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湿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河南湿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河南湿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河南湿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河南湿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湿封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开封市2022庙高二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画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中国画的这种特质是与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气度、神韵有着血肉联系的。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大众对于中国画的接受出现了审美观念固化、阅读空间窄化等问题。因此,重新发掘中国画的审美价值与意义,是当前建立大众审美空间的重要课题。我们以黄宾虹所提倡的“自然观”及其相关画论为例,探讨重构中国画审美空间的路径。 自康有为提出“中国画衰败论”开始,中国画的观念发生了

2、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中国画精神内核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黄宾虹提出“内美”理念,为中国画的特质辩护。他认为“逮清道咸余石学盛,籀篆分隶,椎拓碑碣精确,书画相通;又驾前人而上,真内美也”,指出绘画应具备含蓄与质朴之感,也即创造深藏于心的内在之美,而非直接诉诸感官的浅表美。黄宾虹的“内美”从自然得来,又超越了一般性的自然形态,进入到深刻的“自在”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说,黄宾虹的“内美”指向的是人格与艺术品格之美,更多地蕴藏于传统文人画所坚守的气韵与格调之中。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传统文人逐渐淡出文化舞台,一些画家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绘画。黄宾虹坚持研习中国画传统画法,他的中国画作品充满

3、“自然之法”。如青城坐雨图轴吸收了“师法自然”的艺术理念,以描摹雨水淋湿墙头的瞬间为核心,通过集中运用泼墨、干皴加宿墨以及焦墨的技法,将云游青城山时遇到的自然景观真挚地展现出来。支硎山秋色图同样运用“自然之法”。明代画家陆治曾在隐居支硎山期间,因感悟支硎山的天然山石之美,留下著名的支硎山图。黄宾虹则以恢宏厚重的笔法创作出支硎山秋色图,与陆治进行了时空上的对话,通过自然景观的描摹抵达内心之秋。在夜山图中,黄宾虹将自然作为人之心灵的比照,其画集中表达出黄宾虹对自然万物的提炼与整合,给人以立足于自然之中的深邃感觉。 当前,作为审美主体的大众往往表现出“被动”状态和功利心态,没有建立审美阅读的主动性。

4、审美趣味的培养是提升审美主动性的重要路径。以黄宾虹泼墨自然、融情山水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画,可以为大众审美趣味的提升提供切入点。黄宾虹高度推崇以邹之麟、傅山、徐枋、龚贤等为代表的“启祯诸贤”,这些画家生活在明末清初,他们的山水画鲜明地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志趣和性情。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人借以培养自己诗意生活的重要途径。中国画包蕴的闲适、自然,超脱等精神特质,一方面是文人追求个性的抒发,注重个人品以与意志的培育;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人受到天人合一自然观的深刻影响,习惯在自然万物中寻求破解人生困境、纾解人生焦虑的方法,来摆脱世俗的羁绊。我们能从黄宾虹所提倡的自然之法和其作品所呈现的自然之道中汲取智慧,缓解生

5、活焦虑,体味自然山水之美,寻求审美趣味的提升。 (摘编自杨旸内美:从黄宾虹看中国画审美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独特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与中华文化的理念、气度、神韵有着深厚联系。 B.康有为提出“中国画衰败论”后,中国画的精神内核备受质疑,画家们重建中国画论理念。 C.黄宾虹提出“内美”理念,指出绘画应具备含蓄、质朴之感,应创造深藏于心的内在之美。 D.中国画包蕴的闲适、自然、超脱等精神特质,可以缓解人们当下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焦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黄宾虹画论为例,论证了中国画的审美特质,探讨重构中国画

6、审美空间的路径。 B.文章引用黄宾虹的“内美”画论理念,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逐步展开论述。 C.文章通过对黄宾虹三幅画作的比较分析,深入论证提升大众审美主动性的社会意义。 D.文章在论证的基础上,最后指出黄宾虹的画作及其理论对当下人们生活的启示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对于中国画的接受出现了审美问题,这说明中国画自身的审美价值已落伍于时代。 B.黄宾虹的画作蕴含“自然之法”,表达对完全脱离世俗、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的追求。 C.明末清初一些画家的山水画鲜明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志趣和性情,得到黄宾虹的推崇。 D.黄宾虹大胆革新传统中国画理论,他在画作中对自然万物

7、的提炼与整合令人耳目一新。 【13题答案】 【答案】1.B2.C3.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画家们重建中国画论理念”错误。由原文“自康有为提出中国画衰败论开始,中国画的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中国画精神内核的质疑”可知,原文说的是“中国画的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并没有说“画家们重建中国画论理念”。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文章通过对黄宾虹三幅画作的比较分析”错误。由原文“我们以黄宾虹所提倡的自然观及其相关画论为例,探讨重构中国画审美空间的路径”可知,原文是“

8、以黄宾虹所提倡的自然观及其相关画论为例”深入论证提升大众审美主动性的社会意义,而不是“通过对黄宾虹三幅画作的比较分析”。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说明中国画自身的审美价值已落伍于时代”错误。由原文“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大众对于中国画的接受出现了审美观念固化、阅读空间窄化等问题”可知,原文说的是“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大众对于中国画的接受出现了审美问题,而不是“中国画自身的审美价值已落伍于时代” B.“表达对完全脱离世俗、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的追求”错误。由原文“我们能从黄宾虹所提倡的自然之法和其作品所呈现的自然之道中汲取智慧,缓解生活焦虑,

9、体味自然山水之美,寻求审美趣味的提升”可知,表达的是“体味自然山水之美,寻求审美趣味的提升”,而不是“表达对完全脱离世俗、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的追求”。 D.“黄宾虹大胆革新传统中国画理论”错误。由原文“在这个过程中,黄宾虹提出内美理念,为中国画的特质辩护”和“从另一个角度说,黄宾虹的内美指向的是人格与艺术品格之美,更多地蕴藏于传统文人画所坚守的气韵与格调之中”可知,黄宾虹为中国画的特质辩护,黄宾虹的“内美”更多地蕴藏于传统文人画所坚守的气韵与格调之中,可见黄宾虹并没有革新传统中国画理论。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

10、文化遗产”这个名词如今越来越普及了,每到年节,非遗老字号食品、非遗手工制品、非遗民俗活动等就会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的展示和展销活动。“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遗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就拿春节来说,已经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与春节有关的非遗项目就有200多个,诸如舞龙、舞狮、灯会、庙会、年画、剪纸、社火不胜枚举。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多样,所营造出的节日氛围是其他事物难以替代的。 许多非遗项目诞生于农耕时代,是农业文明特有的产物。随着中国加速进入现代化社会,曾经伴随着中国人祖祖辈辈日常生活的事物也

11、难免渐渐消失。比如,过去中国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扇子,在文人墨客的手中,扇子发展成一种文化。但有了空调,扇子的必要性就下降了,许多制作扇子的手工技艺后继乏人。现代纺织工业发展起来后,传统的土布织造技艺就面临失传的危险。现在造房子普遍使用钢筋水泥,而传统的夯土建筑就很少见到了。 非遗的价值不仅仅在物质本身,更在于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因此,是不能轻易丢弃的。非遗尽管来自于过去,但仍然可以融入现代生活。许多非遗技艺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比如,夯土建筑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取材方便、造价低廉,虽然现在很少见到新建的夯土建筑,但通过现代技术的加持,夯土的硬度和承载力可以达到极高的标准,用现代夯土技术建造

12、的房屋不但美观而且节能。一些建筑师正在推广现代夯土建筑。现代纺织技术造出来的布匹尽管很舒适,但依然替代不了土布的质感。一些时尚人士偏爱传统手工织造的土布,侗族亮布、扎染、蜡染等颇为流行。在网店里,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非遗产品一直很畅销。 新时代,人民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而非遗正是创造美、欣赏美,正是切合时代需要的。现在所应做的就是进一步挖掘和创新非遗中所蕴含的美。比如传统图案、传统设计中所蕴含的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的元素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有的非遗项目,如苏绣和世界知名品牌合作开发手表,融古典与现代于方寸之间,令人惊艳。非遗,只有融入生活,才不会被生活遗忘,才能让人们记住文化的乡愁。 (摘编自将非

13、遗融入生活,记住文化的乡愁,人民日报2021年2月18日) 材料二: 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 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遣文化相关的视频。2018年,有252万用户发布非遗内容,超过六成的生产者是90后。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螺蛳粉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李子柒制作螺蛳粉的视频背后,找材料、做测评往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李子柒分享考察和制作

14、过程时说,她去柳州吃了不下20家螺蛳粉,也和当地的非遗老手艺人交流。有网友说,李子柒的视频“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让我们离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越来越近”。 黄草是生长在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的一种植物,利用黄草编织的技艺被称为徐行草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海徐行小学,师生共同学习徐行草编,尽情发挥想象进行设计创作,编织出精致的摆件缀有花纹图案的拎包、杯垫拖鞋等。让非遗从纸上名录中活起来,融入日常生活,从而打开年轻人对非遗的想象空间。学生们的草编作品中还沉淀着静心、耐心、恒心的品质,以及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年轻人为其增加了无限可能。 (摘编自非遗走红网络,年轻人怎

15、样爱上传统文化,中国青年报2020年8月4日) 材料三: 广东的潮州文化历史悠久,以潮州话、潮州菜、潮州木雕、潮州民居等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响深远,留下了众多文物瑰宝,潮州成为粤东地区文物古迹最为密集的地方。近年来潮州探索“文化+旅游”模式,建设“世界潮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连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了解,潮州文化旅游产业收入近三年增幅达到30%以上,居广东省前列。2019年潮州市接待海内外游客2629万人次,增长31%,旅游收入398亿元,增长30%,荣获“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市”;2020年湘桥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广东省全城旅游示范区。 此外,潮州还是著名茶乡,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

16、品茶叶优势区,获评“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凤凰古茶树茶园获评广东省唯一“2019中国最美茶园”。潮州市茶叶种植面积23万亩,拥有国家级、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区18个,超千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2019年,毛茶产值超过5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超过1.65万元。 (摘编自探索“文化+旅游”新模式广东潮州让非遗“活”起来,南方都市报2020年11月1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是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载体,近年来,非遗的兴起与普及使得许多宝贵的民间记忆和民间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B.作为农业文明的特有产物,

17、非遗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曾经伴随着中国人祖祖辈辈日常生活的非遗事物也消失殆尽。 C.上海徐行小学的师生学习徐行草编,发挥想象编织出精致的摆件、缀有花纹图案的拎包、杯垫等,让非遗从纸上名录走入人们的生活。 D.潮州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文化+旅游”模式,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旅游经济效益,也促进了本地传统文化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产品远远没有现代技术生产的产品结实舒适,与非遗产品相比,人们更重视非遗承载的文化乡愁和文化记忆。 B.许多非遗产品的手工技艺本已失传,由于一些时尚人士对传统手工织造、带有乡土气息的非遗产品的偏爱,非遗技艺重新被挖

18、掘出来。 C.90后在制作非遗产品视频时,在找资料,和非遗老手艺人交流,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也融入了个体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 D.手机壳上的纹样、身上穿的T恤、背包上的刺绣等,传统审美元素成为现代年轻人的时尚追求,可见,年轻人比老一代人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6.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让非遗真正“活”起来?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6题答案】 【答案】4.B5.C 6.把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进一步挖掘和创新非遗所蕴含的价值。借助网络媒介传播,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加无限可能。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新模式,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B

19、.“非遗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说法错误,原文为“非遗尽管来自于过去,但仍然可以融入现代生活”,可知非遗并非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与非遗产品相比,人们更重视非遗承载的文化乡愁和文化记忆”有误,原文为“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正式的史书相比,非遗所记录的历史亲切、朴素而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在网店里,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非遗产品一直很畅销”,并没有说与非遗产品相比,人们更重视非遗承载的文化乡愁和文化记忆。 B.“许多非遗产品的手工技艺本已失传,由于一些时尚人士对传

20、统手工织造、带有乡土气息的非遗产品的偏爱,非遗技艺重新被挖掘出来”有误,原文为“一些时尚人士偏爱传统手工织造的土布,侗族亮布、扎染、蜡染等颇为流行”,并没有说因为一些时尚人士的偏爱,非遗技艺重新被挖掘出来。 D.“可见,年轻人比老一代人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有误。原文为“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年轻人为其增加了无限可能”,并没有说年轻人比老一代人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

21、由材料一第三段“非遗的价值不仅仅在物质本身,更在于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忆,因此,是不能轻易丢弃的。非遗尽管来自于过去,但仍然可以融入现代生活。许多非遗技艺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可知可以把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进一步挖掘和创新非遗所蕴含的价值。 由材料二第二段“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最后一段“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年轻人为其增加了无限可能”可知可以借助网络媒介传播,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增加无限可能。 由材料三第一段“近年来潮州探索文化+旅游模式,建设世界潮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连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可知可以积极探索非遗

22、发展新模式,助力文化产业发展,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山 贾平凹 在城里待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回一次老家,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懒懒散散地乐得清静几天。家里人都忙着他们的营生,我便往河上钓几尾鱼了,往田畦里拔几棵菜了,然后空着无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来。 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为什么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如今半辈子行将而去了,才突然觉得山是这般活泼泼的新鲜。每天都看着,每天都会看出点内容;久而久之,好像面对着一本大书,读得十分地有滋有味了。 其实这山来得平常。出门百步,便可蹬着那

23、道崖缝夹出的细水,直嗓子喊出一声,又可以叩得石壁上一片嗡嗡回音。太黑乱,太粗笨了,浑浑沌沌的。无非是崛起的一堆石头,早晚一推窗子,黑兀兀地就在面前。午后四点,它便将日光逼走,阴影铺了整个村子。但我却不觉得压抑,我说它是憨小子,憨得可爱。这么再看看,果然就看出了动人处,那阳面,阴面,一沟,一梁,缓缓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条偌大的虫,蠕蠕地从远方运动而来了,蓦然就在那里停下,骤然一个节奏的凝固。这个发现,我大惊,才明白:浑浑沌沌原来是在表现着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啊! 于是,我常常捉摸这种内在的力,寻找着其中贯通流动的气势。但我失望了,终未看出什么规律。一个山峁,一个山峁,见得十分平

24、凡,但怎么就足以动目?一个崖头,一个崖头,连连绵绵地起伏,却分明有种精神在团聚着?我这么想了:一切东西都有规律,山则没有;无为而为,难道无规律正是规律吗? 最是那方方圆圆的石头生得一任儿自在,满山遍坡的,或者立着,或者倚着,仄,斜,蹲,卧,各有各的形象,纯以天行,极拙极拙了。拙到极处,却便又雅到了极处。 有趣的是山上的路那么乱!而且没有一条直着,能从山下走到山顶,能从山顶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开,或者干脆断去了。山上啃草的羊羔总是迷了方向,在石里,树里,时隐时现。我终未解,那短的弯路,看得见它的两头,为什么总感不到尽头呢?如果将那弯线儿拉直,或许长了,那一定却是感觉短了呢,因为城里的大街

25、,就给人这种效果。这效果太过直白无趣。我懂了:这就是含蓄、丰富吧! 如果是早晨,起来看天的四脚高悬,便等着看太阳出来,山顶就腐蚀了一层红色,折身过山梁,光就有了棱角,谷沟里的石石木木,全然淡化去了,隐隐透出轮廓,倏忽又不复存在,如梦一般,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竟是一样看不清任何东西,使我久久陷入迷惘,至今大惑不解。 看得清的,要算是下雨天了。自然那雨来得不要太猛,雨扯细线,就如从丝帘里看过去,山就显得妩妩媚媚。渐渐黑黝起来,黑是泼墨地黑,白却白得光亮,那石的阳处,云的空处,天的阔处,树头的虚灵处一时觉得山是个莹透物了,似乎可以看穿山的那边,有蓄着水的花冠在摇曳,有一只兔子水淋淋地喘着气很快雨要

26、停了,天朗朗一开,山就像一个点着的灯笼,凸凸凹凹,深深浅浅,就看得清楚: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看得见的那石头上,一身的苔衣,茸茸的发软发腻,小草在铮棱棱挺着,每一片叶子,像长着一颗眼珠,亮亮地闪光。这时候,漫天的鸟如撕碎纸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 我总恨没有一架飞机,能使我从高空看下去山是什么样子,曾站在房檐看院中的一个土堆,上面甲虫在爬,很觉得有趣,但想从天上看下面的山,一定更有好多妙事了,但我却确实在满月的夜里,趴在地上,仰脸儿上瞧过几次山。那是月亮还没有出来,天是一个昏昏的空白,山便觉得富富态态;候月光上来了,但却十分地小,山便又觉得瘦骨嶙峋了

27、。 到底我不能囫囵囵道出个山来,只觉得它是个迷,几分说得出,几分意会了则不可说,几分压根儿就说不出。天地自然之中,一定是有无穷的神秘,山的存在,就是给人类的一个窥视吗?我趴在窗口,虽然看不出个彻底,但却入味,往往就不知不觉从家里出来,走到山中去了。我走月也在走,我停月也在停。我坐在一堆乱石之中,聚神凝想,夜露就潮起来了,山风森森,竟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呢,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在城里生活得身心俱疲、回老家寻得清静为开头,既点出了读山的缘由,也自然引出下文读山的发现和感悟。 B.山上的路那么乱

28、,总感觉不到尽头,作者却认为这些是有趣的,表现出作者飞扬活泼的思绪和不惧困难的强劲生命力量。 C.作者从多个角度读山,感悟丰富深刻,但也只能说出几分,还有几分压根儿就说不出,可见,山需要不断去读,越读才能越有味。 D.作者在读山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感悟和哲思,这些感悟和哲思既引发读者思考现实生活,也有助于读者消解生活中的困惑。 8.文章结尾说“竟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呢,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这句话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9.作者读山的哪些发现能够触动读者?为什么?请简要概括并分析。 【79题答案】 【答案】7.B8.无论是“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都表现

29、了作者对大山的喜爱。 这句话蕴含了“无我”与“唯我”的深刻哲理,“唯我”即山里的石头都是我,我即是大山,具有了山的品格;“无我”是我就是山里的石头,山人合一,我终于成为家乡大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山寻常时候黑乱粗笨,混混沌沌,可却表现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山上的路那么乱,却给人含蓄和丰富的感觉。云雾清晨时,神秘、变化多端;雨天时晶莹妩媚,雨后安详;月出之前“富态”,月中嶙峋。它就像个迷,给人多种启发,耐人寻味。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不惧困难的强劲生命力量”错误,根据“有趣的是山上的路那么乱!而且没有一条直着,能从山下走

30、到山顶,能从山顶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开,或者干脆断去了我懂了:这就是含蓄、丰富吧”可知,作者读山领悟到的是山的含蓄和丰富,而不是表现作者不惧困难的强劲生命力量。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文章的开头说“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可见作者读山之前对山没有很强烈的喜爱,它只是作者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可是读山之后,作者却认为自己和山已似乎没有了界限,可见作者从灵魂深处爱上了这个他生长的地方。 作者读山,读出了混沌乃是大智、乱路乃是含蓄和丰富,读出了变化神秘的山的稳重和安详。之后,感觉整个山就是自己,自己变成了山的一部分,其实读山就是感悟自己的人生,包含了山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作者首先写“这山来得平常太黑乱,太粗笨了,浑浑沌沌的。无非是崛起的一堆石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