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探讨_第1页
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探讨_第2页
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探讨_第3页
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探讨_第4页
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维普资讯 第 1卷 第 3期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112OO5年 o6月ChineseJournalofUndergroundSpaceandEn leeriIlgJan2OO5文章编号:167308362005)03034304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探讨陈志龙 ,姜 毅 ,茹 文(1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 210007;2杭州市钱江新城管委会,杭州 310000)摘 要:中心区交通拥堵、停车困难是世界许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我 国城市中心区 的地下停车设施利用率普遍不高。文章从解决中心区静态交通入手,提 出了地下停车系统的 概念,针对地下停车系统的形成条件、布局形态、选址及

2、管理措施等作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系统;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41l 3文献标识码:AProbe into the Underground Parking System in Downtown Areas of CitiesCHEN Zhilong,JIANG Yi,RU Wen2(1Enafneeri InstituteofErneerine Corm 。PLA UnivofSd&Tech,Noing 210007, ;2Manag tcommiteeNew 砚 CBD of胁 City,Hmemou310000,Chna)Ab 删 :Nowadaysmanybigci

3、tiesintheworldencounterthes叮 problems tragicjam andthedifcultyinparkmsIn China。the underground rkins system in downtown aI脚 of citiesis generaly notsuficiently usedIn thispaper。sta J1gwith s0lvi】1gthe problem of the pa in downtown areas,the conc tof unrgroand parking system is putforwardandtheformin

4、gconditions。layout。siteselectionandnmnagealentineas ftheourKie 峨 system indowntownaDeas are inve gatedK句 Ords:downtown areas;underground 曲 g system;prognml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停车困难是世界许多大 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停车设施的建设始终无法 赶上汽车保有量增加的步伐。当前。开发地下空间 解决“城市综合症”已成共识,但城市地下停车场的 建设常常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城市“停车难”依 然存在;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地下停车场多半处于 闲置状态。据调查

5、,上海中心区的公共停车场充满 度不到 30,低 的甚至不到 5,可 以容纳 600台 小汽车的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经常是空荡荡的。 除了收费因素以外,地下停车场得不到充分利用的 另一重要原因是使用不方便,所以有必要对地下停 车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进行深入的探讨。1 地下停车系统的概念地下停车系统是指由若干个通过连通等手段而联系在一起的地下机动车停车场(库)及其配套 设施组成的整体,具有停车、管理、服务、辅助等综 合功能 。2 地下停车系统形成的条件(1)高密度、紧凑型的中心区,高强度的地面开 发,使相邻地块的地下停车设施易于连通城市中心 区高强度的开发,在带来地面设施之间良好联系的同时,也要求将绝大

6、部分停车设施置于地下,即高密度的城市开发产生高密度的地下停车设施,这使 得连通较易实现。(2)业主有对提高其地下停车设施利用率的需求;业主希望其投资较大的地下停车设施能产生效 益,以便尽快收回投资,这就需要吸引非本单位的 停车,而地下停车设施之间的相互共享利用只有通收稿日期 ,200504-12修改稿 )作者简介:陈志龙 (1964-),江苏人,男,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 院人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 事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维普资讯 344地下 空 问 与工 程 学报第 1卷过直接连通才能方便实现。中心区地面建筑紧密 的功能联系也为地下停车设施的连通共享提供了 客观条件

7、。此外,结合中心区地铁车站、公共绿地 等布置的公共停车场将调节停车系统各个单元的 停车供给和需求。(3)地下停车设施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3 地下停车系统的优越性(1)停车共享 :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物有不同 的停车高峰时、高峰 13甚至高峰季,相邻建筑物可 以共用一个停车设施,同时用户只需停车一次就可 以进入多座建筑,例如夜间餐厅和娱乐的停车需求 可利用邻近的白天办公停车位来满足,从而充分利 用停车设施。(2)减小单个地下停车库的规模 ,提高其充满 度,进而缩短投资回报周期。(3)减少出入口数量 ,简化出人口附近的交通 组织,方便使用者。对坐落在主干道附近建筑物的 配建地下车库,其出人口通常不

8、得不直接面对主干 道,这是造成“节点堵塞”的重要原因。形成地下停 车系统后,地下停 车库将不再单独设出人口,而使 用地下停车系统的共同出入口。(4)如果在中心区边缘设置地下停车系统的进 出通道,把以中心区为起点和终点的大部分动态交 通引入地下,再结合适当的中心区过境交通政策, 综合解决中心区内部车辆“行”与“停”的问题,使中 心区动、静态交通相协调,并且可以极大地改善中 心区内部景观、生态环境。这是其他停车方式所不 可取代的优越性。巴黎的德芳斯地区就是一个很 好的范例。(5)对于解决 CBD的停车问题 ,要避免两种极 端。一是从停车者角度出发,停车设施离出行目的 地越近越好。这将增加城市道路的

9、交通拥挤,对城 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不高。二是将停车设施全部 建在 CBD的边缘,这虽然能减少 CBD地 区的交通 流量,也减少了便利性,从而伤害了 CBD的经济活 力,会导致商业和其它活动向其它地区转移。最好 的方案是在这两种极端之问找到一种平衡。而地 下停车系统正是实现这种平衡的方式之一,在不增 加中心区内部道路车流量的情况下,利用地下停车 系统可以方便地接近出行目的地。4 地下停车系统的主要布局形态地下停车系统的平面形态与中心区的空问形态、路网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城市空问布 局形态与路网结构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 面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和道路提出了需求,另一方 面,道路交通网络也

10、引导或影响周边土地利用形 态,这一点在规划建设地铁的城市表现尤为明显, 地铁沿线吸引了更多的居住与商业设施,地 价升 高。上述二者共同引发了停车需求,而地下停车设 施的布局总是受到地面土地利用状况决定性的影 响,地下停车系统的布局形态与中心区空间结构、 路网结构形态的关系是被动的。地下停车场系统的平面布局主要有辐射状、环 状、脊状和网格状等形态。这主要是受到中心区城 市结构、路网形态的影响。不同城市结构的中心区 形成不同形态的地下停车场系统,例如团装结构的 中心区可以采用环状、网格状的地下停车场系统, 辐射状地下停车场系统更适合开敞型的中心区,而 脊状形态的地下停车场系统在带状组团式的中心 区

11、最易实现。41 辐射状布局“开敞空间”(openspace)是当今城市规划与建 设中最重要的一种空间类型,它具有 人文或自然特 质,不仅是生态 和景观上的需要,也 是社会与文化 发展的需要,所 以这些广场、公园或绿地所在的区 域往往形成这座城市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如伦敦的 海德公园、上海的人民广场等。中心区开敞的广场 或绿地为修建大型的地下公共停车场提供了条件, 这使得地下停车可以成为中心区的主要(甚至是唯 一 )的停车方式。大型地下公共停车场 (容量超过 500台)与周围的小型地下车库相连通 ,并在时间 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建立相互联系,形成以大型地下 公共停车场为主,向四周呈辐射状的地下停车系统

12、 (如图 1所示 )。E_ 、D图 1 辐射状的地下停车系统示意图 (G:公共停车场 A、B、C、D、E、F:小型车库)Fig1 Underground system ofradiation type(G:Publiclot,A,B,C,D,E,Fsmalgarages)地下公共停车场与周围建筑物的附建式地下 停车库在空间维度上建立“一对多”的联系,即公共 停车场与附建式车库相连通,而附建式车库相互之维普资讯 2O05年第 3期陈志龙,等: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 系统规划探讨345间不作连通。在时间维度上建立起“调剂互补”的 联系,即在一段时间内,公共停车场向附建式车库 开放,另一段时间内各附建式

13、车库向公共停车场开 放,如在工作 13公共停车场向周围附建式的小型车 库开放,以满足公务、商务停车的需要,在非工作日 (双休日,节假 13)附建式小型车库向公共停车场开f ,I 、I I L-l一- I1。 一- l :=放,以满足娱乐、休闲停车的需要。42 环形布局对于新建的城市中心区,非常有利于大规模的 地上、地下整体开发,便于将不同地块下的多个停 车场连结形成停车场网络,并根据地域大小,形成 一 个或若干个单向环形的地下停车系统。图 2 杭州钱江新城地 F停车 系统规划图Fig2 Plan血【1gforundergroundparkingsystem in xi鹏leng,Qianjia

14、ng,Zejig例如 “杭 州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 被取消,停车行为一部分转移到附近地区,更多的 划”l2中,根据建筑总量测算,按照国家关于停车配 可被吸引到地下。沿步行街两侧地下布置停车场, 建规定要求计算,核心区需 34000个停车位。考虑 形成脊状的地下停车系统 (如图 4所示)。车辆出 其中 10做地面临时停车,则核心区需地下停车 人口设在中心区外侧次要道路上,人员出入口设在 位 301300个,折合约 90120万 m2的地下停车库, 步行街上,或与过街地下步道相连通。对于带状组 为了提高车库的停放使用效率,避免各单位独立设 团式结构的中心区,脊状的地下停车系统增加了中 地下车

15、库而造成地块内车库出入口过多的现象,规 心区内各组团功能上的联系,例如珠海莲花路地下 划在不穿越城市道路的原则下,将同一街区内的地 停车系统l3(如图 5所示)。下车库用单向环形通道连通,形成小环型独立系统(如图2所示),图3为中关村地下停车系统图。图 3 中关村地下停车系统规划图Fig3 Pla彻 ing for underground parkjng systemin Zhortgguancun43 脊状布局 在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地面往往实行“中心区步行制”,即把车流、人流集中,地面交通组织困难 的主要街道设为步行街。这些地段通常商业发达, 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实行步行制后,地面停车方式fI

16、f If图 4 脊状的地下停车系统示意图Fig4 Unde uIld parking system ofbackbone type44 网状布局 在缺乏大面积公共广场或绿地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停车设施一般以建筑物附建地下停车库为多, 地下公共停车场一般只能布置在道路下,且容量不大。与这种城市结构相适应的地下停车系统,宜在 中心区核缘环路附近设置容量较大的地下停车场,以作长时停车用,并可与中心区内已有的地下停车 库作单向连通。中心区内的小型地下车库具备条 件时相互连通,以相互调剂分配车流,配备先进的 停车诱导系统 (PGIS),形成网状的地下停车系统维普资讯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第 1卷(如图 6所

17、示)。图 7为加拿大在地铁站附近形成的地下停车场系统。一 - , ,、图 5 珠海市莲花路地下停车系统示意图Fig5 Underground system in Lianhua Road,ZhuhaiCity图 6 网状形态的地下停车系统Fig6 Underground system ofNetwork type图 7 沿地铁枢纽两侧布置的网格状地下停车场系统 (加拿大)Fig7 Ur Dund pa出 ng system ofnetwork typealong the metro terminal中心区内的地铁枢纽一直是停车需求旺盛的 地区,不仅需要为停车换乘系统 (ParkandRide)

18、提 供足够的车位,而且地铁带来的人流促进了沿街商 铺的兴旺进而产生新的停车需求。地铁枢纽既是 区域内经济活力的源点,也是布置具有商业、交通、 娱乐等多功能的地下综合体的良好选择,所以与地 铁枢纽结合建设的地下停车设施往往运营良好。大型公共建筑的配建停车设施建设是网格状 地下停车场系统规划的核心,其建设要保证有足 够的停车容量,在布置上要结合商业区的具体情 况,尽量做到出入方便,并且不妨碍周围正常交 通通畅,并与建筑的功能、景观相结合。如德国的 哈根市文化中心,该文化中心由博物馆、电影院、 会议大楼等一系列停车吸引点构成,但又未形成 团状商业区那样的密集情况。在停车问题的解决 上,一方面设一些大

19、型的停车吸引点,如博物馆 等设置了配建停车设施,另一方面,又在中心区内 建设了大型停车场,使停车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 决。5 地下停车系统的选址及管理51 地下停车系统的选址 干线道路、铁路网络、交通枢纽、城市绿地等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 J,其空间位置也是地下停车 系统选址的主要依据。中心区交通枢纽附近往往 聚集了许多商业设施,相应地产生更多的停车需 求,而中心区交通枢纽地下化成为地下停车场建设 的契机。地下停车场设置在中心区内由地铁、地下 公交车站等组成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中,经过连通 后可以形成地下停车系统。结合地下商业街布置地下停车场,使商业与停 车联为一体,相互促进,方便 了停车人流直接进

20、入 商业区和地面空间,为单调乏味的地下停车空间增 添趣味、注入活力。中心区广场、公共绿地下可布置公共停车场, 成为整个地下停车系统的“关节”和“纽带”。52 地下停车系统的管理 地下停车系统规模较大,且可能涉及不同使用性质(私有或公共)的停车设施,所 以以自动化管理 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管理。在地面主要是停车信 息诱导系统,包括标志和信号系统,用以清晰地显 示各个停车库与地面建筑的对应位置,实时显示各 停车库充满情况,让驾车人方便地找到出入口,并 在进入地下停车系统前对自己的停车路线了然于 胸。在市区各主要道路出入口向司机分发中心区 停车手册,提供停车电话服务。在地下停车系统内 部采用智能管理

21、系统。引导、进出泊位、计时、交费 等将由计算机系统控制完成。(下转第 362页 )维普资讯 362地 下空 问与工 程 学 报第 1卷个节点状态为一1的点,则,=0, =一1,由多边形顶点等情形。实践证明,该方法对各种实心节点序列和交点序列的匹配关系有:P,一 c q,可多边形的各种相交方式都是适应和通用的,其可 以以找到节点序列 Q中的节点 q,此时必有幻川应用的情况的复杂程度已超出了流形方法的要求,= 0o可应用于其它领域的多边形求交的相关问题。 接第步 ,此时公共交集的搜索方向沿节点序列 Q前进,并按与的过程直至前进到由参考文献:st,e记录的交点位置得到一个相交公共区域。再对交点序列中

22、未使用过的元素进行新的判断寻找1 王芝银 ,王思敬,杨志法岩石大变形分析的流形方法其它的公共交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5):3994042 张国新 ,王光纶,裴觉民基于流形方法的结构体破坏 如果遍历节点序列与都未出现满足 0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3):281287且概 + =O(或 kqj=0且+l:0)的一对节点 ,3 莫海鸿 ,陈尤雯 流形法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则两多边形无相交的公共区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8(9):4853 如果找到的所有满足 kP 0且 kP =0 的一对节点 P 与 P 构成的线段 P P 的中点 都不在对方区域内。则两多边形无相交的公共区 域。由上述基本过程则可严格地对任意实心多边 形的任意相交方式进行判别而得到它们的相交区 域。4 结束语本文方法以节点操作为核心,涉及的概念简 单,引入的判别参数少,易于计算机程序的实现。 方法不作任何近似处理,得到的结果是准确的。同时,它用很简单的方式避开了求交运算中较难处理的布尔运算的奇异问题,如重叠边,边与边相交于(上接第 346页)对于中心区内分期开发的建筑物, 其配建的地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