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_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_第1页
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_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_第2页
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_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_第3页
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_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_第4页
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_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等教育心理学 2004 2015 问答题整理2015 TOC o 1-5 h z 、 p5 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答:、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 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高校德育 、 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 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 P89 简述学习策略的主要构成。答: 学习策略 (又称策略性知识 、 策略 ) 包括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一) 认知策略 (加工信息的方法技术, 助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 复述策略( 如画线 )、 精细加工策略( 如做笔记、 记忆术 )、 组织策略 (如列提纲 、 利用图形表格)( 二 ) 元认知

2、策略( 是对认知的认知策略 , 适用于思维过程 ): 计划策略 、 监视策略 、 调节策略(三 ) 资源管理策略 : 时间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 社会资源利用策略。三、 简述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答: 新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师, 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中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2 分 )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 这时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关注情境阶段(2 分 )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了脚跟时 , 便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1 分 ) TOC o 1-5 h z 当教

3、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 , 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关注学生阶段。 这时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认识到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与情感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式。四 、 p45 论述 :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我。答:、 积极悦纳自我: 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 ; 喜欢自己 、 肯定自己 。、 理智对待自我: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 理智看待长短处, 冷静对待得失。3 、 乐观憧憬自我: 树立远大志向乐观生活态度五、 王在中小学阶段一直名列前茅, 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未进入喜欢的专业 。 进大学后 , 对学习不适应 , 成

4、绩不理想。 他越来越怀疑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 变得厌学 、 经常逃课 。 问 : 1 、 p175 该生对自己不适应大学学习做出了何 TOC o 1-5 h z 种归因?内控型:成功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外控型: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压力及运气等外部因素。答: 韦纳 weine 对结果的归因分为 三维度 ( 内部和外部归因 , 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 , 可控和不可控归因 ) 六因素( 能力高低 、 努力程度 、 任务难易 、 运气 ( 机遇 ) 好坏 、身心状态 、 外界环境等)该生归因于个人能力 ( 内部稳定不可控归因 )p179 怎样帮助该生激发学习动机, 改变学习态度?、启

5、发式教学 , 增加学习任务趣味性、 控制动机水平( 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妥善奖惩、指导归因、设置合理目标、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7、利用竞争与合作8、 增强自我效能感2014一、p58简述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条件。答: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材料的逻辑意义是指学习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 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谓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 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类似于学习动机、积极性等。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6、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 观念。二、p14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答:1、有关的知识经验。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心理 准备状态(陆钦斯量杯实验),有时助于问题解决,有时 妨碍。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 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表征方式:如果从问题(给定、目标、障碍)是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存在有障 碍”的观点来看,问题的 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存在许 多途径,其中只有一条或几条是通向问题解决的途径。而所有的这些途径所形成的空间即问题空间”,而解决问题者对于此空间的 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可能的操作”及操 作的限制”

7、进行重组编码,印形成了问题的表征4、酝酿效应。暂停思考,之后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方法 。5、原型启发。原型是指对解决新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以作为原型。(如鲁班被丝茅草割破手发明锯子)。6、情绪和动机状态。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水平高, 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 ;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 ,中等 的动机水平效率最高 ;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 ,偏低 动机水平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 线)三、P44简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 。(一)全面地认识自我。1、通过他人认识自我。2、通过 自己认识自我。(二)正确对待自我。1、积极悦纳自我: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 ;

8、 喜欢自己 、 肯定自己 。 2 、 理智对待自我: 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 理智看待长短处, 冷静对待得失。 3 、 乐观 TOC o 1-5 h z 憧憬自我 : 树立远大志向 , 乐观生活态度。(三) 努力完善自我。 1 、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2、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3 、 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四 、 P251 论述 : 根据心理健康的标准, 谈谈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 无心理疾病; 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了解自我 , 悦纳自我 。 2 、 接受他人 , 善与人处 。 3 、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 4 、 适应社会生活。

9、5 、 热爱生活 ,乐于学习和工作, 6 、 人格完整和谐 。 7 、 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五、 p167 案例 : 某校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设立 “学分银行 ”, 可借贷分数, 但必须按期归还分数( 提升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 谈谈你对此举看法 。(一)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 。 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 :一是学习动机本身的强弱 ( 一般来说 , 学习动机越强极性越高 , 效果越佳 , 但动机强度过大, 学习者高度紧张焦虑 , 使效率降低。 应努力避免

10、动机过强或过弱 , 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 在其他因素恒定情况下 , 才能有限度的提高行为效果或效率 )。二是学习者行为的质量( 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学习行为才能发挥作用 )。、 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学习效果好, 增加成就感。、 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 其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习效果 。(二 ) 要想使学习由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 关键在于: TOC o 1-5 h z 、 改变学生成败体验, 获得学习成就感。、 改善学生知识能力 , 弥补其欠缺。2013一 、 P72 简述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 。具有更突出主观能

11、动性。、 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 2 、 内容有较大选择性 。学习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四)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二、简述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1、激活功能。2、定向功能。3、强化功能4、维持和调节功能。三、p44简述如何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答:(一)通过他人认识自我。1、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二)通过自己认识自我。1、自我比较。2、自己的表现和成果。3、自我反思四、p206论述怎样引导大学生学会维护好人际关系。1、避免争论。2、维护他人的自尊。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批评别人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批

12、评 前先提自己的错误;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 ;用启发而不 是命令的方式;给别人留面子。5、加强交往,密切关系。五、 P123 李老师新入职 , 准备近万字教案 。 例如 , 学习某概念罗列了 5 、 6 种解释 , 但没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反映不积极 , 李老师很没成就感。 督导也认为 , 内容虽多 , 知识学习的目的 、 教学目标不明确 , 对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习态度关注少, 仅执行教材。问 : 运用学习迁移的有关观点 , 对该教师改进教学的备课应注意什么提出建议。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 , 好的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当下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通过已

13、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当下知识 ,“ 为迁移而教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1 、 材料要具有时代性。 2、 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三 )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结构化 、 一体化 、 网络化原则。 (四)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1 、 知识的传授要遵从一般到个别 , 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 。 2 、 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五) 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 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 。、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 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 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知识 , 帮助学生积累迁移的经验; 当学生具有了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 并具有丰富的迁移体验以后 , 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

14、独立分析概括的能力 ;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2012一 、 p168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 。 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学习动机本身的强弱( 一般来说 , 学习动机越强 , 积极性越高 , 效果越佳 , 但动机强度过大, 学习者高度紧张焦虑 , 使效率降低。 应努力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 , 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 在其他因素恒定情况下 , 才能有限度的提高行为效果或效率 )。二是学习者行为的质量( 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

15、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学习行为才能发挥作用 )。、 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 其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 习效果关键在(二 ) 要想使学习由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于:、 改变学生成败体验, 获得学习成就感。、 改善学生知识能力 , 弥补其欠缺。二 、 P251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 。1 、 了解自我 , 悦纳自我 。 2 、 接受他人 , 善与人处 。 3 、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 4 、 适应社会生活。 5 、 热爱生活 ,乐于学习和工作, 6 、 人格完整和谐 。 7 、 心理行为特点符 TOC o 1-5 h z 合年龄特征。P

16、288 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答 : 家长的代理人,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的楷模, 管理者, 心理医生 , 朋友和知己者。p123 论述 : 课堂教学中 , 教师如何通过知识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 , 好的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当下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当下知识 ,“ 为迁移而教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1 、 材料要具有时代性。 2、 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结构化 、 一体化 、 网络化原(三 )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则。 ( 四)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 1 、 知识的传授要遵从一般到个别 , 抽象到

17、具体的组织原则 。 2 、 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五) 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 1、 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 。2 、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 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 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知识 , 帮助学生积累迁移的经验; 当学生具有了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 并具 TOC o 1-5 h z 有丰富的迁移体验以后 , 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概括的能力 ;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五、 p44 、 p175 案例分析 : 王军期末考挂科, 他学习很努力 , 这结果很没面子 , 他一方面对同学开玩笑敏感,一方面自信心时起时伏, 学习效率降低。试述

18、怎样引导王军开展自我教育 , 正确认识自己 、 对待自己 , 身心健康地完成好学习 。答:习得性无助感( 将失败归因于能力 , 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和运气 ): 1 、 动机降低 , 2 、 认知出现障碍3 、 情绪失调自我效能感: 两个影响因素即个体成败的经验和个体的归因方式全面地认识自我。 1 、 通过他人认识自我。 2、 通过 TOC o 1-5 h z 自己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 1 、 积极悦纳自我: 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 ; 喜欢自己 、 肯定自己 。 2 、 理智对待自我: 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 理智看待长短处, 冷静对待得失。 3 、 乐观憧憬自我 : 树立远大志向 , 乐观生活

19、态度。努力完善自我。 1 、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2、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 3 、 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2011p150 有效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水平的措施。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思维策略养成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p274 高校心理咨询要遵循哪些原则 。.保密原则2 、 信赖性原则 3 、 教育性原则 4 、 主体性原则 5 、 时间限定原则三 、 简述影响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因素 。答案一 :思想品质 。 有道德修养, 言行一致 , 以身作则 , 为人师表。 TOC o 1-5 h z 知识水平 。 有真才识学 , 知识丰富 , 精

20、通所教学科。教学能力 。 教学方法好, 讲课生动 , 教学效果好。工作热情 。 热爱教育事业, 关心学生 , 师生关系融洽。工作态度 。 工作认真 , 要求学生严格 , 治学严谨 , 诲人不 倦。工作作风 。 平易近人 , 处事公正 , 作风民主 。答案二 :、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渊博的只是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基本条件 。、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良好的仪表、 生活作风和习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严格要求自己, 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p44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 ; 喜欢自己 、 肯定自己 。、 理智对待自我: 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 理智看待

21、长短处, 冷静对待得失。3 、 乐观憧憬自我: 树立远大志向乐观生活态度p243 论述 : 针对违反纪律、 打群架 、 顶撞老师等不良行为 , 老师应如何帮助矫正不良行为 。学生不良品行矫正的心理动机。、了解不良动机、纠正认知障碍、克服习惯惰性、克服自卑心理、抵制外界诱惑、针对差异 , 因材施教不良品行矫正的几种常用方法、防范协约法、表征性奖励法、强化暂停法、过错矫正法、榜样示范法p204 案例分析 : 上学后 , 为和同学搞好关系不被孤立, 尽管不富裕也一起玩游戏下馆子 。 谈谈大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 。一 )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

22、、合理对待批评(二) 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1 、 避免争论 。 2、 维护他人的自尊 。 3 、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 、 学会批评 : 批评别人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 批评前先提自己的错误; 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 用启发而不是命令的方式 ; 给别人留面子 。 5 、 加强交往 , 密切关系 。2010p38 大学生自我体验有哪些特点 。、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波动性、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与情境性、自尊感与自卑感相互交织 TOC o 1-5 h z 、 简述皮亚杰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结合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感知运动 ( 0-2 ) -前运算 ( 2-6 、 7 ) -具体运算( 6 、7-1

23、1 、 12) -形式运算(11 、 12 及以后 )2-5 ( 处于前运算); 6-7 、 8 ( 具体运算前期 ); 8-10( 具体运算后期 ); 10-12 ( 形式运算 )儿童的道德判断 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一)“ 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 5 岁)。 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 、 规范行为的自觉性, 在亲子关系 、 同伴关系 、 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二)“ 权威阶段 ”或他律道德阶段(67、 8 岁)。 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 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 、 不可更改的 , 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三)“ 可

24、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 10 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 , 他们已经不把 TOC o 1-5 h z 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 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四)“ 公正阶段 ”或自律道德阶段(10 12 岁)。 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 , 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 、 平等P179 论述 : 谈谈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启发式教学 , 增加学习任务趣味性控制动机水平(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妥善奖惩指导归因设置合理目标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利用竞争与合作。增强自我效能感。、 P117 案例分析 : 小鸡 ( 幼儿 ) 觅食实验、( 苛

25、勒 ) 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学习迁移的观点 。 他们认为迁移发生的关键不在于掌握原理和经验的概括化 , 而在于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 “顿悟”。、 从研究分析视角看, 关系转换说与贾德的 “概括说 ”:第一 , 都强调迁移主体的认知因素在迁移中的关键性作用 ; 第二 , 都肯定了 “共同因素 ”是迁移产生的重要前提。2009一、 P179 简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启发式教学 , 增加学习任务趣味性控制动机水平(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妥善奖惩指导归因设置合理目标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利用竞争与合作。增强自我效能感二、p120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有效条件 。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已有

26、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定势的作用三、p147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1、有关的知识经验。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心理 准备状态(陆钦斯量杯实验),有时助于问题解决,有时 妨碍。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 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表征方式:如果从问题(给定、目标、障碍)是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存在有障 碍”的观点来看,问题的 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存在许 多途径,其中只有一条或几条是通向问题解决的途径。而所有的这些途径所形成的空间即问题空间”,而解决问题者对于此空间的 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可能的操作”及操 作的限制”进

27、行重组编码,印形成了问题的表征4、酝酿效应。暂停思考,之后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方法。5、原型启发。原型是指对解决新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以作为原型。(如鲁班被丝茅草割破手发明锯子)。6、情绪和动机状态。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水平高, 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 ;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 ,中等 的动机水平效率最高 ;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 ,偏低 动机水平下的工作效率最佳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 线)四、考纲107简述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一有利于概括。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 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反例又称否定例

28、证一有利于辨别。指不包含或只包含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二)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生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TOC o 1-5 h z ) 科学地进行比较。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应先进行同类比较, 以促进概括 , 明确内涵 。 再进行异类比较, 使相近概念分化出来。)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指导法 : 强调充分指导 , 接受学习 。发现法 : 重视学习过程, 强调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原理和原则 。有效教学主张 “有指导的发现法”。P150 论述 : 结合实际

29、谈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结合问题解决的 6 个影响因素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思维策略养成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 p201 大学生人际交往有什么特点 ?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特点 : 平等性 、 感情色彩浓厚 、 富于理想化 。原则 : 平等 ( 基本 )、 尊重 、 真诚 ( 最重要 )、 理解 、社会交换 ( 霍曼斯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合理对待批评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 1、 避免争论 。 2、 维护他人的自尊 。 3 、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 、 学会批评 :批评别人从称

30、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 批评前先提自己的错误 ; 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 用启发而不是命令的方式 ; 给别人留面子 。 5 、 加强交往 , 密切关系。2008一、 p62 班杜拉按观察学习的水平对观察学习的分类。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行为观察习得 ( 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 直接的观察学习 ( 简单模仿 )、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 ( 从示范者行为中获得一定行为规则或原理 )、 创造性观察学习 ( 从不同示范行为中抽取出不同行为特点 , 并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二 、 影响迁移的因素.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

31、定势的作用P178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个体成败的经验: 1、 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最主要因素 )。2 、 替代性经验个体的归因方式p231 道德情感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品德 : 知情行意、激发、 引导道德认识、调节、 控制道德行为五 、 论述 : 结合教学实际 , 谈谈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启发式教学 , 增加学习任务趣味性控制动机水平( 耶克斯- 多德森定律)妥善奖惩指导归因设置合理目标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TOC o 1-5 h z 利用竞争与合作。增强自我效能感。六 、 p264p36 概括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谈谈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生物遗传因素、 环境因

32、素 : 社会 、 学校 、 家庭、 生活事件因素、 个体因素如何促进 :、 改革传统教育观念, 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环境、 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学习辅导 、 生活辅导 、 生涯辅导 。 形成教育合力 ,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 开展心理咨询。 提倡全员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与互助机制、 利用网络开展心理教育 , 大力提倡网络道德、 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毕业教育两大环节 。、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 因材施教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业余活动 , 发展社会交往 。2007一、 P251 简述心

33、理健康的标准 。 TOC o 1-5 h z 心理健康 : 无心理疾病; 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了解自我 , 悦纳自我 。 2 、 接受他人 , 善与人处 。 3 、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 4 、 适应社会生活。 5 、 热爱生活 ,乐于学习和工作, 6 、 人格完整和谐 。 7 、 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二 、 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 大多数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一致。 自我认识 、 体验和调控基本是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 。总体上随年级上升而发展。 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 “转折期 ”, 自我认识 、 自我调控的发展较低, 自我体验最为强烈;

34、 大学一 、 二、 四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 表现为政治方面的改革 、 民主 、竞争意识 ; 求知方面的成才、 探索 、 创造意识 ; 思想品德方面的道德、 审美意识 ; 行为方面的参与、 社交意识等。三 、 简述教师的角色。家长的代理人,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的楷模 , 管理者 , 心理医生 , 朋友和知己者。四、 考纲 p48 论述 : 加涅依据学习结果对学习的分类及意义、 智慧技能: 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认知策略: 调节和控制自己注意、 学习 、 记忆 、 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 是对个体认知活动的监控。、 言语信息 : 学会陈述观念的

35、能力 。、 动作技能 : 平稳而流畅 、 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 5 、 态度 : 影响个人对人、 物或事件的选择倾向 。五 .P44 大学生过分敏感或自我中心。 试述如何引导其全面认识自我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引导 :( 一 ) 全面地认识自我。 一是 通过他人认识自我。、 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 。 2 、 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 、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二是 通过自己认识自我。 1 、 自我比较 。 2 、 自己的表现和成果。 3 、自我反思正确对待自我。 1 、 积极悦纳自我: 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 ; 喜欢自己 、 肯定自己 。 2 、 理智对待自我:

36、 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 理智看待长短处, 冷静对待得失。 3 、 乐观 TOC o 1-5 h z 憧憬自我 : 树立远大志向 , 乐观生活态度。努力完善自我。 1 、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2、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3 、 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人际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合理对待批评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1 、 避免争论 。 2、 维护他人的自尊 。 3 、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 、 学会批评 : 批评别人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 批评前先提自己的错误; 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 用启发而不是命

37、令的方式 ; 给别人留面子 。 5 、 加强交往 , 密切关系 。2006一、 P134 简述创造的分类及意义。按创造力从萌芽到形成过程 分为前创造力(准备或萌芽阶段 )、 潜创造力 ( 是对创造力的广义理解 。 对个人是独特的 , 但是已被人类发现的成果) 和真创造力 ( 是对创造力的狭义理解 。 具有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创造结果)按人们解决问题的新颖 、 独特程度 分为初级 (对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 不涉及社会价值)、 中级 ( 经过模仿, 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建组织材料、 加工产生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 高级 ( 经过长期研究所产生的非凡创造, 在某一领域作

38、出自己独到贡献, 推动社会或人类文明进步 )创造性思维分为相对创造性思维和绝对创造性思维二者关系为 : 1 绝对创造性思维包含于相对创造性思维之中 2 相对创造性思维和绝对创造性思维的判别方法不同 。 相对创造性思维的判定可由思维者自己完成 。3 相对创造性思维对绝对创造性思维的促进作用敏感性 、 独特性 、 流畅性 、 灵活性 、 精确性和变通性是典型的创造性思维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其中尤以流畅性、 变通性和独特性为主( 四) 差异性创造思维、 探索式创新思维 、 优化式创新思维 、 否定型创新思维P72 简述大学生学习主要特点 。(一) 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 。( 二) 具有更突出主观能

39、动性。 1 、 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2 、 内容有较大选择性 。(三 ) 学习的途径具有多样性。( 四 ) 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P251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 了解自我 , 悦纳自我 。 2 、 接受他人 , 善与人处 。 3 、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 4 、 适应社会生活。 5 、 热爱生活 ,乐于学习和工作, 6 、 人格完整和谐 。 7 、 心理行为特点符 TOC o 1-5 h z 合年龄特征。四 、 简述教师的角色。 家长的代理人, 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 管理者 , 心理医生 , 朋友和知己者。五、 论述 : 如何使大学生学会迁移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40、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 , 好的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当下的知识 , 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当下知识 ,“ 为迁移而教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1 、 材料要具有时代性。 2、 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三 )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结构化 、 一体化 、 网络化原则。 ( 四)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 1 、 知识的传授要遵从一般2 、 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到个别 , 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 横向联系 。(五) 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 1、 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 。2 、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 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 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知识 ,

41、 帮助学生积累迁移的经验; 当学生具有了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 , 并具有丰富的迁移体验以后 , 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概括的能力 ;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六.大学生为自己身高长相而烦恼, 试述如何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 。全面地认识自我。 一是 通过他人认识自我。 1 、 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 。 2 、 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 3 、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二是 通过自己认识自我 。 1 、 自我比较 。 2 、 自己的表现和成果。 3 、 自我反思正确对待自我。 1 、 积极悦纳自我: 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 ; 喜欢自己 、 肯定自己 。 2 、

42、 理智对待自我: 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 理智看待长短处, 冷静对待得失。 3 、 乐观憧憬自我 : 树立远大志向 , 乐观生活态度。努力完善自我。 1 、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2、 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 3 、 培养健康的自尊心2005一 、 考纲 p122 简述有效复习的方法 。复习时机要得当 。 遗忘的规律是 “先快后慢 ”, 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以前及时进行。复习方法要合理。 1 、 分散复习 (时间短次数多 ) 降低疲劳感 , 减少前摄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 优于集中复习 。2 、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重复阅读。 3 、 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

43、 。复习次数要适宜。 过度学习指学习刚好成诵后的附 TOC o 1-5 h z 加学习, 熟练程度达到150% 时记忆效果最好。二 、 考纲 p165 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 大多数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一致。 自我认识 、 体验和调控基本是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 。总体上随年级上升而发展。 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 “转折期 ”, 自我认识 、 自我调控的发展较低, 自我体验最为强烈; 大学一 、 二、 四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 表现为政治方面的改革 、 民主 、竞争意识 ; 求知方面的成才、 探索 、 创造意识 ; 思想品德方面的道

44、德、 审美意识 ; 行为方面的参与、 社交意识等。三、 P251 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 、 了解自我 , 悦纳自我 。 2 、 接受他人 , 善与人处 。 3 、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 4 、 适应社会生活。 5 、 热爱生活 ,乐于学习和工作, 6 、 人格完整和谐 。 7 、 心理行为特点符 TOC o 1-5 h z 合年龄特征。四 、 简述教师的角色。家长的代理人, 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的楷模 , 管理者 , 心理医生 , 朋友和知己者。五 、 论述 : 有的学校在考前树立倒计时牌 , 提醒学生抓紧时间 。 请用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分析此做法 。(一)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45、的关系 。1 、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 。 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 :一是 学习动机本身的强弱 ( 一般来说 , 学习动机越强 , 积极性越高 , 效果越佳 , 但动机强度过大, 学习者高度紧张焦虑 , 使效率降低。 应努力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 , 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 在其他因素恒定情况下 , 才能有限度)。二是学习者行为的质量(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学习行为才能发挥作 用)。2、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其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习效果。(二)要

46、想使学习由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1、改变学生成败体验,获得学习成就感。2、改善学生知识能力,弥补其欠缺。六、P211试述品德的结构及对学校思想教育的启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有机构成的。(一)分别理解:道德认识:人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的真假、美丑、善恶表现生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 的判断与评价。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一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动机一道德动机推动人们产 生道德行为。道德情感: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道德行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由来的对

47、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道德意志:伴随道德行为发生,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 坚决地执行由道德动机引起的道德行为决定的一系列内部心理过程。(二)四者关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在品德结构中具有支配地位和主导作 用。1、道德认识作为开端,提供认识上的依据,为整个品德心 理结构奠定基础。2、道德行为作为品德形成的终末环节,作为其他品德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品德心理 成分进行检验、巩固和调节。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作为中间环节,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1、道德认识只有同相应的道德情感发生共鸣才能激发动 机,推动道德行为发生。2、道德认识产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德认识倾向。3、道德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