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_第1页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_第2页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_第3页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_第4页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典型例题例1 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 ,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 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 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分析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算出所求时间内的位移或通过所求位移需要的 时间,即可由平均速度公式算出平均速度.解答火车在开始的15min和接着的10min内的位移分别为:S1=V1t 1=10X 15X 60m=9X 103mS2=v2t 2=15X 10 x 60m=9X 103m所以火车在前25min和整个30

2、min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五+为 9X10,+9X103mm / s = 12m / st2 +t3(15 +10) x 601 + 叼 +电 9X1O3 + 9X1O3 +103-y “门、 m / 3 = 10.56m / stj + t3 (15+10 + 5)乂60因火车通过最后 2000m的前一半位移以 V2=15m/s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廿广1000s z 66.67s所以最后2000m内的平均速度为:200066.67 + 5X60m=5.45m/ s说明由计算可知,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 般都不相等.例2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

3、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 OA AR BG CD DE各阶段白速度.分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东行作匀速直线运动,历时 2s;接着的第3s 5s内静止;第6s内继续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第 7s8s匀速反向西行,至第 8s末回 到出发点;在第9s12s内从原点西行作匀速直线运动 .解由s t图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s 6OAK;守】=5m = 3m /台(向东); t 1/AB段:V2=0;s 6BC段:v3 = = rm/s=6m/s (向东), b 1CD段: q =2m / s =-6m / s (向西);14dg 4DE段 v5 = = ni / s 二-Im / s (向西.J 4说

4、明从图中可知,经t=12s后,物体位于原点向西 4m处,即在这12s内物体的 位移为-4m.而在这12s内物体的路程为(12+12+4) m=28m由此可见,物体不是作单向 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不等.例3图1所示为四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试比较它们的运动情况分析这四个物体的位移图象都是直线,其位移又都随时间增加,说明都向着同方 向(位移的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只是其速度的大小和起始情况不同.却答a、b两物体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t=0时从位于原点前方 si处向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时间ti才开始向正方向作匀 速直线运动.由图中可知,任取相

5、同时间 t ,它们的位移 s大小不同:Sc4Sb4 SaA Sd,所以它们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cVB Va Vd.说明这四条图线所对应的物体的运动,可以想象为四个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发令枪响,a、b两运动员从起跑线上以不同速度匀速出发.c运动员则“抢跑”一一在发令枪响前to时刻已开始出发,因此在发令枪响时刻(t=0)已跑到正前方si处.d运动员则反应迟缓,发令枪响后经一段时间ti才开始出发一一相当于在发令枪响时(t=0)从位于起跑线后S0处出发的(图2).图2根据图线斜率的意义可知,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图象斜率的大小等于速度,即S Z-iS例4对于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

6、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分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 v的大小、方向恒定不变,由公式 s=vt知, 其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又由于速度v方向不变,其轨迹是一条单向的直线,任意时间内 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当Vl=V2时,表示两者的大小、方向都相同,相同时间内的路程 必相等.但当速率|V 1| = |V 2|时,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不同,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可以不答A、B、C.例5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7、说法中正确的是A.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B.甲物体作曲线运动C三个物体在o-t0时间内平均速度亍甲而vrD,三彳、物体在0t。时间内平均速率v?vvA误解选(B) , ( C) , ( D)。正确解答选(A)。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物体运动的位移图象 (简称S-1图)表示作直线运动物体 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选项(B)把图线误认为是A)正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完全错误的。位移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故选项(平均速度=位移/时间,010时间内三物体有相同的位移,故应有平均速度0甲=7L 雨。平均速率=路程/时间,0 to时间内乙、丙两物体路程相等,而甲物体

8、运动路程大,故平均速率有V甲V丙=弋七*例6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i=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 vi=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 =B v 田1vp 甲 乙甲 乙C.v v4 D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无法比较分析设总位移为s,则甲车运动时间为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2X40X6040 + 60km/h=48km/h设乙车运动总时间为t乙,则乙车的总位移为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40+60km / h - 50km / h2答c

9、.说明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必须根据定义式s=-t计算,它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物体运动的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匕,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由=34/2 求出。若运动的前一半位移平土速度为 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可由7 =一】门求出。勺+啊例7列车进站前先关闭汽阀,当它匀减速滑行300m时,列车的速度已经减半,以 后又继续滑行20s后恰好停于站台上.求列车滑行的总位移和最后10s内的位移. TOC o 1-5 h z 分析这里的研究对象是列车,根据题意作出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工工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10、77777777777777777777777kBCSu -300m”戋 t工;20- *S=?*L到设列车行至A处开始刹车滑行的速度为V,至B处速度为2二一立度三共口: lb .:. 一 【:i: 20s N US.解因vb恰等于整个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即九 二一Vb =-2根据与变速运前中平均速度的特点可知,列车在AB段和BC段的运动时间必定相等,即t i=t 2=20s因列车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34V,v + 一2】22所以BC段的位移也只有AB段位移的/即1 X 300m = 100m33=S + 为=300m + 100m - 400m.如果从终点C逆着原列车运动方向

11、考虑,列车做的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s 8t 2的关系,最后10s (即逆向观察时的第 1个10s)内的位移仅为最后 20s (即逆向观 察时最初两个10s)内位移的1/4 ,故= X 100m = 25m44说明本题由于灵活应用了 “时间中点”的速度特点、位移的比例关系和逆向转 换的思考方法,得以能较迅速白求解,请读者予以体会例8 一列队伍长L=120m,行进速度vi=1.6m/s.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员从队 伍排尾跑步赶到队伍排头,其速度V2=3m/s,然后又立即用与队伍行进速度相同大小的速度返回排尾.问:(1)通讯员从离开队伍到重又回到排尾共需多少时间?(2)通讯员归队处与离队处

12、相距多远?分析这里有两个研究对象:通讯员和行进中的队伍,两者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其 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设队伍原位置为 AB,通讯员从排尾赶到排头时,排头已到位置 A,所用时间为t ,通讯员返回排尾时,排头的位置为A,所用时间为t .在时间t内,通讯员与队伍位移之差等于L;在时间t内, 通讯员与队伍位移大小之和等于L.以L4*笥士小一中jt-r-,. 一解(1)通讯员从排尾赶到排头时,有关系式:V2t-v 1t=L 设通讯员从排头返回排尾的速度为V2,其值为V2 =V1= 1.6m/s ,又有关系式:V1t+v 2t=2V 1t=L 联立两式,得通讯员从离开队伍(排尾)到重新返回排尾共需时间:L LT = t + t1+ + -L叼一% 2vl (勺一巧)16 + 3 X 120s = 123.2s 2X1,6(3-16)(2)通讯员归队处与离队处相隔距离就是整个队伍在同样时间内行进的距离,即s=V 1T=1.6 x 123.2m=197.1m说明根据运动的相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