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台家寺遗址_第1页
阜南台家寺遗址_第2页
阜南台家寺遗址_第3页
阜南台家寺遗址_第4页
阜南台家寺遗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阜南县台家寺遗址一.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东北部的朱寨镇三合村白庄南 1公里处,于阜南县润 河故道北岸,境内润河与古老的清河相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之一。遗址紧 临润河,海拔高度26米。由于润河道呈弯曲状,当地人也称为“月儿河”。(二)自然气候阜南县地处北亚热带北侧、暖温带南侧,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分界线通 过的地方,既兼有南北气候之长,又兼有南北气候之短。气候主要特征是:季风 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阜南属季风气 候区,全年偏东风居多。多年平均气温15.2Co年无霜期平均为220天,最长无 霜期265天,最短无霜期179天。年降雨量在

2、1000830mm之间。(三)土壤阜南县境内土壤类型主要有三种:北部为砂姜黑土类,中部为棕壤土类,南 部为潮土类。区域内的土壤主要为潮土类。土壤有机质含量1.201%,含氮量0.085%,速效磷6.7ppm,速效钾144ppm, 土壤ph值为6.57.2,地下水位14m。(四)水文台家寺遗址紧临润河,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由自然降水,河道过境水 和地下水构成。润河 润河发源于临泉迎仙集,在本县赵集区耿坡入境,区域跨临泉、阜南、 阜阳、颍上四县,全流域面积为 1267平方公里,纯属平原区。在阜南境内流经 田集镇、柳沟镇、朱寨等。在本县长 79公里,流域面积670平方公里。(五)概况台家寺遗址的

3、润河湾里,分上、下两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 6米,南 北30米,东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 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 台文化层约5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纯文,系古村落遗址。二.台家寺遗址历史久远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朱寨镇,1957年7月在润河旧河道中曾出土国宝级文物青铜龙虎尊等商代青铜器。2012年,台家寺遗址被列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根据文物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台家寺遗址为不规则形高台地,南北最长约 180米,东西最长约170米,高出地面约6米,据估测,现有面积约一万三千平 米,文化堆积厚约12米。遗址上有近代寺庙一座,名日台家寺。台家寺遗址保 存状况很好,可利

4、用的断面较少。但人为的耕种土地和水土流失对遗址造成了不 同程度的破坏。考古人员曾在遗址地表和断面采集到石斧、陶片、蚌壳和兽骨等 标本,可分辨的器型有鬲。1957年,朱寨镇村民在小润河撒网打渔时捞上来八件青铜器,其中最出名 的当属“龙虎尊”,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而这八件青铜器的出土地,距台家寺 遗址仅200米。2014年8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小 面积发掘。初步确定台家寺遗址距今3100-3500年。初定遗址以商周文化为主。三.台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情况(一)经省、市、县文物部门逐级申请,2014年8月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共同对该遗

5、址进行了小面积发掘。2014年度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掘工作部居住区西北部,包含灰坑160个,小型房屋 8座。.初定遗址内涵以商周文化为主通过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初步认定台家寺遗址以商周 文化遗存为 主,下层有少量的龙山文化遗存。根 据考古调查,古人利用平原上天然形 成的烟堆,在上面搭建房子,建造窑 场制作工具,生生不息。在烟堆的周 围,往往有古代河流流过,古人实现了濒水而居。遗址出土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 和动植物标本,为研究商周时期淮夷与殷商文化之间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 3000年前阜阳有稻粟种植在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一 个个探方有序排列着,考古人员在遗 址发现了陶片、鹿角、角钺、骨钺

6、、 龟卜、鱼骨、石刀、石镰等。还有已 经碳化的水稻和粟,这些谷物的种 子,是古人的食物之一。这说明,在 3000年前,阜阳地区已有水稻、粟种 植,当时小麦种植还没有引入。.商周时期阜阳曾有大量鹿繁衍在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多枚角钺,即用鹿角制成的箭头。阜 阳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说,“看了台家寺出土的鹿角及用鹿角加工制作的骨箭头 半成品,才明白上述鹿角的用途和古人搜集保存鹿角的原因, 原来它们坚硬耐磨、 易于切割加工,是制作骨钺等骨器的极好材料。”麋鹿主要生活在沼泽湿地环境中,以水草植被为食,商周遗址中大量鹿角的 发现,表明当时此类动物多而分布广泛, 当时它们是人类捕猎的重要对象, 也说

7、 明商周时期阜阳境内气候温暖湿润、 水草丰茂、湖沼湿地广阔,适宜麋鹿之类的 动物生长繁殖。.殷商时代的区域中心聚落在台家寺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多个边长 1米的柱坑,里面均放置大型石 柱础。柱础的发现证明,这里曾经有一座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建筑。从 发掘情况看,这座大型建筑不是孤立的,在 3300年前的殷商中期,这里应该是 淮河流域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同时,考古队员还在生活垃圾堆积坑中发现了大 量陶鬲碎片,鬲是商代主要的炊具,圆口三足,大小不一,从复原后的器型看, 这类生活用品与郑州发现的陶鬲外形非常接近。 可以推测,这是殷商时期等级比 较高的贵族居住的地方;而且,这些贵族与当时的中原

8、商人贵族有着非常亲密的 关系。(二)2015年,经过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学考古系的勘探发掘,发 现台家寺商代遗址分为贵族居住区和墓葬区两个部分。目前考古工作正在进行 中,发掘工作在居住区东北部和墓葬区南部,其中已完成墓葬区部分的发掘。.贵族居住区居住区高出地表3米左右为圆形台墩,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经过勘探和发 掘,北部有两处大型宫殿台基,中部为广场;南部有小型建筑遗址。居住区上存 在有方形的大型围沟设施,边长约 70米,围沟宽度为13-15米。围沟使用于商 代时期,在两周前后被填平。经勘探,发掘的遗迹年代涵盖的有 龙山时期、商代、西周至春秋时期。遗 址遗物主体为商时期,包含高等级建筑

9、 群、青铜铸造遗址及发掘灰坑近200个、大型宫殿台基遗址两处,小型房屋 13座。出土遗物有玉器、铜器、陶器、 骨角蚌器、原始瓷器等小件文物约500 件。玉器包括玉柄形器、玉玦、玉璜、绿松石用珠、绿松石片等;铜器主要为小 件工具和构件残片,另有铸造铜器的陶范、炉壁等;骨角蚌器有箭钺、铲、锥、 刀、镰等工具,骨簪和其他骨质装饰品等,另有占卜用的,卜骨卜甲出土,钻、 凿、灼俱全。陶器的器类多见鬲、盆、罐、假腹豆等,多为商代典型器类。台家 寺遗址商代陶器制作精美,多数陶器使用黑皮磨光的技术处理,更有部分器物装 饰了精美的刻划花纹。.墓葬区墓葬区在居住区的西边约 200米 左右,大约高出地面1米左右,墓

10、葬 的北部,大部分被润河旧河道冲毁, 剩余部分为墓葬的南半部,面积约为 500平米。2015年7月对该墓葬进行 发掘,共发掘商代墓葬 7座。出土了 文物有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漆 器等文物共13件。这些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了 1957年在润河湾里发现的国宝 龙虎尊及同时出土的8件商代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是同一地点出土, 同一时期的 文物。四.台家寺遗址的研究意义商朝500多年历史是以郑州和安阳为都城,而在台家寺遗址发掘出大型商代 贵族宫殿基址,是安徽省以及淮河流域首次考古发现,4件青铜器出土也是安徽省首次通过实地考古发掘出商代时期青铜器文物, 意义重大,佐证了当年龙虎尊 就出土于阜南县台家寺遗

11、址。也充分证明了阜南朱寨台家寺遗址曾是商代时期高 等贵族居住地。该遗址出土的一批商代铜器、玉器、骨器、陶器、漆器等文物,并发掘出商 代大型宫殿建筑。其主要文化因素接近郑州、安阳一带同时期的商文化,该遗址 对研究淮河流域的商代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阜南悠久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台家寺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及商文 明的南进及同时期淮河流域的经济文化生活、自然环境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 义。也是近年来安徽省乃至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中外考古界国际知名专家多次慕名到考古现场参观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该遗址对研究淮河流域的商代历 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

12、阜南悠久的文明历史。五.台家寺遗址最新新闻报道(一)安徽省委赴阜南调研台家寺遗址11月5日,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和安徽省文物 局局长何长风赴阜南县台家寺考古发 掘工地视察。杨立新、宫希成陪同, 阜阳市和阜南县政府、政协、文广新 局、文物局及朱寨镇相关领导参加了 活动。李修松副主席一行在现场检查了考古发掘情况,并仔细观摩出土的文物标本,对发掘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下午举行的“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汇报会”上,发掘队负责人、武汉大学何晓琳博士介绍了台家寺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及认识,台家寺遗址位于阜南县朱寨镇三合村白庄南,紧临润河。2014年度和2015年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

13、汉大学考古系,为配合武汉大学考古系本科学生的教学实习工作,对该遗址进行了 2次发掘,取得重要发现台家寺遗址商时期堆积涵盖年代为二里岗上层一期、白家庄期、花园庄期至殷墟一期,主要文化因素接近郑州、安阳一带同时期的商文化。在遗址的居住区 发现商代大型台基和四座大型建筑基址, 其中最大的F2东西长约28米、南北进 深约6米。墓葬区在居住区以西约 200米处,1957年曾在此河道内发现龙虎尊 等著名的铜器,此次共发掘商代墓葬7座。出土了包括铜器、玉器、骨器、陶器、 漆器等文物共13件。大型建筑基址和墓葬的发现,证明了该遗址在当时的区域 中心地位。何长风局长就台家寺遗址发掘研究和保护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李修松副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台家寺遗址发掘的重要意义,指出这是我省近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对研究淮河流域文明化进程、商文化南进等重大学术问题具有 重要价值。他希望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发掘研究和宣传工作,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二)中外考古专家来阜考察台家寺遗址9月4日-5日,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前牛津大学副校长罗森,牛津大学实 验考古研究所所长马克,北京大学商周考古专家徐天进,北京大学冶金考古专家 陈建立,安徽省商周考古专家、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宫希成等国内外考古专家 专程来到阜南县,对台家寺商代遗址进行考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