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2中文摘要珠海建设智慧城市的对策研究“智慧城市”是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参照,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 物联网、光网络、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实现人、 物、城市功能系统的协同联动与无缝连接,从而智能响应民生、公共安全、环保、 商务活动、城市功能等多种城市需求,建设安全、高效、绿色、便捷的城市形态, 创造美好幸福的城市生活。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都提出了依赖信息技术来 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目前,全球超过1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 点、规划和建设。我国政府也在抓紧研究和积极引导智慧城市的发展。我国很多 城市将推进智慧城
2、市建设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 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 手规划建设。由于智慧城市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都处在摸索的阶段, 目前没有成熟的样本可以学习和借鉴。本文在深入研究智慧城市的定义、内涵和 主要特征后,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概况,总结归纳各自的特点,再通过对比 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提炼出对珠海智慧城市建设可借鉴的经验。从珠海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来看,当地已经具备了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和条件。通过对珠海发展智慧城市的现状和需求分析,研究珠海建设智慧城市的 对策建议。围绕“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
3、示范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凸显经 济特区品牌、区位优势、发展空间潜力、生态环境资源等城市特色和优势,提出将“建设泛在可信的基础设施,打造区域融合的智慧枢纽,打造产业创新的智慧 基地,打造和谐幸福的智慧典范”作为珠海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在建设内容上, 珠海市智慧城市可在建设初期结合自身的优势,聚焦智慧主题,以“智慧的交通 运输、智慧的产业支撑、智慧的城市管理、智慧的政务服务、智慧的社会服务、 智慧的文化传承”此六大主题展开,而后再以主题辐射领域,从而引领智慧城市 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信息化ABSTRACTResearch on ways of constructing a
4、Smart CityM of ZhuhaiSmart city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city development, the use of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optical network technology, to integrate the system core each city operation, realize people, objects, city func
5、tion system seamless connection and collaborative linkage, so as to make intelligent response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blic security, city function,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other city demand, safe, convenient, efficient, forming a green city form, and then create a happ
6、y life in the city.In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ization tide, the worlds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have proposed to change the bluepri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 depends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ently, more than 100 cities are planning or constructing the Smart
7、 City pilot proj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overnment also leads to Smart city in close study and positive. A lot of city of our country will promote the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a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to develop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ity and public se
8、rvice level, to achieve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As the smart city is still a new field,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mart city are in the exploration stage, there is no mature sample can learn fro
9、m. In this paper, after in-depth study of the definition, meaning and main features about smart city, analysis of domestic smart city development situation, summariz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extract the sm
10、art of Zhuhai city construction can learn experience.From the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level of Zhuhai, the local has the basis and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Zhuhai status and needs analysis of smart cit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of Zh
11、uhai on constructing smart city. Around the cit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Mthe n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EZ an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model city*,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city SEZ brand, location advantages,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12、 suggest that building a ubiquitous credible infrastructure, a regional fusion wisdom hub, and a wisdom base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to create a model of harmony and happiness of wisdom as the goal of constructing smart city on Zhuhai.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nt, in the early construction of
13、the smart city Zhuhai can combine its strengths, focus wisdom theme to the wisdom of transportation, wisdom of industry support, the wisdom of city management, the wisdom of government services, social services, wisdom of cultural heritageM this six themes. And then, let these themes lead the smart
14、cit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Key words: Smart City City Development Public service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目 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_Toc28017224 第一章绪论 推广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使得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系统、整合 的方式推进城市的运行管理,让城市的各个功能协调运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 优质的空间,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使城市规划和管理更加智能、资源分配更合 理和充分、城市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环境保护
15、到位、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 会、增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朱灵研究了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的发展融合路径,指出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 城市被推到了发展的核心位置,被赋予了在经济、政治及技术领域的各项权利, 在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也面临环境污染、能 源短缺、失业困难等方面问题。智慧城市概念的推出,作为处理城市面临的诸多 挑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 点,在于发展城市战略新兴产业,而智慧产业是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的非常重要的 组成部分。智慧产业是在技术发展和巨大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特点涵 盖了先进的知识技术、对于资源和物质的
16、消耗量非常少、发展潜力巨大并且综合 效益可观。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邓贤峰对“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他在文章中指出,我国许 多城市都积极地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但是,由于缺乏智慧城市完整的评价指标 体系,许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上马,“形象工程”屡见不鲜,实际效 果不显著。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促使决策层、相关机构很好地 把握“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科学决策。对于“智慧城市”的实施相 关机构,可以通过“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对智慧城市相关建设项目进行正确可 观的评估,找出不足之处,予以纠正,确保“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健康、快速地 推进。杨
17、京英、陈彦玲等以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指数测算实证为例,开展智慧城市 指数有关研究。文章指出,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电信网、物联网、无线宽带网、王丽,青岛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思考J.中国信息界,2011年第06期 朱灵,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的发展融合路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第35期 邓贤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宄J,发展研宄,2010年第12期广电网等等网络组合作为基础,以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 服务高效便民为特征的创新型的城市形态。2012年3月,北京市政府制定发布了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提出了建设智慧北京的八个行动计划。“智慧北京”的发 展目标是到2015年,整体
18、信息化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从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 跃升。该研究借鉴了我国“十二五”国家信息规划中信息化发展指数相关研究成 果,以东城区智慧城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试点为研究基础,建立“智慧城市”水 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指数测算模型,对北京建设智慧城市相关水平进行第三方评 估,力求客观、严谨、科学、中立地评估智慧北京的建设、发展情况。易卫华、张赛飞研究了智慧城市的社会影响和对策,指出传统经济发展观作 为“以客体为中心”的发展模式,长期注重促进经济生产总值的增长,与目前经 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发展需求不适应。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交通拥堵、 人口膨胀等问题已逐渐发展,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19、为了实现城 市繁荣的持续,需要顺应城市的全球化、社会化、多样化以及协同化发展趋势, 建立起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借助新技术革命的强大驱动力。“智慧城市” 成为城市在新时期摆脱发展困境,寻求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智慧城市”对城 市地理、环境、社会、人口、生态、资源和经济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管 理,对建设城市服务和决策信息网络体,对提高城市主体生活质量,转变市民生 活方式,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王泉、陈秀红对智慧城市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智慧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智 慧地球”愿景,IBM在纽约2008年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提出了“智慧地 球”理念。我国两院院士李德仁于
20、2011年,在“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专题演 讲中指出,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数字化城市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集成。 智慧城市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的主导地位,通过一揽子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城市运 行中的各项信息和资源,并且动态地传导给人们,使城市空间更加有利于人类的杨京英,陈彦玲,侯小维,倪东,智慧城市发展指数研宄一一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指数测算与实证分析J, 调研世界,2013年第11期易卫华,张赛飞,智慧城市的社会影响与对策研宄J,科技管理研宄,2013年第10期生存,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李德仁、姚远、邵振峰研究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2009年, 温家宝总理发表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
21、续发展的讲话,提出要着力突破物联 网以及传感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的技术研发,使得信息网络成 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目前,中国已将物联网技术列入国家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这些理念和规划关注的是把各类传感器高效连接起来,形 成物联网,并通过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对物联网获取的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和控 制,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在实时海量信息的辅助下,采取更加精细 和高效的方式管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智慧城市,就是在城 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可量测、可感知、可分析、可控制的智能化 城市管理与运营机制。刘刚、张再生、梁谋以海口市为例,研究了智
22、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 决途径。他们认为智慧城市体系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三个层面构。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通过网络智能信息终端的感知,在物与物、人与 物、社会与人等之间实现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更为深入以及广泛的城市智能化管 理。智慧城市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高速信息传输、可靠的技术终端及各 种智慧功能的实现作为一个体系,研究把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实施者、管理者、 受众及世界等四个方面并分别进行分析。赵健行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数据,研究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核心 内容是数据,数据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是城市运行和开展管理的 必要依据。城市运行,指的是保障城市能
23、够正常运作的有关事项,包括对城市公 共设施、以及其承载的服务的管理;城市管理,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以城市基 本信息流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引导、服务经营、规范协调的行为。因此,切实掌王泉,陈秀红,关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初步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第10期 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的概念、支撑技术及应用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2年 第04期刘刚,张再生等,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一以海口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3年第6 期握智慧城市中的核心数据,才能智慧运用城市中的各类设施,及其所承载的各类 服务以及城市中的各类资源。王震国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共识与
24、我国的提振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未来很长一段 时间,是建设智慧地球,智慧国家以及智慧城市的战略机遇期。智慧城市的建设, 重要意义在于打造城市智能大脑,使城市由被动承载转向主动服务,由各自为政 转向系统协同,由程式化运作转向灵动化应对。智慧城市将涉及城市的所有阶层、 所有领域以及所有地域,将引发现代城市管理模式、运行形式、生活方式、生产 方式的变革。这种革命性的城市建设,将成为全球房地产投资热之后,成为世界 各国发展转型的最新投资热点,对世界、国家、城市和经济拉动作用将是非常巨 大的和非常长期的。1.3研宄方法阅读文献研究方法为了切
25、实有效提出适合珠海实际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本文将首先采用文献 分析方法,收集整理目前国内外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概况、特色和所采 取的策略;收集整理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再通过查阅相 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阅读和分类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思路做好基础性的铺垫。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概况及特点;结合珠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 需求,以及珠海城市经济发展现状情况,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对珠 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法对珠海市目前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情况、相关规划、政府文件、信息基赵健行,试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数据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
26、13年第20期 王震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共识与我国的提振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2011(5) 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状况等资料进行收集,结合调研,整理出相关数据资料。1.4研宄思路和论文框架本文首先对“智慧城市”做出相关论述,从概念界定入手,对所包含的内涵 与特征进行阐述。其次从分析国内外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着手,挖掘对珠海建设智慧 城市有可能的学习借鉴之处。再次介绍珠海市当前信息化水平,城市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以及发展智慧 城市的必要性,分析珠海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最后通过总结分析,研究提出珠海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和策略等。第二章智慧城市的内涵与特征2.1智慧城市的定义及内涵智慧城市的概念
27、宽泛,目前还在不断发展完整之中,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 评价标准。IBM公司强调技术手段的使用,把智慧城市定义为“充分运用信息通 信技术手段,更好的感测、分析、整合城市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 括民生、城市服务、环保、工商业活动、公共安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 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中国通信学会的研究则突出这是一种新形态城市的构建,把智慧城市定义为 以“管理更高效,发展更科学,生活更美好”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 支撑,通过广泛、充分、透明的信息获取,安全的信息传递,科学、高效的信息 处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运行效率,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城市低碳生 态圈,从而
28、构建新形态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成果,在泛 在信息感知和全面互联基础上,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深度融合工业化、信息化 和城镇化的产物。智慧城市能够实现人、物、城市功能之间的无缝衔接和协调联 动,推进城市运行的智能感知、自优化、自适应,智慧城市能够城市的多种需求, 包括民生、公共安全、环保、商务活动、城市功能等做出智能响应,构建可持续 的、内生动力的,安全、绿色、高效、便捷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使城市各系统 更发达、更完善、更协调、更智能,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优化升级,使在城市中 活动的人和物更和谐、更智慧,使市民生活更幸福。智慧城市的内涵,是充分利用在城市中
29、随处可见的信息网络技术,使得城市 的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和运行系统各种信息,能够做到资源整合IBM商业价值研宄院.智慧地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共享、自动感知、信息应用系统协作、网络互联互通以及海量信息智能处理,从 而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安全等核心要素的融合、创新、转型升 级。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它确立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开发 和网络广泛应用的基础上,能够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效率,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经 济发展质量,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发展承载综合能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 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而推动城市建立起新的运行模式、管理模 式
30、和服务模式,改善市民生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建立泛在、智慧、绿色、幸 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态,实现城市智能以及可持续发展。从城市角度而言,智慧城市与其他已有城市发展理念,包括知识城市、可持 续发展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城市等相互吸纳、融合之后的城市发展新理念。 从信息化角度而言,智慧城市与过去提出的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等概念既有联系 也有区别,他们都是城市信息化不同阶段的特定表现,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 高级阶段。2.2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智慧城市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开发和网络广泛应用所确立的新型 城市发展战略,在城市综合特征和技术特征上表现出独特的一面。与传统的城市形态相比,智慧城市对城
31、市发展方面形成如下综合特征: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管理。通过提升对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 水网、煤气管道、电网等设施的管理效率,使城市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全 面推广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政府行政审批手段由现场办事向网上办 事转变,为市民提供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完成大部分事项的便利。比如通过建设智 慧医疗,推广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缓解市民看病难问题。实现更加快速高效的经济运行模式。智慧城市大力推广柔性制造、敏捷 制造等生产方式,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贸易手段地位进一 步提升,从而促进企业营销成本降低,物流信息服务大力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 运输成本。推进
32、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将是以新一 代物联网、移动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云计算、智能家居、半导体照明和新型平 板显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建更加友好和谐的居住环境。智慧城市将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强环境执法力度,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从技术角度看,与数字城市相比,智慧城市具有如下技术特征:透彻感知状态。智慧城市利用感知技术,采集、分析和监控城市人和物 的状态信息,建设城市社会、生活与经济等基础设施遍布的智能设备与传感器, 构建智慧的城市泛在信息源。泛在互联信息。智慧城市可实现信息广泛互通,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 促进城市运行信息的全面融合,实现互
33、联信息的手段包括发展新一代互联网和移 动通信,推进电信、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高效协同系统。智慧城市促使城市各个系统以及参与者能够高效协作, 加强部门、行业间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信息的资源库和公共平台,达成信息共 享,形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科学智能决策。智慧城市能够对利用数学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 理,有效支持城市管理者的科学决策。第三章国内外建设智慧城市的实践与启示3.1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概况和特点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都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 改变城市未来发展蓝图的计划,各发达国家正全力进行战略布局争取抢占新一轮 信息产业制高点。自2009年IBM首次提出“智
34、慧城市”理念以来,在全球范围 内己有超过100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试点。智慧城市建设开展 比较积极的地区有欧洲和亚洲,其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日 本、新加坡、韩国等,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马来西亚等率先开展智 慧城市建设尝试。这些国家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都表现出本地化、多元化、层次 化的特性。在欧洲,各国侧重于建设“绿色”的智慧城市,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绿色节 能、生态环境、交通、医疗和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应用。欧盟发布了智慧城市 计划,制定了 “20-20-20”目标。旨在2020年同比199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少 20%,可再生能源增加20%,能源消耗减少
35、20%的目标。在亚洲,各国注重以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信息产业发展,包括日本、 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比如:日本,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启动的巨大智慧城市建设 市场面前,日本担心如果不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将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输给欧美企业。因此,日本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有“新 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智能家庭”、“节能环保”这四个主题。韩国志在建设 泛在网服务的智慧城市,于2004年提出“泛在城市U-City”计划,大力支持核 心技术国产化,并结合了 2009年出台的“U-City”国家战略发展计划。新加坡在 2006年启动了 “智慧2015计划”,计划投资40亿新
36、元,通过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建立泛在的信息网络,促进通信、信息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图将新加坡 打造成一个智慧城市国家,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都市。 在美国,自2009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战略后,政府积极回应并将 其写进创新战略。在政府层面,美国更关注智能电网和宽带网这两个方面的发展。 在智能电网发展方面,美国政府于2009年2月发布经济复苏计划,投资110 亿美元,通过建设新一代智能电网,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独立性, 使得用户降低能源开支。美国商务部和能源部还于2009年6月正式启动美国智能 电网项目,颁布了首批智能电网行业标准。在宽带网发展方面,美国于20
37、09年上 半年公布了国家宽带发展计划,预算耗资72亿美元。201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 员会计划提高25倍宽带网速,正式对外公布未来十年美国的高速宽带发展计划。国外城市在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上呈现出以下特点:智慧城市在概念认知和技术应用上仍不够成熟,因此国外智慧城市的普 遍以技术试验、局部地区试点进行建设和尝试,以行业特色应用为主,通过以点 带面的方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高度重视的地位。不少国家和地区从国 家战略层面,高度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投入专项资金,引进先进 信息科学技术,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试点建设分为“再开发型”和“
38、新城市型”两种类型。发达 国家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多采用“再开发型”类型,如日本的横滨市、丰田市、 京都府、北九州市以及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新兴市场国家城市多采用“新城市 型”来开展智慧城市项目,比如如阿联酋的马斯达尔城。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主要划分为宜居型和产业促进型。以主要 为低碳、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安保等为主要特征,强调以智能化改造,促 进公共服务提升和增加居民生活的便利性,称为宜居型智慧城市;以节能、高技 术产业集聚、智能园区管理系统建设为特点,各项服务和技术主要以促进企业发 展服务为目的,设施建设主要集中于新工业园和新卫星城,进行部分老工业园的 智能化改造,称为产业型的智慧
39、城市。普遍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国家或地区的中长期战略,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推行广泛开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相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政策如欧盟、日本等。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模式,促进政府与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 外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以及商业建设运营模式 为主。3.2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概况和特点2013年国务院批复国家八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 导意见,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己经正式列入国家级产业发展战略。智慧城市建设 已经成为政府“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统筹城乡协同 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目前,在国家政策
40、的有力支撑下,国内智 慧城市数量节节攀升。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ICT深度报告显示,“100% 的副省级以上城市(15个)、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241个)和47%的县(区) 级及以上城市(51个)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上述城市当中有52个地级以上市 在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或地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另外 还有许多城市在当地政府的相关产业规划中提及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并在财政预 算中做出安排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开发。分析当前我国 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全面提升模式。该模式涵盖了城市各个领域和运行 系统的智能化发
41、展,包括产业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事 物管理体系,水、电、气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人文环境打造等等。经济水平较高、 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优势产业拉动模式。该模式侧重对当地人文特色、优势产业的拉动与牵 引。比如扬州市提出“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特色、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 相辉映的智慧名城,成为国内中小城市智慧化的典范”;无锡则侧重智慧应用对优 势产业的带动作用,提出感知环保、感知交通、感知电力等一系列应用示范工程, 使之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模式。建设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 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整合城市运
42、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比如,苏州提出打造“城 市光网”和“无线城市”,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加快信息化进程,打造“智慧苏 州”。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着手。目前国内有不少城市已制定了智慧城市规划, 有些还将智慧城市建设写入到当地“十二五”发展规划。比如,上海市将建设智 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中,积极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最新信息基础 设施;武汉市提出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将武汉建设成为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和中心城 市;宁波市“六个加快”重大战略决策中的重点战略就有建设智慧城市。普遍采取顶层设计制定科学规划。注重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 要作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上谋定而
43、后动,制定科学的规划,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 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重点内容,以及各重点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避免 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比如,武汉市投入巨资面向全球公开招标智慧城市的“概 念设计”和“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以此为蓝图谋划今后5到10年的智慧城市 发展路线图。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措施到位。主要措施有四个方面:一制定纲领性文件 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普遍编制出台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和行动纲要此类文件,指引 智慧城市建设;二强化对智慧城市的组织领导。组建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的 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以及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和咨询研究机构等智囊团;三 确保智慧城市的投入保障。建立财政预算投入机制,保
44、障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和运维资金。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广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四是建立智慧城市建设 评估考核机制。研究制定较为详细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估和考核指标体系,将相关 单位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考核中加入智慧城市相关内容。从智慧城市发展目标类型来看,以多目标综合发展型为主。大多强调智 慧城市建设考虑产业转型升级、政府管理服务改进、居民生活改善、资源环境保 护等多重目标。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建立适应智慧城市建设新需求的机制和体制。例如, 上海市在新建住宅建筑配套标准体系中纳入通信配套要求,探索推行第三方专业 维护模式,政府信息化项目采取代建制模式;武汉市科技和信息化产业办公室分 工合作,共同推进智慧
45、城市的顶层设计、应用示范和技术研发等。强调应用示范,注重信息基础设施的提升,注重以应用带动本市产业的 发展。各主要城市均注重示范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提升,强调以移动带动产业 的发展。如:上海市将城市信息化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以社保卡带动1C设计 和制造业产业发展,以三网融合带动视频3.3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对比分析和启示通过前面分析,对比国内外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可以发现国内外城市在智慧 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和侧重点上有较大的差异。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城市在建 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工业化 发展落后,城市发展还面临产业转型,结构调整,资源和环境刚性约束等工业
46、化 发展问题,在智慧城市建设上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侧重于绿色发展、惠民便民, 需要更强调城市功能的全面发展;二是城市信息化条件相对薄弱,法律法规和标 准规范尚不健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理清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任务多,短期难以评估效果。国外先进城市发展智慧城市多是 按照行业进行智能项目的设计,通常作为单项工程实施,比较好掌控。相比较而 言,国内城市所承担的功能更多,政府职能多且管理边界大,因而国内智慧城市 一般是即全面又复杂的综合性工程。由此可知,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上,没有现 成的国外模式可以模仿,更需要我们创造性的借鉴和吸收。智城目f区发方智城建策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帀
47、建设情况,对珠海开展智慧城帀建设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一是智慧城市建设政府唱主角,做好顶层设计。智慧城市建设对政策的依赖性强, 政府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强化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建设, 采取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性;二是智慧城市目标和策略 建立要注重自身的城市定位和特点。智慧城市是融合在城市发展中的一部分,其 建设目标应立足于城市基础条件,围绕城市发展方向制定,而不是以解决城市发 展遇到的问题为目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从城市发展程度出发, 跟城市规划结合,采取全面铺开还是找准切入点的方式开展,则可以依据城市的 基本条件和特征来确定;三是积极吸引和鼓励民
48、间力量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 中,政府要将改善和服务民生问题摆到更高位置,致力于给民众带来实惠和便捷 的体验,吸引其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和使用中来,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在社会 服务等领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与优势企业合作,探索可持续 运营的商业模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I城市的定位和城市的基础条件p智慧城市目标和策略建立步骤#当前,国内城市陆续上马智慧城市项目,但基本都处于建设和发展的初级阶 段,相关的产业链也还未形成。珠海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不能盲目跟风,也要 避免照搬国外经验、人云亦云,要找准自身城市的定位,统筹城市整体发展,科 学合理地规划,采取分步走策
49、略制定远期和近期的行动计划。第四章珠海建设智慧城市的现状和需求分析4.1珠海建设智慧城市的机遇珠海市可以抓住当前加速深化、融合转型、深度集成的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从“数字珠海”向“智慧珠海”转型升级,从全面网络化、高度信息化升级到智 能经济高端发展、智能技术高度集中、智能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发展新阶段。 4.1.1快速发展的、泛在、宽带、融合的信息网络基于光纤和4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宽带网络,将为家庭、企业构建起 无缝连接的高速网络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 网”逐步走向融合统一,终端智能集成和业务创新变革的新阶段。随着基于IPv6 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加快部署,网络基
50、础关键资源和新型网络架构的国际竞争将不 断加剧。4.1.2现代产业体系被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重构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数字产业、应用电子产业规模 快速增长。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力推动能 源、空间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相互交叉、不断融合,新兴战略性产业也随之 迅速发展。生产方式发展的新方向逐步发展,包括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柔性制 造、智能制造等产业加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使得信息化、工业 化逐步融合。4.1.3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和市民生活方式被新型智能信息应用改变信息技术使得人们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能力以及精准的管理能力不断提 高,研发和
51、应用物联网速度加速,整合互通多系统速度加快,智能信息终端设备 以及新型信息通信网络的应用极大普及,推动了城市管理,创新城市服务模式, 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更大范围,更加体验、更多用途的数字化生活方式。 4.2珠海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从信息社会发展阶段来看,珠海市信息化发展处于信息提升应用阶段中期, 正逐步向信息创造价值的信息化高级阶段迈进,珠海市己初步具备开展智慧城市 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4.2.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珠海自2011年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以来,按照“光进铜退,光纤入户”的 部署,各家电信运营商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城域 主干光纤网建设方面,我
52、市与广州、深圳的建设水平相当,己具备开展智慧城市、 电子商务等应用的城域主干网络环境。4G网络将在珠海落地,中国移动计划在 2014年内实现市区4G网络全覆盖。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通信管道、 光缆基本实现100%的覆盖,推动光纤入户,近50%居民小区实现光纤覆盖。无 线网络实现市、区、镇、高速公路和沿海的连续覆盖。全市互联网普及率为80.4%, 家庭宽带普及率为80%,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为82.1%,每百人互联网网络购物 比例为38%,总体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4.2.2电子政务逐渐推广普及和深入应用电子政务公共应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建成覆盖全市各职能机构,与省和区 联通的全
53、市统一两个政务网络平台:珠海市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内网;建成 全市统一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及网络交换中心,初步建立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和共 享平台,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整合深化应用逐步推进,在全省率先开通电子 公文协同处理系统,建成市电子政务综合工作平台,实现部门内部信息系统的整 合;新版“中国珠海”政府门户网站充分整合各区、各政府部门和各公共企事 业单位的信息,突出服务功能。现正加快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省、市、区和 镇四级的互联互通,100%的部门和事项在网上注册,行政审批事项可在网上办理有关数据来源于2014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的比率上升到98%。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市民网
54、页和企业网页等一批面向社会 和企业服务的政务应用开通运行。4.2.3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口岸人员、车辆通关查验电子化走在全国前列,并实现珠澳查验结果互认;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领域建设了涵盖社保、劳动、民政等方面16个系统,并己开 始推进市民卡整合应用;信息化在区域医疗、医院运营、卫生管理方面得到广泛 应用;建成大教育网,全市学生、学籍、教学应用管理信息化广泛应用;交通领 域实现车辆监控、图像监控、交通应急管理信息化;环保信息化实现对空气、水、 噪声、废弃物、污染源等的监控管理;建成数字城管一期,覆盖香洲主城区;建 有公安信息化系统109个,覆盖公安各警种;安监方面建立了“一体系三
55、平台” 信息系统;三防实现视频会商系统和三防预警视频监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作全面展开。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建立中 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底全 市规模以上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普及率已超过93%,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深化 信息化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4.2.4基础数据库和平台已具备一定基础珠海市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0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城市, 已于2012年完成数字珠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并通过验收,开通数字珠海地理信息 公共平台,并按照1:500、1 : 2000等3D数据进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56、库整理建库, 初步构建起全市统一的、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在基础版的基础上,经过 保密处理及整合,实现政务版、公众版分级应用;在人口信息库建设方面,初步 形成以市计生局人口基础信息为信息源的人口基础库;在法人信息库建设方面, 以市工商局开业登记信息和市质监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信息为信息源,初步建 成法人基础库。在信息交换共享方面,建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初步 实现电子政务领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 4.3珠海建设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 4.3.1建设智慧城市是改善和服务民生的需求珠海市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和服务民生,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
57、福珠海”为主旋律,将“把 珠海建设成为国内环境最优美、最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之一”作为城市发展 的主要任务,“幸福、宜居、宜业、宜游、和谐”已成为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主题词。发挥信息化在促进服务模式转变、服务体验提升方面的技术保障作 用,以人为本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是改善和服务民生的必然要求。4.3.2珠海建设智慧城市是城市定位和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看,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强有力的辐射作用, 通过信息化支撑,保障区域通讯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实 施,提升珠海对珠江口西岸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近期来看,珠海“以海港、 空港、口岸建设为载体,建设珠江口西
58、岸交通枢纽城市”更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 强有力的聚合作用,提升交通枢纽城市的流转服务能力。以物流业为例,随着港 珠澳大桥的建设和广珠铁路的开通,物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智慧城市建 设能有力推动珠海物流产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珠 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珠海智慧城市具有更强的生命 力和更大的影响力的关键。4.3.3珠海建设智慧城市是创新发展和探索的需要横琴新区是特区中的特区,横琴新区的开发将为珠海市建设智慧城市提供先 行先试的绝好舞台。珠海市完全可以利用横琴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胆设想,科学规划,勇于创新,探索更加宽松、灵
59、活和先进 的信息化机制,把横琴新区建设成为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成为“智 慧城市”的样板区域,并以此为横琴新区的开发营造独特的信息化优势。高栏港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其他一系列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也为智慧园区建设 提供了承载的基础和舞台。第五章珠海智慧城市的对策建议智慧城市是城市的创新引擎,本质上来说也是工具,是服务城市发展的一种 手段和方式。不同的智慧城市会给民众带来便利,这个目的是相一致的,但是每 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着不同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所以具体到每个城市如何 发展智慧城市需要因势利导。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要围绕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 标而确定的。明确了目标之后,再根据各
60、自城市特点寻找属于自己的智慧城市发 展路径和切入点。比如,宁波,作为一个临港工业带动经济型城市,注重依托港 口发展智慧物流和智能交通;上海,服务业发展发展迅速,重点关注智慧服务在 提升服务品质上的重要作用;佛山,作为一个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工业城市,依托 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产业智能化上做文章。从珠海的角度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海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秉 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道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守住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宁静和谐的城市环境,给 珠海打下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创造了一个发展的生态环境优势。在这基础上, 珠海提出了“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 西师大版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 东西南北 北师大版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6集邮北师大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图形与位置 ∣苏教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丨苏教版
- 2025年房地产经纪公司补充协议反馈 副本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3份)
- 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师范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 3-乘法-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晚春》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3年)
- 生活会前谈心谈话提纲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第十二章课件
- 普通外科常见疾病临床路径
- 人教版区域地理课件世界地理之中亚五国【公开课教学PPT课件】高中地理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英语全册作业设计一课一练(课时练)
- 2021新版GJB9001C-2017体系文件内审检查表
- 风筛式清选机的使用与维护
- 《计算流体力学CFD》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件
-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
- 【课件】第11课+美术的曙光-史前与早期文明的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