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20150303_第1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20150303_第2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20150303_第3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20150303_第4页
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培训2015030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员工入职安全(nqun)教育培训汽车(qch)板推进处综合室主讲:姚辉2015年3月3日共三十三页一、为什么要进行新员工入职安全教育(jioy)二、安全的定义三、安全条件与安全状况四、安全生产方针五、员工安全生产职责、权利和义务六、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七、安全色与安全标志八、作业现场安全基本知识共三十三页当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时,生活就是在“1”后面加“0”,后面加的“0”越多,说明事业越成功、家庭越幸福。倘若人的生命不存在(cnzi)了,那后面加现金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关注(gunzh)安全 关爱生命共三十三页一、为什么要进行新员工入职安全(nqun)教育1、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国家

2、法律法规的要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2、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xqi);3、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共三十三页安全生产(shngchn)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nqun)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

3、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共三十三页海因里希法则(fz)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shngchn)过程中,每发生3

4、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共三十三页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定义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k un sh w)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定义2: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定义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

5、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二、安全(nqun)的定义共三十三页所以可以把“安全”理解为“一种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正确了解了“安全”的定义后,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状态,要安全就要一直(yzh)保持这种没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这样才能算是正真意义上的“安全”。共三十三页安全条件(tiojin):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安全状况: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 三、安全条件(tiojin)与安全状况共三十三页(1)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zn h zh l)” (2)安全生产的定义在组织和指挥生产时

6、,首先要想到和提出在安全上有什么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出预防措施,对待事故要坚持预防为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四、安全(nqun)生产共三十三页(3)安全(nqun)生产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shnghi)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伤亡事故: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共三十三页危险源: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shg)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

7、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共三十三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sh hu bo xin)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第四十五条

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五、员工安全生产(shngchn)权利、义务和职责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

9、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五十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第五十二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

10、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工会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发现生产经营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时,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作出处理。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共三十三页简而言之,10项权利:合同权; 紧急避险权;知情权; 工伤索赔权;建议权; 培训权;批评(p png)、检举、控告权;工会监督权;拒绝危险

11、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权;共三十三页项义务: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求掌握(zhngw)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共三十三页马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三十四条 员工(yungng)个人安全生产职责 (一)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抵制违章指挥,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二)自觉接受

12、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技能,认真参与“三不伤害”活动,坚持搞好安全互保、联保。 (三)按时参加各种安全生产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五、员工安全(nqun)生产权利、义务和职责共三十三页(四)遵照有关规定,做好个人或岗位生产设备、设施、工具、器具的检查、维护与保养工作,并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对于本人专用的设备、器具不得随意交给或借给他人使用。(五)负责本岗位的安全检查,如实填写点检表,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或上报(shng bo)。 (六)保持现场整洁,爱护安全装置与设施,正确穿戴、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五、员工安全生产(shngchn)职责、权利和义务共三十三页为什么需要(xyo)

13、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会伤害劳动者的身体,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劳动防护用品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wl)、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六、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共三十三页个人(grn)防护用品防护服防护眼罩、防护面罩防护鞋呼吸防护器护耳器防护手套安全带19共三十三页防护作用:(1)防止物体打击伤害(2)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3)防止机械性损伤(snshng)(4)防止污染毛发伤害1、安全帽20共三十三页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1、要有下颌带和后帽箍并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或碰掉;2、热塑性安全帽可用清水冲洗,不得用热水浸泡,不能放在暖气

14、片、火炉上烘烤,以防帽体变形;3、安全帽使用超过规定期限,或者受过较严重(ynzhng)的冲击后,虽然肉眼看不到裂纹,也应予以更换。(一般塑料安全帽使用期限为两年半)4、佩戴安全帽前,就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帽衬调节部分是否卡紧,绳带是否系紧等。 共三十三页、防护(fngh)鞋防静电防油及耐酸(nai sun)/碱 减震鞋底 防刺穿钢底板 钢包头防滑鞋底 防护作用:(1)防止物体砸伤或刺割伤害。如高处坠落物品及铁钉、锐利的物品散落在地面。(2)防止低温伤害。如冬季在室外作业,容易发生冻伤。(3)防止酸碱性化学品伤害。(4)防止触电伤害。(5)防止静电伤害。共三十三页3、护耳器护耳器

15、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zhyo)是防止噪声危害。(1)防止(fngzh)机械噪声的危害。(2)防止空气动力噪声的危害。(3)防止电磁噪声的危害。23共三十三页个人(grn)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1)企业有义务为工人(gng rn)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工人(gng rn)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及工作岗位的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必须了解所使用的防护用品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3)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必须严格检查,损坏或磨损严重的必须及时更换。应定期检查,放于取用方便的场所。(4)妥善维护保养防护用品。24共三十三页安全色:红、黄、蓝、绿红色:表示

16、禁止、停止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绿色:表示通行(tngxng)、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七 、安全(nqun)色与安全(nqun)标志共三十三页对比色:对比色有黑白(hibi)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是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对比色均为白色,而黑、白两色互为对比色。安全线:用以划分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的分界线。(如厂房内安全线、铁路站台安全线等)共三十三页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xngsh)为带斜杠的圆形框,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衬底为白色。 安全标志分类(fn li):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17、共三十三页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ciyng)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图形符号为白色,衬底为蓝色。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zh y),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为黑色,衬底为黄色。 共三十三页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颜色为:图形文字(wnz)是白色,背景为绿色;消防提示标志背景为为红色。共三十三页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安全事故“五不放过”原则:事故(shg)原因不查明不放过、事故(shg)责任不查清不放过、事故(

18、shg)责任人没得到追究(处理)不放过、事故(shg)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相关人员没受到教育不放过“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八、作业(zuy)现场安全基本知识共三十三页(一)违章指挥:是指违反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标准、制度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指挥行为。(二)违章操作: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等),以及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通知和决定等的操作行为。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不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工作不负责任;发现设备或安全防护装置缺损,不向领导反映,继续操作;不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