海关代购整治方案
- 新生儿肛管排气
- 公安情报分析报告
- 冷库建设项目总结汇报
- 养老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 工程机械租赁公司管理制度
- 音乐欣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