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教育为孩子(修改稿)_第1页
让道德教育为孩子(修改稿)_第2页
让道德教育为孩子(修改稿)_第3页
让道德教育为孩子(修改稿)_第4页
让道德教育为孩子(修改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5让道德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神木县第七小学 李俊刚所谓道德,是指人类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无道德便无人类社会的井然秩序,无人类的生生不息,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孔子所云之“道不远人”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知,道德对于人的工作学习、社会实践的指导规范以及奠基之作用,特别是在当今神木经济发展,二次转型发展创业阶段显得尤为重要。道德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而没有了道德的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人的一生,就是守护某一种精神价值,不断追寻生活意义的过程。这一精神价值的获取和生活意义的发现,就是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最崇高的使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2、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目前,我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均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正逐步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人性化的轨道上迈进。然而,令广大教育者和家长忧心的是,由于社会环境、流行趋势、不良诱惑等不利因素的侵蚀,不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了对他人的漠视、对情感的淡然、对世事的无所谓。特别是神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我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没有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炫富、攀比等拜金主义在许多成年人甚至孩子身上逐渐抬头,这种思想也逐步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孩子厌学、比富、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学校难以管理等诸多问题摆在

3、了我们眼前。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孩子道德品质的缺失,心灵之泉的干涸。于是,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就应运而生,使得孩子在处理家庭、朋友、同学等诸多关系上的偏激失当。久而久之,孩子就只能在孤独寂寞中迷惘,在自我封闭中彷徨。这样就很难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人,更谈不上追求价值服务社会了。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孩子迈向幸福人生 ,就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孩子是人,是社会的人,是未来的希望,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立根之本,成才之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他们的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所以面对我们的现状诚信缺失、金钱至上

4、、挥霍浪费、攀比盛行等不良的道德陷阱,扎实开展道德教育就是一把驱魔利剑。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直面现实,直抵心灵,是对心灵的“拷问”,是帮助引导孩子形成道德观念的自主建构。而作为道德教育的对象孩子,受教育时是需把“人”放在优先地位的。因为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道德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都不能忽视道德教育的主体和我们的现状。只有如此,道德教育才能鲜活生动,道德教育才会使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从而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为中国梦凝聚力量。去浮华,举功实,绝末技,同本务,则事业修矣。作为教育者,无论是教师还是其他社会工作者,都要勇于承担起孩子道德教育的探索者、

5、决策者,坚持在实践中发现、发展与创新;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要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忠实捍卫者、践行者和传播者,才能使孩子的道德教育卓有成效,去成就人才,去影响别人,去传承未来。道德教育需要鲜活的教育场合教育素材。所谓“鲜活”,就是真的生活,真的世界,真的经历,甚至是真的痛苦。我们应正视价值的冲突,因为有黑才有白,有假才有真,有丑才有美,这才能使孩子真正涉入到由不同个性和眼界所构成的精神世界。其意义是,在真实的道德实践中,人的行为偶尔会发生偏离、失误,我们是立即上升为道德问题,还是从心理的、社会的、专业水平的角度去做科学的辨析和智慧的引领。学记中说:“知其心,长善而救其失。”显然,道

6、德教育应从心灵的启迪开始,它应是对孩子内心的滋养与感化,是道德教育者需要用理智与诚实来实现的。为了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我们应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则,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人道主义,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与人之间互助、互利、互敬、互爱,使人的关系更加友好,人的发展更加和谐,人的内心更具幸福感,而不是被金钱、利益、虚荣所蒙蔽与左右。神木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转型发展期,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富裕了起来,我们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更高更快地开采道德、文化的这座精神富矿,为神木的快速健康发展推波助澜。对孩子的道德教育需要社会的共识。这种共识不仅仅

7、是思想的到位,还应表现为“环境资源”的供给,诸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设备的提供,神木的经济基础要做到这点并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也在给出我们最好的回答,道德文化建设已成为神木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不仅要思考“建什么”、“怎么建”、“为谁建”的问题,还要思考我们提供这些“环境资源”是否能成为“立体的、凝固的教科书”?这些“环境资源”是否在“展示历史”的同时“引领未来”?我们能否为未来的主人搭建一个又一个参与、体验的平台?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这样,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才称得上是“文化工程”。这其间,关键还是人。有了资源,我们就要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价值。譬如学校,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直观、

8、最直接的教育场所,也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为全面系统的地方。学校教育可利用许许多多的设施设备,包括人力的和物力的资源,对学生实施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创新的道德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思想政治、社会、科学等课程的简单解读、传达,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通达人性的有机交融。同时,也是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辨析过程中所提炼总结出的点点滴滴的积累与良好习惯心性的逐步养成。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呈现于多种场合。其内容可为爱国爱民,大公无私,仁爱孝悌,谦虚勤奋,宽容豁达,志存高远,求实创新,勇于探索;其方式可以是课堂教学,升旗仪式

9、,竞赛演讲,慈善教育,体验活动,诸如此类,皆可成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形无形之资源。其实育人是一种科技。因为茫茫宇宙、大千世界、社会世相、芸芸众生,一切活动都会聚焦、链接、栖止在一个点上人。而人的一切活动,则是要通过教育去创生造物主所为赐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价值。一切高科技也同样缘于人的科学、人的技术,我们的认识也会自然从“物”的终极回归到“事”的起点,人的教育。使人的内心永远充满一种力量,一种激情,一种信念,一种温暖,一种感恩,一种由衷的幸福感。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时一路走来,都有受教育的经历和成长的体验。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留在记忆中的丝丝缕缕,教育,关于“人”的道德教育就会融通生命,散发出亲切的魅力,舒展每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美妙。对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带给孩子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孩子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我深信,神木将很快走上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