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T 1439-2017备案号:56075-201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intelligentsystem design of building2017-06-29发布2018-01-01实施 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 of buildingDB11/T 1439-2017实施日期:2018-01-01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关于实施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规划及北京市质
2、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 2015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监发201522号)的要求,由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原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进行全面修订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取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监督检验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20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系统架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
3、技术防范系统、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扩声系统、信息导引和发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系统机房、线路敷设、系统供电、防雷、接地及过电压防护等。本次规范修订是一次全面修订。在维持原规程基本框架、保留合理内容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系统架构一章,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架构和配置做总体要求。2.将信息网络系统从原规程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写一章,增加网络系统设计、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设计、操作系统软件与网络安全、网络服务器选择、网络互联设计、网络应用规划、无线局域网等
4、内容,使规范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实际需要。3.取消原规程办公自动化系统一章,将相关内容纳入信息网络系统章节。4.取消原规程住宅小区智能化一章,将相关内容分散到其他章节编写。使规范整体是按照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类型来编制,不专门针对特殊的建筑类型来编制。5.增加扩声系统一章,分别对室内扩声和室外扩声作出详细规定。6.增加能源管理系统一章,提出能源管理的相关要求。 目次12总则 . 1术语、符号 . 22.1术语 . 2符号 . 32.234系统架构 .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64.1一般规定 . 6火灾自动报警及应急广播系统的设置 . 6消防联动控制 . 7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设置 . 84.24.3
5、4.45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 95.1一般规定 . 9系统设计 . 9入侵报警系统 . 1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11出入口控制系统. 15电子巡查管理系统. 16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 16住宅(小区)访客对讲系统 . 17安防监控室 . 175.25.35.45.55.65.75.85.96通信网络系统 . 186.1一般规定 . 18通信接入网系统. 18用户电话交换系统. 18无线通信系统 . 196.26.36.47信息网络系统 . 227.1一般规定 . 22网络系统设计 . 22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设计 . 23操作系统软件与网络安全 . 24网络服务器选择. 25网络互联设计 .
6、 25网络应用规划 . 25无线局域网 . 267.27.37.47.57.67.77.88综合布线系统 . 27 8.18.28.38.48.58.68.78.88.98.10一般规定 . 27系统设计 . 27工作区 . 28配线子系统 . 28干线子系统 . 29设备间 . 29进线间 . 29管理 . 29建筑群子系统 . 30设计标准 . 309有线电视系统 . 319.1一般规定 . 31业务类型 . 31网络构成及分类. 31波段及频道划分. 32系统技术指标 . 32线缆要求 . 33系统前端 . 33接入分配网 . 34供电要求 . 35机房要求 . 35管线设计 . 35防
7、雷接地与安全保护 . 359.29.39.49.59.69.79.89.99.109.119.1210公共广播系统 . 3710.110.210.310.410.510.6一般规定 . 37系统设置 . 37系统设计 . 37设备选型和布置. 38公共广播控制室. 39传输线路及敷设. 4011会议系统 . 41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一般规定 . 41会议扩声系统 . 41会议发言系统 . 41同声传译系统 . 41会议显示系统 . 42信号处理传输系统. 42摄录像系统 . 42会议电视系统 . 42智能集中控制系统. 4311.1011.1
8、1会议信息发布系统 . 43会场灯光照明系统 . 43 11.1211.1311.14会场建筑声学装修 . 43会议控制室 . 44会议室系统配置要求 . 4412扩声系统 . 47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一般规定 . 47设计要素 . 47室内扩声系统设计. 48室外扩声系统设计. 49传声器系统的选择和布置 . 49扬声器系统的选择和布置 . 49调音及信号处理设备 . 50扩声控制室和现场调音位 . 50内部通讯系统 . 5012.10电源 . 5013信息显示和发布系统 . 5113.113.213.313.4一般规定 . 51系统设计
9、. 51设备选择、线路敷设及机房设置 . 51供电、防雷和接地. 521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 5314.114.214.314.4一般规定 . 53总体设计 . 53功能设计 . 53相关设计 . 56151617能源管理系统 . 5715.115.2一般规定 . 57系统设置 . 57智能化集成系统 . 5816.116.2一般规定 . 58系统设计 . 58智能化系统机房 . 5917.117.217.317.4一般规定 . 59机房选址 . 59机房设置和布置. 59机房环境要求 . 6118线路敷设 . 6518.118.218.3一般规定 . 65室内线路敷设 . 65室外线路敷设
10、 . 66 1920系统供电 . 6819.119.2一般规定 . 68电源 . 68防雷、接地及过电压防护 . 7020.120.220.3一般规定 . 70接地设计要素 . 70电子信息系统的电压骚扰防护设计要求 . 75附录A 公共广播系统电声性能指标 . 77附录B 公共广播系统架构 . 79附录C厅堂、体育建筑扩声系统电声性能指标 . 81本规范用词说明 . 87引用标准名录 . 88附:条文说明 . 87 Contents12General provisions . 1Terms and Symbles . 22.1Terms . 2Symbles . 32.234Engineer
11、 architecture. 5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 . 64.1General requirement . 6Setting of automatic fire alarmand emergency broadcastsystem . 6Fire control . 7Setting of combustible gas alarm system. 84.24.34.45Security technical protection system . 95.1General requirement . 9System design . 9Intruder ala
12、rm system . 10Video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system . 11Access control system . 15Guard tour system . 16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m . 16Visitor intercom system of residence community . 17Security protection control room . 175.25.35.45.55.65.75.85.96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 186.1General requ
13、irement . 18Communication access network system . 18Private telephone switch system . 18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196.26.36.47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 227.1General requirement . 22Network system design . 22Design of network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dium . 23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and n
14、etwork security . 24Choice of network server . 25Design of networkinterconnection . 25Project of network application . 25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 267.27.37.47.57.67.77.88Generic cabling system . 27General requirement . 278.1 8.28.38.48.58.68.78.88.98.10System design . 27Work area . 28Horizontal
15、subsystem . 28Backbone subsystem . 29Equipment room . 29Leading-in room . 29Management . 29Campus subsystem . 30Design standards . 309Cable television system . 319.1General requirement . 31Service types . 32Network compos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33Band and channel division . 错误!未定义书签。34Sy
16、stem qualification . 34Cable requirements . 34Front end of system . 35Access distribution network . 35Power supply requirements . 35Equipment room requirements . 35Ppeline design . 35Lightning protecion,earthing and security guard . 359.29.39.49.59.69.79.89.99.109.119.1210Public address system . 371
17、0.110.210.310.410.510.6General requirement . 37System settings . 37System design . 37Equipment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 38Control room for public address system . 39Transmission lines and installation . 3911Conference system . 4111.111.211.311.411.411.611.711.811.9General requirement . 41Sound re
18、inforcement system for conference . 41Speech system for conference . 41Simultaneous inter pretation system . 41Display system for conference . 42Signal processing and transmission system . 42Camera and Record system . 42Conference television system . 42Intelligent central control system . 4311.1011.
19、1111.12Information publishing system for conference . 43Lingting system in conference hall . 43Architectural acoustics decorayion for conference halL . 43 11.1311.14Control room for conference . 43System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s for conference room . 4412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 4612.112.212.3
20、12.412.512.612.712.812.9General requirement . 46Design elements . 46The indoor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design . 47Outdoor amplification system design . 48Microphone system selection and layout . 48Loudspeaker system selection and layout . 48Tuning and signal processing equipment . 49Sound control
21、 room and Front of house (FOH) . 49In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4912.10Power supply . 4913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 5013.113.213.313.4General requirement . 50system design . 50Equipment selection, line laying and computer room setup . 50Power supply,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 5114Build
22、ing automation system . 5214.114.214.314.4General requirement . 52Overall design . 52Function design . 52Correlation design . 55151617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5615.115.2General requirement . 56System configuration . 56Intelligent integration system . 5716.116.2General requirement . 57System design
23、 . 57Intelligent system room . 5817.117.217.317.4General requirement . 58Room location . 58Room setting and arrangement . 58Room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 601819Line laying . 6118.118.218.3General Requirement . 62Indoor line laying . 63OUtdoor line laying . 64System power supply . 66 19.119.2Genera
24、l requirement . 66Power source . 6620Lightning protecion,earthing and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 6820.120.220.3General requirement . 68Elcment of earthing design . 68Design requirements for voltage disturbance protec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system 72Appendix AAcoustic perfoumance of public addre
25、ss system . 75Appendix BSystem architecture of public address. 77Appendix CAcoustic perfoumance of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in hall and sports architecture . 78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84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85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87 1总则1.0.1为了加强对北京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管
26、理,保障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1.0.3智能化系统工程应遵循统一规划、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高效性、实用性、经济性、先进性。1.0.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术语、符号2.1术语2.1.1无线接入网 wireless access network固定用户全部或部分以无线的方式接入到通信交换机。2.1.2核心层 core layer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高速骨干网络部分,为网络提供优化的数据传
27、输功能。2.1.3接入层 access layer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2.1.4分布层 distribution layer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也称作汇聚层。提供基于统一策略的互联性,定义网络边界。2.1.5紧急广播 emergency broadcast公共广播系统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向其服务区发布的广播。包括报警信号、指导公众疏散的信息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指挥的命令等。2.1.6业务广播 business announcement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的、需要被全部或部分听众收听的日常广播,包括发布通知、新闻、信息、语声文件、寻呼、
28、报时等。2.1.7背景广播 background broadcast公共广播系统向其服务区播送渲染环境气氛的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和各种场合的背景音响(包括环境模拟声)等。2.1.8广播优先级 airingpriority广播信号源播出的优先等级。2.1.9强插 override强行用某些广播内容覆盖正在广播的其它信号;或强行唤醒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共广播系统,发布紧急广播。2.1.10分区强插 zoningoverride有选择地向某个或多个广播分区进行强插而不影响其它广播分区的运行状态。2.1.11应备声压级 ensured sound pressure level公共广播系统在广播服务区内,应能
29、达到的稳态有效值广播声压级的平均值。2.1.12最大声压级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扩声系统完成调试后,听众区各测量点产生的稳态最大声压级的平均值。最大声压级可以用规定峰值因数测试信号的有效值声压级、峰值声压级或准峰值声压级表示。2.1.13传输频率特性 transmission frequency response扩声系统在稳定工作状态下,听众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设备输入端的电平的幅频响应。2.1.14传声增益 transmission gain扩声系统在最高可用增益状态时,听众区内各测量点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稳态声压级的差值,
30、单位:dB。2 2.1.15声场不均匀度 sound distribution听众区内各测量点的稳态声压级的最大差值,单位:dB。2.1.16系统总噪声级 system total noise level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听众区各测量点由扩声系统所产生的各频带的噪声声压级(扣除环境背景噪声影响)平均值,以 NR-曲线评价。2.1.17总噪声级 total noise level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听众区各测量点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以 NR-曲线评价。2.1.18早后期声能比 early-to-late arriving sound energy ratio扬声器系
31、统发出猝发声衰变过程中,厅堂内各测量点在规定时间以内声能与规定时间以后的声能之比。单位:dB。2.1.19语言传输指数 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它是一个物理量,且表示与可懂度有关的语言传输质量。STI是由调制转移函数(MTF)导出的评价语言可懂度的客观参量。从 MTF到 STI的最主要概念是,将调制指数的作用以表观信噪比来解释,采用加权平均求出平均表观信噪比,经归一化后导出语言传输指数。2.1.20扩声系统语言传输指数 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 for public address systems(STIPA)它是语言传输指数法(S
32、TI法)在某些条件下的一种简化形式,适用于评价包括扩声系统的房间声学的语言传输质量。它受包括扩声系统的房间声学失真的影响。2.2符号A-TDMA高级时分多址 advanced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AC无线控制器 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AP无线接入点 access pointAVS音视频编码标准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BER误码率 bit error rateBGP边界网关协议 border gateway protocolC/CSO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 carrier to compos
33、ite second order beat ratioC/CTB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 carrier to composite triple beat ratioC/N载噪比 carrier to noise ratioCAPWAP无线接入点的控制和配置协议 control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access points protocol specificationCIF常用视频标准化格式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DDC直接数字控制 direct digital controlDVB数字视频广播 digital video broa
34、dcastingDVI数字视频接口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FTTD光纤到桌面 fiber to the deskFTTH光纤到户 fiber to the home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 hybrid fiber-coaxial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MAC介质访问控制 m
35、edium access controlMCU多点控制单元 multi control unit3 MER调整误差比 modulation error ratio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 multi-service transter platformOSI开放系统互联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QAM正交振幅调制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PSK正交移相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RIP路由信息协议 routing info
36、rmation protocolRTCPRTP控制协议 RTP control protocolRTP实时传输协议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S-CDMA同步码分多址 synchroniz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H同步数字系列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IP会话初始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VAC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 surveillance video a
37、nd audiocoding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VLAN虚拟局域网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oIP网络电话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PN虚拟专用网络 virtual private networkVSAT甚小天线地球站 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 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infrastructureWD
38、M波分复用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4 3系统架构3.0.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架构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建筑物的信息化应用需求;2应支持各智能化系统的信息关联和功能汇聚;3应满足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4应适应智能化系统综合技术功能的不断完善。3.0.2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施架构搭建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建设建筑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设施层;2应建立具有满足运营和管理应用等综合支撑功能的集成管理平台层;3应形成展现信息应用和协同效应的信息化应用设施层。3.0.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系统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基础设施层对应的智能化系统宜包括:通
39、信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扩声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能效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智能化系统机房工程;2与集成管理层相对应的信息服务设施智能化系统宜包括: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3与信息化应用设施层相对应的智能化系统宜包括公共服务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3.0.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应预留与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接入接口。5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1一般规定4.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40、5011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CJJ/T146、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及其它现行国家规范的规定。4.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应符合CCCF认证要求。4.2火灾自动报警及应急广播系统的设置4.2.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除游泳池等个别火灾危险性小的部位外,应在该建筑内各个房间、走廊等处全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4.2.2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有火灾危险的房间和走廊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4.2.3建筑高度100m及以
41、上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公共部位和住宅套内除卫生间之外的各个房间,均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4.2.4建筑高度大于54m但不大于 100m的一类高层住宅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公共部位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住宅套内宜设火灾探测器。4.2.5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宜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2.6当二类高层住宅建筑或多层住宅建筑公共部位未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住宅套内设置了家用火灾探测器和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时,可将住宅套内的火灾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报警输出信号接入访客对讲与家用火灾报警合用的控制器中,通过联网线路传输到物业管理
42、中心。4.2.7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丙类厂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2.8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的丙类物品仓库、存储型物流建筑,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2.9在变配电室、配电小间、弱电间等场所,应设感烟探测器。在电缆夹层顶部宜设感烟探测器,在主干供电梯架、托盘和槽盒处宜设缆式感温探测器。4.2.10燃气表间、燃气锅炉房、燃油锅炉房、直燃机房等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和可燃蒸汽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并应设置火灾探测器。4.2.11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的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应避免梁、吊车等固定和活动物体遮挡。发射器与接收器应设置在固定的墙
43、或构件上,应避免构件振动、变形对信号传递的影响。4.2.12高度超过12m的丙类物品立体仓库内,应结合工艺情况分层设置火灾探测器,宜采用点型感烟探测器沿货架分层布置,每间隔4m6m布置一层,屋顶应设置点型感烟探测器或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也可采用高灵敏度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在货架内部的垂直方向上,每隔12m应至少设一层采样管网。4.2.13各种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应同时满足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的要求,并应均6 匀设置。4.2.14感烟、感温复合型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不应作为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分别报警后相“与”的信号去启动气体灭火、雨淋灭火等。4.2.15火灾声光报警器应均匀设置,声压级应高于背
44、景噪声15dB,应设置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等处,可与手动报警按钮成对配套设置。4.2.16旅馆建筑客房应设应急广播扬声器,公共建筑内进深大于10m的房间,应设应急广播扬声器,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4.2.17消防应急广播和普通广播系统宜合用。用于应急广播的扬声器应采用阻燃材料或带阻燃后罩。4.2.18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连接。4.3消防联动控制4.3.1对空调、通风系统风管中防火阀的监控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报警区域内两个感烟探测器或任意两个报警装置报警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联锁关闭有关风管上的带电控装置的防火阀、接收
45、其反馈信号,并联锁关闭有关空调机、通风机。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接收各防火阀受温度控制而动作的反馈信号,作为联动触发信号,联锁关闭有关空调机、通风机,并联动控制其他消防设施。4.3.2民用建筑和厂房、仓库内的防火卷帘门应由所在防火分区内任意两个感烟探测器或任意两个报警装置的报警信号,作为卷帘门下降的联动触发信号,控制卷帘门一步归底。卷帘门应配声光报警装置,下降时报警。4.3.3着火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控制所有电梯归首层或转换层,应由电梯到位信号控制切断非消防电梯的电源,不应在电梯归首层或转换层之前切断电梯电源。4.3.4视频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及其控制、显示设备,火灾时应作为确认火灾用,其电源不
46、应随其它非消防电源被切断。4.3.5对于雨淋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联动控制雨淋阀的开启;对于预作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须联动控制预作用阀的开启。湿式、干式自动灭火系统的压力开关报警信号应直接启动喷淋泵。4.3.6消火栓系统除消火栓按钮编程启泵、消防控制室直接启泵外,还应由消防出水干管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直接启动消火栓泵。4.3.7火灾报警后,应联动控制打开该防烟分区内的自动排烟窗排烟,控制电动挡烟垂壁下降。4.3.8确认火灾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联动控制打开疏散通道上平时由出入口控制系统控制的疏散门和紧急逃生疏散门。4.3.9消
47、防应急广播和普通广播系统合用时,应具有强制切入应急广播的功能。对于厅堂扩声系统、会议扩声系统、同声传译系统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控制接口,应能将应急广播信号接入其中,播放应急广播信息。4.3.10消防控制室应设可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并应设数据信息端口,火灾报警系统应能实时向北京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或上级消防主管部门传送火灾报警、故障、运营情况等信号。7 4.4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的设置4.4.1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4.4.2在下列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1建筑物内专用的封闭式燃气调压间、燃气计量间;2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封闭的使用燃气的房间;3燃气管
48、道竖井;4地下室、半地下室燃气引入管穿墙处;5有燃气管道的管道层。4.4.3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设置于燃气表、阀门等可能泄漏点的附近,安装高度应根据所测燃气的相对密度确定。2当检测比空气轻的燃气时,可燃气体探测器与燃具或阀门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8m,安装高度应距顶棚0.3m以内,且不得设在燃具上方。3当检测比空气重的燃气时,可燃气体探测器与燃具或阀门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4m,安装高度应距地面0.3m以内。4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后,应与排风扇等排气设备联锁。4.4.4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的燃气表间等甲、乙类爆炸危险区域,应设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关闭燃气切断
49、阀的控制模块应设于防爆接线盒内。4.4.5燃气锅炉房、直燃机房、公共厨房操作间等使用燃气的房间,应设可燃气体探测器。4.4.6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应报警并联锁启动通风;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50%时,应联锁关闭燃气紧急切断阀。4.4.7可燃气体探测器应独立布线,不应直接接入火灾报警总线,电缆截面应按电压降等要求进行计算。可燃气体报警信号可通过可燃气体报警器输出接点纳入火灾报警系统,并联锁启动报警、通风、关阀等措施。4.4.8一类高层住宅建筑的厨房应设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二类高层住宅建筑的厨房宜设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后宜控制通风和关闭本户的燃气阀,
50、或采用燃气自闭阀等安全措施。4.4.9老年人建筑中每户的厨房,应设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并应控制通风和关闭本户的燃气阀,或采用燃气自闭阀等安全措施。8 5安全技术防范系统5.1一般规定5.1.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需要设置,并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技术手段,构成先进、可靠、经济、配套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5.1.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及其子系统的配置应满足先进、可靠、合理、适用的原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的规定。5.1.3系统的设计应以结构化、模块化、规范
51、化的方式实现,应能适应工程建设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要。5.1.4系统的配置可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5.1.5特殊行业应依据其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5.1.6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5.1.7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系统的防护等级与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2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3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4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5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6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7满足系统的经济性、实用性要求。5.2系统设计5.
52、2.1设计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范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5.2.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宜由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1入侵报警系统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3出入口控制系统4电子巡查管理系统5汽车库(场)管理系统6住宅(小区)访客对讲系统5.2.3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集成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通过统一的通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安防监控室的设备与安全防范子系统设备联网,实现由安防监控室对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进行信息集成的自动化管理;2系统集成管理时,应能对各安全防范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9 3系统
53、的应用软件应是成熟可靠的;4网络结构应具有可扩展性,宜采用总线型、星型或两者相结合的拓扑结构;5应设置必要的数据库,数据库应为开放式的;6应采用用户登录操作管理,实行分级的操作权限;7重要防护目标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服务器及网络核心交换设备宜采用双机热切换互为备用的冗余方式;8系统应提供离线分析用的报表功能,包括报警记录、事件记录和人员档案,操作人员可选择和过滤报表数据;9系统可提供动态报表书写器模块,允许用户创建自定义报表;10重要部门应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信息传输系统,安防监控室应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专用通信联络;11应预留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
54、连接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计算机;12应留有向外部公安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13可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以实现更大规模的智能化系统集成。5.3入侵报警系统5.3.1根据各类建筑安全防范部位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应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5.3.2入侵报警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漏报警,少误报警;2采用纵深防护;3具有防拆及防破坏功能;4系统可以自检;5探测无盲区;6具有模式鉴别功能;7与实体防护系统有机结合;8适应当地的物理与环境条件。5.3.3入侵报警系统应包括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控制显示、处理、记录设备。前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探测器,当采用多个探测
55、器探测同一区域时,探测器应具有不同的探测原理;传输设备包括电缆或数据采集和处理器(或地址编解码器发射接收装置);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或中央控制台,控制器中央控制台应包含控制主板、电源、声光指示、编程、记录装置以及信号通信接口等。5.3.4入侵报警系统应对下列可能的入侵行为进行准确、实时的探测并产生报警状态:1打开门、窗、空调百叶窗等;2用暴力通过门、窗、天花板、墙及其它建筑结构;3破碎玻璃;4在建筑物内部移动;5接触或接近保险柜或重要物品;6紧急报警装置的触发。5.3.5入侵探测器的设置应远离影响探测器工作的电磁辐射、声能、热辐射、光辐射气象条件等环境,或采取防护措施。5.3.6影响室外探测器工
56、作的地形地貌、植被、土壤与铺装地面、野生动物、本底噪声、天气与气候等环境,应在布点时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5.3.7室内入侵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周界防护的探测器宜选用:机电探测器、红外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电容型探10 测器、光纤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类型;2用于室内运动的探测器宜选用:微波探测器、微波红外双鉴探测器、视频移动探测器、超声探测器、声控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等类型;3用于接近实物目标的探测器宜选用:电容型探测器、压力探测器、光纤探测器等类型;4用于出入口部位的探测器宜选用:微波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复合探测器、磁开关探测器等类型。5.3.8室外入侵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
57、规定:1用于地下埋设的探测器宜选用:压力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磁场探测器、泄漏电缆探测器、光纤探测器等类型;2用于与屏障有关的探测器宜选用:栅栏扰动探测器、机械压力探测器、张力探测器、电场探测器等类型;3独立设置的探测器宜选用: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复合探测器、视频移动探测器等类型。5.3.9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对探测器应设为一个独立防区;2周界的每个独立防区长度不应大于 200m;3防护对象应在入侵探测器的有效探测范围内。探测器覆盖范围边缘与防护对象间的距离宜大于 5m;4当多个探测器的探测范围交叉覆盖时,应避免相互干扰。5.3.10控制器除应符合防盗报警
58、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有关规定外,尚应具有如下功能:1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撤布防;2应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及时发出故障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3应具有防破坏功能,当探测器被拆或线路被切断时,系统应发出报警;4应能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有关警情数据,并提供与其它子系统联动的控制接口信号;5在重要区域和部位发出报警时,应能对报警现场的情况进行复核;6应自成网络,可独立运行,有输出接口,可用手动、自动方式向外报警;7根据需要,系统除应具有本地报警功能外,还宜具有异地报警功能。5.3.11入侵报警系统应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5.3.
59、12入侵报警系统应与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安防监控室联网,满足安防监控室对该系统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的有关要求。5.3.13入侵报警系统设计除按照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及其它现行国家规范的规定。5.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5.4.1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和记录,并可提供对各类报臀信号及时、迅速和可靠的复核手段。5.4.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由下列部分组成:1摄像机及镜头;2照明系统;3信号传输系统;4同步系统;5画面处理系统:11 6视频切换控制系统;7视频监视器;8视频记录系统。5.4.3视频安防监
60、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摄像机在标准照度情况下,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5.4.3-1要求。表5.4.3-1系统技术指标指标项目模拟复合视频信号幅度黑白摄像机水平清晰度彩色摄像机水平清晰度回放图像中心水平清晰度灰度指标值1VPP3dB500线330线270线8级模拟摄像机信噪比45dB数字视频信号单路画面像素数量数字视频信号单路基本帧率系统峰值信噪比(PSNR)数字音视频记录失步704X576(D1)25fps32dB1s2摄像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视频安防监控图像质量不应低于表 5.4.3-2中 4级的要求,回放图像质量不应低于表 5.4.3-2中 3级的要求。表5.4.3-2五级损伤制评分图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手机充电器转换连接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哈密瓜馅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防滑腰里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KD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皮棉清理机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石英或云母填充塑料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标识牌的制作与安装方案
- 依法行驶拒绝超载
- 工程费率招标文件模板汇编方案详解
- 舞蹈国庆节活动方案
- 《法学第一课》读后感
- 森林防火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 从消费文化角度解读波普艺术的特征
- 公司电梯安全总监、电梯安全员岗位职责
- 物业保洁员劳务合同2篇
- 国有土地上房屋装修备案申请表
- 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小红帽》(人音版)
- 重庆建筑工程资料全套表格年
- GB/T 23221-2008烤烟栽培技术规程
- GB/T 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
-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Word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