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完整答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完整答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完整答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完整答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完整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卷及完整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2、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以推 广使用。唐代以来,耕犁逐渐被长江下游地区的农民所接受。下列农具与此变化有关的是()A.A.B.耦犁楼车曲辕犁筒车3、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

2、书施行” o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容许)刺举(检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B.单独掌握地方军政权C.单独掌握地方财政权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4、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4、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A.隋文帝灭掉陈朝A.隋文帝灭掉陈朝隋朝创立科举制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河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6、“秦王

3、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 )A.十年征战,统一全国B.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7、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8、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保甲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9、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A.西汉B

4、.唐朝C.北宋D.明朝10、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见,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11、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L2.3.4.( )收复建康取得邸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B.岳飞抗金A.卫青北击匈奴C.文天祥抗元D.戚继光抗倭12、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 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禅让制的推行B.世袭制的出现C.分封制的实行D.郡县制的推广1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5、笔底波澜”是郭沫若先生为唐代一位著名 TOC o 1-5 h z 诗人题写的一副对联,他称颂的人物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D.李商隐14、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褫冕。披旎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 烈。”他评价的是()A.杨坚B.李世民 C.武则夭 D.赵匡胤15、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16、“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6、)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17、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的名句。后人称他为“诗 圣”。他是()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18、“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状态?()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羌族 19、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20、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

7、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反映了宋朝统 治者推行的国策是()A.重文轻武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视教育2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一一元朝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B.铁木真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22、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3、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聿目,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24、“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秦朝巩固统

8、一措施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直辖郡县开宏宇,文轨衡同定法章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腐25、下列历史人物与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励精图志,创“开元盛世”B.鉴真一-西行求法,著大唐西域记C.唐玄宗-一虚心纳谏,用魏征等贤臣D.赵匡胤-一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回顾历史,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结合下列材料 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海内存知己)材料一图1日本遣唐使船图1日本遣唐使船图2鉴真东渡(1)图1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

9、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2)图2中,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他东渡日本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但愿海波平)材料二图3倭寇骚扰图3倭寇骚扰图4明军抗击倭寇Jin(3)图3中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是在什么时期?倭寇的骚扰给沿海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图4中,抗击倭寇的著名军队名称叫什么?其主帅是谁?其有何功绩?(一笑泯恩仇)材料三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政 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我们主张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不断增 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5)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应如何促进中

10、日关系健康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业生产(一)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 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 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 O(二)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 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材料二房屋建筑,如下图:图1图2图3根据材料一,说出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种植的。材料二中图1、2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一地区的建筑 样式?农业生产和房屋建筑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影响?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

11、知识,说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 么?3、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樊退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一一论语卫灵公材料二:曾任美国副总统的切尼曾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的 礼物是孔子像。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 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 说之士为盛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

12、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 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 何来实现这一主张?材料二中复旦校方为什么选择孔子像作为赠送给切尼的礼物?材料三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 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材料四中体现的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 思想文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TOC o 1-5 h z 1、A2

13、、B3、D4、A5、A6、A7、C8、C9、D10、B11、B12、C13、B14、D15、D16、A17、B18、A19、B20、A21、C22、B23、A24、B25、D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建 筑技术等船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玄宗;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元末明初;倭寇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害。戚家军;戚继光;荡平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日本正确面对历史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政治 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