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轨道交通地铁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_第1页
[湖北]轨道交通地铁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_第2页
[湖北]轨道交通地铁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_第3页
[湖北]轨道交通地铁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_第4页
[湖北]轨道交通地铁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土建工程第十标段 王-王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PAGE 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 PAGE 12页 共 12页 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土建工程第十标段王王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中国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土建工程第十标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9月武汉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土建工程第十标段王王区间盾构接收应急预案一、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70号)。2、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3、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

2、6)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二、编制目的为了保证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危害程度和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国家、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三、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协调下,项目部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

3、急机制。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四、应急组织机构4.1 处置程序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项目部会议室。2、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由现场领工员或现场值班人员组织施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组织人员及时撤离,同时对应急领导小组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3、具体信息反馈程序:(1)现场值班人员应急总指挥;由应急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2)如应急总指挥不在,则:现场值班人员应急副总

4、指挥;由应急副总指挥启动应急预案。(3)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启动应急的等级应当于1小时内向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于1小时内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所有的事故报告首先采用电话报告后,再进行书面报告。(4)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听到报警后,相关小组成员应在指定位置集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组织立

5、即运转。4.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项目总工、安全总监、项目副总工,技术部、安质部、财务部、物设部、综合部、计合部组成。组织机构见图4-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结构图。 图4-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结构图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当地政府部门、建设单位、集团公司应急救援(响应)领导小组报告。建立健全本标段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法与程序负责本项目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在接到事故现场人员的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根据应急预案的内容、结合现场实际、制定抢险救援具体方案,迅速到达事故发生现场,组织指挥现场应急人员开展应急救援,并采取措施控制危害源,防

6、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好事故现场。4.3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护组资金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物资供应组设备抢险组应急技术组疏散警戒组通信联络组图4-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本项目应急总指挥担任,主要职能及职责:(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2)指挥、协调应急响应行动;(3)与项目部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

7、以支援应急响应组织;(7)应急响应组织的启动;(8)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9)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10)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由本项目应急副总指挥担任,主要职能及职责:(1)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2)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响应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各应急响应组组长的直接联系;(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组织本单位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6)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响应组织、部门的日常工

8、作和应急响应准备状态;(7)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3、疏散警戒组组长:丁军军 副组长: 白天潇组员:魏佳军、李俊卿、魏学良、潘文涛、王立伟、侯育乐、方鑫、阎振发职 责:应急程序启动后,疏散警戒组人员在疏散警戒组组长带领下,分别对各出口进行封闭、警戒,未经应急总指挥许可情况下,严禁任何人员及机械出入。4、通讯联络组组长:翟秀军 组员:刘思圆职责:负责内外部信息沟通,项目车辆使用以及对外联络(包括江汉区第十一医院的联络工作,联系电。准备要点:熟悉应急组织组成及程序,保

9、证各组有序开展工作。5、应急抢险(一)组组长:张少军 副组长:刘亚飞组员:朱伟、胡伟峰、盾构队工人40名。职责:在突发状况下组织应急机械及车辆进行土方挖掘及抢救隧道被困人员,听从应急总指挥的指挥。准备要点:对应急车辆及设备进行检查、清点,在规定地点待命。6、应急抢险(二)组组长:孙国栋 副组长:邵海彬组员:殷华斌、廖显明、潘勇、盾构队工人40名等。职责:随时注意隧道的变动情况,如发现盾构漏水漏,及时进行封堵。准备要点:对所需材料进行清点,如果不足立即补充。7、应急技术处理组组长:路小刚组员:姚俊东、高苗、赵建赟职责:在应急抢险过程中,负责提供技术支持,根据现场情况制订王范区间盾构隧道下穿2号线

10、盾构隧道应急响应方案。8、设备抢险组组长:赵鹏 副组长:蔡定飞组员:孙江、电工。职责:保证现场的正常供电,并在突发情况下保证抢险设备的供电及利用抽水泵进行抽水工作。准备要点:对所需备用电缆进行清点,对各抢险设备的线路进行统一规划,对抽水泵进行检查。9、物资供应组组长:赵延新 副组长:齐晓东 组员:王府、杨发源、刘玲玲、连照创。职责:保证现场应急抢险物资充足、到位;在应急情况下保证商品砼的及时供应,并在应急总指挥指挥下组织泵车进行商品砼灌注。准备要点:与不少于2家商混厂家联系,确保应急材料及时供应。10、医疗救护组组 长:贺娟组员:王娜、张静及工人4名。职责:负责紧急情况下对受伤人员的救援及初步

11、救护工作。准备要点:清点救援药品及器材,保证及时有效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11、资金保障组组长:范立俊职责:保证所需应急资金及时到位,确保现场使用。12、事故调查组组长:林建平事故调查组成员:詹森、卢国武、蔡天彬、李戈、刘奇。职责: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13、善后工作组组长:卢国武善后工作组成员:詹森、蔡天彬、李戈、刘奇、路小刚、姚俊东、张少军、范立俊。职责:负责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稳定家属的上访情绪(派专人进行看护);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

12、的相关矛盾;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所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14、现场影像资料收集工作由张扬、韦伟负责。4.4 应急救援体系图4-3 应急救援体系4.5 相关人员联系方式(1)发生施工风险后,立即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相关人员,由应急组长或副组长启动应急预案,联系方式如下:业主代表胡友军监理工程师任记洲目部通讯录序号部门姓名职务电话1经理部卢国武党支部副书记158270719072经理部詹森常务副经理150723272323经理部李戈项目总工156291022224经理部刘奇安全总监186270052575技

13、术部路小刚副总工兼技术部部长150711725016技术部姚俊东技术部副部长158270267807技术部高苗质检工程师158717818608技术部赵建赟质检工程师139862997419技术部朱伟实验员1592725284110技术部张晶资料员1510275178611技术部丁军军测量主管1592726602712技术部白天萧测量组长1347709761913技术部魏家军测量员1560718323514技术部段文龙测量员1355439183415技术部王立伟测量员1354523130016技术部潘文涛测量员1313568557117技术部闫振发测量员1820714552318技术部方鑫测量

14、员1363866741419技术部魏学良测量员1562371426020技术部侯育乐测量员1343714370221技术部李俊卿测量员1560718070522技术部邵海彬总领工1567169556623物设部赵延新物设部部长1592739539524物设部王府设备管理员1870275390025物设部杨发源材料管理员1346998713026物设部刘玲玲库管员1582721306327计合部杜雅丽计合部部长1355413559728计合部贺娟计合部副部长1355413559729计合部张扬计价员1580710650530计合部王娜计价员1387110290331技术部韦伟调度员1388613

15、974532财务部温少轩财务部长1592012645333财务部范立俊出纳1562350080834综合部翟秀军资料员1362868660335安质部张少军安全员1397127284336安质部刘亚飞安全员1500716098737安质部胡伟峰安全员1398627455338综合部王波司机1898603631639综合部金栋司进部通讯录序号部门姓名职务电话1经理部蔡天彬副经理138861368592掘进部蔡定飞总工186277639103掘进部赵鹏机电部长186729906584掘进部齐小东物设部长137970873835掘进部李佑彬134098489886掘进部王玉

16、可综合部长187329215987掘进部陈大双队长136186325958掘进部朱亚鹏队长187740059619掘进部孙国栋队长1587182252210掘进部汪之忠队长1365983958611掘进部程喻队长1592710220412掘进部殷华斌土建工程师1397145722913掘进部廖显明土建工程师1597143548914掘进部潘勇土建工程(2)、发生风险隐患或安全事故的应急电话: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医疗救护电话:120。五、应急资源储备5.1 劳动力配备全部参建职工、民工。5.2 应急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数量用途存放地点1抢险车2辆抢险交通现场

17、2混凝土罐车2台洞门临时封堵现场3混凝土泵车1台洞门封堵场外待命4C20商砼40 m3洞门封堵场外待命5双液注浆机1台注浆止水现场6钻机1台打注浆孔现场7聚氨脂10桶注浆止水现场8聚氨酯泵2台注浆止水现场9水泥20t注浆材料现场10水玻璃20桶注浆材料现场11直径10mmPVC管20m注浆止水现场12回填土500m洞门反压现场1350QW30-30-7.52台应急排水现场14应急灯10把抢险照明现场15警示带200m抢险现场16编织袋500个填充沙袋现场17木楔2袋洞门封堵现场18棉纱5袋洞门封堵现场注:1、准备应急抢险物资,有专人保管,不得挪作它用。2、所有应急物资在盾构接收前务必到场完毕,

18、堆放到东端头的储备室中。六、现场突发事件预防措施盾构机接收为盾构法施工的重大风险源之一,容易发生涌水涌砂现象,严重时会导致造成端头水土流失, 土体坍塌,泥水淹没吊出井。为了保证盾构的安全顺利到达、接收,我项目制定了以下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如盾构机接收洞门土体失稳,按以下处置程序进行:1、洞门破除期间启动所有降水井。2、洞门地下连续墙砼只破除60cm,剩余40cm最后破除,破除从上向下进行。6.1 洞门破除时掌子面出现涌水涌砂当洞门开始破除时,出现涌水涌砂现象,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立即停止洞门砼破除,施工人员携带施工机具迅速撤离。2、利用盾构井内的土方及时对洞门掌子面进行反压,并且继续从地面将

19、土方向基坑内运送,填土高度应到达负三层中板位置。3、监测降水井开启数量及降水井水位。4、若土方填至负三层结构中板处,任然有水砂涌出,将地面的降水井主管道的闸门打开,向基坑内进行灌水。5、将基坑回填完土方和水后,通过地面钻孔注浆,将洞门周围的水路进行封堵,并加强降水。6.2 停电应急处理1、立即启用300KW备用发电机,半小时内将降水井的线路进行切换,保证降水井持续停水。2、立即检查电源及电路,尽快恢复供电。七、事故调查和总结7.1 事故调查7.1.1 调查和总结事故调查组再调查取证工作结束后,要尽快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对重大伤亡事故,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