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新技术分析-光热转换技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1.gif)
![能源利用新技术分析-光热转换技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2.gif)
![能源利用新技术分析-光热转换技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3.gif)
![能源利用新技术分析-光热转换技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4.gif)
![能源利用新技术分析-光热转换技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045f7b08c92dc85d3ebcf34fac7e5b4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能源利用新技术分析光热转换技术1.1 光热转换技术八、太阳能制冷空调1、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溴化锂(吸收剂)+水(制冷剂)无毒、制冷温度不低于6、高浓度易结晶、溶液腐蚀作用水(吸收剂)+氨(制冷剂)2、蒸汽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3、吸附式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如人体舒适性要求、食物的加工保鲜,材料的特性-超导现象,物态(气体分离、液化)等需要利用制冷技术。 制冷几个概念(1)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实质:将热量从被冷却对象中转移到环境中 制冷冷却普冷:120K以上 深冷:2
2、0 120K低温: 20K超低温:以下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几个概念(2)制冷剂:在制冷机中使用的工质称为制冷剂。 (3)制冷机: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合称为制冷机。 (4)制冷装置:将生产冷量的制冷机械和消耗冷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的装置。 (1)商业及人民生活 如人工冰厂、空调、冰箱、冷柜以及食品的冷冻冷藏、保鲜、冷藏运输等。 (2)工业生产及农牧业 如制药、啤酒、精密仪器车间等; 农作物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人工气候育秧室、蔬菜水果的保鲜等。 (3)建筑工程 如挖掘隧道、建筑河堤时采用的“冻土法”。 (4)科学实验研究 如各种环境模拟装置中创造的人工环境。 (5)医疗卫生 如药品、疫
3、苗及人体器官的冷藏保存,手术中采用低温麻醉等。 (6)尖端科学领域等 微电子技术、能源、新型材料、宇宙开发等。 (7)氧气、天然气(CNG 、LNG)等液态运输 天然气:1立方米(液态)621立方米(标准气态) 氧气: 1立方米(液态)800 立方米(标准气态)发展历史 (1)制冷技术的发展历史1755年 乙醚蒸发制冷-制冷技术的开始1834年 第一台乙醚蒸汽压缩式制冷机1875年 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压缩式制冷机 占统治地位1859年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1910年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19世纪 制冷技术基本成形1910年 第一台以氨为工质的冰箱问世1920年 美国开利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开启式压缩机的
4、卧式柜型 空调器1930年 第一台以氟利昂为工质(R-12)的制冷机问世1951年 第一台窗式空调器正式问世1964年 我国第一台“双鹿”牌窗式空调器问世80年代末 我国电冰箱产量占全世界第一位90年代中 我国空调器产量占全世界第一位 制冷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可分为两个阶段:(1)天然冷源的应用阶段 古代18世纪中期。 采用的天然冷源主要是指冬季储存的天然冰和夏季使用的深井水。 (2)机械制冷阶段 18世纪中期今。 1755年是人工制冷史的起点。 现代制冷技术作为一门科学是由19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具有更大的发展。 (2)近代的突破性进展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新材料在制冷产品上的应
5、用机器设备的发展制冷工质开的开发 (4) 制冷技术的研究方向减少能耗,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合理选择和利用制冷剂;提高制冷机的机械热力性能。 制冷方法 制冷的基本方法(1)相变制冷 *液体气化 *固体溶化与升华(2)气体膨胀制冷(3)逆向可逆循环 *逆卡诺循环 制冷的具体方法 *蒸汽压缩式制冷 *吸收式制冷 *蒸汽喷射式制冷 *压缩式气体制冷循环 *气体涡流制冷 *热电制冷 *固体吸附制冷制冷工质开的开发 1934年美国人波尔金斯试制成功了第一台以乙醚为工质、闭式循环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 18301930,主要采取NH3、CO2、空气等作为制冷剂; 19301990,主要采用氟里昂作为制
6、冷剂; 1990 ,积极寻找无污染的制冷剂,替代氟利昂。 蒸汽压缩式制冷按着热力学第二定律,把热量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需要外界做功。 制冷剂 氟利昂 CFC 含氯氟化碳 HCFC 含氢氯氟化碳 制冷剂制冷剂 :乙醚(1834) 水 二氧化碳(1866) 氨(1870) 二氧化硫(1876) 氯甲烷(1878) 氟利昂(Freon)(1930) 氟利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的衍生物的总称 R12(1931) 、R11(1932)、R114(1933)、R113(1934) R13(1945)R14(1955) 丙烷(C3H3)、乙烷(C2H6)、乙烯(C2H4) 丙稀(C3H6)、丁烷
7、(C4H10)、戊烷(C5H12)对制冷剂的要求1、 临界温度较高2 、适宜的饱和蒸气压力3 、凝固温度低4 、粘度和比重小5 、导热系数高6 、绝热压缩系数小7 、液体比重小8 、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尽可能大9 、不易燃、不爆炸、无毒、无腐蚀10 、价格便宜、易于获得CFC、HCFC的替代问题 1974年,Molina和Rowland发现氯氟碳化合物扩散到上层大气,被紫外线分解成氯原子,同温层中的臭氧就被催化破坏使臭氧层减薄或消失。 同温层离地面1145公里,存在臭氧层能吸收90%的紫外线。 后果(1)紫外线增强,皮肤癌和白内障发病增多,人的免疫系统受到危害,每衰减1%,皮肤癌发病率增加46%(
8、2)生态破坏,食品链破坏,损伤生物的细胞,阻止发育或产生变异,致使农作物和渔业减产。 (3)产生附加温室效益。 CFC+甲烷的总和=CO2 平均气温上升,海平面回升,南极冰川有融化的趋势。 CFC 含氯氟化碳 寿命 臭氧消耗潜能值 温室效应潜能值R11 65年 接近1 1R12 120年 接近R113 180年 接近1 4.15 R114 180年 接近1 4.15 R115 180年 接近R13 400年 接近R501 400年 接近HCFC含氢氯氟化物R22 20年 HFC含氢无氯氟化碳(R134a R152a等)禁用问题1987年 蒙特利尔协定 对二类8种CFC限制使用 CFC: R11
9、、R12、R113、R114、R115 Halon : 1211、 1301、 24021992年 哥本哈根 CFC 1995年停止使用 HCFC 2020年达到96年的0.5% 2030年完全禁用 30年代使用氟利昂,有50年的历史R11、R12:空调制冷、泡沫塑料、发泡剂R113:清洁剂R114、 R115:高温制冷剂Halon : 灭火剂 停止使用CFC后,尚有大量CFC存在和继续逸散,至少50年后才开始恢复,200年后恢复到1970年的水平。 对策、替代(1)HFC134a可替代CFC12(2)混合工质 HFC+HCFC+HC (考虑可燃和阻燃) 410A 407C(3)天然工质 HC
10、 丙烷 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 氨 NH3(anmonia) 二氧化碳 CO2发展新型制冷方法 汽波制冷 吸收式制冷 磁制冷单级压缩制冷循环hp12345PkP0冷凝器蒸发器1245节流装置压缩机冷凝压力Pk由冷凝温度决定为了制取更低的温度必然要求降低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受冷却介质(环境)温度的限制,变化范围有限蒸发温度的降低导致蒸发压力P0下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1.组成设备: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 吸收器、发生器、溶液泵。 吸收器:吸收制冷剂蒸气 发生器:加热、释放制冷剂 溶液热交换器:内部能量利用, 提高效率 溶液泵:加压作用 2.循环 :制冷剂循环 溶液循环太阳能吸收式制冷
11、系统6 C12 C冷冻水冷却水进冷却水出热源:蒸汽或热水tc45C95C70 Cto4CCondenserGenerator压力大约.80 mbar (8 kPa)压力大约.8,2 mbar (0,83 kPa)ta35CEvaporatorAbsorber50C70C27C32,5C37CRefrigerant (Water)Steam or Hot WaterDiluted Solution (LiBr)Concentrated Solution (LiBr)Tower WaterChilled Water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泵吸收器换热器发生器蒸发器节流阀QL载冷体水低品位蒸汽TR、QR冷
12、凝器QH水氨吸收式制冷蒸气压缩式与吸收式制冷机的比较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以热能为主要动力的制冷机 。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压缩机(消耗机械功)吸收式制冷循环:吸收器,发生器,换热器,泵 (消耗低品位热量)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是利用固体吸附剂(例如沸石分子筛、硅胶、活性炭、氯化钙等)对制冷剂(水、甲醇、氨等)的吸附(或化学吸收)和解吸作用实现制冷循环的。 吸附剂的再生温度可在80150之间,也适合干太阳能的利用。 能够在5585oC热源温度下有效工作;适合太阳能以及其它低品位热能应用; 目前已小批量生产制冷机组性能性能指标单位制冷量8.5kW冷冻水出水温度10C冷冻水流量1.5t
13、/h冷却水进口温度32C冷却水流量5t/h热水进口温度85C热水流量3.6t/hCOP0.4冷冻水系统工作压力0.6MPa冷却水系统工作压力0.6MPa热水系统工作压力0.6MPa运行重量1.5t电源2-220V-50Hz德国Freiburg示范应用的太阳能吸附空调蒸汽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利用聚焦式太阳能集热器,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喷射。 依靠蒸汽喷射器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的制冷机。 它由蒸汽喷射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即凝汽器)等设备组成,依靠蒸汽喷射器(见水蒸汽喷射真空泵)的抽吸作用在蒸发器中保持一定的真空,使水在其中蒸发而制冷。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蒸发温度在0以上,仅可用于空气调节
14、和某些生产工艺过程。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设备庞大,需要高位安装,一般在10米以上,以便冷水泵和冷却水泵吸入处为正压,且需要较高压力(5兆帕)的工作蒸汽,所以应用日渐减少,有被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取代的趋势。 蒸汽喷射式制冷空调系统水泵产生位能差热泵产生温度差低溫高溫HP热泵(Heat Pump)热泵134封閉式地源熱泵系統 (傳統)热泵设备基本原理内部结构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节流阀)4、蒸发器5、制冷剂节流阀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使制冷剂流动受阻力压力降低低温制冷剂与空气换热设备制冷系统的“心脏”,制冷剂流动的能量来源高温制冷剂与水换热设备1、压缩机的驱动和压缩动力下,气态冷媒(制冷剂)被吸进压缩机内并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2、高温高压气态冷媒流入冷凝器(即设备的散热盘管);此时低温的水和流动着高温冷媒的通过盘绕在水箱外壁的铜管(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 2025【合同范本】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本
- 2025二手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 长城遗址修缮方案
- 促销活动合同范例
- 2024年六年级品社下册《去中学看看》说课稿2 苏教版
- 配件报价实施方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Lesson 19 Li Ming Goes Home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贵州笼式球场护栏施工方案
- 砂石加工账目处理方案
- 城市道路智慧路灯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水泥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医院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广州市劳动仲裁申请书
-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 23-张方红-IVF的治疗流程及护理
- 顶部板式吊耳计算HGT-20574-2018
- 因数和倍数复习思维导图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三级教育考试卷(电工)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