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资产发挥分散化优势 ,美股港股具有较高配置价值风险分散依赖资产相关性,全球指数分散效果强于A 股1981 年诺贝经济学得主詹姆斯托宾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明投资中的风险分散原则:“不要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风险分散原则依赖于资产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越低,分散风险的效果越好。从A 股重要指数来看,以近 5 年为观察区间,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指数之间相关性较高,例如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相关系数为 84%,相关性最低的上证 50 和中证 1000 也有 61%。而从全球重要指数来看,全球指数相关性最低可达 15%,并且 A 股指数与其他市场指数最高也仅为 63%。A 股指数内部彼此的相关性要
2、高于全球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全球权益资产的分散配置效果优于 A 股资产的集中配置,因此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A 股投资者也应积极关注全球市场。此外以美股和港股为代表的全球市场,由于发展较为成熟、制度较为完善,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上市,也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布局热点。图表1:A 股重要指数近 5 年相关性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万得全A沪深300创业板指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上证指数10092979680919186深证成指92100989394809491万得全A97981009489839794沪深30096939410081958478创业板指80948981100658787上证5091808
3、395651006961中证50091949784876910097中证100086919478876197100资料来源: Wind,图表2:全球重要指数近 5 年相关性巴西 IBOVE SPA道琼斯工业纳斯达克标普 500英国富时 100法国 CAC40德国 DAX日经 225韩国综合恒生指数澳洲标普200印度 SENS EX30俄罗斯RTS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台湾加权巴西IBOVESPA100655764484946172523393526151619道琼斯工业651008597626462272825423526171723纳斯达克57851009447515221212432271617
4、1819标普500649794100586160252625413422171822英国富时100486247581008885374142474849262435法国CAC40496451618810094394241445049242236德国DAX466252608594100374040414747242234日经225172721253739371006552503721383361韩国综合252821264142406510064495024443871恒生指数232524254241405264100414728635861澳洲标普200394232414744415049411
5、004322292748印度SENSEX30353527344850473750474310036282749俄罗斯RTS262616224949472124282236100181623上证指数151717172624243844632928181009244深证成指161718182422223338582727169210040台湾加权192319223536346171614849234440100资料来源: Wind,美股历史风格收益稳健,信息消费医疗行业为热门行业美股风险波动较小,收益稳健,具有长期配置的价值。受高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提速的影响,美股近期出现较大回落,2022
6、年以来,截至 2022/6/30,标普 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20.58%、-15.31%和-29.51%。但从长期角度来看,美股收益稳健,风险波动较小。近 10 年沪深 300 和中证 500 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 6.36%和 6.58%,最大回撤为-46.70%和-65.20%,而同期标普 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 10.68%、9.04%和 14.05%,最大回撤为-33.92%、-37.09%和-33.70%,美股收益表现强于 A 股指数,而风险回撤小于A 股指数。指数年化收益率年化波动率最大回撤夏普比率沪深3006.36%2.97%-4
7、6.70%0.33中证5006.58%3.46%-65.20%0.33标普50010.68%2.20%-33.92%0.69道琼斯工业指数9.04%2.28%-37.09%0.57纳斯达克指数14.05%2.48%-33.70%0.84 图表3:美股指数与A 股指数近 10 年的历史走势 图表4:美股指数与A 股指数近 10 年的绩效指标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从行业来看,信息技术、消费、金融和医疗等行业,在美股中占据重要地位。美股行业市值分布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美国产业结构的比重分布。从最新行业规模来看,截至 2022/6/30,信息技术、可选消费、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总市值排列前
8、四,总市值分别达 142240 亿美元、68772 亿美元、68597 亿美元和 66663 亿美元。在上市股票中,金融和医疗保健行业数量最多,分别为 2182 只和 1295 只。科技、消费、医疗和金融等主题行业在美股中市值和数量的比重较高。成交额的高低能体现各行业板块受资金的关注程度。从近期交易统计来看,近 1 年成交量占比和成交额占比前三的行业为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由此可知,科技、消费和医疗等行业概念的股票为近期的热门投资对象,成为各方资金关注的焦点。 图表5:美股指数最新Wind 行业规模统计 图表6:美股指数近 1 年 Wind 行业交易统计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
9、ind,整体来看,在经历第三次信息控制技术革命之后,科技成为美国股市中市值和影响力最大的板块。作为“美国新经济的摇篮”纳斯达克市场更是鼓励和帮助了一些科技公司快速发展,为高新技术行业注入了全新活力,成为全球第一的科技股市场。从行业分布来看,纳斯达克指数的流动市值占比前五行业分别为软件与服务、技术硬件与设备、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零售业和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占据超过纳斯达克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值。作为成长性公司融资的重要市场,纳斯达克市场整体上仍是以中小市 值的公司为主,但是有不少公司已成长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巨头。从市值分布来看,小于 5 亿美元的股票有 2910 只,数量占比 68.3
10、6%, 市值占比 2.27%,大于 500 亿元的股票有 48 只,数量占比 1.13%,市 值占比 67.04%。图表7:纳斯达克市场Wind 二级行业分布图表8:纳斯达克市场流通市值分布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纳斯达克成为了不少科技巨头的孵化器,这些公司在各自领域乃至世界的科技行业内都举足轻重。其中苹果、谷歌、Meta、亚马逊等纷纷跻身纳斯达克前十大市值股,是智能硬件、软件、互联网等多个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代表着新兴科技的发展趋势。此外在医药领域,纳斯达克市场还涵盖阿斯利康、安进和赛诺菲等医药龙头公司,其中阿斯利康制药公司是全球领先制药公司,在诸多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富于创
11、新且成效的处方药产品,包括消化、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麻醉、呼吸和抗感染领域等,许多产品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安进公司全球最大生物科技研究公司,主要涉足的领域有人类基因组、癌症、神经科学和小分子化学等;赛诺菲-安万特是一家从事医疗保健产品研发,制造和营销的制药集团,业务包括赛诺菲巴斯德制造药物和人类疫苗两个主要活动。港股估值优势较强,制度助力创新企业上市恒生指数市盈率较低,具有估值优势。对比恒生指数与其他市场的市盈率表现,可以发现,目前港股估值水平较低。截至 2022/6/30,恒生指数市盈率 TTM 为 9.96 倍,低于沪深 300 的 12.99 倍,日经 225 的18.81 倍,标普
12、500 的 18.47 倍。从市净率的角度,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市净率均低于标普500。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截至2022/6/30,恒生指数市盈率位于 45.57%分位数,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相较于 2021/1/25 的最高点,回落 43.29%。 图表9:恒生指数与其他市场指数的市盈率比较 图表10: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历史走势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作为重要的国际交易所,港交所给予了创新企业较好的制度和政策支持,也吸引了大批优质的公司赴港上市。例如 2018 年港交所新增第 18A 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2018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
13、生物科技公司开启了上市之路。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等机构发布的港 18A 生物科技公司发行投资活报告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包括歌礼制药-B、百济神州-B、康希诺生物-B、再鼎医药-SB、三叶草生物-B、微创机器人等在内的共 48 家公司,通过 18A 规则上市,IPO 共募集资金 1126 亿港币。从细分行业赛道来看,生物制药主要以肝癌、肺癌、胃癌、血管瘤、淋巴瘤等为主,医疗器械企业则主要以心脏瓣膜疾病、血管类疾病及 AI 医学影像诊断等为主,此外,AI 诊疗辅助诊断设备也是其中重要板块。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微创机器人、再鼎医药、荣昌生物和诺诚健华等公司总市
14、值排名靠前。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下,未来港股融资将更具有全球视野,相关市场热度也将逐渐提升。图表11:18A 规则上市总市值前十的医药公司证券简称上市日期总市值(亿港元)恒生三级行业微创机器人-B2021-11-02298.12医疗保健设备(HS)再鼎医药-B2020-09-28261.91生物技术(HS)荣昌生物-B2020-11-09239.20生物技术(HS)诺诚健华-B2020-03-23200.66生物技术(HS)康方生物-B2020-04-24188.33生物技术(HS)百心安-B2021-12-23152.22医疗保健设备(HS)乐普生物-B2022-02-23114.83
15、生物技术(HS)瑞科生物-B2022-03-31107.70生物技术(HS)诺辉健康-B2021-02-18101.42医疗保健设备(HS)欧康维视生物-B2020-07-1093.61生物技术(HS)资料来源: Wind,人口老龄化推动市场扩容,生物医药健康朝阳产业成长空间广袤全球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医疗健康需求强劲据世界银行数据,2000 年全球 65 岁以上人口为 4.2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 6.87%;而 2021 年全球 65 岁人口以上人口达 7.48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 9.54%。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人口老龄化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5 岁及以上人
16、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时,则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由此可见,自 2002年起全球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突破 7%),且老龄化程度逐年提升。图表12:自 2002 年起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且老龄化程度逐年提升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12%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65岁以上人口比重74,7519.54%7.05%6.87%42,03010%8%6%4%2%-0%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ind,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且多数比例在 15%以上。比如 2020 年美国 65 岁以上人
17、口比例达 16.63%,英国则为 18.65%,法国为 20.75%,韩国为 15.79%。此外,日本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2020年日本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达 28.40%(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且其人口老龄化有逐年提升的趋势。2020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达 11.97%,虽然目前人口老龄化程度仍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比例结构的后推等,预计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快。图表13: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逐步加快30%日本美国中国英国韩国法国25%28.40%20%15%10%11.97%5%0%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ind, 注:数据口
18、径是“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老龄化加快带动全球医疗支出稳步提升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催化下,全球医疗支出总额稳步提升,2016 年全球医疗支出总额达 7.26 万亿美元,2020 年达 8.86 万亿美元,4 年复合增长率达 5%。据 Frost & Sullivan 测算,预计 2025 年全球医疗支出总额将提升至 11.46 万亿美元。据世界银行 2019 年统计数据,美国人均医疗支出达 10921 美元,远高于德国(5440 美元/人)、法国(4492 美元/人)、日本(4360 美元/人)、英国(4313 美元/人)等发达国家。此外,当前中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仍较低,2019 年中国
19、人均医疗支出仅 535 美元,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全球老龄化加速,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叠加国民对医疗健康需求升级,预计未来全球人均医疗支出得以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全球医疗总支出扩容。 图表14:2020 年全球医疗总支出达 8.86 万亿美元 图表15:美国人均医疗支出遥遥领先(美元)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12,000全球医疗总支出(亿美元)同比88,5917%114,581 6%5%4.96%4%3%2%1%0%-110,9215,4404,492 4,360 4,3132,633 2,62553510,0008
20、,0006,0004,0002,000%- 资料来源:WHO,Frost & Sullivan,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ind,强劲医疗保健需求推动市场扩容,预计 2025 年全球医药规模将破 1.6 万亿美元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的大背景下,未来全球医疗总支出将持续稳步提升;此外,随着各个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升,未来全球各地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也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在强劲的医疗保健需求以及创新药研发加速的双轮驱动下,预计未来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充。据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6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 1.15 万亿美元,2020 年约 1.3 万亿美元,预计 20
21、25 年全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 1.68 万亿美元。图表16:2020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 1.3 万亿美元,预计 2025 年突破 1.6 万亿美元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8%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亿美元)同比16,81412,98811,5304.34%7%6%5%4%3%2%1%0%-1%-2%-3%资料来源:Frost & Sullivan,港股医药板块稳健增长,医疗服务子板块增速耀眼港股医药生物规模持续扩容,总收入 4 年
22、复合增速 18%从整体港股医药生物行业看,近 5 年港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规模不断提升,港股医药生物总收入规模从 2017 年的 7286 亿元提升到 14294亿元,4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 18%;归母净利从 2017 年的 389 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736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7%。图表17:港股医药板块近 5 年收入变动趋势图表18:港股医药板块近 5 年归母净利变动趋势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30%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4,29421%7,28625%2
23、0%15%10%5%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40%归母净利(亿元)同比增长73638930%20%10%0%-1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3.2CXO 及互联网医疗驱动港股医疗服务增长抢眼分子板块看,医疗服务子板块收入和归母净利端均较为显眼,2017 年医疗服务子板块总收入仅 89 亿,而 2021 年医疗服务子板块总收入达 1170 亿,4 年复合增长率达 90%;归母净利润端,医疗服务板块也从2017 年的 14 亿增长到 2021 年的 104 亿,4 年复合增长率达 66%。图表1
24、9:港股医药二级子行业收入增速图表20:港股医药二级子行业归母净利增速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港股医药上市公司集中在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剂两个子板块(两个子板块拥有 58%的港股医药企业),而高市值企业集中在医疗服务及生物制品两个子板块(两个子板块拥有 68%港股医药公司市值)。据申万行业(2014)划分标准,目前港股医药公司有 69 家,总市值达 2.64万亿港元。从上市公司数量看,生物制品和化学制药板块的上市公司数量靠前,分别为 22 家和 18 家,这两板块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港股医药上市公司总数的 58%。从市值角度看,医疗服务及生物制品市值为前两名,分别为 9378 亿港元和
25、 8537 亿港元;其中,医疗服务主要包括 CXO(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互联网医疗(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及医院(如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华润医疗等),这两板块市值总和占整个港股医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 68%。图表21:现港股二级子行业市值(亿港元)图表22:现港股二级子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家)9,3788,5374,8641,2931,2571,03022181386212,000259,00020156,000103,00050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美股制药企业市值约占医药半壁江山,创新驱动是美股医药主旋律4.1全球制药巨头聚焦美股,
26、市值占美股医药半壁江山根据wind 对美股医药行业的划分,美股医药生物三级行业包括制药、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生物科技、生命科学工具与服务、医疗保健技术。从市值的视角上看,制药板块以 2.45 万亿美元位居第一,占美股医药股总值的 38%;其中,制药板块主要包括礼来、辉瑞、诺和诺德、艾伯维、默克、阿斯利康等国际知名跨国药企。从美股医药上市公司数量上看,生物科技板块以 439 家上市公司位居第一,制药板块位居第二(429 家)。图表23:现美股三级子行业市值(亿美元) 图表24:现美股三级子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家)24,54515,30910,8467,9914,9527363
27、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5004394292251045739400300200100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目前美股市值超千亿美元的企业共 17 家,其中制药企业占一半以上。美股医药板块市值最高的是强生(主营业务包括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市场,拥有强生婴儿、露得清、可伶可俐、娇爽、邦迪、达克宁、泰诺等众多知名品牌),总市值达 4459 亿美元;联合健康集团(UNH.N)以 4241 亿美元排名第二,联合健康集团是 目前美国国内最大的商业健康险公司,旗下拥有两个协同性业务平台:以 UnitedHealthcare
28、为品牌的健康保险板块和以 Optum 为品牌的医疗 保健服务板块。市值排名第 3 名到第 7 名均是知名跨国制药企业,诸 如礼来、辉瑞、诺和诺德等。图表25:市值超千亿美元企业共 17 家,且制药企业占一半以上序号证券代码证券简称三级行业总市值(亿美元)1JNJ.N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4,459.172UNH.N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4,241.103LLY.N礼来(LILLY ELI)制药2,764.014PFE.N辉瑞制药(PFIZER)制药2,610.755NVO.N诺和诺德制药2,481.136ABBV.
29、N艾伯维(ABBVIE)制药2,443.567MRK.N默克(MERCK)制药2,139.878TMO.N赛默飞世尔科技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1,960.839AZN.O阿斯利康(ASTRA ZENECA)制药1,903.5210NVS.N诺华制药制药1,811.6411ABT.N雅培(ABBOTT)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1,795.2412BMY.N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SQUIBB)制药1,570.6113SNY.O赛诺菲-安万特制药1,268.8614AMGN.O安进(AMGEN)生物科技1,253.8715MDT.N美敦力(MEDTRONIC)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1,183.5
30、116ANTM.NANTHEM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1,071.1917GSK.N葛兰素史克制药1,055.56资料来源: wind,4.2利润端 4 年复合增速 30%,2021 年美股医药盈利大幅提升从美股医药生物整体板块上看,近 5 年收入保持稳健增长,营业总收入从 2017 年的 2.22 万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2.99 万亿美元。整个板块营业总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 8%;归母净利润从 2017 年的 824 亿美元提升到 2021 年的 2389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30%。其中,受 2020年疫情影响,美股医药板块业绩均有所放缓,2020 年美股医药板块收入增速放缓至 7%
3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8%。受 2021 年海外疫情管控措施逐步放松以及 2020 年低基数等影响,2021 年美股医药公司业绩实现恢复式增长。图表26:美股医药生物近 5 年收入变动趋势 图表27:美股医药生物近 5 年归母净利变动趋势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20%营收(亿美元)同比29,88314%15%10%5%0%-5%3,0002,5002,0001,5001,000500-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120%归母净利(亿美元)同比10
32、2%2,389100%80%60%40%20%0%-20%-4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从盈利能力上看,我们发现:生物科技企业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其他板块,生物科技板块企业毛利率达 80%以上;制药板块企业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70%左右,与医疗保健技术板块大体相近;净利率层面,生物科技板块的净利率波动比较大,而制药板块和医疗保健设备和用品板块净利率基本维持在 10%左右。图表28:美股医药生物子板块毛利率分布图表29:美股医药生物子板块净利率分布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医疗保健技术制药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生物科技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17%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医
33、疗保健设备与用品医疗保健提供商与服务90%60%医疗保健技术生物科技制药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30%20%10%3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0%-1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A 股生物医药行业景气度持续,整体营收及利润增长靓丽,近年盈利能力持续上升2021 年生物医药总营收增速 18.3%,利润实现 63%高速增长, 2022Q1 延续高增长趋势2021 年国内疫情控制较好,SW 生物医药板块的 2021 年全年总营收同比增速达 18.3%,较 2020 年疫情影响下 10.2%增速有所提升,疫情后复苏明显,接近 2019 年的增速 19.4%。2
34、022Q1 增速 18.5%,回到 2019 年同期水平(2020-2021Q1 因疫情影响基数原因,增速波动较大)。利润端, SW 生物医药板块的 2021 年全年总利润同比增速达 63.4%。2022Q1 增速达 49.9%,主要是 2021 年疫情控制得当,企业国内业务盈利疫情后恢复,叠加全球防疫物资需求激增,防疫物资出口大增带动利润大幅增加。图表30:SW 生物医药行业总营收及增速图表31:SW 生物医药行业总利润及增速总营收(亿)SW医药生物-增速总利润(亿)SW医药生物-增速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40%35.5%20.1%18.5%19.4%10.2%1
35、8.3%-3.0%20%0%-20%180063.4%49.9%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00%80%60%40%20%0%-20%-40%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近三年生物医药行业总体盈利能力呈提升趋势从销售毛利率角度看,SW 生物医药行业整体毛利率 2021 年达 35%,与 2020 年(34.6%)相比基本保持稳定,2022Q1 毛利率拉升到近 3年最高水平(达 36.5%),主要系 2022Q1 受国内外疫情影响,抗疫产品销量占比提升且相关抗疫产品毛利率较高,从而拉动整体行业毛利率提升。从销售净利率角度看,SW 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净利率
36、 2021 年达 9.9%,同比提升 1.8 个百分点(2020 年医药行业整体净利率仅 7.2%)。2021年医药行业整体净利率提升主要因为国内疫情控制较好,推动企业生产及出口恢复正常运营。2022Q1 净利率同样拉升到近 3 年最高水平(达 13%),同样系 2022Q1 抗疫产品销量占比提升且相关抗疫产品毛利率较高,从而拉动整体行业净利率提升。图表32:SW 生物医药-毛利率变化趋势图表33:SW 生物医药-净利润变化趋势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细分子行业诊断器械、外包服务及疫苗赛道表现抢眼诊断器械、外包服务及疫苗板块营收及利润高速成长从营收角度看,二级细分子行业中营收增
37、速较高的为医疗服务(含医院、研发外包、诊断服务等)、医疗器械(设备、耗材、IVD)及生物制品 板块(疫苗、血制品、其他生物制品)。其中,医疗服务 2021 年及 2022Q1 营收增速分别达到 56%、73%,主要是因为诊断服务(金域医学、迪 安诊断等)及医药研发外包(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业务 大幅增长,从而拉动服务板块高速增长。医疗器械板块 2021 年及 2022Q1 营收增速分别达到 36.4%、75.3%,主要是体外诊断板块及医 疗设备受益于疫情带来的高需求量。生物制品 2021 年及 2022Q1 营收 增速分别达到 55.5%、33.3%,主要是二类疫苗及新冠疫苗拉动高速
38、 增长,SW 疫苗三级子行业 2021 年及 2022Q1 营收增速分别达 72%、 64%。从利润视角看,二级细分子行业中利润高增长的有疫苗、体外诊断以及研发外包。2021 年及 2022Q1 疫苗子行业利润增速分别达 261%、 75.3%;体外诊断子行业利润增速分别达 89.5%、133%;研发外包子行业增速分别达 154.8%、180.9%。图表34:SW 生物医药二级子行业营收增速图表35:SW 生物医药二级子行业利润增速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盈利能力突出在毛利率分析方面,医疗器械子行业的毛利率呈现持续提升的趋势,由 2018Q1 的 46.2%提
39、升至 2022Q1 的 63.8%。医疗器械子行业的毛利 率在细分子领域中最高,主要是因新冠检测相关产品的盈利能力强劲。生物制品的毛利率 2021 年达到 60%,2022Q1 略微回调至 55.4%。化 学制药及中药板块的毛利率整体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 50%、46%的 平均值水平。医疗服务的毛利率稳定在 38-40%区间;医药商业板块 毛利率最低且稳定在 12-13%区间。在净利率分析方面,医疗器械子行业的净利率提升幅度明显,由 2018Q1 的 15.4%提升至 2022Q1 的 38.6%。医疗器械是医药板块净利 率最高的子行业,主要是因新冠检测相关产品的盈利能力强劲。生物 制品的净利
40、率 2021 年达到 16.3%,2022Q1 达 21.1%;其中,2021H1 生物制品净利率达到历史最高(达 29.9%),主要是因康希诺、智飞 生物等新冠疫苗盈利能力强劲。医疗服务子行业净利率整体维持稳定, 2021 年净利率为 15.2%,2022Q1 净利率保持在 15%;化学制药及中 药、医药商业子行业的净利率整体保持稳定,分别维持在 11.3%、10.5%、 3%的平均值水平。图表36:SW 生物医药二级子行业-毛利率变化趋势图表37:SW 生物医药二级子行业-净利率变化趋势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港股、美股、A 股生物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底部区域,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41、港股医药估值回落至底部:现 PE 15 倍,近 5 年最低 14 倍从 2016 年至今,HK 医疗健康板块的最高估值为 45.22 倍(2021 年 1月),历史底部估值为 13.78 倍(2022 年 5 月),历史平均估值为 23.25倍。2022 年 6 月医药生物板块估值约为 15.25 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图表38:医药生物港股估值(动态市盈率 TTM-整体法)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恒生指数成份HKWIND医疗保健 HKWIND医疗保健平均PE 50 45.2245403530252023.2515105013.7815.252016-01-082017-01-082018-01-08
42、2019-01-082020-01-082021-01-082022-01-08资料来源:wind,美股医药估值回落至底部:现 PE 18 倍且为近 5 年最低点从 2016 年至今,美股医疗健康板块的估值最高 28.25 倍(2018 年 10月),最低为 17.79 倍(2022 年 6 月),历史平均估值为 23.77 倍。2022 年 6 月估值是近 6 年来的最低点(为 17.79 倍),底部区域机会大于风险。图表39:医药生物美股股估值(动态市盈率TTM-整体法)处于历史底部区域NYSE全部股票美股WIND医疗保健 美股WIND医疗保健平均PE28.8523.7717.793530
43、25201510502016-01-082017-01-082018-01-082019-01-082020-01-082021-01-082022-01-08资料来源:wind,A 股医药估值位于底部:现 PE 33 倍,近 5 年平均估值 44 倍从 2016 年至今,医药生物板块的估值最高 87.08 倍(2020 年 7 月),最低为 25.09 倍(2019 年 1 月),历史平均估值为 44.02 倍。2022 年6 月医药生物板块估值约为 32.56 倍,回落至平均水平线下,历史底部区域。图表40:医药生物A 股估值(动态市盈率 TTM-整体法)回落至历史底部区域沪深300SW医
44、药生物 SW医药生物平均PE100908070605040302010025.0987.0844.0232.562016-01-082017-01-082018-01-082019-01-082020-01-082021-01-082022-01-08资料来源:wind,从各细分领域来看,医药生物各子板块估值分化明显。截止 2022 年 6月,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板块的市盈率分别为 32 倍、23 倍、27 倍、18 倍、19 倍、53 倍。其中,医疗服务领域估值最高,医药商业领域估值最低,多数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图表41:医药生物各子板块估值依然分化S
45、W化学制药 SW医药商业SW中药SW医疗器械SW生物制品SW医疗服务180160140120100806040200资料来源:Wind,汇添富生物科技指数系列产品:多市场覆盖,管理经验丰富汇添富基金在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产品方面布局丰富,其中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指数基金已成立超过 5 年,是目前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的指数基金,此外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 ETF 将于 2022 年 7 月 18日上市交易、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 ETF 正在发行中,三只产品分别覆盖A 股市场、港股市场和纳斯达克市场中生物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图表42:汇添富生物科技指数系列产品概况基金代码基金简称发行日期基金经理跟踪
46、指数名称跟踪指数代码501009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指数A2016-11-28过蓓蓓中证生科930743513280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2022-05-27赖中立恒生香港上巿生物科技HSHKBIO513293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2022-05-27过蓓蓓纳斯达克生物技术NBI资料来源:Wind,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 A:聚焦 A 股生物科技板块,同类产品规模第一指数特色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指数代码:930743.CSI)选取涉及基因诊断、生物制药、血液制品及其它人体生物科技的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反映生物科技类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该指数发布于 2015/8/26 ,以 2011/
47、12/31 为基日,基点为 1000。从历史表现来看,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大幅领先大盘宽基指数。自 基日以来中证生科指数累计上涨406.57%,同期沪深 300 上涨95.11%,中证 500 上涨 102.18%。中证生科指数长期业绩表现优于主要宽基指 数,近五年年化收益率 9.65%,涨幅高于同类指数。图表43:自基日以来中证生科指数及主要宽基指数净值走势图表44:中证生科指数及主要宽基指数短期和长期业绩表现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指数近一年 近三年 近五年近一年 近三年 近五年中证生科-35.4516.269.65-1.420.610.40沪深300-14.585.616.50-0.94
48、0.280.33中证500-5.379.525.62-0.270.490.29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注:数据截至日期为 2022/6/30,下同从成份股结构分布来看,其行业权重分布以生物科学和制药为主,流通市值分布均衡、以中大市值为主。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较为集中,生物检测和CXO 占比最大,分别为21.9%和21.5%,其次为创新药和疫苗,分别为 20.1%和 19.4%。指数流通市值权重分布较为均衡,以中大市值的龙头资产为主,其中大于 1000 亿元的占39.33%,500-1000 亿元的占 34.87%,100-500 亿元的占 21.63%。图表45:
49、中证生科指数行业权重分布(%)图表46:中证生科指数流通市值权重分布(%)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估值角度来看,截至 2022/6/30,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市盈率为 32.15倍,位于发布以来 2.88 %分位数水平,处于历史较低位。目前市盈率相比于 2020 年 8 月的最高点 96.47 倍,估值回落 66.67%。图表47:自发布以来指数市盈率及分位数图表48: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前 10 权重股证券名称权重流通市值(亿元)恒瑞医药10.852,365.97药明康德9.432,666.95迈瑞医疗9.233,797.37智飞生物7.511,776.16沃森生物6.557
50、75.00长春高新6.39944.70泰格医药5.08857.59复星医药4.50886.63康龙化成3.99942.72凯莱英3.59707.07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从前10 权重股来看,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聚焦A 股医药龙头企业。截至 2022/6/13,前三大权重公司分别为恒瑞医药(10.85%)、药明康德(9.43%)和迈瑞医疗(9.23%)。前 10 大权重股占比 67.11%,集中度较高。产品概况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 A(501009)成立于 2016 年 12 月 22 日,紧密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基金经理为过蓓蓓。目前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指数基金合计规模为
51、 34.58 亿元,在全部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产品中规模最大。图表49:自成立以来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 A 合计规模(亿元)图表50:自成立以来汇添富中证生物科技 A 持有人结构(%)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 ETF:汇聚港股医药生物龙头企业指数特色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HSHKBIO.HI)选取恒生行业分类中生物技术、药品、医疗保健设备相关上市公司,以及通过港交所 18A 规则上市的公司,旨在反映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发布于 2019/12/16,以 2013/12/31 为基日,基点为 1000。从指数历史表现来看,呈现高弹性
52、特点。自发布日以来,截至 2022/6/30,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下跌 4.62%,同期恒生指数下跌 4.19%。图表51:自发布日以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及恒生指数走势资料来源: Wind,从成份股结构分布来看,行业分布以药品和生物技术为主,汇聚生物 医药龙头。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在恒生三级行业分类中行业权 重分布较为集中,药品和生物技术占比最大,分别为 53.61%和 34.89%,其次为医疗保健设备和药品及生物科技,分别为 10.14%和 1.35%。指 数汇聚生物医药龙头,以中大市值为主(流通市值),其中大于 1000 亿港元的占 18.26%,500-1000 亿港元的占 3
53、2.68%,100-500 亿港元的 占 36.21%。图表52: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行业权重分布(%)图表53: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流通市值权重分布(%)资料来源:Wind,资料来源:Wind,从前 10 权重股来看,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聚焦实力雄厚的医药企业,截至 2022/6/13,权重前三大公司分别为药明生物(9.73%)、石药集团(8.65%)和京东健康(8.53%)。前 10 大权重股占比 58.12%,集中度较高。 图表54: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前 10 权重股证券名称权重流通市值(亿元) 所属恒生三级行业药明生物9.733,029.46生物技术(HS)石药集团8
54、.65929.60药品(HS)京东健康8.531,956.31药品(HS)中国生物制药6.96935.12药品(HS)信达生物5.71511.91药品(HS)金斯瑞生物科技4.82600.81生物技术(HS)药明康德4.57409.82生物技术(HS)阿里健康3.17729.99药品(HS)国药控股3.17255.21药品(HS)威高股份2.81412.44医疗保健设备(HS)资料来源: Wind,产品概况汇添富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 ETF(513280)于 2022 年 7 月 5 日成立,于 2022 年 7 月 18 日上市交易,是一只紧密跟踪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的被动指数型的国际(
55、QDII)基金。基金经理为赖中立,具备 9 年多投资经验,在管产品 11 只,在管规模 20.96 亿元。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 ETF:覆盖纳斯达克生科制药龙头企业,正在发行中指数特色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指数代码:NBI.GI)选取纳斯达克市场上与生物科技行业或制药行业相关的股票,旨在反映纳斯达克上市生物科技及制药公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发布于 1993/11/11,以 1993/11/1 为基日,基点为 200。从指数历史表现来看, 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长期表现优异,2002/6/30 至2022/6/30 期间纳斯达克生物技术科技指数上涨648.65%,同期标普 500 指数 225.7
56、4%,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497.09%,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 181.96%。图表55:近 20 年纳斯达克生物技术科技及宽基指数净值走势资料来源: Wind,从成份股结构分布来看,根据 Wind 四级行业分类,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生物科技所占数量最多,为 210 只,制药、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医疗保健设备与用品和医疗保健技术分别为 142 只、10 只、7 只和 1 只。市值分布呈现龙头企业权重大、中小企业数量多的特点,其中大于 1000 亿元美元的总市值占 35%;数量上以中小市值为主,其中小于 100 亿美元的企业数量为 350 只。图表56:纳斯达克生物技术科技指数行业分布(只) 图表57:纳斯达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
- 中国陶瓷基板(陶瓷电路板)市场销售状况与前景发展形势分析报告2025-2030年
- 果蔬汁及果脯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
- 小自考行政管理自我检测试题及答案
- 全媒体运营(AIGC 版)课件 项目1-3 全媒体运营概述;全媒体运营必技能;全媒体运营策划与传播
- 教育政策法规培训
- 汉语言文学自考学习方法探讨题及答案
- 甘肃省兰化一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化学试卷含解析
- 入伙做生意合同标准文本
- 公安劳动聘任合同范例
- 腔内心电图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技术
- The+Little+Woman英文名著《小妇人》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件
- 用友ERP-U8基础档案设置
- 慢性胃炎中医症候评分表
- DB21T 3701-2023 海砂资源开发利用规范
- 高中美术鉴赏(必修) 湘美版 《我们怎样鉴赏美术作品》
- 夜空中最亮的星二部合唱简谱
-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 2023年神东煤炭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Y/T 1723-202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 SB/T 10554-2009熟制南瓜籽和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