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下列关于O2的“自述”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我能让铁生锈我能用排水法收集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我能供给呼吸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些,目的是A.加快散热速度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降低木柴着火点D.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F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白糖溶解于水A.糖水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C.氧气用
2、于气焊B.蜡烛燃烧4.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和SO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2oooO0(0OooO321煤天然气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的量接近,但产生SO的量却相差较大22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和SO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22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5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石灰石和盐酸B.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B.ZD氧气带星条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验证物质燃烧
3、需要氧气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也电碘0也高猛酸钾为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小风设计了如下方案:每天用汽油擦拭一遍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用干布把它擦干,悬挂用食醋涂抹用酱油涂抹。请选出你认为合理的方案()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4 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氯化钠放在右盘B.C.C.俯视读数俯视读数D.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A.濬解度电B.定压强下,氧气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将等质量、形态不同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质量
4、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血度JATPH(Mg/血反应时间乃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与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加入水的体积応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吕0(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什么?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向100g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
5、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发生如图的变化关系。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的原因是。溶液处于B点时,其中含有的微粒是OH-和(填微粒符号)。计算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三二白斶水干燥空气A探究燃烧的条件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A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4在宏
6、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中A是.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在汞、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填化学式)。如图二所示,(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微粒A、B、C、D、E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如图三所示,对此反应叙述正确的是.C(填字母)。图二图二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b该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是1:1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d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化学兴趣小组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往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刚变红瞬间又褪成无色。讨论并猜想。NaOH津
7、谨溥期甘處量分皺貂猜想一: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猜想二:可能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猜想三:可能是酚酞溶液在滴入过程中被O2氧化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取3mL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入3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得到NaOH溶液的浓度与酚酞溶液褪色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2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短。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若用做实验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完成该实验的操作时间应控制内。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5.5min酚酞溶液褪色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O2(选填“有关”或“无关
8、”)(4)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过程,并不断搅拌的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稀盐酸此时观察到U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分别是;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型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l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和HC1(评价与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不合理,理由是;则你的猜想为;(实验探究)小红为了验证滤液成分,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
9、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一成立,小刚认为小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为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如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你的猜想成立参考答案(含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答案解析】A、能让铁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A错误;B、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的性质,既利用了化学性质又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误;C、加压降温我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C正确;D、能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o【答案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
10、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D【答案解析】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是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题目详解】A、点燃篝火时,将木柴架空些,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A不正确;B、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变,故B不正确: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被改变,故C不正确;D、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促进木柴燃烧,故D正确。故选Do【答案点睛】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能被改变。3、A【答案解析】物质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题目要求选择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那就是只发生物理变化。【题目详解】白糖溶解于水,白糖的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
11、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故选Ao【答案点睛】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变化过程中有其他物质产生。4、B【答案解析】A、由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正确;B、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而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而是导致温室效应,错误;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正确。故选B。5、D【答案解析】A、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氧化铁是红色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呈黄色;C、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
12、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故选D。点睛:只有那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方可要借助酸碱指示剂石蕊或酚酞,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才能判断反应发生。6、A【答案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所以不能用作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错误;B、验满时用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正确;C、两支燃着的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可以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D、不同溶质是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分别用01g碘和0.1g高锰酸钾作溶质加入到5mL水中,能够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正确。故选
13、Ao7、C【答案解析】菜刀擦汽油,会导致菜刀无法使用,故错误;用完后保存在盐水中,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错误;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擦植物油不影响继续使用,故正确;用干布把它擦干,这样在干燥的情况也不会生锈,故正确;用食醋涂抹,会导致生锈加快,故错误;用酱油涂抹,盐的存在会加速生锈,故错误。防止家中菜刀生锈合理的方案是。故选Co【答案点睛】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铁生锈。解答本题要掌握铁生锈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找出防止铁生锈的方法。8、D【答案解析】A、砝码与药品放翻以后,被称药品的实际质量是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错误;
14、B、氯化钠洒出,溶质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错误;C、俯视读数,量取的液体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不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正确。故选D。点睛: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指的是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9、B【答案解析】A、等质量形状不同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的大理石反应的时间短,故正确;B、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象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故错误;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象更陡一些),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故正确;D、由于硫酸稀释
15、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pH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pH只能永远的接近7但不会达到7,故正确。故选B。10、A【答案解析】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等通常是指元素。故选:A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Zn+2AgNO3=Zn(NO3)2+2Ag;锌离子、亚铁离子(或Zn2+、Fe2+)【答案解析】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最后和硝酸亚铁
16、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1)ab段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2)C点时,硝酸银反应完、硝酸铜和锌恰好完全反应,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锌离子和没有反应的亚铁离子,故填:锌离子、亚铁离子(或Zn2+、Fe2+);【答案点睛】在金属与盐溶液的混合物发生置换反应时,首先和活动性最弱的金属的盐反应,待该完全反应后再和余下盐溶液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盐继续反应,最后置换出的金属则是相对较强的金属。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反应过程中溶液可自由移动离子在不断减少Ba2+、H2O8.55%【答案解析】(1)氢氧化
17、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的原因是反应过程中溶液可自由移动离子在不断减少;(2)当溶液处于B点时,氢氧化钡溶液过量,硫酸铜溶液不足,因此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OH-、Ba2+、H2O;(3)根据图示可知,100g氢氧化钡与80g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80g的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80gX10%=8go设:氢氧化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CuSO+Ba(OH)=Cu(OH)J+BaSOJTOC o 1-5 h z42241601718gx160=8g171=Tx=8.55g;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邈-100%=8出答: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8.
18、55%o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4P+5O2SS2P2O5(3)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4)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答出1种方法即可)【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燃烧所需的条件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要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及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且都与空气(氧气)接触,结果白磷燃烧了,而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样是白磷,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
19、而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空气(氧气),即实验A是通过控制是否与氧接触和控制温度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翼2P2O5。(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铁要在水和氧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生锈,而在实验B中间的试管中,铁钉是浸没在蒸馏水中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不含有氧气,故铁钉不会生锈,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4)在实验B中,只有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会生锈,右边试管和中间试管中的铁钉都不会生锈,因为中间试管缺乏氧气,右边试管缺乏水,由此可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是铁制品同时与空
20、气和水直接接触。(5)由于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所以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就是破坏生锈的条件,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都可以取得防锈的作用。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14、原子CO2得到CCEd【答案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元素组成物质,根据图示关系可知A是原子;(2)稀有气
21、体、金属、固态非金属单质都是有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气态单质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由分子构成,常见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由离子构成,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汞单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则由分子构成的是CO2;(3)如图二所示,微粒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微粒A、B、D、E中质子数都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C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阳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C、E质子数都为12,属于同一种元素;一催化剂(4)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2no+
22、4CO4co+N,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都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有单质N2生成,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不正确;b、该反应中B、D的质量比=(4X28):28=4:1,不正确;c、催化剂改变的是化学反应速率,不提高产物质量,不正确;d、反应物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都是有毒有害气体,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是无毒无害气体,该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正确,故填d。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越大便于观察反应发生及反应完全(或反应终点)3.5min取3mL3%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热煮沸后,在液面上方滴加植物油,
23、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的下方溶液中滴入3滴酚酞溶液,轻轻振荡无关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NaOH+HC1=NaCl+H2O【答案解析】(1)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不对的。其理由是如果酚酞溶液已经变质,遇到NaOH溶液就不可能有先变红的现象;(2)根据图2所示,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酚酞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时间越短。由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色,可利用氢氧化钠被消耗来指示反应是否发生,酚酞刚刚变成无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滴加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反应发生及反应完全(或反应终点);根据图2所示,若用做实验的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完成该实验的操作时间应控制在3.5min之内;(3)5.5min酚酞溶液褪色,根据图2可知,需3%的氢氧化钠进行实验,为了探究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O2是否有关,需将实验与氧气隔绝进行对比,可将溶液加热煮沸后,滴入植物油,冷却到室温后进行实验。因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植物生长调节剂合作协议书
- 2025版权转让协议合同
- 2025年个人借款合同英文版
- 2025标准装修合同模板
- 2025房屋租赁合同范文汇编
- 2025年ZRO2陶瓷磨介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特种氯乙烯共聚物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板卧式电除尘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植物促生菌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单晶生产炉合作协议书
- GA 255-2022警服长袖制式衬衣
- GB/T 5202-2008辐射防护仪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9560.4-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测定聚合物、金属和电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计划生育协会基础知识课件
- 【教材解读】语篇研读-Sailing the oceans
- 抗肿瘤药物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开挖预防性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交通工程基础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 线路送出工程质量创优项目策划书
- 100T汽车吊性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