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第五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知识填空(无答案)_第1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第五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知识填空(无答案)_第2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第五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知识填空(无答案)_第3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第五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知识填空(无答案)_第4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复习:第五单元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知识填空(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6董雪松5月7日星期二早基础知识自己完成课上对答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06董雪松 5月7日星期二早基础知识自己完成课上对答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i)概念:由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结构: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食物链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 形成的一种联系。特点: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 个营养级。(4)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功能:是生态系统 的渠道。特点:同一种消费

2、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5)生态系统的功能: ; 2.生态系统三种成分的比较考点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分析(P94)生态系统无机盐等 分解者:主要是主要是各种等腐蚣物等自养型生物主要是动物等异养型生物(食物链营养结构融态系统擀的赖食物网J甲:,乙:丙:, 丁: 戊:。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1)某营养级摄入量粪便量= 。(2)某营养级同化量一呼吸消耗量= 。(3)用于某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可被下一营养级 ,另一部分可 。(4)某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应属,如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同化量,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同化量: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

3、身有机物的能量。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1)通过自身 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被 同化。(3)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 分解。(4)未被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及特点项目形状每一阶含义象征含义特征分析能量金字塔%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的多少数量金字塔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生物量金字塔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的特性一般情况下,生物个体数目 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 逐级正金字塔形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总是有能量的耗 散

4、,故能量流动时逐级递减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棵 大树上时,该数量金字塔的 塔形会发生变化虫鞘高 俏 养 级低一般情况下,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 食物链升高逐级一般为正金字塔形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 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间浮游 植物的生物量(用质量来表示)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 量疆 泞滥 柏物“拼图法”巧解能量流动白一身呼吸作用消耗-7自身呼吸作用消融AaBlHi二 c流向分解者Dl流向卜一背流向F营养级流向分都齐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的同 化量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 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A1), 一部分则用于 生产者的生长、发育

5、和繁殖(B1+C1 + D1)。后 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i、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i。能量流动传递效率的定义:.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一般能量传递效率为10% 20%。.涉及多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计算的最多和最少的问题:(二轮复习大本练习册第85页思维建模)考点三: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稳定性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 之间不断地循环的过程。(2)特点:、反复利用、(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O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4)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和碳酸盐。(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主要)。(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 作用、则是通过 和 实现的。作用实现的;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2)影响:导致 威胁。,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形式以为载体主要是无机物特点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形成一个统一整

7、 体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何缓解温室效应?物质循环图解找规律易错提醒:1、误认为在生物群落中碳都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的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误认为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能循环。)考点三:信息传递信息的种类:、。注意:行为信息是动物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常指动物的特殊行为。(要注意与物理信息区分)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应用:(1)个体水平: 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 ,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调节生物的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考点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生态系统所具

8、有的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调节基础: 。 (1)作用结果: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 。.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 。稳定性的内容: 和。分别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 。.提高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的协调。6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形成:群落内部群落灯环 域之间国过抵抗力稳定性帙复力稳定性态统感性 生猫即定一得曲线图辨析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生态系优功俯y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x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注意:1

9、、某一生态系统在彻底破坏之前,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2、在某些特殊生态系统中,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考点五:.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现状:人口出生率和 明显下降。前景a.特点: ,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b.目标:实现人口与 的协调发展。(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被大量消耗。加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生态问题主要包括: 、 分析产生的原

10、因注意: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1)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2)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独有的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构成:生物圈内所有的 ,它们所拥有的 以及各种各样的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 。 (2)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3)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2)。(3)

11、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5.可持续发展(1)内涵:追求的是 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2)实现措施保护 。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 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生物多样性的成因(1)从分子水平上看DNA (基因)多样性 转录 多样性痢X 多样性(根本原因)翻译(直接原因)(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 与定向的 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用(2018海南卷,19)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 TOC o 1-5 h z 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12、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 .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2018浙江卷,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白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 C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加在和鲤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蹶鱼的生长量少于鲤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三大功

13、能、生态环境的保护06董雪松 5月7日星期二早基础知识自己完成课上对答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环境的保护06董雪松 5月7日星期二早基础知识自己完成课上对答案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2017?海南卷.19)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

14、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 理的是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6. ( 2017?江苏卷.9 )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B .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D .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 “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 .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5、2016海南卷.20)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 林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 .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 .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2016海南卷.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田螺B .小球藻C大肠杆菌 D .草鱼(2016课标1卷.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

16、方面的感性 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2016新课标出卷.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

17、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2016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符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2016新课标出卷.31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

18、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 2017?海南卷.28 ) (8 分)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 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3)草一蚱蠕一青蛙一蛇一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

19、。(2018北京卷,31)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 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 “水华”。为防治“水华” 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鲤鱼和鳏鱼,对该 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 。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 (2)为确定鲤、鳏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鲤、 鳏 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鲤、鳏的成活率,应捕杀鲤、鳏的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 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 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图

20、可知,将鲤、鳏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 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 ,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 。(4)投放鲤、鳏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 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 ,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5)鲤鱼和鳏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鲤、鳏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15. (2018天津卷,30)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 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四黄松生态系统生产者活生物量(g/m2)死后机质 (g/m2)土壤后机碳(g/m2)净初级生产力(g/m2.年)异氧呼吸(g/m2.年)右收1273025605330470440幼龄146032404310360390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