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1077-201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可复制)_第1页
DB36_T 1077-201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可复制)_第2页
DB36_T 1077-201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可复制)_第3页
DB36_T 1077-201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可复制)_第4页
DB36_T 1077-201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高清-可复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65.020B 30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10772018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rice pests2018 - 11 - 28 发布2019 - 06 - 01 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6/T 10772018DB36/T 10772018III目次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言II HYPERLINK l _bookmark1 范围1 HYPERLINK l _bookmark2 术语和定义1 HYPERLINK l _bookmark3 植物检疫

2、1 HYPERLINK l _bookmark4 农业防治2 HYPERLINK l _bookmark5 物理防治2 HYPERLINK l _bookmark6 生物防治2 HYPERLINK l _bookmark7 化学防治3 HYPERLINK l _bookmark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稻田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5 HYPERLINK l _bookmark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6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流程8前言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

3、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植保植检局,九江市植保植检局,宜春市植保植检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玲、施伟韬、陈齐信、宋建辉、肖明徽、史建苗、刘方义、毕甫成、李北京、范回桥、王旭明、赖水长。DB36/T 10772018DB36/T 10772018 PAGE 5 PAGE 4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本标准适用于绿色稻米生产的病虫害防控。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绿色防控 green control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

4、、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2.2农业防治 agricultural control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繁殖或传播的条件,达到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的危害。2.3物理防治 physical control根据农业有害生物对某些物理因素的反应规律,利用物理措施、器械设备及现代化工具等干扰、减轻、避免或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3.4生物防治 biological control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3.5化学防治 chemical

5、control利用化学药剂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植物检疫选购经过检疫合格的水稻种子,防止稻水象甲、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检疫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禁止从疫区调种。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以稻瘟病为重点,选用抗(耐)性较强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品种。注意品种区域性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减少早稻迟熟品种和单双季稻插花种植面积,减少害虫的过渡桥梁田。收割时,尽量低割,残留稻桩低于 15cm,减少螟虫残留基数。处理带病稻草。染病的稻草要及时处理,不用染病的稻草盖种、扎秧等。打捞浪渣。整田时将田边、田角的浪渣捞起深埋或烧毁,减少纹枯病菌核。稻田耕沤灭螟

6、。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赣南 3 月 20 日、赣中 4 月 1 日、赣北 4 月 10 日前), 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 7d10d,使螟虫不能正常羽化,杀蛹灭螟,降低发生基数。冬种田和早稻田收获后及时耕沤。健身栽培。稀播壮秧,合理密植,改善稻田小气候,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推行稻草还田,提倡使用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搭配,不偏施、迟施氮肥。湿润育秧, 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适时适度晒田,薄水孕穗抽穗,干湿交替壮籽。保护天敌。田埂种植大豆或芝麻等显花植物,连片稻田间种几块茭白,培育和保护天敌。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害虫。每 2hm稻田安装一盏杀虫灯,杀虫灯底

7、部距地面 1.5m 左右。4 月中旬11 月上旬在害虫成虫发生期,每天在天黑至 24:00 时开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害虫的成虫。性诱剂诱控害虫。稻田挂放人工合成的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雄蛾,使雌蛾不能正常交配繁殖,减轻下代发生危害。一般在害虫主害代蛾期,每 667m 放置一个诱捕器,内置诱芯 1 个,每代或每 30d 左右更换一次诱芯。水稻苗期,诱捕器放置高度离地面0.5m1.0m;水稻植株长高时,诱捕器低于水稻叶面 20cm。防虫网阻隔害虫。中晚稻秧田覆盖防虫网,防止稻飞虱等害虫进入秧田为害和传毒,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8、生物防治稻鸭共育治虫控草水稻分蘖盛期将饲养的雏鸭放入稻田,水稻乳熟期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减少虫卵、菌核和杂草,减轻病虫草为害。选择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好的中小型优良鸭种。雏鸭饲养。雏鸭孵出 24h 后,将鸭嘴放入水中 2 次3 次,让雏鸭养成吃水的习惯,防止体内脱水死亡。用全价饲料加少量米饭喂养雏鸭,并在食料中加入少量土霉素,用 25%来苏水或 20%石灰水消毒饲养地面和取食(水)器具,当鸭子体重达到 100g125g 时接种鸭瘟疫苗。大田放鸭。水稻抛秧 15d 或移栽 12d 后,将孵出 20d 以上、体重 100g 以上的鸭子放入大田,每亩放鸭 15 只左右。鸭子的管

9、理。每 0.13 hm左右面积为一块,在田的四周用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 60cm,每隔 1.5m2m 树一支撑杆。在稻田的一角用竹、木棍和尼龙网搭建鸭舍,舍顶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每天每只鸭用 50g100g 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定时定点饲喂。水稻喷药前将鸭子引诱到鸭舍圈住,待安全间隔期过后再放鸭下田。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收鸭。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子吃稻穗。保护天敌保护蜘蛛、青蛙、黑肩绿盲蝽、寄生蜂等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人工繁殖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生物农药防控病虫害。选用已登记的生物农药预防控制

10、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病虫。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提前2d3d使用,避免高温干旱时使用。生物农药宜在温度20 30,相对湿度85以上,阴天或下午16:00时以后使用。化学防治种子消毒。早稻种子用药液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中晚稻用药剂拌芽谷预防秧苗期稻蓟马、稻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稻瘿蚊。秧田送嫁药。秧苗移栽前2d3d喷施送嫁药,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等,中稻预防螟虫、稻瘟病、稻蓟马、稻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晚稻预防螟虫、稻飞虱、稻蓟马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大田防治农药使用准则使用农药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 GB 8321 的规定。根据不同病虫

11、害种类,正确选用获得登记的高含量、高活性、高防效、低毒、低残留、低污染农药。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增效剂,增强农药粘着、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含有上述农药的复配或混配制剂(见附录A 表 A.1)在同一个水稻生长季节内,避免重复使用同种化学合成农药。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水稻齐穗后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防治策略。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先查后治。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稻田,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及时施药。水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指标和施药时期见表1。表1 水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指标和施药时期病虫名称防治指标和施药时期表1 水稻主要病

12、虫药剂防治指标和施药时期(续)稻瘟病秧田在发病初期;本田分蘖期初见发病中心或急性型病斑时预防叶瘟;破口抽穗初期预防穗颈瘟。水稻纹枯病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25%稻曲病破口前5d7d水稻螟虫水稻分蘖期防枯心:二化螟枯鞘丛率8%;三化螟每亩有卵30块。水稻破口期防白穗或虫伤株:当代螟卵盛孵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在水稻破口期或螟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重点防治上代残存量大的稻田。两者不吻合时,如三化螟螟卵盛孵在先水稻破口在后,则等到水稻破口施药;如水稻破口在前三化螟螟卵盛孵在后, 则在螟卵孵化高峰期施药。稻飞虱分蘖期百丛虫量500只800只,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1500头,蛛虱比小于1:5稻纵

13、卷叶螟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百丛水稻有新虫苞(束叶尖)30个40个施药技术根据每种病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将药液重点喷洒到发生为害部位。防治水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应针对稻秆中下部施药,粗水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叶面细水喷雾。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使用低量喷雾和弥雾的施药机械,均匀喷雾,提高药剂的沉积率。在晴天、阴天、3 级风以下天气施药,最好傍晚施药;雨天、3 级风以上天气不用药,高温季节上午 10:00 时前、下午 16:00 时后施药,中午不施药。喷药后 4h 内降雨,雨后及时补喷。采用有效低用量,用量具量药。防治害虫施药时稻田要有浅水层,施药后保持水层 3d 以上。附 录 A(

14、资料性附录)稻田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表A.1 稻田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农药种类名称禁用原因无机砷砷酸钙、砷酸铅高毒有机砷甲基胂酸锌、甲基胂酸铁铵、福美甲胂、福美胂高残留有机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高残留有机汞氯化乙基汞、脂酸苯汞剧毒、高残留有机杂环类敌枯双致畸氟制剂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剧毒、高毒、易药害有机氯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五氯酚钠、氯丹高残留卤代烷类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致癌、致畸有机磷甲拌磷、乙拌磷、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氧化乐果、治螟磷、蝇毒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高毒、剧毒稻瘟净、异稻瘟净异臭味氨基甲酸脂克百威、涕灭威

15、高毒二甲基甲脒类杀虫脒致癌、致畸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五氯苯甲醇、苯菌灵国外有致癌报道或二次药害二苯醚类除草醚、草枯醚慢性毒性苯基吡唑类氟虫腈对甲壳类水生生物和蜜蜂具有高风险,在水和土壤中降解慢今后国家或省明令禁止在水稻上使用的农药品种DB36/T 10772018DB36/T 10772018表B.1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续) PAGE 8 PAGE 7附 录 B(资料性附录)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表B.1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病虫种类非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二化螟三化螟稻田耕沤灭螟;各代蛾期性诱剂诱杀;各代蛾期灯光诱杀;卵期释放赤眼蜂;保护利用天敌。分蘖期或破口抽穗期使用

16、生物农药防治,卵孵化盛期粗水喷雾施药。秧苗移栽前打送嫁药;分蘖期或破口抽穗期达标用药 ; 卵孵化盛期粗水喷雾施药。稻纵卷叶螟各代蛾期灯光诱杀;各代蛾期性诱剂诱杀;卵期释放赤眼蜂;保护利用天敌。分蘖期或孕穗抽穗期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分蘖期或孕穗抽穗期达标用药;卵孵化高峰至 2 龄幼虫高峰期细水喷雾施药。稻飞虱选用抗虫品种;同熟期品种连片种植;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避免氮肥过重;灯光诱杀; 稻鸭共育;保护利用天敌。中晚稻种子用药剂拌种; 秧苗移栽前打送嫁药;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达标用药;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对准水稻基部粗水喷雾施药。稻瘟病选用抗病品种;分蘖期使用生物农药预防。药剂浸种消毒;秧苗移栽前打

17、送嫁药预防叶瘟;分蘖期或破口抽穗初期用药预防穗瘟。纹枯病打捞浪渣,减少菌源;够苗适时适度晒田;稻鸭共育。分蘖期或孕穗抽穗期使用生物农药防治。分蘖期或孕穗抽穗期达标用药,分蘖末期至孕穗期、破口抽穗期各用药一次。稻曲病水稻破口前5d7d 或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基本齐平的植株比例为 10%15%时施一次药,间隔 7d10d(齐穗期)施第二次药。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种子检疫;禁止从病区调种。初见病斑时用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中晚稻秧田应远离发病早稻田;防虫网覆盖育秧或集中保护育秧;弃用感病秧苗;及时拔除和处理田间发病植株。抓秧田保大田,抓前期保后期,治飞虱防病毒中晚稻用药剂拌芽谷;秧苗二叶一心期、施用

18、防飞虱和病毒制剂,阻止带毒白背飞虱迁入秧田取食传毒,降低秧苗染病率。秧苗移栽前 3d 左右或大田分蘖初期(移栽后 10d15d)施用防飞虱和抗病毒制剂,预防或减轻大田发病。注:化学防治药剂及用量根据农业部门发布的安全科学用药指南或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选用。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流程表C.1 早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流程非化学防治技术灯光诱杀害虫:每 2hm稻田安装一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耕沤灭螟: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赣南 3月 20 日、赣中 4 月 1 日、赣北 4 月 10 日前) 翻耕稻田,灌深水浸沤。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

19、:在二化螟蛾期,667 m放一个诱捕器,减轻发生危害。稻鸭共育: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发生危害选用抗耐病品种:预防稻瘟病生物防治: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螟虫、稻纵卷叶螟。保护利用蜘蛛、赤眼蜂、青蛙等天敌。时间/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生育期播种前播种期秧苗期移栽期分蘖期拨节期破口期齐穗期乳熟腊熟期黄熟期化学防治技术种子消毒:用药液浸种预防稻瘟病和恶苗病。秧苗送嫁药:秧苗移栽前 23 天,倍量施用送嫁药,预防螟虫和稻瘟病。保苗:药剂防治一代螟虫,预防稻瘟病。施药预防纹枯病混合用药保穗: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飞虱。重点防治穗瘟、稻飞虱。注1:各种技术措施综合运用,效果更好。注2:施用生物农药要比化学农药提前 2 天3 天使用,避免高温干旱时使用生物农药。注3: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应在害虫低龄幼虫期和病害发病初期施药。穗期施药,应执行安全间隔期。施药时在药液中加入适量农药增效剂,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注4:生产有机大米、AA 级绿色大米,只能采用非化学防治技术;生产 A 级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可采用非化学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DB36/T 10772018表C.2 晚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操作流程 PA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