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1.gif)
![《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2.gif)
![《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3.gif)
![《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4.gif)
![《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辛弃疾词三首》解析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f5169673bc3f9a95610b580afe021f9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词四首柳永词二首(一)了解柳永 柳三变、柳屯田、柳七郎、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蝶 恋 花柳永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思考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写思念意中人,抒发了刻骨相思之情。感情基调:低缓,哀愁2、词中哪些字、词(意象)或句子特别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刻骨的相思和哀愁的感情?提示:风、草色、烟光、残阳(所见)触景生情:对所爱的人无限思念之情(或离愁别恨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思考3、如果原句中的“伊人”不指人,联系生活你认为可以指什么呢?这句话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提示:事业、爱情、理想、目标、追求、学问 (梦寐以求的事或物)思考人生三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生三重境界人生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第一境界确立目标,登高望远,有了方向才能有所追求。此过程孤独又艰辛,表现出对理想
3、事业的不懈地追求。人生三重境界人生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刘永蝶恋花)第二境界极力奋斗,尽全力拼搏,不达目的不罢休,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人生三重境界人生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第三境界经过艰苦的奋斗之后,目标终于达成。苏轼词二首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苏轼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乐观旷达、务实创新预习与交流问题一:上片写在快哉亭看到了什么?联想和体
4、会到什么?问题二:下片写见到什么?评价了什么人?抒发了什么感情?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 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实景虚写(静态)(动态)深化主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主旨:身处逆境而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品味内涵:品析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妙处“窗户湿青红”“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回答要点:释义、作用青红指油漆之色,“湿”字承上“新作”,极言油漆之新,色泽鲜明。“没”形象
5、写出孤鸿在“江南烟雨”中渐飞渐远,若隐若现的景象,表现了一种遥远迷蒙,开阔旷达的意境。“掀舞”表现了“白头翁”驾着一叶扁舟在“忽然浪起”波浪翻滚的江面上随波出没,一个无畏无惧的形象,隐有自喻之意,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交流讨论:1、上阕: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从容处之、悠闲自在、乐观旷达、风雨无惧)2、下阕: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途中遇雨一件小事,反映作者胸怀开朗一面。
6、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 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答:秋暮、衰荷、乱雨、冷月 “无侣”(或“单栖”)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城子 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
7、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答: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3分) 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 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3分) 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
8、纵(侧面烘托)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黄 机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1)上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上片写诗人夜泊江湾,描述了一幅水底鱼龙翻动,狂风卷地,巨浪高如房屋,汹涌翻腾的景象(1分)。以江水汹涌烘托内心无法派遣的忧愤,为下片的抒情作铺垫。(2分)。(2)下片的“泪”仅仅是诗人个人功名无成的伤感之泪吗?请说说“泪”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
9、情?(4分)不是,(1分)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无心抗敌,作者为国立功、收复失地的远大理想无法实现,“泪”中蕴含着心系天下兴亡而又报国无门的忧愤痛心之情。(3分)。 李清照词二首 李清照 (10841151),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18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著有金石录,李清照写了金石录序,详细地记载了夫妻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咏物言志鹧鸪天桂花 暗淡
10、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的色与香(外貌不扬,但清香远扬)议论: 花中第一流 冠中秋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侧面烘托1、这是李清照盛赞桂花的作品。请指出作者笔下的桂花具有什么特点。并找出诗人是如何评价桂花? 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和,情疏迹远,香气浓郁,表现了词人注重内心修养,品行高尚的思想情操。 2、桂花的形象蕴含了词人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操?请简要说明。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
11、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人在何处 孤独 次第岂无风雨 伤感,对未来的消极 如今憔悴听人笑语。哀伤感情的基调:哀愁阅读本词,请找出词人在其中流露的情感? 全城一片繁华热闹,处处欢乐。以乐景写哀情、对比 上片:以眼下全城的欢乐与个人内心的伤怀形成鲜明的对比。 下片:以昔日少女的无忧快乐与现在丧夫孤寂伤感形成对比。2、本词是以元宵夜为出发点。在词人笔下的元宵具有什么特点?词人在欢乐的情景下却一片哀愁,她是如何将这哀愁展现出来
12、的?辛弃疾词三首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人。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走进辛弃疾合作提问一
13、、自学辛弃疾词三首,了解句意。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鉴赏,提出问题,并且准备好问题的答案。要求:从词的内容、表现手法、感情等方面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三、分配任务1、2组:青玉案 元夕3组:鹧鸪天4组:菩萨蛮青玉案 元夕一、内容:元宵灯节繁华、热闹场面二、手法 众人(盛装浓抹、欢声笑语) “那人”(躲在稀疏、冷落处) 三、感情:自甘淡泊、不同流俗对比鹧鸪天一、内容1、上片:追忆过去壮烈经历2、下片:眼下闲置的处境二、手法:对比1、今昔对比2、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三、感情 壮志未酬 英雄迟暮菩萨蛮一、内容:登临郁孤台,怀古伤今二、手法1、起兴:“清江水” “行人泪”2、借景抒情三、感情: 对朝廷投降政策的不满与悲愤,爱国情怀,壮志难酬。 踏 莎 行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 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 运用拟人手法,(分)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分)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分)写景动静结合。(分)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浙江舟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开招聘编外用工人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超支化聚酰胺胺的制备及其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的功能化应用研究
- 污泥与磷尾矿、生物质的共热处理对重金属可溶性和磷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 2025至2030年荷塘月色砚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新少先队基础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至2030年环形螺纹墙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考虑解聘倾向的国企高管双委托激励机制研究
-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供应商协作优化分析
- 2025至2030年大豆膳衾纤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炭石墨负极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XX学校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细则、方案、计划、制度、总结(全套资料)
- 开展去向不明人员专项工作方案
- 液压式随钻震击器设计
- 地理听课学习记录(六篇)
- 空气能热泵系统设计与安装融资计划书
- 社保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范文精简处理
- 学前比较教育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危重症呼吸支持治疗
- 操作工考核评分表
-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课件
- 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