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居住区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北大花园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第一章规划、建筑设计一、工程概况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位于 XX市新区,北临东风东路,西临纵贯七路,总用地面积约 3.62公顷。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二、规划依据1、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总体设计招标文件;2、XX省北大花园住宅小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TOC o 1-5 h z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HYPERLINK l bo

2、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25-2005;9、XX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DBJ41/0622005;10、其它有关规范、规程三、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建立“城市一社区一小区一院落一住栋一家庭”的尺度序列,把最小的生活单元一“家庭”融入城市范畴。站在城市的高度看待社 区建设,创造与城市完美和谐的居住环境,使社区成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并为城市所接纳。2、在小区这一尺度级上始终贯彻“道路一绿化一公建”作为社 区建设三大要素的观点, 为住宅建设先行开道, 细致入微地提高居民 生活质量,建设生机盎然的社区环境, 最大限度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突生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 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 地,突由小区的整体特色。.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 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 动为根本由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 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5、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 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6、具有超前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考虑地方气候与习俗等特点,力求建筑风格的创新。四、规划目标1、体现小区建筑文脉的延续性:以人们熟

4、悉的空间序列布局一轴线,及熟悉的空间围合形式一庭院,形成一个空间明确、秩序井然 的居住组群,产生亲切感、秩序感,构成了快乐的生活空间和强烈的 领域感。以宽敞的庭院围合, 使每家每户都能充分的享受到充足的阳 光、空气、及自然景观。2、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创造了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使各种年龄和层次的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交流而又不互相干扰。按照空间的领域意识分层次使用户外空间。主要景观设计的序列依此而展开。以环境设计手法限定界域,路线明确,层次清晰,营造了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形成良好居住氛围。3、力求将艺术的灵魂和创意融入生活的情趣中,创造由一个诗意的栖居环境,并以次倡导形成温馨的生

5、活方式。五、规划布局根据现状条件分析,本次规划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空间的开发与整合。主要包括结构部分、功能部分、道路部分、空间环境部分、绿化景观部分。通过规划、空间、景观的综合,力争创造一个特色显 明、适宜人居的生活社区。1、总体规划结构规划结合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着力营造连续的绿色空间,形成了一条景观轴线,一个结构核心,三个功能组团的结构形式。小区主 要入口正对的景观大道及其两侧的绿化带和绿化节点形成了一条小 区的主要景观轴线。紧邻景观轴线中部的是小区的中心广场及公建, 它们形成了小区的结构核心。小区的车行道路通向每个住户,形成了方便通畅的道路网,再结合不同的户型在总平面中的布置自然的将小

6、区划分为三个居住组团。景观轴线贯穿每个组团,并与庭院绿化相互 联系,从而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品质。2、功能分区布局第一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小区西南侧的以小户型的多层经济实用 房为主加上临街商铺的组团,这个居住组团主要是以 99.17平方米户型为主,包括148.35平方米的复式,居住建筑层数均为6.5层,商铺层数为3层。第二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小区中部围绕结构核心的组团,这个组团主要是以125.5平方米户型为主,包括 213.18平方米的复式,建 筑层数均为6.5层。第三居住组团:是指位于小区东侧的以稍大户型的经济实用房为主加上临街商铺的组团,这个居住组团主要是以119.80平方米户型为主,包括149.

7、92平方米的复式,居住建筑层数均为 6.5层,商铺 层数为3层。3、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区内道路分小区级和宅间路两级。小区级道路:是小区的主要通道,允许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但运用路障或铺地等形式限制车速,规划路宽5.5米。宅间路:主要由通往各个居住单元的路和一些休闲性道路组成,允许非机动车和少量机动车通行。规划路宽3.0 -5.5米,可以兼作消防通道。本方案的车行道通至各个单元楼下,使车量能够非常方便的到达。停车设施:小区内兼有地上和地下两种停车方式。 地上停车位主 要布置在小区北面车行道的一侧以及各个单元前方,便于车主停车后直接入户。地下车库位于小区的结构中心下部,东西分设由入口。4、空间环境

8、规划空间环境设计强调“均好性”。社区中各建筑通过围合、渗透等 方式,形成了各种私密的、组团的、公共的空间环境。对于各种空间 的“均好性”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点:(1)、强调环境资源的均好性,以“均享”为原则,让每个住户都能平等地享受资源,通过调整规划,把资源“分散”到每幢住宅前, 每个院落内,甚至每户窗前。也就确定了在社区的规划框架中要布置 由多个景观“亮点”,实施均享理念。(2)、强调公共空间的均好性。 规划方案突生了规则的绿化空间, 并且以此为母体,重复布置,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也获得了空间分 布上的均好。(3)、强调日照朝向的均好,强调内外部环境的融会贯通。5、绿化景观规划绿化景观系统由中心

9、景观绿化、带状轴线绿化及庭院绿化构成,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的绿化系统。中轴线的带状绿化加上不同大小的景观节点, 从而形成了整个居住区的景观绿化结构。带状绿化轴线贯穿整个小区,随着空间的变化,或局部放大为广场,或局部变化加入小品,健康步道、小型水景,用中国园林的自然意境,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活动场所,提供休闲游艺,放松身心的居家环境气氛,强调绿化的均好性和亲和性,真正成为居民的室2、住宅设计外起居室。中心绿化和庭院绿化相互穿插、渗透,使庭院绿化成为中心绿化的延伸。六、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特点XX市北大花园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有以下两个特点:(1)、住宅户型设计采用多种类、多套型

10、的方案设计,结合市场分析结果,合理选择单体建筑形式,做到户型“多样化”、“人性化”,满足各种家庭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可谓“度身订做” 。户内空间分 隔充分考虑功能性和舒适性原则,实现了动静分离、主客分离、干湿 分离、户户朝南。各种厅、房均可直接采光通风。细节处理、观景阳 台、飘窗、生活阳台的运用,使户型设计更具特点。(2)、立面造型采用个性化建筑设计风格,突由现代典雅的特点,充分利用建筑本身的功能构件,如窗台、阳台、空调板、屋顶构架等进行穿插组合,强调细节处理,立面的色彩运用上,局部采用跳跃色 彩,既保持了现代主义的简洁明快,又避免其单调和冷漠。同时运用 对比、韵律等原则,力图创造由新颖,独特

11、的现代住宅形象。住宅建筑功能:(1)、本设计各套型住宅均设有起居室、餐厅、主卧室、次卧室、厨房、卫生间、生活阳台,住宅内各功能空间,动静分区,各主卧室 附带卫生间。(2)、本设计各套型住宅的起居室,对外设落地推拉塑钢玻璃门或落地玻璃窗,使其能获得充分的光照和良好的视野;各套型均布置相对独立的餐厅或保证相对完整的用餐空间,各卧室的设计尽可能地在南向采用低窗台的“飘”窗设计。部分卧室采用落地角窗,以扩大 视野,增大可利用的连续墙面。立面造型与外饰面设计:(1)、本小区住宅的立面造型,力求体现轻逸、飘雅的意境,多 层住宅建筑顶部设计采用坡屋顶,使建筑的轮廓线更加丰富, 在立面造型上强调建筑“语汇”的

12、简约,力求整体风格上的协调一致。(2)、立面设计中对阳台的设计处理方法是: 南立面的阳台采取 落地透明玻璃,以通透流畅的水平金属栏杆为主的造型, 细节上注意 分户隔墙处的处理。(3)、在立面设计中,利用上下两层飘窗的凹进处布置卧室空调室外机。起居室的空调室外机置于阳台上,北立面部分设空调室外机搁板。设计统一布置空调机冷凝水排放管。(4)、住宅的外饰面拟采用超低污染型高级弹性防水涂料,设计中对色彩、质感和纹理进行艺术处理。(5)、在色彩处理上考虑 XX的气候特点,同时考虑该组建筑所 处地理位置,建筑外饰面的色彩选择以蓝色为主基调,局部点缀以明亮、鲜艳与对比差异较大的色块, 以体现清新、高雅的现代

13、建筑风格。3、公建与商铺设计(1)、由于依托郑东新区的各项教育设施,本小区内不再设置教育设施。(2)、在小区的中部景观结构中心设有椭圆形的两层会所,会所周围有弧形水面,它们相互辉映营造由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2)、本小区东西两侧设有三层商铺,开发时可为本小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商业服务,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的购物、修理、保健、休 闲、娱乐等设施均可由这些商铺及小区周边的沿街商铺提供。第二章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及结构基本概况1、基本风压及风荷载标准值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2、场区基本概况。拟建场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0.15g。3、结构设计依据的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

14、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设防分类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GB50068-2001GB50009-2001GB50010-2002GB50011-2001GB50007-2002JGJ94-94GB50223-95GB50038-94JGJ79-2002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技术规范规程o二、采用的荷载标准值 TOC o 1-5 h z 卧室、客厅、休闲厅、餐厅、楼梯 2.0KN/m2卫生间、厨房、生活阳台2.0KN/m2电梯机房7.0KN/m2车库4.0KN/m2储藏室5.0KN/m2上人屋面2.0KN/m2其余按按荷载规范采用。三、结构方案设计1、结构选型多层住宅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地上部分采用P型多孔砖,地下部分采用粘土砖墙。沿街商铺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2、结构材料墙体砖混结构建筑地上部分墙体为240厚多孔砖墙,地下部分米用240厚粘土石专墙。墙,内墙为200厚加气硅填充墙。3、变形缝设计本项目单体中存在平面尺寸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及平面、竖向不规则情况,应按照相关规范设置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4、地基与基础本工程尚未进行工程地质勘察, 根据结构形式及本地区工程地质 经验,多层住宅拟采用天然地基上钢筋混凝土条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