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石一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矿石矿物一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脉石矿物一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夹石一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 除。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 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 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矿石结构一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
2、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 征。矿石构造一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 态特征。矿石的品位一矿石中有用组份的单位含量。边界品位一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的最低品位,是在圈定矿体时 对单个矿样中有用组分所规定的最低品位数值。工业品位一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矿石储量一指经地质研究并利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如钻探、槽探、井探、坑探等查明 的矿产储藏量,是衡量矿床规模的重要依据。是根据矿石的体积、矿石的体重与平均品位, 按特定公式计算求得的。矿石品级一主要是根据矿石的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分对矿石质量
3、划分的不同级别。矿体一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确切的说,矿体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的、由 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产状的有用组份(元素、化合物、矿物、矿物集合体)的 集合体。矿体的形态一矿体在空间的产出样式和形状。(1)等轴状矿体:三轴在三度空间大致均衡延伸一矿瘤(直径数十米以上)一矿巢(直径 数米)一矿囊和矿袋(直径更小)一凸镜状或扁豆状(中厚边薄)(2)板状矿体:长度和宽度延伸较大,厚度较小的矿体,如矿脉或矿层。矿脉:产在各种岩石裂隙中的板状矿体,为典型的后生矿床,据矿脉与围岩的关系,分为层 状矿脉和切割矿脉。矿层:指沉积生成的板状矿体,矿体与岩层是在相同的地质作用下同时形成的
4、。基性一超基 性杂岩中的铬铁矿也称层状矿体。(3)柱状矿体:垂向延伸很大,长宽较小的矿体。也称筒状矿体或管状矿体(还有过渡性 矿体,复杂性矿体)矿体的产状一指矿体在空间上产出的空间位置和地质环境。(1)矿体的空间位置一走向、倾向和倾角来确定地质体的产状。(2)侧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矿体轴线)与走向之间的夹角(3)倾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4)矿体的埋藏情况:指矿体出露地表还是隐伏于地下,埋藏深度如何等(5)矿体与火成岩的空间关系:矿体产于岩体内、接触带、或侵入体的围岩之中等(6)矿体与围岩层理、片理的关系:矿体沿层理、片理整合产出,还是穿切层理或片理(7)矿体与地质
5、构造的空间关系:矿体产于构造中的位置,与褶皱和断裂在空间上的联系矿床:矿产在地壳或地表的集中产地。确切的说,矿床是指自然界(地壳内或地表)产出 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 的地质体。矿床成因类型一按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热液 矿床,风化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矿床工业类型一是在矿床成因类型基础上,从工业利用的角度来进行矿床的分类。一般把 那些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称为矿床工业类型。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后生矿床一矿床的形成明显
6、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即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 不同时间形成的。浓度克拉克值一指某一地质体(矿床、岩体或矿物)中某种元素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 比值,也称为富集系数。(1相对集中,1相对分散)浓度系数一某元素的工业品位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成矿作用一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和有用物质,在一定地 质作用条件下和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内生成矿作用一主要由于地球内部能量(包括热能、动能、化学能等)的影响,导致形成 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外生成矿作用一主要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上部岩石与水、大气和生物的相互作 用过程中,使成矿物质在地壳表层聚集的各种地质
7、作用。变质成矿作用一在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中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地质环境和温度、压 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特别是经过深埋或其他热动力事件),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 物理性质、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使有用物质发生富集形成新的矿床,或使原有的矿床改造 为具另一种工艺性质的矿床。岩浆矿床概念:从地壳深部上升的各类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和爆发作用 等,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矿床。岩浆矿床的一般特征:矿床主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有成因联系,如橄榄岩、辉岩、苏长岩、辉长岩以及斜 长岩等,少数岩浆矿床与碱性岩或酸性岩有关。矿体主要产在岩浆岩母体岩内,多呈层
8、状、似层状、透镜状、豆荚状。矿体即是岩浆岩体 的一部分,有时整个岩体就是矿体,围岩即是母岩;只有少数矿体呈脉状、网脉状产在母岩 临近的围岩中。除花岗岩中的稀有元素矿床由于成因特殊而有一定的围岩蚀变外,绝大多数岩浆矿床的围 岩不具有明显的蚀变现象。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仅矿石中矿石矿物相对富集。岩浆矿床的矿石长具侵染性,条带状,眼斑状,致密块状以及角砾状等矿石构造;矿石结构 也十分特征而复杂。大体有以下几类:(1)堆晶,自形晶,嵌晶,链状晶,海洋陨铁结构等 分异岩浆冷凝结晶或堆积作用的结构;(2)球粒,填隙和包含等反应不混融流体结晶过程的 结构;(3)三出融晶胞群等共结交生和出
9、融,片晶等反应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结构;(4)退 火“融结”,角砾等后生结构。由于成矿作用在岩浆熔融体中大体同时发生,因此多数岩浆矿床的成矿温度较高1500700C),形成的深度大(多数在地下几公里几十公里,金刚石矿床达200300 km)。岩浆矿床的形成条件岩浆矿床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1) Cu、Ni易形成硫化物,Cr、V、Ti、Fe主要为氧化物,并且有较强的形成金属键的能力,可以形成多种自然金属和金属化合物。(2)Fe和Ni的地球化学性状接近Mg2+,所以在MgO含量高的岩石中Fe和Ni仅以分散状态进入含Mg的造岩矿物中,故Fe、Ni矿化常与含镁较低的 镁铁岩有关,特别是在含斜长石较多的
10、辉长岩、斜长岩中有铁矿床形成。(3)铬的地球化学性状决定其在超镁铁岩中含量最高,通常与橄榄岩和纯橄岩有关。(4)铂族元素的性状各有不同,Ru、Os、Ir更具亲氧性常与铬铁矿共生;Pt相对亲硫,常 常产于Cu、Ni硫化物中。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岩浆岩条件岩浆是岩浆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和载体,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含矿岩浆岩的性质和组成,对岩浆矿床的形成(矿床类型、规模、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1)岩浆岩成矿专属性与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有关的矿床:一纯橄榄岩一斜方辉橄岩一辉长岩组合:铬铁矿矿床一单斜辉橄岩一单斜辉石岩一辉长岩组合,辉长岩一苏长岩组合:Cu-Ni硫化物矿床一辉长岩一斜长岩组合,斜长岩:
11、V-Ti磁铁矿矿床与霞石正长岩、正长岩和碳酸岩杂岩体有关的矿床:一多呈岩株状产出,岩体内不同成分的岩相带呈环状分布与其有关的矿床为霞石一烧绿石一稀土元素矿床(2)岩浆中挥发性组份的作用挥发组份的熔点低、挥发性高,特别是能与Ag、Au、Pt、Pd、W、Sn、Mo、Pb、Zn、Cu等多种金属元素组成易溶络合物,使这些金属得以保留在岩浆的残余溶液中并可能富集 成矿挥发份对压力的变化特别敏感,富于流动性,故常将岩浆中某些成矿物质由深部带至浅 部、由高压地段带至低压地段,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3)同化和混染作用对岩浆矿床成矿的影响概念:岩浆向上部地壳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周围外来物质(如围岩碎块),
12、从而使岩浆 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同化作用;不完全的同化作用称混染作用有利的影响一围岩中某些有用组分的加入,使岩浆中成矿成矿元素更富集:如基性岩和含铁地层中的Fe一地层中硫的加入(硫化作用),能促使金属组分脱离硅酸盐而进入硫化物熔浆,以更有利 于成矿不利的影响CaO3的同化作用对铬铁矿矿床的形成不利决定同化作用强度的因素一岩浆的温度:岩浆温度很高处于过热状态,通常可熔化或熔解围岩;较高温度的岩浆可熔 化较低温度的结晶岩一围岩的成分和性质:围岩与岩浆的物质成分差别越大,则同化作用愈强烈(碳酸盐岩的同 化作用最为明显);围岩破碎程度越高,同化作用越强烈岩浆中挥发分的含量:挥发分愈多,岩浆越不易冷
13、却,熔解的能力强而持久,同化作用越强 一岩体的大小:岩体愈大,热容量也大,冷却速度较缓,因而有利于同化作用的进行 一大地构造位置:构造活动区或褶皱带有利于岩浆的同化作用,而稳定地区则有利于岩浆的 分异作用(4)岩浆的多期多次侵入作用对成矿的影响一从区域上,含矿岩体通常是同一次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岩带中的较晚期的产物一从矿区看,矿化主要与复式岩体的晚期岩相关系密切控制岩浆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1)大洋地壳环境一产于大洋拉张环境(洋中脊)的镁质超基性岩,后经碰撞作用,成为洋壳残片,产于碰撞 造山带(缝合带):阿尔比斯型、蛇绿岩型高镁(M/F=6.5-15),LIL、HFS元素含量低,Cr、Ni、Cu
14、、Co、PGE含量高,分熔程度 较高一受深大断裂或超壳断裂控制,常呈线状或带状分布,断续延长可达数百至数千公里 一中亚、特提斯-喜马拉雅、环太平洋等造山带(2)大陆地壳环境一该环境有厚大的大陆岩石圈作屏蔽盖层,使深部地幔热流在盖层下更好地聚集,形成巨大 的层状超基性-基性杂岩体多为铁质或富铁质超基性岩(M/F=0.5-6.5),LIL、HFS、挥发分含量相对较高,分熔程度 相对低一多分布于古老的地盾、地台区,可能与板内地幔柱活动有关一含矿层状超基性-基性杂岩体多呈与围岩整合接触的岩床、岩盆和岩席,规模大,工业意 义十分巨大一大陆地壳环境还有一些中小型侵入体和碱性岩体,典型的是金伯利岩(金刚石矿
15、床)和超 基性-碱性-碳酸岩杂岩体(稀有和稀土元素矿床),产于大陆内的深断裂带中,与岩浆的超 浅成有关。一可将世界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分布划分为以下几个带:环太平洋带-岛弧型;古地中海带-地缝合线型;乌拉尔带-古地缝合线型;非洲及欧 洲层状铬铁矿带-裂谷型。岩浆矿床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与岩浆分结矿床一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各种组份按一定的顺序(矿物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先 后结晶出来,并在重力和动力的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称为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由 此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分结矿床。早期岩浆矿床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有用矿物较早或与造岩的硅酸盐矿物几乎同时结晶出来,并在重
16、力 的作用下发生沉淀,在岩浆房的下部或底部发生富集,形成早期岩浆矿床一当富含Cr、Pt等成矿元素的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侵入地壳适当部位后,由于温度缓慢下降 而开始结晶。随着温度下降,岩浆中的矿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晶出,首先,是硅酸盐矿物的晶 出,温度区间约为1800C1200C一从岩浆中晶出的金属矿物和硅酸盐矿物,由于重力及对流作用的影响,比重大的矿物在岩 浆中逐渐下沉,比重小的矿物在岩浆中相对上浮,于是岩浆发生了分异,矿物呈现相对的集 中。一由于金属矿物结晶时间大多早于硅酸盐。或与早期硅酸盐同时晶出,矿床形成于岩浆结晶 的早期阶段,所以通常将其称为早期岩浆矿床。早期岩浆矿床的特点矿体形态产状:矿瘤
17、、矿巢、凸镜状或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或边部与围岩界线:不明显,呈渐变过渡矿石成分:与母岩基本一致,比重大,少挥发份矿石组构: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包含结构,浸染状构造为主主要矿种:部分铬铁矿矿床,金刚石矿床晚期岩浆矿床当岩浆中挥发组份含量较高,成矿元素与挥发组份结合形成易溶的化合物,大大降低了自身 的结晶温度,它们在岩浆熔融体中一直残留到主要硅酸盐矿物结晶之后沉淀富集,形成晚期 岩浆矿床。由于正常的岩浆分异结晶趋势或H2O、CO2等挥发分的影响,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大部 分结晶后可以产生一部分残余熔体。在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岩体底部,含矿残余岩浆中的金属矿物组分,就地充填在 硅酸盐矿
18、物的粒间,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似层状矿体。在地质构造比较活动的条件下,由于受构造应力的作用,含矿残余岩浆可被挤入岩体的原生 构造裂隙或附近围岩的构造裂隙中,形成贯入式矿体,这种成矿作用也称为残浆贯入作用或 压滤作用。由于残余岩浆是大量造岩矿物晶出后产生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岩浆作用晚期,故所形成的矿 床被称为晚期岩浆矿床。晚期岩浆矿床的特点矿体形态产状:似层状,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基性程度较高的岩相伴生与围岩界线:不明显,呈渐变过渡矿石成分:与母岩基本一致,含挥发份矿物(铬云母、铬符山石、铬绿泥石等)矿石组构:海绵陨铁结构,块状、稠密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种:铬铁矿、PGE矿床(超基性岩中),V-Ti
19、磁铁矿矿床(基性岩中),工业价值巨 大由于硅酸盐矿物结晶较早,晶形比较完整,金属矿物大多充填于硅酸盐矿物晶粒间呈他形胶 结状,形成典型的海绵陨铁结构/陨石结构。由于成矿过程中有部分挥发分参与,在成矿作用的晚期,经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自变质作用, 如蛇纹石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金云母化、碳酸盐化及黝帘石化等。贯入式晚期岩浆矿床的特点由残浆贯入作用形成的晚期岩浆矿床系含矿残余岩浆沿已冷凝母岩的原生裂隙或岩体接触 面贯入而成,因此这类矿体大多成脉状产出,矿脉几乎全部产于母岩体内,只有少数贯入到 附近的围岩中。矿脉成组、成群出现。与围岩界线:界线清楚矿石成分:与母岩基本一致,由金属矿物和硅酸盐矿物组成。
20、矿石组构:海绵陨铁结构,金属矿物溶蚀、交代硅酸盐矿物的现象矿脉附近的围岩常形成一定程度的蚀变现象,主要为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贯入式矿体的矿石品位一般都较高,有时含一定数量的黄铁矿。脉状钒钛磁铁矿矿床是典型的贯入式晚期岩浆矿床,如河北大庙钒钛磁铁矿矿床;部分脉状 铬铁矿矿体可能是晚期岩浆贯入作用的产物,如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岩浆熔离作用与岩浆熔离矿床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降低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混 溶的熔融体的作用,称为岩浆熔离作用(也称为液态分离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 称为岩浆熔离矿床。一熔离成矿作用在铜镍硫化物矿床中表现最明显。温度在1500C以上的
21、镁铁质岩浆,当其 富含挥发性组分时,可熔解一定数量金属硫化物。实验证实,镁铁质岩浆在1300C以上时, 可溶解6%7%的Fe-Ni-Cu的硫化物。一随着温度、压力降低和熔体中挥发性组分外逸以及由于与围岩的同化作用而使熔体中SiO2、A12O3和CaO增加,岩浆中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便开始降低,从而发生熔离作用。一熔离作用初期,金属硫化物呈微滴状悬浮在硅酸盐熔体中,随着岩浆的进一步熔离逐渐汇 合、变大,并由于其比重较大而逐渐下沉,在岩浆槽的底部形成熔融的金属硫化物层,于是 均一的岩浆熔体就分离成硅酸盐熔体和金属硫化物熔体两部分。一随着温度继续下降,两种熔体先后结晶。金属硫化物的结晶温度较低,它们在
22、硅酸盐完全 结晶后,形成了岩浆熔离矿床。根据硅酸盐熔浆冷却时间的长短,硫化物矿体的位置可有下列情况:快速凝固,硫化物熔浆未能达到侵入体底部,形成浸染状矿石组成的上悬矿体。缓慢冷却结晶,硫化物熔浆聚集在侵入体下部,形成稠密浸染状和致密块状矿石组成的底 层状矿体。由于构造作用,使部分硫化物熔浆从岩体底部和中心部分挤入裂隙或下伏岩石层理中,形 成硫化物脉状贯入矿体。含矿岩浆在深部发生缓慢熔离时,开始可能由硅酸盐熔浆贯入,在其晶出后,从深部又有 硫化物一硅酸盐熔浆贯入,形成后成交切矿体。岩浆熔离矿床的特点矿体形态产状:似层状,位于岩体的底部;贯入式矿体为脉状、透镜状与围岩界线:不明显,渐变过渡;贯入式
23、矿体界线清楚矿石成分:与母岩基本一致,硫化物含量高,含磷灰石和挥发份矿物矿石组构:海绵陨铁结构、固熔体分离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种:Cu-Ni硫化物、PGE、磷灰石、Fe矿床,工业价值巨大岩浆爆发作用与岩浆爆发矿床经过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熔离作用后,岩浆中的挥发组份越来越富集,当压力增大到某一阀 值时爆发到近地表,称为岩浆爆发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爆发矿床。一天然金刚石一般是在地幔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直接晶出,形成比较粗大的晶体,并需要在很 短时间内,迅速到达地表浅处,否则金刚石在上升过程中将被分解、熔融。一金刚石也可在侵入一爆发过程中从熔体中析出,在胶结物中呈细小分散状态存在。
24、岩浆爆发矿床的特点矿体形态产状:筒状、管状,少数脉状;产出往往与深大断裂带有关,尤其是断裂交汇处 与围岩界线:围岩破碎严重者不清楚,轻微破碎者较为清楚矿石成分:橄榄石、金云母、镁铝榴石、金刚石矿石组构:金刚石多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角砾状、浸染状构造主要矿种:金刚石岩浆喷溢成矿作用一岩浆喷溢成矿作用是指含矿熔浆(或矿浆)沿一定通道喷溢至地表或贯入到火山口附近的 火山岩系中,冷凝堆积形成矿床的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喷溢矿床。一就目前所知,安山岩类中的磷灰石一磁铁矿(赤铁矿)矿床是唯一有工业意义的由矿浆喷 溢作用形成的矿床。产于智利北部安第斯山脉的火山杂岩中的拉科铁矿是这类矿床的典型代 表。伟晶
25、岩矿床概念:矿物结晶颗粒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 地质体,称为伟晶岩。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份富集并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伟晶岩矿体的结构一巨晶结构(伟晶结构):是伟晶岩特有的结构,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晶体巨大,颗粒 大小一般10cm 几米,大者晶体可达数公斤至上百吨一文象结构:长石、石英共结生成粗粒结构和似文象结构: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颗粒大小110 cm一细粒结构: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微斜长石组成,颗粒小于1cm伟晶岩矿体的形成条件一与伟晶岩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可以从超基性的橄榄岩类,一直到酸性的花岗岩类,但绝大 多数是花岗岩类岩石一与伟晶
26、岩矿床有关的花岗岩类,常呈岩基状或巨大的岩株状产出;孤立的小侵入体基本不 形成伟晶岩(挥发份)一伟晶岩可产于母岩侵入体的顶部、边部或附近的沉积-变质围岩中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变化范围大,最早结晶温度可能在800 700 C 一直到300 C以下,主体在600 200 C 一从边缘带到内核的形成温度降低:边缘带和外侧带800600 C ,中间带600400 C,内核石英400200 C甚至更低一不同矿种的伟晶岩形成温度有所不同,一般云母伟晶岩形成温度较低,而稀有金属伟晶岩 则较高压力和深度开始时可能达到800 500MPa,结束时降到200 100MPa一形成深度大,否则挥发组分的逸失不利于成矿地质
27、构造条件一伟晶岩带: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如碰撞造山带(地槽 褶皱带)、古板块边缘断裂带 和不同构造的结合带一伟晶岩矿田:主要受区域一级构造控制,如背斜轴部、花岗岩体与变质岩的接触带、不同 时代地层接触带、各种断裂带等一伟晶岩脉(矿床、矿体):受次一级构造控制,如羽状裂隙、断层、围岩的层面、劈理、 片理、侵入体顶部的裂隙等围岩条件一围岩岩性以区域变质岩石为主,如片岩、片麻岩以及混合岩,少数为基性超基性岩 一围岩的物理性质对伟晶岩的形态、规模和结晶作用的完善程度有一定影响,一般未遭受片 理化或弱片理化的岩石易形成不同形状的裂隙,有利于形成产状陡立的伟晶岩脉 一围岩的化学成分对伟晶岩的成分有较大影
28、响围岩是石灰岩,伟晶岩体中多富锂,形成大量的锂辉石围岩是含镁的岩石(白云岩、基性岩),易使锂分散到围岩中(类质同象置换Mg2+)而造 成贫化围岩为由泥质岩石变质而成的矽线石、蓝晶石片岩,则易形成白云母伟晶岩挥发组分的作用挥发分H2O、F、Cl、B等与稀有金属形成易溶和易挥发的化合物,并向伟晶岩体的上部 迁移富集一挥发分的热容大、粘度低、导热性,有利于伟晶岩熔体溶液的缓慢冷却和结晶,分异作 用完全,形成巨大的矿物晶体挥发分对先结晶矿物的强烈交代作用,有利于稀有金属的矿化热液矿床概论概念:通过含矿热液作用而形成的后生矿床,称为热液矿床或气水热液矿床。热液矿床的特点: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与热流体的活动
29、密切相关成矿方式主要是通过充填或交代作用成矿过程中伴有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围岩蚀变且常具有分带性;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明显,既是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也是矿质富集沉淀的主要场所;成矿介质、矿质以及热源直接控制着热液矿床的形成,三者来源往往复杂多样,既可来自 同一地质体或地质作用,也可具有不同的来源;热液矿化往往呈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原生分带(以矿物或元素的变化表现出来)形成的矿床种类多,除铬、金刚石、少数铂族元素(如锇、铱)矿床外,与多数金属、非 金属矿床的形成都与热液活动有关。3气水热液交代作用一含矿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把围岩中原有的组分溶解、排除, 代之以新的成分,此种作用称为交代作用。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称交代矿床。一交代作用过程中,岩石始终保持固体状态,即在交代作用的前后,岩石体积基本保持不变 交代作用的类型一渗滤交代作用:交代作用过程中组份的带入和带出是借助于流经岩石裂隙中的溶液的流动 进行的。渗滤交代作用的有效半径可达数百米以上。一扩散交代作用:交代作用中组份的移动通过停滞的粒间溶液,以分子或离子扩散的方式缓 慢地进行,即由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下管道检测与评估-深度研究
- 2025至2031年中国方形调节式中药切片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通道高精度数据采集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四年度许昌市离婚协议书填写指南及证件准备合同3篇
- 2025年中国单层网眼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租赁公司驾驶员培训及服务质量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股权转让协议解除及品牌授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债权债务抵偿与资产置换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过户前车辆交易税费减免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运输公司与司机签订的2025年安全驾驶用工服务协议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一英语语法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