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住宅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汇报及总体概念设计1_第1页
[云南]住宅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汇报及总体概念设计1_第2页
[云南]住宅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汇报及总体概念设计1_第3页
[云南]住宅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汇报及总体概念设计1_第4页
[云南]住宅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汇报及总体概念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xx居住区启动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The Settlements Planning Of Haidong第三轮方案汇报 2012,072目 录CONTENTSChapter 1 界定范围Project InterpretationChapter 2 细化方案Target FindChapter 3 完善指标System Improve3Chapter 1 范围的界定Project Interpretation【用地规模】1.用地需求量预测A.厅级:130套、200m2、双拼或联排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35%建筑密度,三层容积率为1.05需要用地面积2.5公顷B.处级:3181套;180m2;

2、叠加建筑面积572580平方米35%建筑密度,四层容积率为1.4需要用地面积41公顷C.科级:7759套;160m2;花园洋房建筑面积1241440平方米30%建筑密度,五层容积率为1.5需要用地面积83公顷D.其他:9478套;130m2;花园洋房建筑面积1232140平方米30%建筑密度,五层容积率为1.5需要用地面积82公顷综合上述,需要住宅用地面积A+B+C+D=208.5公顷【用地区位】 根据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将本规划区选择在海东核心区东北侧,马尾山末端,用地面积为5.5平方公里,可用居住用地面积为231.4公顷。 其中相对需求的208.5公顷住宅用地,多出22.9公顷用地可作为商业

3、开发用地进行使用。【用地布局】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码面积(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居住用地R231.4049.832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59.9612.91其中行政办公用地A138.48_教育设施用地A29.18_文化设施用地A30.36_体育设施用地A41.22_医疗卫生用地A53.62_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12.882.774道路用地S132.9028.615绿地及广场用地G81.2417.496总建设用地_464.381007生态用地E88.09_8总规划用地_552.47_【土地利用指标表】【地块划分】其它其它其它开发开发开发市科级市科级州科级州处级安置房安置房厅级州科级市处

4、级厅级:3.2公顷处级:39.8公顷科级:77.1公顷其它:65.0公顷安置房、廉租房:16.7公顷开发:40.0公顷共:241.8公顷布局原则:1、尽量使每一户有两个房间可看海;2、厅级住房。集中布置,地点选在控规定的“北东向的主景观轴线的山上”,景观视线、环境、配套佳。3、市级公职员住房布置在市级行政中心附近的地块;州级公职员住房布置在“北东向的主景观轴线的山上”。4、中央、省属企业与廉租房、安置房,分散布置。廉租房、安置房可不保证看海景观要求。5、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可不保证看海景观要求。厅级套数面积层数形式用地面积容积率厅级130套2003层双拼或联排3.2公顷1.05选址依据:位于东北向

5、主景观轴线上;处于山头位置,环境优美,视线开敞,观海无阻;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便捷;相对处于基地内部,较为隐秘,干扰性少。处级套数面积层数形式用地面积容积率处级3181套1804层叠加39.8公顷1.4市州选址依据:市处级住房布置在市级行政中心附近的地块;州处级住房布置在东北向主景观轴线上;处于山腰位置,环境优美,观海视线优越;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便捷;地形适合于住宅采用叠加的形式,有利于塑造富有山地城市特色的空间形态。科级套数面积层数形式用地面积容积率科级7759套1605层花园洋房77.1公顷1.5选址依据:市州市州州州选址依据:市州级住房布置在市级行政中心附近的地块;州处级住房布置在东北向主景观

6、轴线周围;布置于基地内视线较为开敞处,环境优美;各项配套服务设施较为便捷;分散布点的形式,有利于基地内住宅形式的多样化,形成富有变化的山地城市景观立面。开发用地面积开发40.0公顷选址依据:各组团分别预留一块用地,地形多样,适于多样化的开发形式;处于基地内视线较为开敞,环境优美的地段;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便捷。其它用地面积安置房、廉租房16.7公顷选址依据:1.与其它住宅形式结合开发;2.具有较好的环境,和共享的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层数面积形式其它65.0公顷5层130花园洋房安置房、廉租房【地块土地指标】15Chapter 2 细化方案Project Interpretation2.1品牌定位2.

7、2策略运用2.3亮点展示161)品牌塑造观山观水观人;繁华(市井)生活;活力新城未来人们生活、居住、购物、游憩首选海东!舒适的居住环境、高品质的居住空间完善的配套设施、文化教育、医疗服务、社会化服务充满活力的商业服务与游憩空间一个舒适、和谐、低碳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社区【品牌定位】172)项目定位大理未来城市名片 新都市生活名片:设计都围绕着现代人的需求为支点,以便捷的配套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以多样的活动空间、人性化的交流场所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求,以高品质环境的打造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高原山地城市名片:通过对山地生态环境的维护,对山地地形的利用、场地的改造;地表水循环系统的维护形成建设高原

8、山地城市示范。山-水-城-园融合的大地景观新技术运用名片:通过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水系统回收利用技术、景观生态学技术的运用,建构一个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新区。新大理文化名片:设计以展现现代都市气息为主线,通过传统生活化场所,主题性文化景观以及山水相融城市格局的打造,展现在时代发展下,大理新的城市内涵。1.划分组团 通过计算,规划区5.5平方公里内人口规模大约为8万人。基于用地内现状冲沟的地形条件,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居住组团,形成三个人口规模为2-3万人的大型居住社区,有利于组团式山地城市形态的塑造,构建大地景观格局,同时保证社区活力的形成。【布局策略】组团一组团二组团三组团一:居住用地

9、44.1公顷;组团二:居住用地68.2公顷组团三:居住用地83.7公顷空间结构一核:行政中心核;一轴:行政中心景观轴;四心:居住区级商业服务中心;三片:生态住区片;多廊:保留山体形成的生态景观廊道一核一轴四心多廊三片居住组团中心教育组团商业中心休闲广场行政中心一条主要公交环道将山坡居住组团、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主要休闲广场联系,方便居民区内交通联系。两条公交快线延伸至下关组团【布局策略】2.植入交通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布局各个居住小区 每个居住小区结合城市公交站点,确定小区出入口,方便市民的日常出行。【布局策略】2.植入交通拆分城市支路,整合城市用地 从构建每个完善的居住小区单位出发,整合城市支

10、路,确保每个居住地块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从而达到节约城市土地的目的。增加居住用地大约9公顷【布局策略】2.植入交通人车分流,建构安全稳定的小区交通系统车行交通采用平行于等高线的布局模式;人行交通采用垂直于等高的布局模式;人车交汇处,采用人车分流方式进行处理。面积:6.2公顷功能:小学、幼儿园、医院、文化活动中心、派出所、居委会、商场、超市、市场、小型影剧院、商业步行街、高档文化娱乐、餐饮等。【布局策略】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三中心、多点布局模式建构三个组团公共服务中心按照步行15分钟的距离,在每个组团中心位置构建一个组团公共服务中心,以满足居民生活的各类需求,同时形成每个组图的活力点。面积:5.

11、6公顷功能: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派出所、居委会、商场、超市、小型影剧院、市场、商业步行街、高档文化娱乐、餐饮设施等。面积:9.3公顷功能: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文化活动中心、派出所、居委会、商场、超市、小型影剧院、商业步行街、高档文化娱乐、餐饮设施等。【布局策略】建构多点的公共服务网点按照生活便捷的要求,按照300米的服务半径,建立多个服务网点。每个服务网点用地面积为20003000平方米,功能包括生活便利店、幼儿园、小型餐饮店、生活超市、卫生服务站、警务室、文化活动站、会所等,网点采用独立设置的形式。服务中心可达性强调(1)居住区和组团级服务中心布置于场地生活性干道

12、两侧,结合城市公交站点设置,保证与外界便捷的交通联系。(2)公共服务中心结合城市步道设置,让社区居民在步行环境下能够解决日常生活需求 。28【布局策略】4.建构多样的公共空间体系【布局策略】城市公园、组团景观、小区景观、庭院景观以公共空间、社区服务为中心,组织居住布局通过设置大面积的林地保留地带、公园及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形成幽静而舒适的特色户外空间,鼓励居民走出建筑;在室外休闲、散步、娱乐、购物过程中促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社区内形成一种无形的归属感与邻里融洽感。【布局策略】建立三大城市级冲沟生态公园定位:组团间现状三条冲沟,地形高差大,处于生态敏感区。本规划将其定位为城市级生态休闲公园,每

13、个公园并确定相应的主题,形成城市特色空间,同时强化城、湖、山的自然形态。设计要求:公园内通过植被绿化的恢复、休闲设施的引入,以及主题景观的打造,形成市民日常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及文化展示的城市公共空间。揽月公园美德公园百花公园【布局策略】建立组团级山顶动步公园定位:为了强化城市与自然的相互融合,本案通过在每个组团内保留一个现状山顶区域,以运动健身公园进行打造。设计要求:结合公园内通过绿化植被的恢复、健身设施的引入、登山步道的建设以及眺望城市景观设施的布置,形成视线开阔、环境优美、适合健身娱乐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3公顷4.5公顷18公顷12公顷【布局策略】建立优美的小区公共景观定位:每个小区结合地

14、形关系,均设置集中的公共景观区作为小区居民公共活动和邻里交流空间,在丰富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打造一个充满和谐的居住社区。设计要求:每个小区以带状形式设置公共景观区,以达到服务区域的最大化;公共景观内均设置一个面积不小于20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广场,作为小孩、老年人主要活动空间;景观设计以空间灵活、环境优美为准则。【布局策略】建立庭院交流空间定位:通过公共景观带将每个小区划分为多个建筑组群,每个组群通过设置一个公共庭院,增加邻里之间的交流,满足人们对交流的心里需求,增强社区的和谐氛围。设计要求:每个庭院空间面积控制在300平方米左右,完全步行,便捷的联系每栋建筑,布置公共活动场所和方便交流的设施

15、。生态景观步道健康步道观景平台景观节点建立公共空间慢行联系网络【布局策略】5.植入山地城市肌理组团式的建筑群落【布局策略】5.植入山地城市肌理自然跌落式的建筑布局建筑顺应地形,采用退台、爬坡、掉层等不同方式,程自然跌落的空间形态41【布局策略】5.植入山地城市肌理最佳景观朝向布置根据场地的开口度与视线的关系分析,得出以马尾山为界,北面用地建筑的最佳朝向是西偏南3647度;南面用地最佳朝向是西偏南2536度。NESW6.台地开发保持整体的山体格局,打造城市特色景观规划区内主要一山地为主,山形山势较为负载,但景观环境也较好,规划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中采用台地开发的

16、模式,即尊重整体的山形山势,保持整体的山体格局,又利于城市景观的打造整体台地开发示意6.台地开发局部改造地形,利于城市开发。局部片区根据不同的坡度,采取不同的台地开发的模式。以适应多种的地形地势台地开发根据地形打造具有特色的山地建筑山地建筑示意面积要求:厅级:130套;200m2;双拼或联排;处级:3181套;180m2;叠加;科级:7759套;160m2;花园洋房;其他:9478套;130m2;花园洋房;设计原则:满足生活功能需求,做到每户实用;尺度结合人们生活习惯,做到每户舒适;保证主要功能房布置于南向,并在南向设置大量景观阳台,保证每户海景视线;结合高差设计,充分利用坡度地形;大面积户型

17、考虑高品质生活需求,增加家庭活动空间;。【布局策略】7.配置户型【布局策略】8.运用新技术利用水循环技术建设冲沟公园山脊山脊冲沟等高线由高到低汇集汇集雨水(污水)搜集增加含氧量降解污染物沉淀池蓄水池排进洱海部分生活用水(灌溉植物、冲厕所等)利用地形,水往低处流【布局策略】7.运用新技术新能源的利用63Chapter 3 指标完善Project Interpretation3.1用地指标3.2建筑指标3.3建设指标【用地指标】1.规范范围面积:552.6公顷2.居住用地面积:244.82公顷 其中:厅级:4.2公顷、处级:39.6公顷、科级:83.9公顷、其他:84.4公顷、开发:37.78公顷

18、3.配套用地面积:29.59公顷【建筑指标】1.总建筑面积:348.6万平方米2.居住建筑面积:313.1万平方米 其中:厅级:4.2万平方米、处级:57.8万平方米、科级:125.7万平方米、其他:125.4万平方米3.总户数:20842户 其中:厅级:200户、处级:3180户、科级:7760户、其他:9500户3.配套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建设指标】1.容积率:厅级1.1处级1.4科级和其他1.52.建筑密度厅级40%处级30%科级和其他30%3.绿地率厅级30%处级35%科级和其他35%4.建筑高度厅级12米处级18米科级和其他18米【市政配套指标】1.给水序号用地名称面积(公顷)用水指标m3/had 用水量万m3/d1居住用地231.401303.002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9.961000.6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2.881500.244道路用地132.90300.45绿地及广场用地81.24300.256生态用地88.09200.187合计552.47_4.672.污水 按照给水量的85%计算,5.5平方公里范围内污水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