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2课件_第1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2课件_第2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2课件_第3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2课件_第4页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主讲人:李晓庆医院感染-警钟长鸣近年来,新生儿医院感染造成死亡的事件不断出现,在医疗领域和社会上造成强烈反响。卫生部对这些事件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在全国进行了通报。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所造成的医院名誉损失,对患儿的伤害,医疗费用的增加,医疗资源的浪 费等都时刻给我们敲着警钟。由于新生儿抵抗力低,全身各组织、系统发育仍不完善,同时,由于新生儿刚脱离母体后,从清洁的内环境来到了一个复杂的外环境,其适应能力较差,所以在医院内易受感染。为了更好地打造新生儿绿色保护措施,我们对新生儿医院感染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地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管理,降低

2、新生儿医院感染率,避免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新生儿-易感群体!Contents 1. 院内感染主要危险因素 2. 新生儿医院感染病的特点 3. 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一、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医务人员因素2患儿本身因素3环境因素1、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因此,医务人员对于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以及对感染控制的认识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控制的效果。医务人员在无菌技术操作时是否能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接触患儿前后是否能够认真洗手,患儿使用的奶具是否清洗并消毒,均是院内感染的人为因素。 2、患儿本身因素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易于感染。另外,新生儿中

3、相当一部分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他们的生长发育差,免疫力更低,更易感染;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较薄,易擦伤而致皮肤细菌感染。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皮肤的屏障功能脆弱,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 H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有研究表明:有侵袭性操作(插管) 的患儿感染率高于无侵袭性操作的患儿。由于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吸痰等) 可使呼吸道黏膜功能降低,且易损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而增加感染机会。3、环境因素 病室内有一些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如新生儿暖箱、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治疗车、婴儿磅秤、操作台等,污染的上述物品是造成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另外,病室通风换气不良,易造成空气污浊,空气污染也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

4、素之一。 二、新生儿医院感染病的特点感染的常见部位:皮肤、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特点病原体的常见种类:1、细菌感染: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病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细菌,格兰阴性杆菌中假单细胞菌属是院内感染 常见细菌,此外、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也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细菌。2、真菌感染:霉菌是引起NICU院内感染的第三种常见病菌,病死率为20%-40%。据报道,侵袭性霉菌感染已成为极低出生体重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三、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1、领导重视,制订相关制度3、严格无菌观念,严把医务人员洗手关5、加强患儿物品的管理与基础护理2、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考核4、加强新生儿病房

5、的消毒管理6、减少侵袭性操作感染7、做好生物监测8、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1、领导重视,制订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细而复杂的工作,其科学性和技术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是当前国内外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生儿病房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要成立科内的感染质量控制小组,职责明确,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制订或健全科室医院感染制度和各项监控工作措施,使医院感染控制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2、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新进入新生儿科病房工作的人员,包括清洁工人,入科前均需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每年定期普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从而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加

6、强责任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做好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3、严格无菌观念,严把医务人员洗手关(2)严格按照规定,工作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后及接触患儿前后均应用消毒洗手液按洗手六部法认真洗手。每位患儿床单位均有手专用消毒液可再次进行手的消毒。 (1)进入新生儿病房 应更换拖鞋,洗手、戴口罩、帽子,穿短袖工作服,长袖将袖口挽至肘上,并将一切饰物取下。凡工作人员中有上呼吸道感染、化脓病灶、胃肠道疾病等传染性疾病者应暂离开新生儿病房,待康复后再返回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加强新生儿病房的消毒管理(1)新生儿生长发育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所以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新生儿病房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

7、温控制在2426 ,相对湿度55 %65 % ,每日通风换气2次,每次30分钟,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2)新生儿病房 内设一名专职消毒员,每日负责室内的消毒工作。室内的地面、家具、医疗器械(各种暖箱、新生儿床、监护仪、呼吸机等) 、各种台面、治疗车、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液盒、病例夹、门窗等每日用消毒液进行擦拭。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放置,并有醒目标志。5、加强患儿物品的管理与基础护理5.1患儿物品管理5.2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5.1患儿物品管理 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包被、枕巾等,每日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不得共用或挪用;新生儿食具严格执行一洗、二刷

8、、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早产儿使用的暖箱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严格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消毒前后做细菌培养;暖箱内的水槽每日清洗后更换蒸馏水。5.2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1、皮肤护理 每日认真进行沐浴,保持皮肤的清洁,特别注意观察颈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等。每次排便后及时做臀部护理,擦拭由前到后,以免肛周污物污染尿道口,并更换尿布。每24h 更换体位,防止骨突出部受压过久,引起皮肤压伤。每次测量血压后及时摘下血压袖带,每4 h更换氧饱和度探头部位。2、口腔护理 认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溃、霉菌感染,每日常规用0. 9 %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为防止

9、鹅口疮的发生,喂奶后预防性使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腔,每日两次。3、眼睛护理 胎儿通过产道时,沙眼衣原体可定植于其结膜部,因此,为防止结膜炎的发生,每日用泰利必妥眼药水滴眼12 次,并注意观察眼部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量等。 每日认真进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的干燥,消毒时注意消毒脐根部,注意观察脐轮有无红肿、有无异常分泌物等,如果发现分泌物及时做培养,及时处理。5、加强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增加抗体含量。鼻饲的患儿,鼻饲用的注射器每次更换,鼻饲管隔日更换。人工喂养时做到一次一瓶一奶嘴,每日做好乳器具的消毒工作。4、脐部护理6、减少侵袭性操作感染对于有侵袭性操作的患儿,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动作

10、要轻柔,减少黏膜的损伤,同时加强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感染机会。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两次进行消毒;气管插管、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物品,随用随弃。7、做好生物监测管好新生儿病区物品 每月监测物体表面(暖箱消毒前后、奶具、监护仪等) 、工作人员的手、一次性物品、做空气培养等,如发现不合格者,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室内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体检一次,包括胸透、咽培养及乙肝表面抗原。8、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8、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当发生有个例院内感染时,将患儿放置单独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护理人员相对固定,隔离区做明显标志,根据不同细菌定植情况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因此,监测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新生儿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