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执业中药师基础班练习中药学_第1页
2014执业中药师基础班练习中药学_第2页
2014执业中药师基础班练习中药学_第3页
2014执业中药师基础班练习中药学_第4页
2014执业中药师基础班练习中药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中药的应用一、最佳选择题1、能引导 A.君药B.C.引经药 D.佐制药E.调和药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称2、照顾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 A.B.佐制药 C.使药 D.君药E.臣药3、针对主证主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 A.佐制药B.C.臣药 D.君药 E.使药4、麻黄配桂枝属于的配伍关系是 A.相杀B.单行 C.相畏 D.相须E.相反5、治痢疾属于七情配伍中的A.单行 B.相恶 C.相反 D.相须E.相使6、生姜配半夏属于 A.相反B.相杀 C.相畏 D.相恶E.相反7、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是 A.调和药B.引经药 C.D.君药E.佐制药8、体现处方主攻方向的是 A.佐药B.助药 C.君

2、药 D.使药E.臣药9、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是 A.相反B.相使 C.相恶 D.相杀E.相须10、能使药物功效降低或消除的配伍是 A.相杀B.相恶 C.相使 D.相畏E.相须11、能增强原有药物功效的配伍是 A.相须B.相畏C.相反 D.相杀E.相恶12、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的配伍是 A.相反B.相恶 C.相须 D.相杀E.相使13、下列哪个不属确定药物剂量的依据A.药物的使用目的 B.患者的C.药物的寒热温凉 D.药物的剂型E.药物的质地14、下面哪两种药合用不属相反A.配海藻B.草乌配贝母C.配人参D.藜芦配人参E.配芫花15、下面哪两种药合用是属相反 A.人参配莱菔子B.乌头配半夏

3、C.石膏配五灵脂D.配半夏E.生姜配半夏16、关于七情配伍,下列错误的是相须,即性能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 C.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D.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不良反应E.相恶,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二、配伍选择题1、A.相畏 B.相杀C.相须 D.相反E.相恶、附子配干姜属、石膏配属、人参配莱菔子属2、A.纠性 B.减效C.增效 D.增毒E.减毒、相须相使表示、相畏相杀表示、相恶表示3、A.细辛 B.C.草乌 D.瓜蒌E.藜芦、与半夏相反的药是、与人

4、参相反的药是、与相反的药是4、A.饭前服 B.空腹服C.睡前服 D.饭后服E.定时服、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宜、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多数药尤补虚药宜、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为顺应生理节律充分发挥药效,如安神药,涩精止遗药治疗滑精,缓下剂等应5、A.包煎 B.先煎C.另煎 D.烊化E.后下、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如磁石、牡蛎等应、有效成分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白豆蔻应、胶类药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浪费药材又易熬焦,如阿胶、鹿角胶应

5、、花粉、细小及细粉类药物,因其漂浮水面不宜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应6、A.草乌 B.瓜蒌C.藜芦D.细辛 E.、与半夏相反的药是、与人参相反的药是、与相反的药是7、A.相恶 B.相杀C.相须 D.相反E.相畏、表示增效配伍关系的是、表示增毒配伍关系的是、表示减效配伍关系的是8、A.相须 B.相杀C.相使D.相反 E.相恶、石膏配,可增强清热泻火的效果、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的效果、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9、A.相须 B.相畏C.相使 D.相反E.相恶、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即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性

6、能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不良反应三、多项选择题1、关于煎药方法,下列正确的A.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竹沥水、蜂蜜等B.含淀粉、质较多的应包煎,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C.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如磁石、牡蛎等应先煎D.花粉、细小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漂浮水面不宜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E.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饮片吸收,如人参、西洋参2、关于服药次数,A.一般疾病多采用下列正确的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B.病情急重者,可每隔 4 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

7、,顿挫病势C.病情缓轻者,亦可间日服或煎茶饮,以图缓治D.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E.宜小量频服,以免因量大再致吐3、不宜与藜芦同用的药物有 A.白芍B.C.丹参 D.玄参 E.苦参4、不宜与 A.芫花B.C.京大戟 D.E.苦参同用的药物有5、不宜与乌头同用的药物有 A.细辛B.贝母 C.天花粉 D.瓜蒌E.6、中药配伍的目的是 A.改变药性药味B.扩大适应范围 C.增强疗效D.改变药材性状E.降低毒副作用7、属于相使配伍关系的药对有A.枸杞子配菊花B.配木香C.半夏配乌头 D.天南星配生姜E.黄芪配茯苓8、临床用药应充分利用的配

8、伍关系是 A.相使B.相须C.相畏 D.相反E.相杀9、使药包涵的内容有 A.制B.引经药 C.主攻药 D.辅助药E.调和药10、关于服药时间,下列正确的A.饭前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多数药尤补虚药宜饭前服B.睡前服,为顺应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性,如安神药在睡前 30 分1 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治疗滑精;缓下剂,以便次日清晨排便定时服,有些病定时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 2 小时服空腹服,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饭后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消食健胃药或

9、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11、下列哪些不是确定药物剂量的依据 A.药物的归经B.药物的升降浮沉 C.用药方法D.因时、因地制宜E.患者情况12、A.患者的 B.患者的药物剂量确定的依据C.药物升降浮沉D.药物的质地 E.患者的病程13、特殊煎法含有 A.先煎B.包煎C.烊化D.后下E.冲服14、下面哪两种药合用是属“十九畏”的内容 A.硫磺配B.水银配砒霜 C.草乌配犀角 D.官桂配石脂E.丁香配郁金15、下面哪两种药合用是属相反 A.藜芦配芍药B.草乌配贝母 C.附子配D.藜芦配南沙参E.配芫花16、下面哪两种药合用是属相反A.配京大戟B.川乌配白蔹C.配五灵脂D.藜芦配丹参E.配细辛17

10、、下面哪两种药合用是属相反 A.石膏配B.乌头配半夏C.人参配莱菔子D.配E.生姜配半夏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C【】: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驱邪。【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4】2、【正确【】:E】:臣药:意义有二: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药物;二是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药物。【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3】3、【正确【】:D】: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

11、缺少的药物。【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2】4、【正确【】:D】: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1】5、【正确【】:A】: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0】6、【正确【】:B】: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

12、疑100271559】7、【正确【】:A】: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即引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驱邪。【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58】8、【正确【】:C】: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57】9、【正确【】:D】:七情配伍关系中,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属于相杀配伍。注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则属于相畏。除最佳选择题型外,还可见配伍

13、选择题型。【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56】10、【正确【】:B】: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55】11、【正确【】:A】: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54】12、【正确【】:A】: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反等。、如上所述,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 6

14、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颉颃。【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53】13、【正确【】:C】:确定剂量的依据(一)药物的性质性能1.药材质量 质优力强者,用量宜小些;质次力者,用量可大些。药材质地 花叶类质轻之品用量宜轻,金石、贝壳类质重之品用量宜重;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量宜重。药物的气味 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药,用量宜重;气味浓厚作用峻猛的药,用量宜轻。4.无毒药,应严格控

15、制剂量,不得超出安全范围;无,剂量变化幅度较大,可适当增加用量。(二)用药方法方药配伍 单味应用时剂量宜大,复方应用时剂量宜小;在宜小些。剂型 入汤剂时用量宜大;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小。作主药时用量大,而作辅药时则用量3.使用目的 某些药因用量不同可出现不同作用,故可据不同使用目的增减用量。如以槟榔行气消积用 615g 即可,而驱绦虫则需用 60120g。【该题针对“中药的剂量”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32】14、【正确【】:C】: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反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100040485】【答疑15、【正确【】:B】

1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反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478】16、【正确【】:E】: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474】二、配伍选择题1、【答疑100271573】、【正确【】:C】: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效,故属相恶。【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

17、疑100271574】、【正确【】:C】: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效,故属相恶。【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75】、【正确【】:E】:附子配干姜能显著增强回阳救逆之效,石膏配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之力,故均属相须配伍关系。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行气作用能降低或者削弱人参的补效,故属相恶。【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76】2、100271569】【答疑、【正确】:C】: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 6 项。其中

18、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示颉颃。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70】、【正确【】:E】: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 6 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示颉颃。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

19、”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71】、【正确【】:B】:在药物七情中,论述药物基本配伍关系的只有 6 项。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示颉颃。此外,若按协同与颉颃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72】3、【答疑100271565】、【正确【】:C】:本组考查配伍内容:个别内容可见七情配伍中相反药对举例)。乌头(川乌、附予、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

20、)、白蔹、;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南沙参、苦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此外,可见最佳选择题型、多选题型。反海藻、京大戟、芫花、【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6】、【正确【】:E】:本组考查配伍内容:个别内容可见七情配伍中相反药对举例)。乌头(川乌、附予、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南沙参、苦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此外,可见最佳选择题型、多选题型。反海藻、京大戟、芫花、【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7】、【正确【】:B】:本组考查配伍

21、内容:个别内容可见七情配伍中相反药对举例)。乌头(川乌、附予、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南沙参、苦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此外,可见最佳选择题型、多选题型。反海藻、京大戟、芫花、【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68】4、【答疑100238242】、【正确【】:B】:空腹服 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38243】、【正确【前服

22、。】:A】:饭前服 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宜饭【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38244】、【正确【】:D】:饭后服 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38245】、【正确】:C【】:睡前服 为了顺应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有些药宜睡前服。如安神药用于安眠时宜在睡前 30 分1 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时服,以便治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

23、0238246】5、【答疑100238237】、【正确【】:B】:先煎 即延长煎煮时间 1015 分钟。包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药,如磁石、牡蛎等;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其泻下力则应先下。毒,均应先煎;治疗特殊需要,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38238】、【正确【】:E】:后下 即缩短煎煮时间。包括有效成分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白豆蔻等入煎应后下,待药将煎成时再投入煎沸数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久煎则泻下力减缓,故欲泻下当后下或开水泡服。【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38239】

24、、【正确【】:D】:烊化 即溶化或熔化。胶类药容易粘附于其他药渣及锅底,如此既浪费药材又易熬焦,故应先行烊化,再与其他药汁对服,如阿胶、鹿角胶等。【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38240】、【正确【】:A】:包煎 花粉、细小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手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含淀粉、质较多的药物应包煎,因其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绒毛类药物应包煎,因其难于滤净,混入药液则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38241】6、【答疑100147736】、【正确【】:A】:本组考查配伍内容(大纲未作要求

25、,考点内容见应试指南;个别内容可见七情配伍中相反药对举例)。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南沙参、苦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除该种题型外,还可见最佳选择题型、多项选择题型。【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37】、【正确【】:C】:本组考查配伍内容(大纲未作要求,考点内容见应试指南;个别内容可见七情配伍中相反药对举例)。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藜芦反人参、丹参、

26、玄参、南沙参、苦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除该种题型外,还可见最佳选择题型、多项选择题型。【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38】、【正确【】:E】:本组考查配伍内容(大纲未作要求,考点内容见应试指南;个别内容可见七情配伍中相反药对举例)。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蔹、;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南沙参、苦参、细辛、芍药(白芍、赤芍)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除该种题型外,还可见最佳选择题型、多项选择题型。【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3

27、9】7、【答疑100147732】、【正确【】:C】:本组题考查七情配伍的用药原则。相须、相使,可增效;相畏、相杀可减毒,以保证安全用药,临床需充分利用。相恶可减效,临床用药应加以注意避免;相反则是增毒的配伍,临床属于配伍。此外,还可见多项选择题。【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33】、【正确【】:D】:本组题考查七情配伍的用药原则。相须、相使,可增效;相畏、相杀可减毒,以保证安全用药,临床需充分利用。相恶可减效,临床用药应加以注意避免;相反则是增毒的配伍,临床属于配伍。此外,还可见多项选择题。【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34】、【正

28、确【】:A】:本组题考查七情配伍的用药原则。相须、相使,可增效;相畏、相杀可减毒,以保证安全用药,临床需充分利用。相恶可减效,临床用药应加以注意避免;相反则是增毒的配伍,临床属于配伍。此外,还可见多项选择题。【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35】8、【答疑100040555】、【正确【】:A】: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56】、【正确】:C【】: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黄芪为主,配以利

29、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58】、【正确【】:E】: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59】、【正确【】:B】: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故云生姜杀半夏。【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61】9、【答疑100040549】、【正确【】:B】: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

30、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50】、【正确【】:E】: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51】、【正确【】:A】: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等。【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52】、【正确【】:D】: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如乌头反半夏、反等。【该题针对“中药配

31、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553】三、多项选择题1、】:ABCDE】: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宜用煎好的其他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竹沥水、蜂【正确【蜜等;含淀粉、质较多的应包煎,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如磁石、牡蛎等应先煎;花粉、细小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漂浮水面不宜煎煮,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饮片吸收,如人参、西洋参。【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87120】2、【正确【】:ABCDE】:一般疾病多采用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病情急重者,可每隔

32、4 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顿挫病势;病情缓轻者,亦可间日服或煎茶饮,以图缓治。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宜小量频服,以免因量大再致吐。【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87119】3、【正确【】:ACDE】: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反、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藜【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81】4、

33、【正确【】:ABC】: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反、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藜【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80】5、【正确【】:BCDE】: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反、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藜【该题针对“中药的用药”知识点进行考核】【答

34、疑100271579】6、【正确【】:BCE】:药物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目的”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78】7、【正确【】:ABE】:本题考七情配伍关系内容。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枸杞子配菊花治目暗昏花,配木泻痢等均属于相使配伍关系。半夏配乌头属于相反的配伍关系;天南星配生姜属于相畏(相杀)的配伍关系。【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271577】8、【正确【】:AB】:本组考查七情配伍的用药原则。相须、相使为增效,临床应充分利用;相畏、相杀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

35、需考虑选用:相反为增毒,临床应当。【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42】9、【正确【】:BE】:本组考查君臣佐使的内容。使药有两种涵义:引经药,即能引导药物。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即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该题针对“中药配伍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147740】10、【正确【确定。1.空腹服】:ABCDE】:适时服药也是保证药效的重要方面。具体服药时间应据肠胃状况、病情需要及药物特性来清晨胃及十二指肠均无食物,此时服药避免与食物相混合,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故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驱虫药均宜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

36、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宜饭前服。饭后胃中存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为了顺应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有些药宜睡前服。如安神药用于安眠时宜在睡前 30 分1 小时服,以便安眠;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时服,以便治疗清晨排便。定时服 有些病定时而发,只有在发病前某时服才能见效。如截疟药应在疟发前 2 小时服,否则无效。不拘时服 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以便力挽狂澜。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日【该题针对“中药的煎服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622】11、【正确【】:AB】:确定剂量的依据(一)药物的性质性能1.药材

37、质量 质优力强者,用量宜小些;质次力者,用量可大些。药材质地 花叶类质轻之品用量宜轻,金石、贝壳类质重之品用量宜重;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量宜重。药物的气味 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药,用量宜重;气味浓厚作用峻猛的药,用量宜轻。4.无毒药,应严格控制剂量,不得超出安全范围;无,剂量变化幅度较大,可适当增加用量。(二)用药方法方药配伍 单味应用时剂量宜大,复方应用时剂量宜小;在宜小些。剂型 入汤剂时用量宜大;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小。作主药时用量大,而作辅药时则用量3.使用目的 某些药因用量不同可出现不同作用,故可据不同使用目的增减用量。如以槟榔行气消积用 615g 即可,而驱绦虫则需用 60120g。(三)

38、患者情况1.体质 在以祛邪为主时,体强者用量宜重,体弱者用量宜轻。以补虚为主时,脾胃强健者,用量脾胃虚弱者,用量宜轻小。大;2.小儿发育未全,老人气血渐衰,对药物耐受力均较弱,故用量宜减小;而青壮年气血旺盛,对药物耐受力较强,故用量宜大些。小儿 5 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5 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3.病程病势生活重。一般说男女用量差别不大,但在妇女期、妊娠期,投用活血化瘀药则宜减量。新病正气损伤较轻,用量可稍重;久病正气损伤较重,用量宜轻些。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与职业 如以药疗疾,平时不喜食辛辣热物或常处高温业的人用量宜轻,反之则用量宜(四)因时、因地制宜依据气候

39、的冷暖和地域的干燥或潮湿增减用量等。【该题针对“中药的剂量”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100040616】12、【正确【】:ABDE】:确定剂量的依据(一)药物的性质性能1.药材质量 质优力强者,用量宜小些;质次力者,用量可大些。药材质地 花叶类质轻之品用量宜轻,金石、贝壳类质重之品用量宜重;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量宜重。药物的气味 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药,用量宜重;气味浓厚作用峻猛的药,用量宜轻。4.无毒药,应严格控制剂量,不得超出安全范围;无,剂量变化幅度较大,可适当增加用量。(二)用药方法方药配伍 单味应用时剂量宜大,复方应用时剂量宜小;在宜小些。剂型 入汤剂时用量宜大;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小。作主药时用量大,而作辅药时则用量3.使用目的 某些药因用量不同可出现不同作用,故可据不同使用目的增减用量。如以槟榔行气消积用 615g 即可,而驱绦虫则需用 60120g。(三)患者情况1.体质 在以祛邪为主时,体强者用量宜重,体弱者用量宜轻。以补虚为主时,脾胃强健者,用量脾胃虚弱者,用量宜轻小。大;2.小儿发育未全,老人气血渐衰,对药物耐受力均较弱,故用量宜减小;而青壮年气血旺盛,对药物耐受力较强,故用量宜大些。小儿 5 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5 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3.病程病势生活重。一般说男女用量差别不大,但在妇女期、妊娠期,投用活血化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