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生活的故事_第1页
散文:生活的故事_第2页
散文:生活的故事_第3页
散文:生活的故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散文:生活的故事一、村庄的记忆法国女作家波伏娃说夏多布里昂用了一句非常漂亮的词,“过去的沙漠”。意思是当我们回头寻找过去时,只能看到一片广袤的沙漠,这里那里散落着一些物品,很多印象都是模糊不清的。我百度了这个夏多布里昂,法国十九世纪的作家,没落贵族。他的这个词义,十分契合我追溯的心意。我出生在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小山村,我们的小村庄被山环绕,居住地带的地势就成了沟心,所以村名是带着“沟”字的。关于这个,还有个传说,在村碑上有个简单阐释。话传当年皇上路过这个小山沟,碰上了一条大蟒蛇,所以就御赐了“蟒沟”的村名,后来不知道哪代人口音不正给叫成了“夼沟”。上小学在本子上写学校名称时,曾一直纳闷不已,我们

2、村怎么就叫成了“夼沟”?学校夼沟小学。邻村雷同,据传是皇上走到那里赶巧是晌午时分,所以就赐名“正晌”。传说是我们心理的基石,这闭塞可想而知。但这并不妨碍我无忧无虑地成长,童年的快乐,是我这一生再也无法僭越的幸福。当时,的确是物资困顿的时期,不能和“质量”挂钩。我们基本还是都能吃饱饭,蔬菜水果亦没有现在这样品种齐全花样繁多。只有零星单调的白菜萝卜苹果梨,至于其他,压根没见过。我十多岁时,二哥在浙江舟山上学,背回来一大帆布包香蕉,北方的农村甚是少见,起初我是吃不来那个说不出来的腻歪口味,甜滑还有点涩腻。可到后来就剩几个小时,放学回家饿了伸手抓来,好像一下子又砸吧出它深沉的味道来了,可惜领略太迟。那

3、个年景,每次放学进门的第一句话,肯定就是饿死了。接着就去锅灶翻出垫饥的饭,母亲都会留块馒头在锅里,其实早就凉透了。这也算不错的待遇了,因为哪还有别的可吃。有的孩子还只有一块如今吃着叫养生的“窝窝头”(我们叫饼子,玉米面做的,贴锅边烙出来),有的孩子压根就没有垫饥的(大人忙得根本顾不上)。那时候玩的游戏算是丰富的。每天放学进门放下书包,拿着馒头就跑出去了,门口有小伙伴等着玩呢。项目不少,打毽子、跳房子、跳绳(三人以上玩的)、玩弹珠、打扑克、打羽毛球等,甚至上房揭瓦,下河摸鱼,我们都无不用其极。羽毛球拍是二哥去城里上班后给我买的,全村就此一副,小孩子都来我们家门口抢着玩,有时大人收工,顺道也来玩上

4、两把。天不黑我们不回家,不喊回家吃饭我们不回家。作业都是吃完饭在煤油灯下写,后来好不容易有了电灯,也是黄黄的颜色那种,比煤油灯亮不到哪去。夜色就显得更加深重,漆黑的像泼了墨,伸手不见五指,真不是夸张句。但也让我们睡得更踏实安稳。不像现在灯火通明,霓虹闪烁,让人的眼睛即使闭着也会被摇摇晃晃的灯光灼醒。当年,没出五服的四奶奶家,有个在外面(部队转业城里上班)的叔叔,下了血本买了一台电视机孝敬四奶奶。当时放映的电视剧是霍元甲陈真,武术传承的热血沸腾了我们这些土坷垃的农村人,全村人只要喜欢看电视的,就算不喜欢看还好奇呢,都跑到他们家,满满一院子,像放映露天电影似的。二、童年的四季记忆每年的清明节,学校

5、都组织我们去给村里的两名英雄烈士扫墓,向安息在山后(村里的称呼)的英雄烈士献礼,致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白衬衣蓝裤子小白鞋红领巾两道杠的装扮,在我刻意肃穆的表情里掩饰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澎湃心潮,尽管校外辅导员的老党员爷爷讲得声情并茂,可我却自己在脑海导演那一场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像课本上的邱少云,像董存瑞,都是为了祖国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一位才十七岁另一位二十多岁)而又宝贵的生命!坟头的迎春花,像是烈士的英灵,精神抖擞地绽放在我们眼前,让年幼的我一直以为迎春花是专为他们开放的。长大才知道,原来迎春花在我爷爷奶奶的坟头也可以长得风生水起。后来学校合并到镇上,再也没有给他们扫墓的人了,再也看不见他们

6、的坟茔,不知是被黄土遮掩还是被风沙漫卷了。初夏的麦子,是温暖的春风给吹黄的。燥热的打麦场上,东家一堆西家一丘,只一台打麦机得排队使用,临到谁家得赶紧召人上场。有牛车拉来的,有小推车推来,我们家没有牛是两个哥哥拉来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在外上班,家里的地就母亲一个人种,所以也没有那么齐全的农具,也没牲口。当时我们家的麦子堆在场子东面,人家劳力壮的,早就提前占据前面了。担心风雨多变,白天散晒,晚上收盖。当时我家养了一条大黄狗,它很通人性。有一天对着麦堆“汪汪”叫个没完,怎么呵斥也不听,也没发现异样,可阿黄仍“虎视眈眈”。大哥用叉子挑开麦子,滚出一团和麦子一个颜色的“球”。阿黄上去就要一口咬住,大哥及

7、时吼住,那是一只刺猬。气得阿黄“哼唧”地围着刺猬转圈,精明的刺猬使劲地卷成球,用棍子挑逗,刺猬巍然不动。我哥用铁锨把它给运到东边沟谷,这才卸掉了阿黄警惕的负担。“秋风凉啊,豆角黄啊”这是母亲朗朗上口的秋歌,我只记得这两句了。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我,脑子错乱不知收获什么了。只有砸吧玉米秸秆的清冽甘甜的滋味,仍在味蕾间波动,像金色的太阳映照着玉米地旁边的池塘水面,熠熠闪光的涟漪,仿佛在我心里漾开层层波纹。皑皑白雪的冬天,房檐像拖着长长的亮晶晶的鼻涕似的,伸手就能拽一条,吃到嘴里凉凉的冰爽极了三、成长的必要损失在我四岁之前,父亲司职军官忠诚守卫祖国,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家里需要也指望不

8、上。母亲成天到晚干不完的山里活,奶奶年事已高却还要看顾我,自是力所不及。我偶染风寒发烧,一只眼睛被烧成了轻微的斜视。上小学时家境开始扭转(父亲转业任职,两个哥哥也早早分配了工作),但我还是在心底积郁成疾,心理的自卑如芒刺在背,无法自拔,我不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异样。尽管在我十四岁那年,父亲经过多番打探找到了能做手术的医生,治好了我的眼睛,却无法赶跑我心灵上潜伏已久的那份不可名状的自卑。这隐形的忧郁蛰伏于心间,从没跟人言及,今天说出来,也算是一种卸载,人生一定会有必要的丧失和自卑的成就(因为自卑需要更加努力)。而立之年,家道中落门楣将倾。叱咤风云的父亲老了,而他的子嗣并没有承袭“虎父无犬子”的衣钵。

9、穷渡富,隔了千山万壑。而富落穷,一夜之间。更多的人在逆境丛生时,很容易一蹶不振。看透冷眼薄情,立誓修身阔门。当风雨飘摇的生活稍有起色时,母亲一夜之间卒中失语,两年后父亲抑郁辞世。所有的担子仿佛顷刻间压塌而来。日子总是要一天一天地过,做和尚的钟也是一天一天地敲。无力仰望满天的星空,只好低眉顺眼煮岁月。此生唯一的幸事,是再怎么难熬的日子,我还是独自承担陪伴父亲母亲度过了难过的老年生活,并送完父亲母亲最后一程。岁月如梭,时代嬗变,虽然心里总会萌生一万个不足的愧欠,但我已永远不能把每个时代我所能抵达的最好,献给远去的父母,这种锥疼时常令我黯然神伤,泪流满面。人生在世,仿佛只剩我一个人飘摇不定的旅程了,

10、只有时刻化悲痛为动力来转移。“亲人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那年母亲去世的第二天早晨,阳光明亮地灼痛了我的眼睛,好像我从未领略这样明媚的日光。一下子袭来前所未有的轻松感(真愧疚),再也不用时时刻刻牵挂病榻上的母亲,我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我自己,任意差遣我的每一段时间(曾被捆绑:伺候卧床母亲、照顾孩子、奔忙生活、每日写稿),怀念的沉重被分解,顶着空灵的脑壳,浑浑噩噩。从沉沉的悲伤里冒出几个字:从此世上再无张金芳。母亲并不叫这个名字。母亲已在故乡的山后与父亲合葬。我在某个瞬间顿悟到父母去世时的难以瞑目,是他们有万般的不舍,有难以安心放下的牵挂。很多人都说一死百了,还有人说老人怕死,我认为人在临死之前的那一刻将是毕生的最痛,因为有悖逆意志的不得不远离的至爱亲情。叙说的原始热情逐渐湮凉,忽然觉得没有说什么的必要,我终不能从文学的哲学的高度去为世人写下什么权佐的价值,也没有忠义守孝的道义可扬眉立剑的家传。所以,只能修身像一朵蒲公英的花,轻轻地飘吧,随风漂流浪迹天涯,一切浮浮沉沉终将抵达世界之外的重负。四、记忆的灵魂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女作家托卡尔丘克说,我们所有人我们和植物、动物、物体都沉浸在受物理定律支配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