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与政策论文_第1页
时势与政策论文_第2页
时势与政策论文_第3页
时势与政策论文_第4页
时势与政策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挑战提纲:当今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战乱等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 世界能源的发展前景 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发展前景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 世界能源以及中国能源的发展形势、当今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能源问题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 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供需紧张主要表现为:(1)能源生产增长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自然灾害、局部战争、气候变化。各 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状况:石油储量小幅上升;石油反降为升主要来自欧盟、中国、 美国、俄罗斯;石油贸易量缓慢回升主要表现在苏联和中东出口的增长。(2)

2、自2010年始,能源消费急剧反弹,主要是因为经济开始复苏,能量消耗加 大。其中最为明显的则是油价的上升,其上升原因如下:石油供应紧张、部分产油 国动荡、金融资本炒作、美元贬值。二、战乱等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西亚、北非动荡使得一定的石油设施在战争中被摧毁,同时也影响到石油价格 的变化。之所以影响到油价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西亚、北非局势及其不确定性,国家 担忧供给而储存石油,从而油价的波动亦影响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日本核事故对 国际核能的生产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核危机后,许多国家正在重新考虑其核 能计划。日本开始调低核预期,多国核政策变得更加谨慎,欧盟“压力”测试,而 韩国的核政策不变。西亚

3、北非局势动荡及该地区未来的不确定前景,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国际市场上 的投机行为,日本核电事故对世界各国的核电政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来 看,日本核电事故发生后,各国对核能安全的关切普遍提升。部分国家由于国内压 力等原因放弃了核能,选择继续利用和发展核能的国家也大多提高了安全门槛。由 此带来的后果是国家能源供应会受到影响,能源价格上涨,发展替代能源或提高核 能安全都意味着更多财政投入。三、世界能源的发展前景由于从短期看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长期看石油供需矛盾仍在,中东北非局势不 定,产业投资前景不明,所以石油价格上涨压力仍将存在。天然气发展前景看好, 将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主要原

4、因如下:非传统天然气开发飞速、与石油相比相对廉价、成本效益优于其 他能源、清洁度高利于环境保护。由于核事故的发生使人们开始质疑核电的发展, 所以核能产业可能需要五至十年才能逐步恢复,而南海和北极则可能成为未来能源 争夺的势点区域。能源安全将继续是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石油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 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核 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重拾发展信心需要一段时间。四、中国能源面临的问题及产业发展前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能源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石油进口高度依赖中东地区。因此,相关地区动荡将严重威胁中国的能源供

5、应 安全。同时,由地区局势引发的油价高涨将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 增加宏观经济调控难度。西亚北非局势的动荡增加了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因为中国石油的进口高 度依赖于中东,高油价使中国面临严重输入通胀。受利比亚战乱的影响,中国企业 大量撤离,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前景并不乐观。中国放缓核能发展步伐。日本大地震后,中国加强了核电站建设的安全评估工 作和核安全监控。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也将下 调,目前核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1.12%,尽管长期来看仍会有一定幅度增 长,但不会超过3%。五、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方案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应坚持执

6、行依靠国内保障能源安全的方针,大力发展自身有 潜力的能源产业项目;加快能源储备建设,提高本国抗风险能力;继续实施“走出 去”政策,推动能源领域国际合作的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能源资源储量结 构的特点及我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 而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具有更大的特殊性和挑战。可再生能源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的结合。要由重制 造,逐渐转向重应用”。11月28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在南 京“加强应用一一长三角分布式能源与沿江生态城镇建设”的论坛上,着重提出了 “应用”在中国未来生态能源发展上的重要作用。-摘自北冰洋油气权益

7、争夺战略升温李学江等,人民日报,2011年08 月24日“到2020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 到45%。其中,节能提高效能的贡献率要达到85%以上”,全国区域能源专业 委员会理事长许文发表示:“而分布式能源可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分布式能源,是利用小型设备向用户提供能源供应的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太阳 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天然气等生态能源,都属于分布式能源。但此类绿色 能源,却在中国面临着“消费应用”上的瓶颈。以光伏产业为例,孟宪淦分析说,之前“重制造、轻应用”的发展模式正是当 下该产业面临危机的重要原因。“在美欧双反危机下,我国光伏产业就暴露出

8、了产业的脆弱太依赖于国外市场,产能过剩,但内需市场却没有打开”。-摘自2011年全球十大能源新闻解析辛孝文,中国化工报。2011年 12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 位”,还要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这让我们对将来生 态能源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孟宪淦补充道:“但将来生态能源的发展,不能再 走规模效应、而要转向技术效应。降价格、完善政策制定,最终加强应用,才是长 远之道。”-摘自新世纪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书及其战略应付陈柳锁,中国市场, 2011年第二十四期六、世界能源及中国能源的发展前景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鉴于能源供应不足

9、可能成为中国崛起的最大障碍之一,能 源安全在中国大战略中的地位悄然上升,并越来越成为中国战略考虑的重心之一。 由此,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是中国优化能源结构和确保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 路,中国应该树立走出国门、分享国际油气能源的战略思想,加大利用国际资源的 力度,以最终保证中国未来中长期的油气资源供应,增进能源安全。(一)要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中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方针是“大力开发两种资源,调整和改善中国长期以来煤炭 在能源中占绝对优势的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多样化都是中国可持续能 源战略的必由之路。面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趋势,逐步 增加石油进口以弥补国内供需缺口几

10、乎已成定局。所以,建立稳定的石油安全机制 全为关键。(二)建立蛛网式能源战略通道(1)加强中国南海石油的开发,并着手建设通往缅甸的石油运输管道。(2)加 强东北亚能源合作,建设东西伯利亚中国韩国日本的天然气管道,以 及西西伯利亚一一中亚一一中国一一日本的石油管道建设,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 加强和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合作。(3)建设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 家到中国的输油管道,确保中国能源供应来源多元化,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三)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可以增进整体的能源安全,降低区域内或全球范围内的能 源价格,建立互利的能源安全共同体。中国可以促动参与建立区域能源共同体,以

11、 促成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东盟国家、港台地区等在内的区域能 源安全体系。(四)应适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战略石油储备是一个国家对应政治和军事危机的最重要工具,被视为减轻能源 安全脆弱性的关键武器。作为一种防御性的威慑力量,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丝毫不 次于核武器。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要求,其成员国拥有至少90天纯进口量的战略石油 储备,这是加入该组织最为关键的条件。在全世界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惟一没 有任何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五)加强能源管理的制度建设能源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关注国际影响,更应重视内部建设。中国 需要一个综合协调的负责机构,统一协调能源决策。我们建议,成立一个具

12、有实际 协调能力的中央能源主管部门,以便确立对能源安全、石油进口、天然气开发、电 力改革、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整体协调。(六)能源问题的重要性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能源供给安全是一国经济保 持稳定增长的关键,也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安全。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深刻 的变化。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七)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迫切需要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因为没有石油储备体系,在国际 石油处于低价位时无法大量吸入,油价上涨时又无法减少进口量,形成“买涨不买落” 的现象。2000年,

13、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时,中国进口原油7000万吨,比1999年增加 70%。随后原油价格回落,2001年底国际油价回落至每桶17美元左右,但此时中国 却在释放库存压力,减少原油进口,2001年原油进口比上年下降7%。而国际油价 高涨的2003年上半年,中国原油进口却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 32.8%。以现在每天 进口 200万桶石油计算,如果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中国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 万美元。2003年进口总额达到8000万吨左右,如果国际油价每桶变动1美元,将 影响中国进口用汇48亿元人民币,直接影响我国GDP大概0.043个百分点。中国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国内油价

14、与国际油价衔接如此之近, 只会极大地削弱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摘自经济周刊第25期石油安全问题不解决,将会制约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仅 1000美元,刚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还需50年中国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 没有足够的能源保障,现代化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能源安全焦点是石油安全,中国 石油供应面临的严峻形势。(八)对国际石油的依赖中国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产国。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602亿吨,较1998 年下降0.1%; 2000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6亿吨,同比基本持平;2001年,全国原 油生产缓慢增长,年产量为1.64亿吨,比2000年增长1.33%; 2002

15、年,我国原油 产量可望同比增长2%左右,原油年产量有可能达1.68亿吨。在过去的10年里,原 油产出年均增长率仅为1.8%;与此同时,伴随我国经济的连年稳定增长,石油消费 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9%。我国近年来是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从1983 年开始使用进口原油,当年进口量为905万吨。近年进口更呈明显增长态势。1999 年4381万吨,增长384%; 2000年7900万吨,同比增长80%,超过一半是从海湾 地区进口的。2001年中国石油进口量为6500万吨,可以说,如果在今后的10-15 年内没有重大发现和重大技术突破,我国原油将严重供不应求。到2015年,我国将 有一半原油需要

16、进口。2020年,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将从目前的20%左右上升到 40%左右。可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制度。中东和非洲地区是中国进口原油的主要来源地区,2002年,从这两个地区进口 的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72.3%。但中东和北非地区因局势动荡造成的供油不 稳,是中国石油进口来源的一大隐患。若是具备一定数量的石油储备,中国才能够 在石油供应短缺时,动用国家石油储备,为国内油价筑起一道防护墙。-摘自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九)国内石油供应的形势目前,中国的石油储备尚处于初级阶段,长输管线储存量为2-5天,铁路运输 储存量为7-15天,水路运输储存量为15-25天,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备天 数为21. 6天,都是生产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