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2013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2013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2013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2013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7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题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一、填空题1、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千米,表面积约为_平方千米。2、地球仪绕转动,事实上这根轴不存在,地轴穿过_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指向_附近的一点叫北极,另一点叫_。二、选择题1、人类历史上,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 B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运用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是赤道

2、B世界最早的地球仪是英国马丁贝海姆发明制作的C我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盖天说” D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4、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千米A6378 B40000 C6357 D63715、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是( )A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B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C地球是不规则的球体 D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三、读图题1、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出发,经过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_海峡,进入_洋,1521年到达_群岛,向西穿过_洋,绕过非洲南端的_角,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出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一、填空题1、地球

3、仪上的经纬网是由_和_相互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纬线是地球表面上与_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指示_方向。经线是连接_并与纬线_的半圆,它指示_方向。2、0纬线称为_,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_,到两极缩为_。赤道以北的纬线称为_(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线称为_(用“S”表示)。23.5N纬线称为_,23.5S纬线称为_,北极圈的纬度是_,南极圈的纬度是_。3、0经线称为_,0经线以东为_(用“E”表示),以西为_(用“W”表示),各条经线的长度都_。4、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_,它们的经度之和为_。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_的两个半球。5、地球的三大纬度带中,低纬

4、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为_,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为_。二、选择题1、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线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B纬线的长度都相等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读地球仪投影图,回答36题3、图中AB和CD所在纬线的相互关系是( )AAB所在的纬线长 BCD所在的纬线长C纬线AB和CD等长 D无法比较4、关于图中经线和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纬30最长 B图中 = 1 * GB3 = 6 * GB3 的经线等长CA点所在的纬度为60N DB点所在的经度为100E5、图

5、中D点的地理坐标是( )A(0,160E) B(30N,100E)C(30N,100W) D(0,20W)6、下列能构成经线圈的一组经线是( )A 30E,170W B60W,120EC120W,120E D60E,120E7、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 0经线, 0纬线 B 0经线,180经线C 20W,160E D20E,160W8、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 0和180之间 B 20W以东到160EC 20W道160W之间 D20W以西到160E9、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方位于( )A 北半球 B 西半球 C 东半球 D南半球10、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

6、是北半球,该点是( )A(0,160E) B(0,160E)C( 0,180) D(0,20W)11、中纬度是指( )A030 B23.566.5 C6090 D3060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经线的长度都不想等 B经纬网是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C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永不相交D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三、根据你对经纬线的认识填写下表纬 线经 线定 义形 状长 度指示方向起 点度数划分半球划分四、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A(0,0)、B(20S,20W)两点填入图中相应的位置;(2)写出C点和D点的经纬度:C_、D_;(3)A点在

7、C点的_方向,D点在C点的_方向;(4)图中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点是_;(5)与20W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_;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一、填空题1、地球绕_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_。2、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_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_旋转。3、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_,随着地球的自转,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各地昼夜_,不同经度的地点,_不相同。二、选择题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12小题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 )A逆时针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顺时针2、图中自转一周大约是4万千米的是( )AD点 BC

8、点 CB点 DA点3、有关地球自转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B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C自转周期为一天 D其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4、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24小时 B1年 C36小时 D12小时5、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B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D地球本身不会发光6、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 C昼夜更替现象 D某地的气温有时高,有时低三、读图分析题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是_,纬度是_;(2)图中 = 1 * GB3 、 = 2 * GB3 、 = 3 * GB3

9、 、 = 4 * GB3 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地,纬度位置较高的是_地。(3)判断: = 3 * GB3 地在 = 4 * GB3 地的_方向, = 2 * GB3 地在 = 4 * GB3 地的_方向, = 2 * GB3 地的时间较 = 4 * GB3 地的时间_(填早或晚)。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南、北极点和南北回归线;(2)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和夜半球;(3)在图中你画的是晨线还是昏线?(4)这一天图中的A、B、C三地最先见到日出的是_地。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一、填空题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_公转,方向为自_向_,公转一周

10、的时间为_。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的,北端始终指向_附近。一年之中,太阳光在地球上的_始终在_之间往返移动。3月_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_;_月_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_;_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_;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_上,这一天称为_。3、在北半球,人们一般把_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月、7月、8月三个月划为_季,_三个月划为秋季,12月、1月、2月三个月划为_季。4、赤道上的各个地点,全年昼夜_。在北半球,夏至日白昼_,黑夜最短,北极圈出现_;_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_现象。_日、_日,全球各地_。5、依据地球表面

11、_状况的差异划分为五带。热带位于_和_之间,有_直射现象;北温带位于_和_之间,南温带位于_和_之间,温带既无_现象,也无_现象;北寒带位于_以内,南寒带位于_以内,寒带有_现象。二、选择题1、我国某地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机会,该地的纬度和太阳直射地的节气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23.5N夏至日B23.5N冬至日 C23.5S夏至日 D23.5S冬至日2、北京市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地球公转的特征是( )A形成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B地轴和公转轨道面有约23.5的夹角 C围绕地轴不停旋转 D形成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更替读右侧太阳光照射示意图,回答

12、45小题4、图中所示的关照图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5、图中所示的这一天,出现极夜的是( )A南极圈 B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6、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A出现极昼现象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7、下列日期中,全球正好昼夜平分的是( )A冬至日 B夏至日 C元旦 D春分日和秋分日8、热带和南温带的界线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9、在南温带建房时,要想采光好,房屋的门窗应朝向( )A东 B南 C西 D北10、南极考察最有利的时间是(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3、11、当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一日为春分日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D太阳直射赤道12、当我国的学生放暑假的时候,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3、每年10月1日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处在( )A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B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14、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67N,175E) B(66.5S,15W)C(23.5S,15W) D(66.5N,150E)三、读图题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的适当位置写出五

14、带的名称,以及五带分界线的名称和纬度;(2)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既没有阳光直射,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四季变化最显著的是_。2、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甲图,自3月21日至6月22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A、B、C、D四段中的_段;(2)读乙图,此时段(3月21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填箭头的代号)。(3)此时段(3月21日6月22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趋势是_。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一、填空题1、地图的“语言”就是指_、_以及_,通常称为地图三要素。2、地图上方向的判定:一般方法是面对地图“_,_”;有经纬网的地图,依据_指示南北,纬线指示_进行判断;有指向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